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雨霜冻条件下的甘蔗耐寒评价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荣仲 李杨瑞 +6 位作者 王维赞 杨丽涛 梁阗 周会 黄杏 罗亚伟 莫磊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65-1071,共7页
为了解阴雨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及评价品种的耐寒性,选用国内外35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阴雨霜冻甘蔗的受害表现不同于干旱霜冻,在低于0℃的积温仅为干旱霜冻1/3左右的条件下,叶片受害... 为了解阴雨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及评价品种的耐寒性,选用国内外35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阴雨霜冻甘蔗的受害表现不同于干旱霜冻,在低于0℃的积温仅为干旱霜冻1/3左右的条件下,叶片受害最重,基部蔗茎中度受害,梢部蔗茎受害较轻。相关分析发现阴雨霜冻性状仅与出苗率、甘蔗锤度和绿叶数等少数前期性状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低;梢部茎长冻损率与绿叶百分率、基部节间冻损率不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选用基部节间冻损率、+1^+4叶绿叶百分率进行阴雨霜冻耐寒性评价较为适宜。聚类分类后的耐寒性评价表明:在南亚热带和热带选育的甘蔗品种,未经过耐寒性鉴定;选用耐寒亲本,选育的甘蔗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较好以上的几率将不低于40%;选用非耐寒亲本,选育的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较差以下的几率将高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阴雨霜冻 耐寒性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耐寒性评价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荣仲 李杨瑞 +4 位作者 王维赞 朱秋珍 周会 唐仕云 罗亚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7,共6页
为了解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与评价品种耐寒性,选用国内外21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耐寒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轻霜冻前后的甘蔗锤度、绿叶数和光合速率发生明显变化,且耐寒性差的品种下降较多,但仅有重... 为了解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与评价品种耐寒性,选用国内外21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耐寒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轻霜冻前后的甘蔗锤度、绿叶数和光合速率发生明显变化,且耐寒性差的品种下降较多,但仅有重霜冻后的茎长冻损率、节间冻损率、绿叶百分率与轻霜冻后的锤度和锤度变化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选用茎长冻损率、上位叶绿叶百分率进行甘蔗耐寒性评价更为简单易行。耐寒性评价表明,在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选育甘蔗品种,如果未经过耐寒性鉴定,选育的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好和较好的机率将低于30.0%,而表现差和较差的机率将高于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霜冻 耐寒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谭芳 杨荣仲 +2 位作者 李松 莫磊兴 李翔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2-507,共6页
为提高甘蔗育种的选择效率,摸索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采用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一次蒸煮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得到的结果和常规方法作比较,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离差偏... 为提高甘蔗育种的选择效率,摸索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采用几种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用一次蒸煮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得到的结果和常规方法作比较,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离差偏差0.11左右;用二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相关系数在0.99~0.98之间,离差偏差在0.18~0.19之间;用一次推算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其相关系数达0.98以上,离差偏差在0.23左右。对不同的试验要求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提高甘蔗蔗糖分分析效率及育种选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蔗糖分 分析方法 相关系数 离差偏差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苗期甘蔗叶片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理环 邢永秀 +3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杨荣仲 莫磊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570-12573,共4页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蔗叶片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甘蔗生产及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并测定胁迫条件下甘蔗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甘蔗叶片水势和相...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蔗叶片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甘蔗生产及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并测定胁迫条件下甘蔗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甘蔗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与土壤相对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耐旱强的品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较高;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表明苗期干旱存活率、Fv/Fm、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可被用作抗旱性评价指标。[结论]水势表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影响因子,对甘蔗抗旱性有支配作用,并验证了Fv/Fm作为甘蔗抗旱评价指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胁迫 叶片水分 叶片相对含水量 FV/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及产品质量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黄茂康 莫磊兴 +3 位作者 叶建保 孙健 封毅 文柳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明确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方法】以野生"红皮软脚"铁皮石斛种质作为组培材料,探讨不同规格组培苗(优质、合格)、不同栽植方式(床架栽、地厢栽)对铁皮石斛生长势、生长量及成药茎条产... 【目的】明确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方法】以野生"红皮软脚"铁皮石斛种质作为组培材料,探讨不同规格组培苗(优质、合格)、不同栽植方式(床架栽、地厢栽)对铁皮石斛生长势、生长量及成药茎条产量的影响,同时测定鲜茎和枫斗中石斛碱和石斛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栽植方式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种植成活率影响不大,但优质苗栽后成活率、生长势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合格苗,床架栽的生长势、生长量和成药茎条产量均明显优于地厢栽;地厢栽产品中检测到部分有机磷农药残留,床架栽因远低于限量标准而未检出;1年生、2年生鲜茎及枫斗中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19.72%、18.54%、29.41%;在生长年限不超过2.5年范围内,石斛碱含量随种植年限增长而增加。【结论】在广西自然气候条件下,采用优质组培苗、搭床架栽植及生态防治病虫害是实现铁皮石斛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的关键。实际生产中,可以鲜茎多糖含量≥18%、枫斗多糖含量≥25%、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无公害食品规定标准作为无公害铁皮石斛产品质量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无公害 标准化 种植技术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及复水条件下甘蔗的生理响应与抗旱性简易鉴定 被引量:40
6
作者 桂意云 杨荣仲 周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21,共3页
测定了20个不同甘蔗品种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及旱后复水条件下的叶片水分饱和亏、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先通过单一生理指标初步判定甘蔗的抗旱性,并给出分数,然后统计总分,最终判定甘蔗的抗旱性,通过此方法判定的不同甘蔗品种抗旱... 测定了20个不同甘蔗品种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及旱后复水条件下的叶片水分饱和亏、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先通过单一生理指标初步判定甘蔗的抗旱性,并给出分数,然后统计总分,最终判定甘蔗的抗旱性,通过此方法判定的不同甘蔗品种抗旱性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水分胁迫 生理指标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无根试管苗移栽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和POD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范业赓 陈忠良 +2 位作者 刘红坚 何为中 莫磊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7,31,共4页
以新台糖22号(ROC22)甘蔗无根试管苗为材料,将其移栽至苗圃中,对其生根过程中根发生情况以及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二氢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突破表皮的时间为4~6d... 以新台糖22号(ROC22)甘蔗无根试管苗为材料,将其移栽至苗圃中,对其生根过程中根发生情况以及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二氢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突破表皮的时间为4~6d.6d时80%幼苗长出可见根。内源激素IAA、ABA、ZR的含量在根原基诱导阶段逐步上升(0~2d);在根原基形成阶段逐渐下降,并处于较低水平(2~4d);在根突破表皮前后又逐渐升高(4~8d)。POD活性在根原基诱导阶段逐渐下降:根原基形成阶段波动很大,出现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根突破表皮前活性降低,根生长阶段处于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无根试管苗 内源激素 过氧化物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甘蔗SSR-PCR的DNA快速提取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忠良 秦翠鲜 +3 位作者 郭元元 杨翠芳 罗海斌 何海波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11期1155-1157,共3页
以不同甘蔗品种幼苗期幼嫩叶片为材料,以改良SDS法和DNA快速提取法对甘蔗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以SSR-PCR检测比较两者的扩增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获得的基因组DNA条带基本一致,条带较为清晰,重复性好且稳定,均可满足SSR-PCR扩增... 以不同甘蔗品种幼苗期幼嫩叶片为材料,以改良SDS法和DNA快速提取法对甘蔗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以SSR-PCR检测比较两者的扩增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获得的基因组DNA条带基本一致,条带较为清晰,重复性好且稳定,均可满足SSR-PCR扩增的需要。但DNA快速提取法简化了SDS改良法,具有高通量、操作方便、简单、快速、成本低、DNA存放时间较长等优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DNA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DNA提取 SDS改良法 DNA快速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几种甘蔗蔗糖分测定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谭芳 李翔 +2 位作者 杨荣仲 李松 莫磊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450-17452,17456,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甘蔗蔗糖分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探寻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方法]设立几种甘蔗蔗糖分的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出汁率大于72%时相关系数最高,各种方法的相关系数都... [目的]了解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甘蔗蔗糖分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探寻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方法]设立几种甘蔗蔗糖分的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出汁率大于72%时相关系数最高,各种方法的相关系数都达到0.990 0以上,而离差偏差最低;蔗渣水分大于55%、45%~50%时用不同方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其离差偏差比较接近;用一次蒸煮法分析,当观测锤度小于18 BX和大于22 BX时,相关系数比较高;直接转光度在70%~85%时不同方法测定其相关系数都呈最大。[结论]根据不同的经验值来选择分析方法,可以提高分析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蔗糖分 出汁率 蔗渣水分 直接转光度 观测锤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试管苗瓶内生根与瓶外生根培养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红坚 范业赓 +3 位作者 何为中 莫磊兴 王天顺 牙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3-15,共3页
以新台糖22号(ROC22)甘蔗无根试管苗和有根试管苗为材料,对其移栽苗圃后成活率、分蘖率、株高、根系生长情况及两种试管苗生根成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根法各有优劣;传统的瓶内生根技术有利于组培苗的生根,提高了苗的生根率、... 以新台糖22号(ROC22)甘蔗无根试管苗和有根试管苗为材料,对其移栽苗圃后成活率、分蘖率、株高、根系生长情况及两种试管苗生根成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根法各有优劣;传统的瓶内生根技术有利于组培苗的生根,提高了苗的生根率、长势和移栽成活率及苗的质量;瓶外直接生根则有利于降低甘蔗组培的生产成本,提高组培苗的产量和缩短苗的生产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试管苗 瓶内生根 瓶外生根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果蔗地土壤镉和铅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天顺 范业赓 +5 位作者 牙禹 杨玉霞 何洁 廖洁 朱俊杰 莫磊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利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果蔗地土壤中的镉和铅含量,验证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果蔗地土壤中重金属Cd和Pb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果蔗地土壤中Cd和Pb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果蔗地土壤中Cd的含量范... 利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果蔗地土壤中的镉和铅含量,验证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果蔗地土壤中重金属Cd和Pb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果蔗地土壤中Cd和Pb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果蔗地土壤中Cd的含量范围为0.154~1.48 mg·kg-1,平均值为0.81 mg·kg-1;Pb的含量范围为11.5~51.8 mg·kg-1,平均值为30.4 mg·kg-1。Cd元素在土壤中变异系数较大,而Pb元素在土壤中变异系数较小。频数分布图显示,土壤中Cd元素含量不符合正态分布,含量大多在0.36~1.25 mg·kg-1之间,土壤中Pb元素含量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含量大多在17.0~45.0 mg·kg-1之间。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为评价依据,土壤Pb含量处于无污染的清洁水平,而土壤Cd的污染指数大于3的样点占总数的58.3%,处于重度污染水平,需要引起管理者和生产者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剂对鬼针草Cd、Zn、Pb和Cu吸收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天顺 陈伟 +5 位作者 蒋文艳 杨玉霞 李晓妤 王海军 廖洁 莫磊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32-1937,共6页
[目的]探究螯合剂[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氨三乙酸(NTA)、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鬼针草镉(Cd)、锌(Zn)、铅(Pb)和铜(Cu)吸收累积的影响,筛选出能够强化鬼针草重金属吸收能力的螯合剂。[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在采自矿区... [目的]探究螯合剂[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氨三乙酸(NTA)、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鬼针草镉(Cd)、锌(Zn)、铅(Pb)和铜(Cu)吸收累积的影响,筛选出能够强化鬼针草重金属吸收能力的螯合剂。[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在采自矿区的Cd、Zn、Pb和Cu复合污染的土壤上种植鬼针草,研究螯合剂EGTA、NTA和EDDS作用下鬼针草对污染土壤中Cd、Zn、Pb和Cu的吸收与转运。[结果]3种螯合剂均能促进鬼针草的生长,其促进效果为:EDDS>EGTA>NTA。从根茎叶组织单位含量看,EGTA、NTA和EDDS均能促进Zn在鬼针草茎部的吸收,促进Pb在鬼针草根部的吸收以及Cu在鬼针草根茎叶部的吸收。从植株吸收累积总量来看,EGTA促进鬼针草Zn吸收累积效果最好,EDDS促进鬼针草Pb、Cu吸收累积效果最好,3种螯合剂对鬼针草吸收Cd的影响效果不佳。EGTA作用下鬼针草叶部及茎部对Cu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高于对照,说明EGTA能有效促进Cu在鬼针草体内的富集及转运。[结论]除EGTA、EDDS对鬼针草吸收Cd影响作用不显著,且NTA不仅减少了鬼针草对Cd的吸收,对鬼针草Zn吸收提升也不显著外,3种螯合剂均显著提升了鬼针草对Zn、Pb和Cu的吸收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剂 鬼针草 重金属 植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法结合GC-NPD测定果蔗蔗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12
13
作者 范业赓 廖洁 +5 位作者 梁俊 莫磊兴 王天顺 牙禹 梁强 李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1934-1936,1971,共4页
[目的]建立果蔗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为果蔗安全食用提供保障。[方法]运用QuEChERS法结合GC-NPD建立了果蔗中6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甲基毒死蜱、马拉硫磷、倍硫磷、毒死蜱、三唑磷)残留量的快速分析方法。[结果]QuEChERS... [目的]建立果蔗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为果蔗安全食用提供保障。[方法]运用QuEChERS法结合GC-NPD建立了果蔗中6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甲基毒死蜱、马拉硫磷、倍硫磷、毒死蜱、三唑磷)残留量的快速分析方法。[结果]QuEChERS法明显优于传统提取法,可有效提取果蔗样品中6种有机磷农药,大大节约了使用试剂和提取时间。6种有机磷农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020~0.100 mg/L的添加水平,6种有机磷农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8.58%~92.85%,相对标准偏差在2.16%~9.89%,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06 8~0.012 0 mg/L。[结论]QuEChERS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不仅能有效缩短样品处理周期,还能保证样品峰无杂质干扰,回收率也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 有机磷农药 GC-NPD QUECHERS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蔗地土壤中铬、铜和锌含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天顺 莫磊兴 +5 位作者 杨玉霞 范业赓 牙禹 廖洁 何洁 朱俊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4-868,共5页
利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果蔗地土壤中的铬、铜和锌含量,验证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与精密度,并对果蔗地土壤中Cr、Cu和Zn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果蔗地土壤中Cr的含量为22.8~100.8 mg·kg^(-1),平均值为54.5... 利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果蔗地土壤中的铬、铜和锌含量,验证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与精密度,并对果蔗地土壤中Cr、Cu和Zn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果蔗地土壤中Cr的含量为22.8~100.8 mg·kg^(-1),平均值为54.5mg·kg^(-1);Cu的含量为22.6~41.2 mg·kg^(-1),平均值为29.8 mg·kg^(-1);Zn的含量为48.6~184.6 mg·kg^(-1),平均值为107.4 mg·kg^(-1)。Cr和Zn元素在土壤中变异系数较大,而Cu元素在土壤中变异系数较小。频数分布图显示,土壤中Cr不符合正态分布,Cr含量大多在27.0~86.0 mg·kg^(-1),土壤中Cu和Zn含量基本符合正态分布,Cu含量大多在23.0~39.0 mg·kg^(-1),Zn含量大多在60.0~170.0 mg·kg^(-1)。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值为评价依据,果蔗地土壤Cr、Cu和Zn元素均无污染,但果蔗地土壤Zn含量最大污染指数为0.92,该土壤已接近轻度污染的边缘,需要引起管理者和生产者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铬、铜和锌 污染评价 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条件下硅对果蔗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天顺 廖洁 +4 位作者 陈伟 蒋文艳 杨玉霞 罗丽红 莫磊兴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8,共5页
采用砂培试验,以广西普遍种植果蔗品种(Badila)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Si(0、10、20、40 mg/L)对Cd胁迫条件下果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揭示Cd胁迫下Si对果蔗毒害的缓解机制,为合理利用Si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砂培试验,以广西普遍种植果蔗品种(Badila)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Si(0、10、20、40 mg/L)对Cd胁迫条件下果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揭示Cd胁迫下Si对果蔗毒害的缓解机制,为合理利用Si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提供科学依据。在Cd胁迫下,果蔗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升高,叶绿素含量降低。施用外源Si能降低Cd胁迫下果蔗幼苗SOD活性,Si质量浓度为40 mg/L时,效果最明显;能降低Cd胁迫下果蔗幼苗CAT活性及MDA、Pro含量,Si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效果最明显;能提高Cd胁迫下果蔗幼苗的叶绿素含量,Si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效果最明显。综上,适当质量浓度的外源Si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金属Cd胁迫对果蔗幼苗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 镉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果蔗地土壤中砷和汞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天顺 牙禹 +5 位作者 范业赓 莫磊兴 廖洁 杨玉霞 闫飞燕 朱俊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42-1745,共4页
利用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果蔗地土壤中的As和Hg含量,验证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果蔗地土壤中重金属As和Hg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果蔗地土壤中As和Hg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果蔗地土壤中As的含量范围... 利用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果蔗地土壤中的As和Hg含量,验证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果蔗地土壤中重金属As和Hg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果蔗地土壤中As和Hg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果蔗地土壤中As的含量范围为8.78~28.22 mg·kg-1,平均值为16.69 mg·kg-1,而Hg的含量范围为0.09~0.61 mg·kg-1,平均值为0.28 mg·kg-1。As元素在土壤中变异较小,而Hg元素在土壤中变异较大。频数分布图显示,土壤中As元素含量不符合正态分布,含量大多在9.0~24.0 mg·kg-1,土壤中Hg元素含量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含量大多在0.10~0.48 mg·kg-1。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果蔗地土壤As含量处于无污染的清洁水平,而土壤Hg的污染指数大于1的样点占总数的33.3%,需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原子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果蔗中的镉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天顺 陈伟 +3 位作者 廖洁 王彦力 韦颖 莫磊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8-280,共3页
本研究建立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果蔗镉的方法。果蔗样品经硝酸和过氧化氢消解,所得试液用超纯水定容稀释100 m L,在最佳工作条件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镉含量,镉质量浓度在0~1.0μg·L^(-1)以内与其对应的信号值... 本研究建立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果蔗镉的方法。果蔗样品经硝酸和过氧化氢消解,所得试液用超纯水定容稀释100 m L,在最佳工作条件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镉含量,镉质量浓度在0~1.0μg·L^(-1)以内与其对应的信号值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4,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016μg·L^(-1),回收率为90.0%~108.6%;用标准物质进行对照,其测定值在给定的标准值范围之内。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安全、准确的特点,适合果蔗中的镉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果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条件下硅对果蔗幼苗生长及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天顺 陈伟 +4 位作者 杨玉霞 廖洁 蒋翠文 蒋文艳 莫磊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99-1903,共5页
【目的】探究镉(Cd)胁迫条件下硅(Si)对果蔗生长及Cd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砂培试验的方法,以广西普遍种植果蔗品种(Badila)为材料,研究不同Si施量(0、10、20和40 mg/L)对Cd胁迫条件下的果蔗生长指标及Cd吸收的影响。【结果】Cd胁迫... 【目的】探究镉(Cd)胁迫条件下硅(Si)对果蔗生长及Cd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砂培试验的方法,以广西普遍种植果蔗品种(Badila)为材料,研究不同Si施量(0、10、20和40 mg/L)对Cd胁迫条件下的果蔗生长指标及Cd吸收的影响。【结果】Cd胁迫条件下,与未施Si的对照处理相比,各施Si处理下果蔗鲜重、株高、根长等指标均有所增加,其中Si用量为20 mg/L处理的果蔗鲜重、株高和根长等指标均为最高,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78.74%、303.98%和85.11%。与未施Si相比,各施Si处理果蔗根茎叶Cd的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达31.69%~61.24%。各施Si处理均可显著增加Cd从根系向叶的转运,转运因子相比对照分别增加27.27%、72.73%和36.36%。【结论】Cd胁迫条件下,施Si可以促进果蔗幼苗的生长,降低果蔗根茎叶中镉的含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镉对果蔗的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果蔗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蔗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天顺 杨玉霞 +4 位作者 廖洁 范业赓 牙禹 朱俊杰 莫磊兴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262-1266,共5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果蔗地表层土壤(0~20 cm)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Cd、Pb、Cr、Cu、Zn、As和Hg的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为参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果蔗地表层土壤(0~20 cm)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Cd、Pb、Cr、Cu、Zn、As和Hg的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为参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Cd、Pb、Cr、Cu、Zn、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81、30.4、54.5、29.8、107.4、16.69、0.28 mg/kg,综合污染指数为2.03,属于中污染。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d的地积累指数为1.02,属于中等污染,Hg的地累积指数为0.30,处于轻-中等污染;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程度,其中Cd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最高,达到强生态危害程度。因此,增强果蔗地土壤安全性生产管理、严控土壤污染源与推行标准农业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污染评价 果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茶叶中的16种稀土元素含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范稚莉 范稚莲 +5 位作者 闫飞燕 莫磊兴 王天顺 廖洁 牙禹 范业赓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3期62-65,99,共5页
[目的]旨在了解茶叶中的稀土元素残留情况,指导茶叶生产,评价茶叶饮用的安全性.[方法]使用HNO3+H2O2混酸体系高压密闭微波前处理样品和ICP-MS等离子体质谱法联合技术,建立测定茶叶样品中16种(Sc45,Y89,La139,Ce140,Pr141,Sm147,Eu153,... [目的]旨在了解茶叶中的稀土元素残留情况,指导茶叶生产,评价茶叶饮用的安全性.[方法]使用HNO3+H2O2混酸体系高压密闭微波前处理样品和ICP-MS等离子体质谱法联合技术,建立测定茶叶样品中16种(Sc45,Y89,La139,Ce140,Pr141,Sm147,Eu153,Gb157,Tb159,Nd144,Dy163,Ho165,Er166,Tm169,Yb172,Lu175)稀土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各曲线呈良好线性关系,仪器检出限为0.002 3~0.692 4μ g/L,方法检出限为0.20~35.00μg/kg,加标回收率为93.1%~117.5%(n=7).[结论]该方法质谱图简单,选择性和灵敏度好,定量准确,且具有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回收率高、重现性好等优点,适合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茶叶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