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CC排放因子法在渔业碳排放减排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逸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0期165-166,182,共3页
随着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被普遍关注,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渔业的概念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已得到展开。本文简要介绍了IPCC排放因子法的理论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相关学者对渔业碳排放的减排评价结果,应用IPCC... 随着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被普遍关注,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渔业的概念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已得到展开。本文简要介绍了IPCC排放因子法的理论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相关学者对渔业碳排放的减排评价结果,应用IPCC排放因子方法相应的计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进行差值比例对比分析。最后对渔业碳排放减排评价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对我国减少渔业能源消耗、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提供有利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排放因子法 渔业碳排放 减排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渔船用通信导航设备技术与质量现状 被引量:7
2
作者 石瑞 张祝利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8,共4页
阐述了我国渔用无线电话机和渔用GPS导航仪目前的产品技术现状和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作思考和分析,对今后的技术发展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渔船 无线电话机 导航仪 行业现状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饲料粉碎机发展及质量检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葛一健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69,共3页
简述了我国饲料粉碎机械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近10年来典型的粉碎机产品的技术进步以及结构特点,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初步探讨了我国饲料粉碎机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饲料粉碎机 发展现状 问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机池塘增氧效果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祝利 顾海涛 +2 位作者 何雅萍 门涛 吴为国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68,共5页
研究不同型式的增氧机性能,可使生产者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与模式针对溶氧的需求,选择配置合适的增氧方式。通过对使用最为广泛的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和曝气式增氧机产品性能的池塘实效试验,分析比较各类增氧机性能、工作特性和适用范... 研究不同型式的增氧机性能,可使生产者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与模式针对溶氧的需求,选择配置合适的增氧方式。通过对使用最为广泛的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和曝气式增氧机产品性能的池塘实效试验,分析比较各类增氧机性能、工作特性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养殖水体溶解氧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叶轮式、水车式和射流式增氧机应用于服务水域,其增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该水域养殖鱼类的氧需求,但可满足养殖鱼类的应急氧需求;曝气式增氧机因没有应急增氧作用和水体搅拌能力而不适合四大家鱼等常规鱼种的养殖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式增氧机 水车式增氧机 射流式增氧机 曝气式增氧机 增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渔船柴油机和节油产品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祝利 曹建军 何亚萍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70,共5页
渔船用柴油机是渔船消耗能源最大的设备,是渔船节能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能源消耗量、万元产值能耗率及污染排放量的高低程度。通过承担农业部"我国渔业能耗与节能技术分类调查"项目,对辽宁、山东等我... 渔船用柴油机是渔船消耗能源最大的设备,是渔船节能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能源消耗量、万元产值能耗率及污染排放量的高低程度。通过承担农业部"我国渔业能耗与节能技术分类调查"项目,对辽宁、山东等我国主要渔港的海洋捕捞作业渔船进行实船调查,并走访了国内主要渔船柴油机生产企业。本文以调研信息和数据为基础,分析渔船用柴油机实际应用、功率分布、转速分布、能耗,以及节油产品在渔船上的应用等情况,反映我国渔船柴油机的实际应用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节能 渔船 柴油机 节油产品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水机的性能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顾海涛 何康宁 何雅萍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4,共5页
耕水机是水产养殖机械中的新型设备。本文通过3项试验,即耕水机增氧能力、溶氧垂直分布和与传统水车式增氧机水质变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耕水机增氧能力为0.11 kgO2/h,本身增氧能力较弱,其机械作用主要是搅拌与曝气,搅拌时产生水体环流... 耕水机是水产养殖机械中的新型设备。本文通过3项试验,即耕水机增氧能力、溶氧垂直分布和与传统水车式增氧机水质变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耕水机增氧能力为0.11 kgO2/h,本身增氧能力较弱,其机械作用主要是搅拌与曝气,搅拌时产生水体环流效应,使上下水层水体进行交换,从而达到水体溶解氧的均匀合理分布,打破水体溶氧分层的现象,这有助于构建鱼塘底部良好的微生物结构,加快有害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使水体恢复正常机能,为耕水机这一种节能水产养殖设备的推广使用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水机 溶氧分布 水体分层 搅拌能力 养殖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式增氧机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顾海涛 何雅萍 +1 位作者 门涛 吴为国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共4页
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拌和曝气等功能。通过对其近10年1.5 kW、3.0 kW两种型号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这两个主要性能指标每年的检测平均值进行统计,以及实际养殖池塘试验中上下水层溶解氧、水温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运转80 m in左右... 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拌和曝气等功能。通过对其近10年1.5 kW、3.0 kW两种型号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这两个主要性能指标每年的检测平均值进行统计,以及实际养殖池塘试验中上下水层溶解氧、水温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运转80 m in左右,可使距增氧机10 m、1.5 m深处底层水体的溶解氧和水温与上层水体一致,从7.30 mg/L左右上升到8.76 mg/L左右,每小时溶解氧增加值约为0.86 mg/h。总体上来看,近10年叶轮式增氧机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值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式增氧机 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增氧设备在养殖池塘中组合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顾海涛 何雅萍 王贤瑞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39,共4页
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和曝气式增氧机是目前我国池塘养殖使用的主要增氧设备;由于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4种形式的增氧机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为提高养殖池塘增氧设备的增氧效果,通过增氧设备对养殖池塘水体不同深度增氧效果的试... 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和曝气式增氧机是目前我国池塘养殖使用的主要增氧设备;由于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4种形式的增氧机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为提高养殖池塘增氧设备的增氧效果,通过增氧设备对养殖池塘水体不同深度增氧效果的试验和养殖池塘自然增氧的试验,分析了4种典型的增氧设备的增氧性能和特点,提出了叶轮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射流式增氧机以及曝气增氧机与耕水机组合配置使用的混合增氧模式,可以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种形式增氧设备功能。通过组合使用,达到对养殖池塘水体最大限度的增氧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氧设备 组合模式 增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水深与通气量对微孔曝气增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顾海涛 王逸清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2,共4页
为了解影响微孔曝气设备增氧效果的因素及实际使用效果,按照CJ/T 3015.2—1993《曝气器清水增氧性能测定》标准要求在1 m×1 m×6 m方形水池中对长度1m、内径57.4 mm的曝气管进行试验。设定3个不同池塘水深组(2 m、3 m和4 m),... 为了解影响微孔曝气设备增氧效果的因素及实际使用效果,按照CJ/T 3015.2—1993《曝气器清水增氧性能测定》标准要求在1 m×1 m×6 m方形水池中对长度1m、内径57.4 mm的曝气管进行试验。设定3个不同池塘水深组(2 m、3 m和4 m),在每个水深工况下调节3组不同的通气量(1 m3/h、2 m3/h和3 m3/h),对微孔曝气增氧设备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微孔曝气增氧时,增氧能力随曝气管浸没水深的增大而提高;动力效率随着浸没深度的增加而提高;增氧能力随通气量的增加呈线性提高;动力效率随着通气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曝气管浸没水深和通气量的大小是影响微孔曝气增氧性能的重要因素。试验结果对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曝气 水深 通气量 增氧能力 动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渔船作业过程事故分析与措施建议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祝利 郑熠 王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2年第1期47-51,共5页
通过对《中国渔船安全分析报告(1999-2008)》中的10年间渔民事故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渔船船员是我国最危险的职业,我国渔船船员平均每年每10万人死亡160人,死亡率比煤矿工高2倍以上。分析渔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渔船与渔船或其他... 通过对《中国渔船安全分析报告(1999-2008)》中的10年间渔民事故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渔船船员是我国最危险的职业,我国渔船船员平均每年每10万人死亡160人,死亡率比煤矿工高2倍以上。分析渔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渔船与渔船或其他船只碰撞导致的事故占60.1%,人员落水后死亡占渔民死亡总数的46.0%,起网机事故和摔倒、网具缠住等生产过程不规范操作导致渔民伤残事故占58.0%。渔民的不规范航行与作业现象严重、渔船用装备落后、安全防护措施设计不合理、以及大量质量低劣的安全生产与救助装备上船使用等构成了当前渔船事故的主要风险点。提出了当前切实降低渔船事故发生率的意见和建议,为行业主管部门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船舶 作业过程 事故分析 措施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渔船救生衣法定配备要求的研究与建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雅萍 王逸清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73,共5页
渔船救生衣作为渔船用主要个人救生设备,是海难事故后渔民最直接、最迅速的自救工具,国内外船舶法规均对渔船救生衣的配备有着相应的要求。通过比对国内外各项船舶法规,分析国内外救生衣技术标准,结合我国海洋捕捞渔船的救生衣配备及应... 渔船救生衣作为渔船用主要个人救生设备,是海难事故后渔民最直接、最迅速的自救工具,国内外船舶法规均对渔船救生衣的配备有着相应的要求。通过比对国内外各项船舶法规,分析国内外救生衣技术标准,结合我国海洋捕捞渔船的救生衣配备及应用现状,提出我国渔船救生衣配备存在的问题;同时试验比较渔船救生衣以及工作救生衣的性能差异,区分两者应用差异。针对我国渔船法规修改救生衣配备要求提出建议:在船长45 m以上大型渔船及国际航行渔船需配备船用救生衣,45 m以下近海航行渔船可允许近海作业用救生衣替代船用救生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生衣 工作救生衣 渔船法规 问题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