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影响评估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斌 方春林 +6 位作者 陈文静 张燕萍 周辉明 傅培峰 贺刚 王生 王庆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7-20,共4页
介绍了鄱阳湖的生境,为了捕捞不同生境的鱼类,相应的渔具渔法也非常多。近十几年来,由于不科学渔业方式的利用和人为活动的过度干扰,鄱阳湖渔业资源已呈现出衰退的趋势,资源利用与保护矛盾凸显。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是使世界渔业资... 介绍了鄱阳湖的生境,为了捕捞不同生境的鱼类,相应的渔具渔法也非常多。近十几年来,由于不科学渔业方式的利用和人为活动的过度干扰,鄱阳湖渔业资源已呈现出衰退的趋势,资源利用与保护矛盾凸显。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是使世界渔业资源分布与产量发生不同程度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淡水渔业是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健康可持续供应蛋白质的重要产业之一,淡水渔业的健康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渔业方式 人为活动 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鱼类资源及其利用建议 被引量:17
2
作者 方春林 陈文静 +5 位作者 周辉明 张燕萍 傅培峰 贺刚 吴斌 王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3-243,共11页
通过调查和查阅文献,对鄱阳湖鱼类进行甄别。结果表明:至2013年已累计记录鄱阳湖鱼类134种,2012—2013年间共监测到鱼类89种;经济鱼类捕捞群体组成以鲤、鲫、鲇等中、小型种类为主体,草鱼、鲢、鳙等大型种类为次主体;鄱阳湖鱼类主要是... 通过调查和查阅文献,对鄱阳湖鱼类进行甄别。结果表明:至2013年已累计记录鄱阳湖鱼类134种,2012—2013年间共监测到鱼类89种;经济鱼类捕捞群体组成以鲤、鲫、鲇等中、小型种类为主体,草鱼、鲢、鳙等大型种类为次主体;鄱阳湖鱼类主要是当龄鱼、小型鱼,甚至是鱼苗;渔获物"三化"(小型化、低龄化、低质化)严重。最后讨论和分析渔业资源衰退成因,提出渔业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鱼类资源 渔业管理 区系分布 生态类型 渔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湖口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生 段辛斌 +4 位作者 陈文静 章海鑫 傅培峰 贺刚 吴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5,共6页
2014年5月-12月对鄱阳湖湖口县水域鱼类资源进行逐月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渔获物结构、优势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鄱阳湖湖口水域共采集鱼类52种,隶属于7目12科40属;优势种分... 2014年5月-12月对鄱阳湖湖口县水域鱼类资源进行逐月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渔获物结构、优势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鄱阳湖湖口水域共采集鱼类52种,隶属于7目12科40属;优势种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Carassius auratus)、鳙(Aristichys nobilis)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占样本个体总数的61.3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i)为2.59,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6.09,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5,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87,相对稀有种数(R)为97.87%;该水域定置网CPUE为1.10-6.21 kg/d,与湖口水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鄱阳湖湖口水域渔业捕捞个体以小型鱼类居多,洄游型鱼类的幼鱼补充群体数量极少,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湖口 鱼类资源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的生物学参数及资源量的估算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斌 方春林 +7 位作者 张燕萍 傅培峰 陈文静 熊小英 周辉明 贺刚 王生 王庆萍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6,共6页
研究基于鄱阳湖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软件Fi SAT II对翘嘴鳜的生物学参数及其资源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显示,鄱阳湖翘嘴鳜体长范围为77?526 mm;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1.888?10?5L3.042(R2=0.951,n=577),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 研究基于鄱阳湖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软件Fi SAT II对翘嘴鳜的生物学参数及其资源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显示,鄱阳湖翘嘴鳜体长范围为77?526 mm;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1.888?10?5L3.042(R2=0.951,n=577),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为:渐进体长L∞=551.25 mm,生长系数K=0.210,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0=?0.601。总死亡系数Z=1.06/a,自然死亡系数M=0.44/a,捕捞死亡系数F=0.62/a,最适开捕体长为150 mm。鄱阳湖翘嘴鳜开发率E=0.58,处于资源过度利用状态。鄱阳湖翘嘴鳜的初始资源量估算高达1.92?104 t,最大可持续产量MSY为4384.93 t。鄱阳湖翘嘴鳜群体中补充群体和低龄剩余群体的比例明显增加,低龄化和小型化趋势凸显,资源衰退问题突出,但生长潜力依然存在。应采取降低对鄱阳湖翘嘴鳜繁殖群体的捕捞强度、保护产卵场等积极措施来保护这一珍贵的渔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FiSAT II 生物学参数 资源量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种群资源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生 罗宏伟 +2 位作者 田辉伍 刘绍平 段辛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40,共6页
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江段,采集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405尾。采用体长股分析法(LCA)对其资源量进行初步评估,运用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对其资源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长江上游异... 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长江上游宜宾至江津江段,采集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405尾。采用体长股分析法(LCA)对其资源量进行初步评估,运用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对其资源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的补充年龄(tr)、开捕年龄(tc)及极限年龄(Tmax)分别为1.1a、1.5a及11.7a;种群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及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1.31/a、0.57/a及0.74/a。当前开发率(Ecur)为0.57,表明该种群已面临较高的捕捞压力。2010年至2011年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的年平均资源量及资源尾数分别为0.350×104kg、0.533×106尾,初始资源量及资源尾数分别为0.627×104kg、0.957×106尾。研究表明: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种群资源已处于过度利用状态,且渔获物以幼鱼为主。建议将长江上游异鳔鳅鮀的最小可捕规格定为94.43 mm,以保护其资源不被过度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鳔鳅 ( 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 资源量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淡水渔业碳汇强度估算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斌 王海华 习宏斌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4期308-312,共5页
【背景】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消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我国最先提出碳汇渔业概念。【方法】捕捞鱼类的碳均来自天然饵料,故以其平均碳含量估算碳移出量。而养殖鱼类中,一般假定不考虑施肥养鱼的碳输入;鲢和鳙是滤食性鱼类,主要摄... 【背景】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消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我国最先提出碳汇渔业概念。【方法】捕捞鱼类的碳均来自天然饵料,故以其平均碳含量估算碳移出量。而养殖鱼类中,一般假定不考虑施肥养鱼的碳输入;鲢和鳙是滤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浮游生物,鳜属鱼类以其他种鱼类为食物,而这些鱼类主要摄食天然饵料,故可以认为其碳均来自天然饵料。此外,假设草鱼、鲫和鲤等产量的20%来自天然饵料,而河蟹产量的50%来自天然饵料。基于渔业统计年鉴(2011—2015年),估算了我国近5年来淡水渔业碳汇强度。【结果】2010—2014年,全国淡水养殖碳移出量逐年稳步增长,分别为136.2万、140.5万、146.0万、153.0万和164.5万t,平均每年的碳移出量为148.0万t。2010—2014年全国淡水捕捞碳移出量分别为29.3万、28.7万、29.6万、29.7万和29.6万t,平均每年的碳移出量为29.4万t。【结论与意义】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淡水养殖渔业碳汇的发展必然会成为淡水渔业经济发展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渔业 碳汇强度 水产养殖 水产捕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ATⅡ软件支持下的体长股分析法探讨 被引量:28
7
作者 吴斌 方春林 +1 位作者 贺刚 傅培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8,共5页
文章重点介绍了运用FiSAT Ⅱ软件以迭代法求解捕捞死亡系数的具体过程,同时比较了传统与FiSAT Ⅱ下的体长股分析法的结果。结果发现,2种方法计算的资源量比值(NF/NT)总体表现为随体长增加而增大,但对于中间体长组,两者差异更小。FiSAT I... 文章重点介绍了运用FiSAT Ⅱ软件以迭代法求解捕捞死亡系数的具体过程,同时比较了传统与FiSAT Ⅱ下的体长股分析法的结果。结果发现,2种方法计算的资源量比值(NF/NT)总体表现为随体长增加而增大,但对于中间体长组,两者差异更小。FiSAT II软件中的实际种群分析模块是推算捕捞死亡系数(F)的好方法。理论上来说,因其利用了反复迭代,使精度提高,其所得鱼类资源量更加真实准确。通过自我控制体长组缺失实验发现,在运用体长股法估算鱼类资源量时,最小体长组的缺失引起最大偏离,达到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ATⅡ软件 实际种群分析 体长股分析 体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刀鲚繁殖群体生物学参数及生长特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斌 方春林 +6 位作者 张燕萍 傅培峰 熊小英 周辉明 贺刚 王生 王庆萍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基于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软件FiSATⅡ分析了鄱阳湖刀鲚繁殖群体的生物学参数及生长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刀鲚体长16.0~38.1cm;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m=0.002L3.139(r=0.949;P〈0.05;n=1014),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 基于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软件FiSATⅡ分析了鄱阳湖刀鲚繁殖群体的生物学参数及生长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刀鲚体长16.0~38.1cm;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m=0.002L3.139(r=0.949;P〈0.05;n=1014),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为:渐近体长为40.95cm,生长系数为0.240,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0=-0.568。鄱阳湖刀鲚的拐点体质量为67.94g,平均丰满度为0.29±0.04(0.14~0.49),总死亡系数为1.36a-1,自然死亡系数为0.52a-1,捕捞死亡系数为0.84a-1。鄱阳湖刀鲚开发率为0.61,处于资源过度利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FiSATⅡ 生物学参数 资源量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通江水道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的生物学参数估算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燕萍 吴斌 +6 位作者 方春林 陈文静 贺刚 傅培峰 周辉明 王生 俞泽溪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30,共5页
利用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鄱阳湖通江水道进行的定置网渔获物调查的数据,运用软件FiSATII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的生长参数以及种群补充模式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鄱阳湖通江水道翘嘴鲌体长范围为93-645 mm;体长(L,mm)和体重(W,g)... 利用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鄱阳湖通江水道进行的定置网渔获物调查的数据,运用软件FiSATII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的生长参数以及种群补充模式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鄱阳湖通江水道翘嘴鲌体长范围为93-645 mm;体长(L,mm)和体重(W,g)的关系式为W=0.9×10-5L3.029(R2=0.975,n=317),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渐近体长L∞=677.25 mm,生长系数K=0.140,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0=-0.854。总死亡系数Z=1.514/a,自然死亡系数M=0.173/a,捕捞死亡系数F=1.341/a。鄱阳湖通江水道翘嘴鲌开发率E=0.886,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种群补充模式表明,鄱阳湖通江水道翘嘴鲌种群补充期在4–8月。因此,建议适当延长鄱阳湖的禁渔期,以利于其资源的恢复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鄱阳湖 FiSATII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ATⅡ软件支持下鄱阳湖通长江水道鲤鱼的生物学参数估算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斌 方春林 +6 位作者 贺刚 傅培峰 熊小英 周辉明 张燕萍 王生 王庆萍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6-260,共5页
利用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鄱阳湖通长江水道进行的定置网鲤鱼渔获物调查的数据,运用软件FiS A TⅡ对鲤鱼的生长参数以及种群补充模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通长江水道鲤鱼体长为55~720 mm ;体长(L ,mm)和体质量(m ... 利用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鄱阳湖通长江水道进行的定置网鲤鱼渔获物调查的数据,运用软件FiS A TⅡ对鲤鱼的生长参数以及种群补充模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通长江水道鲤鱼体长为55~720 mm ;体长(L ,mm)和体质量(m ,g)的关系式为 m =3.021×10-5 L2.955( r2=0.978,n=549),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的各参数为:渐远体长 L∞=753.38 mm ,生长系数 k=0.170,理论生长起点年龄 t0=-0.687。总死亡系数 Z=0.701a-1,自然死亡系数 M=0.362 a-1,捕捞死亡系数 F= 0.339 a-1。种群补充模式表明,鄱阳湖通长江水道鲤鱼种群补充期双峰值分别出现在3月和6月份。鄱阳湖通长江水道鲤鱼开发率E= 0.484,与刀刃式选择假设模型中的其最大渔获量的开发率Emax = 0.472非常接近,提示在当前的捕捞活动下,鄱阳湖通长江水道鲤鱼的渔获量很高,同时,其种群内在动态变化规律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FiSATⅡ 生长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通江水道短颌鲚生长特性初探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斌 方春林 +6 位作者 傅培峰 熊小英 张燕萍 周辉明 贺刚 王生 王庆萍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5,共5页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季节性淡水湖泊,鱼类资源丰富,但湖区水深较浅、换水周期短,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水面差异大,致使其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差,鱼类资源安全风险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工程建设...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季节性淡水湖泊,鱼类资源丰富,但湖区水深较浅、换水周期短,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水面差异大,致使其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差,鱼类资源安全风险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工程建设同时也将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包括水质水量和渔业资源等诸多方面,科学高效的评估将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在鄱阳湖通江水道屏峰段逐月随机抽样测定定置网采集的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每月在湖口江段整船次或整网次随机采集渔获物,共获得短颌鲚样本1 403尾、18.8 kg,测定其体长和体重数据,运用Fi SAT II软件对短颌鲚的生物学参数及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通江水道短颌鲚体长范围为5.6-32.5 cm,平均体长14.3 cm;体重范围为0.6-125.5 g,平均体重13.4 g;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003L3.022(R=0.985,P〈0.05,n=1403);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得出鄱阳湖短颌鲚渐近体长L∞=34.65 cm,生长系数k=0.390,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0=-0.359;其拐点体重为38.6 g,拐点体长为22.8 cm,平均丰满度为0.32;总死亡系数Z=1.20,自然死亡系数M=0.75,捕捞死亡系数F=0.45,开发率E=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颌鲚 生长特性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刀鲚生殖群体特征及状况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贺刚 方春林 +5 位作者 吴斌 傅培峰 张燕萍 周辉明 王生 王庆萍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88,共6页
研究鄱阳湖刀鲚群体的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为制定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以实现鄱阳湖刀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2013、2014年4-7月,分别在鄱阳湖及湖口八里江段进行了实地渔业资源调查,随机抽样定置网、流刺网和拖网... 研究鄱阳湖刀鲚群体的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为制定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以实现鄱阳湖刀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2013、2014年4-7月,分别在鄱阳湖及湖口八里江段进行了实地渔业资源调查,随机抽样定置网、流刺网和拖网采集的鄱阳湖刀鲚样本共658尾,测量了体长、体重、净重、性腺重和性别。雌性287尾、雄性371尾,体长18.6~38.1 cm、体重16.3~198.2 g。雌性刀鲚的体长和体重均大于雄性(P<0.01),雌、雄个体的体长和体重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随着体长的增加,雌雄体重差异越大;同等体长的雌性体重大于雄性。6月中旬、下旬的刀鲚卵巢发育仍参差不齐,有些可挤出卵粒,已发育到Ⅳ期末和Ⅴ期,有些还处在Ⅳ期初,但成熟系数在2.0以下的个体数量已显著减少。绝对繁殖力为960~13 820粒,相对繁殖力为123.4~753粒/g。平均丰满度为0.30±0.03(0.19~0.45)。鄱阳湖刀鲚雌雄比在1∶1.25~1.44,表现出雄多雌少的现象;刀鲚繁殖种群已呈现出逐渐变小的趋势,资源已出现严重的过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刀鲚 生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湖口刀鲚幼鱼出现的时间及渔获量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生 方春林 +4 位作者 周辉明 张燕萍 傅培峰 吴斌 贺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为了探求鄱阳湖刀鲚幼鱼出入湖时空特征,于2014年9—11月在鄱阳湖湖口设置调查点,通过测量其体长、体质量等生物学参数,分析刀鲚幼鱼渔获量与水文关系。结果显示,刀鲚幼鱼的体长、体质量分别集中在7.9~9.1(8.49±0.35)cm、1~3(1.97&... 为了探求鄱阳湖刀鲚幼鱼出入湖时空特征,于2014年9—11月在鄱阳湖湖口设置调查点,通过测量其体长、体质量等生物学参数,分析刀鲚幼鱼渔获量与水文关系。结果显示,刀鲚幼鱼的体长、体质量分别集中在7.9~9.1(8.49±0.35)cm、1~3(1.97±0.53)g;鄱阳湖湖口水域刀鲚幼鱼出现的时间集中在10月份,出现持续时间为23 d;刀鲚幼鱼出现的时间和数量与湖口的水位呈负相关。这为深入研究鄱阳湖刀鲚洄游行为趋势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幼鱼 渔获量 鄱阳湖湖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养殖条件下黑尾近红鲌(0^+~2龄)的可量性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义虎 马保新 +2 位作者 邓勇辉 张爱芳 丁立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498-20500,共3页
[目的]探索人工养殖条件下黑尾近红鲌的可量性状。[方法]首次采用传统形态(TM)度量和框架结构形态(TBM)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池塘养殖条件下的黑尾近红鲌(0+~2龄)的可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黑尾近红鲌的体长与全长、体高、吻长的相关... [目的]探索人工养殖条件下黑尾近红鲌的可量性状。[方法]首次采用传统形态(TM)度量和框架结构形态(TBM)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池塘养殖条件下的黑尾近红鲌(0+~2龄)的可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黑尾近红鲌的体长与全长、体高、吻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60和0.739,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尾柄高与尾柄长、体长与头长、头长与眼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4、0.482和0.355。黑尾近红鲌体长与体重呈幂指数关系,其回归方程为W=0.015L2.971(r2=0.978,P<0.01);全长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BL=0.786+0.390TL(r=0.988,P<0.01);体高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BL=3.363+1.471BD(r=0.960,P<0.01);吻长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BL=7.361+5.879 SnL(r=0.739,P<0.01)。[结论]池塘养殖条件下黑尾近红鲌(0+~2龄)呈匀速生长规律,其肥满度较自然生长条件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 可量性状 框架结构形态测量 传统形态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草龟(♀)与中华花龟(♂)及其杂种F_1代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贺刚 何力 +2 位作者 费春平 方春林 喻亚丽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5,共7页
选择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F1代幼龟共270只,测定了体重、背甲长、背甲宽、壳高、腹甲长等17个形态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3种龟的测量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 选择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F1代幼龟共270只,测定了体重、背甲长、背甲宽、壳高、腹甲长等17个形态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3种龟的测量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显示背甲长、背甲宽、壳高、腹甲长和甲桥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它们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性状,其中背甲长和壳高是影响体重的共同性状;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分别为R2=0.945、0.920和0.958,表明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已经找到;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以背甲长、壳高和腹甲长,背甲长、壳高和甲桥长,背甲长、背甲宽和壳高等3种龟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156.764+9.895X1+17.449X3+14.347X4,Y=-295.040+13.443X1+40.603X3+38.632X9,Y=-280.960+14.908X1+14.290X2+43.129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 中华花龟 杂种龟 形态性状 体重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通长江水道鲢的生物学参数估算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斌 方春林 +6 位作者 贺刚 傅培峰 熊小英 周辉明 张燕萍 王生 王庆萍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8,共6页
利用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鄱阳湖通长江水道进行的定置网渔获物调查的数据,运用软件Fi SATⅡ对鲢的生长参数以及种群补充模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鄱阳湖通长江水道鲢体长范围为81~835 mm;体长(L/mm)和体质量(W/g)的关系式为W=3... 利用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鄱阳湖通长江水道进行的定置网渔获物调查的数据,运用软件Fi SATⅡ对鲢的生长参数以及种群补充模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鄱阳湖通长江水道鲢体长范围为81~835 mm;体长(L/mm)和体质量(W/g)的关系式为W=3.987×10-5L2.850(R2=0.964,n=893),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为:渐近体长L∞=879.38 mm,生长系数K=0.100,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0=-1.141。总死亡系数Z=0.520a-1,自然死亡系数M=0.245a-1,捕捞死亡系数F=0.275a-1。鄱阳湖通长江水道鲢开发率E=0.529,存在资源过度利用的趋势。种群补充模式表明,鄱阳湖通长江水道鲢种群补充期出现在6—10月份,因此,建议适当调整禁渔期,以利于其资源的恢复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 SATⅡ 生长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道四大家鱼群落特征及幼鱼入湖格局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刚 方春林 +5 位作者 陈文静 周辉明 吴斌 张燕萍 傅培峰 王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7-299,共3页
鄱阳湖是长江仅存的2个通江湖泊之一,在长江四大家鱼幼鱼的繁殖及肥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以鄱阳湖水道屏峰水域的四大家鱼渔获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四大家鱼群落组成及幼鱼出现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水道四大家鱼以鲢鱼为主,其次... 鄱阳湖是长江仅存的2个通江湖泊之一,在长江四大家鱼幼鱼的繁殖及肥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以鄱阳湖水道屏峰水域的四大家鱼渔获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四大家鱼群落组成及幼鱼出现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水道四大家鱼以鲢鱼为主,其次为草鱼和鳙鱼,青鱼较少;在年龄结构上,以1龄幼鱼为主,占90%以上,且个体较小,种群结构趋向低龄化、小型化;在四大家鱼的相对丰度时间变化方面,鲢鱼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的比例上,均占绝对优势;6月初至9月底,屏峰水域四大家鱼幼鱼的数量逐渐增多,高峰期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四大家鱼 幼鱼 群落组成 入湖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t b基因的乌花杂交龟系统进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贺刚 何力 +2 位作者 方春林 费春平 程碧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167-4171,共5页
利用PCR方法克隆乌花杂交龟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基因),并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的22种龟鳖类动物同源序列进行了序列变异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采用NJ(Neighbor-joining)法和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乌花杂交龟与中华草... 利用PCR方法克隆乌花杂交龟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基因),并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的22种龟鳖类动物同源序列进行了序列变异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采用NJ(Neighbor-joining)法和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乌花杂交龟与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以很高的置信度聚成一支,再与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聚成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 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 杂交龟 CYT b基因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刀鲚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贺刚 方春林 +5 位作者 傅培峰 吴斌 周辉明 王生 张燕萍 王庆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434-1436,共3页
测定了214尾鄱阳湖雌、雄刀鲚(Coilia ectenes)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头长(X4)等9个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等方法 ,分析研究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雌、雄刀鲚的测量形态性... 测定了214尾鄱阳湖雌、雄刀鲚(Coilia ectenes)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头长(X4)等9个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等方法 ,分析研究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雌、雄刀鲚的测量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显示体长和体高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是直接影响体质量的重要性状;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以体长和体高为自变量的雌、雄刀鲚体质量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雌=-128.360+4.650X2+15.597X3;Y雄=-107.032+4.297X2+11.755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Coilia ectenes) 形态性状 体质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口铜鱼幼鱼线粒体的能量代谢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斌 罗毅平 +1 位作者 闫玉莲 谢小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9-221,共3页
2008年10月底至11月初从长江干流木洞江段(重庆市巴南区)随机采集体长为(221.8±2.7)mm、体重为(169.5±5.5)g的圆口铜鱼幼鱼18尾,测定心脏、红肌、脑、肝胰脏线粒体的耗氧率。结果表明,圆口铜鱼幼鱼心脏、红肌、脑、肝胰脏的... 2008年10月底至11月初从长江干流木洞江段(重庆市巴南区)随机采集体长为(221.8±2.7)mm、体重为(169.5±5.5)g的圆口铜鱼幼鱼18尾,测定心脏、红肌、脑、肝胰脏线粒体的耗氧率。结果表明,圆口铜鱼幼鱼心脏、红肌、脑、肝胰脏的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器官指数)分别为0.07%、>1%、0.15%、2.16%;心脏、红肌、脑、肝胰脏的单位组织重量线粒体状态3耗氧率分别为1 257.3、602.8、221.3、156.4 nmol/(min.g),单位组织重量线粒体状态4耗氧率分别为117.8、58.7、47.6、35.6 nmol/(min.g);心脏、红肌、脑和肝胰脏的单位蛋白线粒体状态3耗氧率分别为200.4、214.3、40.2、37.0 nmol/(min.mg),单位蛋白线粒体状态4耗氧率分别为18.4、21.4、8.5、9.0 nmol/(min.mg);心脏、红肌、脑、肝胰脏的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分别为10.9、10.5、4.8、4.4。圆口铜鱼红肌较高的器官指数及较大的线粒体状态3耗氧率与圆口铜鱼具有较强的持续有氧运动能力相适应,可为其长距离繁殖洄游提供必要的代谢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口铜鱼 能量学 线粒体 耗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