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洲坚果叶斑病新病原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1
作者 户雪敏 詹儒林 +5 位作者 吴婧波 柳凤 常金梅 何衍彪 赵艳龙 李国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2,共6页
在澳洲坚果园发现一种叶部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将采集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运用柯赫法则测定致病性,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形态都与小孢拟盘... 在澳洲坚果园发现一种叶部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将采集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运用柯赫法则测定致病性,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形态都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一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其ITS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的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将引起澳洲坚果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DA培养基最有利于该病原菌生长,培养3d后,菌落直径达62.9mm,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病原菌在15~30℃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8℃;病原菌在pH值4~11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7生长最佳,全光照有利于病原菌生长。首次报道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引起澳洲坚果叶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叶斑病 小孢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WRKY转录因子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决登伟 桑雪莲 +3 位作者 舒波 刘丽琴 王一承 石胜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5-22,F0002,共9页
WRKY蛋白是一类植物特异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响应病害及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玉米基因组中得到3个WRKY家族基因序列(ZmWRKY14-like、ZmWRKY25-like、ZmWRKY62-like),预测表明3个蛋白都定位于细胞核。荧光定... WRKY蛋白是一类植物特异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响应病害及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玉米基因组中得到3个WRKY家族基因序列(ZmWRKY14-like、ZmWRKY25-like、ZmWRKY62-like),预测表明3个蛋白都定位于细胞核。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3个基因在玉米的不同器官中都有表达,但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ZmWRKY14-like和ZmWRKY62-like在幼果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ZmWRKY25-like基因在叶、穗丝和幼果中的表达量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盐胁迫下,ZmWRKY25-like基因呈上调表达,ZmWRKY62-like基因呈下调表达;干旱胁迫下,ZmWRKY62-like基因出现下调表达;低温胁迫下,ZmWRKY25-like基因呈上调表达。结果表明,ZmWRKY25-like可能参与了植物对盐和低温胁迫的响应,ZmWRKY62-like基因则可能参与了植物对盐和干旱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WRKY转录因子 干旱 盐胁迫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加工副产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会刚 董晨 +4 位作者 胡玉林 陈晶晶 段雅洁 林丽静 谢江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118-123,共6页
为探讨芒果加工副产物的营养价值,以3种芒果品种为试材,研究芒果加工副产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3种芒果果皮中果糖含量最高,种胚中葡萄糖含量最高;果皮中,热农2号的总糖含量最高,果胚中,粤西1号的总糖含量最高,... 为探讨芒果加工副产物的营养价值,以3种芒果品种为试材,研究芒果加工副产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3种芒果果皮中果糖含量最高,种胚中葡萄糖含量最高;果皮中,热农2号的总糖含量最高,果胚中,粤西1号的总糖含量最高,芒果果皮的糖含量高于种胚;芒果果皮和种胚均富含酚类物质,总酚含量分别为103~119、90~113 mg/g,酚类物质中的酚酸和单宁含量较高;芒果果皮总酚含量高于种胚,果皮的抗氧化能力也高于种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加工副产物 生物活性物质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晨 决登伟 +2 位作者 胡会刚 赵秋芳 贾利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脯氨酸在植物渗透调节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是脯氨酸的谷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为了研究玉米P5CS基因家族与玉米抗逆性的关系,对玉米幼苗进行了非生物胁迫(干旱、低温、盐胁迫)处理,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 脯氨酸在植物渗透调节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是脯氨酸的谷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为了研究玉米P5CS基因家族与玉米抗逆性的关系,对玉米幼苗进行了非生物胁迫(干旱、低温、盐胁迫)处理,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ZMP5CS基因家族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ZMP5CS基因家族中除ZM02G27230以外的基因不论地上部叶还是地下部根均被干旱胁迫诱导上调表达,但各成员之间其表达量最高点出现的时间不同;相同处理同一基因相同的处理时间点地上部与地下部基因表达量存在差异,在干旱胁迫下ZM08G14210的表达量最高,在盐胁迫下ZM08G31890的表达量最高,在低温胁迫下ZM06G25580的表达量最高,说明ZMP5CS基因家族表达受非生物胁迫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杧果种质资源矮化相关形态指标的鉴定及综合评价
5
作者 连文斌 姚全胜 +4 位作者 马武强 柳凤 张国辉 詹儒林 马小卫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32,共9页
杧果是重要的热带水果,研发有效的矮化鉴定评价方法对于挖掘和利用杧果矮化种质资源,加速矮化品种选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云南华坪县杧果种质资源圃180份杧果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秋梢长度、秋梢直径、节间长度、叶柄长度、叶柄宽度、叶... 杧果是重要的热带水果,研发有效的矮化鉴定评价方法对于挖掘和利用杧果矮化种质资源,加速矮化品种选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云南华坪县杧果种质资源圃180份杧果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秋梢长度、秋梢直径、节间长度、叶柄长度、叶柄宽度、叶长、叶宽等7个可能与矮化相关的形态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正态分布检验、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80份杧果资源进行矮化等级评级并鉴定,筛选适合杧果矮化的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秋梢长度等7个相关形态指标均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符合或近似符合正态分布特点;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可解释相关指标71.84%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初步明确了秋梢长度等7个相关性状作为杧果矮化综合评价的主要形态指标,可用于有效评价杧果种质的矮化性状。综合评价将180份杧果种质划分为5个矮乔化等级,即Ⅰ级,矮化,8份种质;Ⅱ级,半矮化,12份种质;Ⅲ级,亚乔化,66份种质;Ⅳ级,乔化,60份种质;Ⅴ级,极乔化,34份种质,筛选出桂热杧71号、红光3号、Bangchpalli(板迟黎)、爱文、高州吕宋、凌水大杧、龙井大杧、墨西哥杧、巴西红杧、陈皮杧、翠云、桂热杧3号、凯豪杧、凯特、南豆杧4号、热研16号、Appee(苹果杧)、krs(凯瑞斯)、肯特、热农2号等一批矮化或半矮化的种质资源。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秋梢长度等7个主要形态指标为测定参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杧果矮化性状的鉴定评价是准确可靠的,为杧果矮化资源的深入发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杧果 种质资源 矮化 形态指标 主成分分析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鳄梨采前果实黑褐色病斑病原鉴定及田间药剂防治
6
作者 於浩然 吴婧波 +4 位作者 詹儒林 姚全胜 李国平 陈晶晶 井敏敏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2,共10页
为明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种质资源圃采前油梨果实表皮黑褐色病斑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病果上分离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选取代表菌株进行油梨果实、叶片、茎干等部... 为明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种质资源圃采前油梨果实表皮黑褐色病斑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病果上分离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选取代表菌株进行油梨果实、叶片、茎干等部位致病性测定,并进行40%多菌灵悬浮液和25%嘧菌酯悬浮液对该病害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从15个油梨病果分离获得病原菌36株,根据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鉴定,将36株病原菌划分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的两个种,对两个种的代表菌株YLQ5-2和FNYG1进行多基因(ITS、GAPDH、CAL、TUB和ACT)系统发育分析,菌株YLQ5-2和菌株FNYG1分别与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和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聚为一支。致病性测定发现,刺伤状态下可引起油梨果实产生黑斑,无伤条件下即可导致油梨叶部发病,刺伤也无法使油梨茎干发病,表现出致病组织特异性。在油梨果实膨大期(7—9月)连续喷施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和4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3次防治该病害,防效均超过50%以上,其中,25%嘧菌酯的防效较高,达到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褐色病斑 油梨炭疽病 刺盘孢 致病性 多基因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地区38个龙眼品种果实重要品质综合评价
7
作者 王佳卉 刘丽琴 +3 位作者 胡小文 王一承 胡桂兵 石胜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0,109,共11页
以湛江地区38个龙眼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19个重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龙眼品种在单项品质指标上各有优劣,其中“大乌圆”的单果质量最大,“桂香”的单果质量最小;“冬宝九号”的果... 以湛江地区38个龙眼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19个重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龙眼品种在单项品质指标上各有优劣,其中“大乌圆”的单果质量最大,“桂香”的单果质量最小;“冬宝九号”的果肉厚度最大;“大乌圆”的可食率最大;“桂明一号”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那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其次是“石峡”;“早白蕉”的糖酸比和固酸比均为最高。主成分分析中的4个主成分(果实风味、果实大小、果肉含量、果形指数和果皮厚度等指标)的累积贡献率为83.850%。主成分综合得分表明,在湛江地区“双孖木”“红坊”“储良”“石峡”和“古山二号”的品质较好,推荐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果实品质 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不同种质果仁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杨为海 张明楷 +4 位作者 邹明宏 曾辉 万继锋 张汉周 陆超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8-162,共5页
以28份澳洲坚果种质为试材,研究不同种质间果仁的8种矿质元素(K、P、Mg、Ca、Fe、Mn、Zn、Cu)含量的差异与特点。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仁的矿质元素含量在供试种质之间变化较大,各矿质元素在果仁内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Mg>P&... 以28份澳洲坚果种质为试材,研究不同种质间果仁的8种矿质元素(K、P、Mg、Ca、Fe、Mn、Zn、Cu)含量的差异与特点。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仁的矿质元素含量在供试种质之间变化较大,各矿质元素在果仁内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Mg>P>Ca>Mn>Fe>Zn>Cu,K(3.87 g/kg)与Mn(95.91 mg/kg)、Fe(90.58 mg/kg)元素分别为果仁内较为主要的常量与微量元素;根据果仁矿质元素含量对供试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将28份澳洲坚果种质划分成3个具不同矿质元素含量特点的类群,为评价澳洲坚果种质的果仁矿质营养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仁 种质 矿质元素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壳色素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涂行浩 张秀梅 +3 位作者 刘玉革 杜丽清 黄茂芳 朱德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5-39,共5页
本实验对澳洲坚果壳中提取的色素的理化性质以及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壳色素易溶于极性较强的溶剂,如水、甲醇、乙醇等,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相对较小,如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等;温度和pH值对该色素稳定性的... 本实验对澳洲坚果壳中提取的色素的理化性质以及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壳色素易溶于极性较强的溶剂,如水、甲醇、乙醇等,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度相对较小,如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等;温度和pH值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显著,色素保存率随温度升高下降明显,色素在中性pH值条件下保存率较高,过酸过碱均导致其保存率下降;常见金属离子,如Na+、Cu2+、Mn2+对澳洲坚果壳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K+、Ca2+对该色素有一定的护色作用,而Fe2+、Fe3+、Al3+、Zn2+均使该色素明显褪色;澳洲坚果壳色素抗氧化性以及耐光性较差,还原剂对色素溶液的影响较小;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对澳洲坚果壳色素具有一定的增色和护色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壳 色素 理化性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AM)真菌与共生植物物质交换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舒波 李伟才 +2 位作者 刘丽琴 魏永赞 石胜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1117,共7页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能与约80%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植、菌间矿质养分、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交换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目前,AM真菌促进共生植物矿质养分吸收的研究相对较多。研究表明,AM真菌可通过根外菌...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能与约80%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植、菌间矿质养分、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交换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目前,AM真菌促进共生植物矿质养分吸收的研究相对较多。研究表明,AM真菌可通过根外菌丝更小的吸收直径,加强矿质养分的空间有效性;通过释放有机酸、土壤酶,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矿质养分;通过根外菌丝上较低Km值的矿质养分转运蛋白,保证养分从土壤至根外菌丝的转运效率;通过矿质养分在菌丝内运输形式的改变,增强养分的运输速率;通过诱导共生植物矿质养分转运蛋白表达,提高植、菌间养分的转运效率。相较于AM真菌促进共生植物养分吸收,植物反馈真菌碳水化合物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AM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明晰植、菌间矿质养分和碳水化合物交换的具体场所(丛枝、根内菌丝、根外菌丝)、具体形式(离子、聚合物、氨基酸、蔗糖、单糖)、具体过程(主动运输)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对AM真菌与共生植物物质交换的丛枝、菌丝双膜结构,氮(N)、磷(P)、糖等物质交换的具体形式以及跨双膜、耗能量、互耦连的物质交换过程进行综述,并从物质交换的场所、形式、过程三个方面提出了植、菌物质交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质养分 碳水化合物 膜结构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皮渣多糖脱蛋白和脱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胡会刚 赵巧丽 +4 位作者 庞振才 胡玉林 陈晶晶 段雅婕 林丽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3-188,共6页
探讨芒果皮渣多糖纯化过程中蛋白质和色素的脱除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三氯乙酸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Sevage法、HCl法、木瓜蛋白酶法、三氯乙酸+Sevage法、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Sevage法和... 探讨芒果皮渣多糖纯化过程中蛋白质和色素的脱除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三氯乙酸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Sevage法、HCl法、木瓜蛋白酶法、三氯乙酸+Sevage法、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Sevage法和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正丁醇法对芒果皮渣多糖的脱蛋白效果;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活性炭对脱蛋白后多糖溶液的脱色工艺。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效果最佳,其条件为三氯乙酸-正丁醇与样液体积比2∶1、三氯乙酸与正丁醇体积比1∶20、振荡时间2 h,此时蛋白质脱除率为90.08%,多糖保留率率为94.40%;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样液p H3.0,活性炭添加量1.5%,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75 min,此条件下脱色率为70.98%,多糖保留率为92.77%。本实验筛选的方法切实可行,可用于芒果皮渣多糖的脱蛋白和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多糖 脱蛋白 脱色素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澳洲坚果壳制备活性炭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涂行浩 张秀梅 +3 位作者 刘玉革 杜丽清 黄茂芳 朱德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53-259,270,共8页
以澳洲坚果壳为原料,研究微波加热Zn Cl2活化法制备高性能活性炭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微波剂量、微波辐照时间和Zn Cl2质量分数三个主要因素对果壳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以及活性炭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 以澳洲坚果壳为原料,研究微波加热Zn Cl2活化法制备高性能活性炭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微波剂量、微波辐照时间和Zn Cl2质量分数三个主要因素对果壳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以及活性炭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碘吸附值以及活性炭得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对所得活性炭产品得率以及吸附性能进行测定。优化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经过质量分数为40%的Zn Cl2浸渍,然后在微波剂量9 W/g条件下,微波辐照12 min,制备的果壳活性炭质量较佳,此条件下澳洲坚果壳活性炭碘吸附值达到1615.31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243.63 mg·g-1,且活性炭得率达到41.69%。制备的澳洲坚果壳活性炭产品表面具有丰富的孔径结构,且孔隙的分布相对均匀,其吸附性能超过国家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壳 微波处理 活性炭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青皮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明 帅希祥 +1 位作者 杜丽清 涂行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95-199,共5页
以新鲜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研究了澳洲坚果青皮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优化澳洲坚果青皮多酚提取工艺,并以Trolox为对照,研究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 以新鲜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研究了澳洲坚果青皮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优化澳洲坚果青皮多酚提取工艺,并以Trolox为对照,研究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为90 min、料液比为1∶50(g/m L)、提取温度为50℃、乙醇体积分数为40%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澳洲坚果青皮多酚提取量达到(1027.47±10.76)mg/100 g。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澳洲坚果青皮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4.13、112.94 mg/L,且其总抗氧化能力约为Trolox的1.7倍。由此可知,澳洲坚果青皮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用于制备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青皮 多酚 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矮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晶晶 胡玉林 +3 位作者 胡会刚 段雅婕 庞振才 谢江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26-132,共7页
在许多植物上,矮化是一个优良的农艺性状。近年来,各种矮化相关基因被鉴定和克隆,其中大部分是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油菜素类固醇类等)合成、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其功能缺失或过量表达会造成植株矮化的表型;此外一些多胺类合成... 在许多植物上,矮化是一个优良的农艺性状。近年来,各种矮化相关基因被鉴定和克隆,其中大部分是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油菜素类固醇类等)合成、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其功能缺失或过量表达会造成植株矮化的表型;此外一些多胺类合成基因、细胞壁相关基因、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类基因以及其他一些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因也被发现其功能的缺失会造成植株矮化。就近年来发现的与植物矮化性状相关的基因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利用这些基因进行农艺性状改造及矮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化基因 赤霉素 油菜素甾醇 生长素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采后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胡会刚 孙光明 +3 位作者 董晨 谷会 梁菁燕 谢江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93-96,共4页
采后菠萝不耐贮运,容易发生病害而腐烂变质,这严重制约了菠萝的商品流通和销售。对采后菠萝3种主要病害黑心病、黑腐病和小果芯腐病的发病症状、可致病因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为防治采后菠萝病害提供参考,以期达到减轻采后菠萝损失... 采后菠萝不耐贮运,容易发生病害而腐烂变质,这严重制约了菠萝的商品流通和销售。对采后菠萝3种主要病害黑心病、黑腐病和小果芯腐病的发病症状、可致病因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为防治采后菠萝病害提供参考,以期达到减轻采后菠萝损失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黑心病 黑腐病 小果芯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果皮和果肉的抗氧化能力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毅刚 许文天 +4 位作者 马小卫 姚全胜 王松标 武红霞 詹儒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87-90,共4页
以5种成熟芒果果皮、果肉为试材,分析了芒果果实不同部位Vc和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芒果果实不同部位间Vc、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与果肉相比,果皮具有较高的Vc、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其中Zill果皮抗氧化能力最... 以5种成熟芒果果皮、果肉为试材,分析了芒果果实不同部位Vc和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芒果果实不同部位间Vc、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与果肉相比,果皮具有较高的Vc、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其中Zill果皮抗氧化能力最强;总酚是芒果果实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维生素C 总酚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别分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魏永赞 董晨 +2 位作者 王弋 郑雪文 李伟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34-40,共7页
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是原产我国的一种亚热带常绿果树,因成花不稳定影响产量的现象几乎在所有荔枝主栽品种均出现过,因此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分化的机理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和种植者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综述了环境因子、... 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是原产我国的一种亚热带常绿果树,因成花不稳定影响产量的现象几乎在所有荔枝主栽品种均出现过,因此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分化的机理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和种植者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综述了环境因子、植物激素及树体状况对荔枝花芽分化的影响及近年来花芽分化分子机制方面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同时对荔枝花性别分化的形态学、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别分化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花芽分化 雌雄花 低温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皮渣多糖脱蛋白脱色方法研究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9
18
作者 胡会刚 赵巧丽 庞振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2-20,共9页
以菠萝皮渣粗多糖为原料,对其脱蛋白和脱色工艺进行了探讨,并评价了所得精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以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对盐析法、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法、Sevag法、TCA-正丁醇法、TCASevag法、聚酰胺法和酶法... 以菠萝皮渣粗多糖为原料,对其脱蛋白和脱色工艺进行了探讨,并评价了所得精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以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对盐析法、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法、Sevag法、TCA-正丁醇法、TCASevag法、聚酰胺法和酶法的脱蛋白效果进行对比,筛选最佳的脱蛋白方法;采用活性炭对脱蛋白后的多糖溶液进行脱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脱色工艺;利用清除DPPH·法和ABTS+法评价所得精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TCA-正丁醇法脱蛋白效果最好,蛋白质脱除率为81.47%,多糖保留率为85.91%;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3.0%,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80 min,样液pH 4.0,此条件下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64.60%和83.97%。所得精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率逐渐增大,当浓度为3.0 mg/mL时,清除率分别达到83.27%和49.12%。筛选方法可有效去除菠萝皮渣粗多糖中的蛋白质和色素,所得精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渣 多糖 脱蛋白 脱色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龙眼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丽琴 舒波 +3 位作者 石胜友 决登伟 王一承 朱利飞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2-128,共7页
我国是世界上龙眼栽培面积最大的国,选育适应市场需求的龙眼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育种方法、育成品种两个方面综述了龙眼育种进展,并对龙眼育种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龙眼 选种 杂交育种 倍性育种 分子标记育种 生物技术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菠萝品种香气成分及特征香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长宾 刘胜辉 +2 位作者 陆新华 吴青松 孙光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111-117,共7页
以6个菠萝品种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果实的香气成分,并确定了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6个品种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84种,无刺卡因香气成分总含量1 730.01μg/kg、昆士兰卡因香气成分总含量1 408.66μg/kg、New P... 以6个菠萝品种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果实的香气成分,并确定了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6个品种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84种,无刺卡因香气成分总含量1 730.01μg/kg、昆士兰卡因香气成分总含量1 408.66μg/kg、New Puket达5 344.62μg/kg、神湾品种为2 599.28μg/kg、台农17号达8 842.09μg/kg、台农19号达2 339.57μg/kg。6个菠萝品种的总香气值范围在24 519.5~86 462.4之间,各品种的香气值和特征香气成分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品种 香气成分 特征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