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始pH对秸秆与污泥混合发酵产氢产甲烷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頔 李茹莹 +2 位作者 季民 梁军峰 蔡彦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1-1276,共6页
采用批式发酵试验,秸秆与污泥分别经碱预处理后混合作为发酵底物,在起始pH为4.0、5.5、7.0、8.5、10.0和11.5下两相厌氧发酵,探讨不同起始pH值对混合发酵产氢产甲烷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起始pH值的氢气产率间具有显著差异性。在起... 采用批式发酵试验,秸秆与污泥分别经碱预处理后混合作为发酵底物,在起始pH为4.0、5.5、7.0、8.5、10.0和11.5下两相厌氧发酵,探讨不同起始pH值对混合发酵产氢产甲烷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起始pH值的氢气产率间具有显著差异性。在起始pH5.5时,得到最大氢气产率32.0mL·g-1-VS,产生的总能量为9.16kJ·g-1-VS。在起始pH11.5时,产生的总能量最高,为9.36kJ·g-1-VS。在产氢发酵阶段,微生物主要利用的是秸秆预处理后溶出的溶解性碳水化合物。两相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产生的能量,是单相厌氧发酵产甲烷产生能量的1.4~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污泥 pH 厌氧发酵 产氢 产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稻壳炭复合材料对Pb(Ⅱ)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谢厦 罗文文 +2 位作者 王农 徐应明 孙约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78-2585,共8页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蒙脱土-稻壳炭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并考察吸附剂用量、共存离子及pH等因素对该复合材料吸附Pb^(2+)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特性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能较...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蒙脱土-稻壳炭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并考察吸附剂用量、共存离子及pH等因素对该复合材料吸附Pb^(2+)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特性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能较好地以Freundlich模型进行拟合,且是以物理吸附为主的自发的吸热反应。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的延长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最终达到吸附平衡,且随着复合材料投加量的增加,Pb^(2+)的去除率增大。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性能在pH为5时较好,吸附量达52.79 mg·g^(-1);不同浓度Ca^(2+)、Mg^(2+)均会对Pb^(2+)的吸附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且Mg^(2+)的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炭 蒙脱土 插层复合 铅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粉对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罗文文 徐应明 +2 位作者 王农 蔡彦明 孙约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40-2247,共8页
为了研究贝壳粉对Cd^(2+)的吸附性能及最佳吸附条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Cd^(2+)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温度、pH、吸附时间以及离子强度对贝壳粉吸附Cd^(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Cd^(2+)初始浓度下,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贝... 为了研究贝壳粉对Cd^(2+)的吸附性能及最佳吸附条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Cd^(2+)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温度、pH、吸附时间以及离子强度对贝壳粉吸附Cd^(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Cd^(2+)初始浓度下,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贝壳粉对Cd^(2+)的吸附量呈现出先强烈吸附后逐渐缓和的趋势,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Temkin和Langmuir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贝壳粉对Cd^(2+)的等温吸附过程,约30 min达到平衡,为自发的吸热反应,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61.75 mg·g^(-1)。随着溶液pH值增加,贝壳粉对Cd^(2+)的吸附性能也随之增大,当pH≥5时趋于稳定。随着Ca^(2+)和Mg^(2+)浓度增大,贝壳粉对Cd^(2+)的吸附性能逐渐减弱,最大降幅分别达到15.19%和1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粉 吸附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