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噬菌蛭弧菌——水产动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新工具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先乐 曹海鹏 钱云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5-60,共6页
噬菌蛭弧菌(以下简称蛭弧菌)是一类专门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具有独特的裂解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虽然我国对蛭弧菌的研究滞后于国外,但是利用它作为养殖水体环境中的天然生物改良剂和“活性抗生素”,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蛭... 噬菌蛭弧菌(以下简称蛭弧菌)是一类专门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具有独特的裂解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虽然我国对蛭弧菌的研究滞后于国外,但是利用它作为养殖水体环境中的天然生物改良剂和“活性抗生素”,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蛭弧菌的研究历程、蛭弧菌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分布、宿主范围、生活周期、保藏、噬菌条件、除菌效果、安全性等方面,剖析了研发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蛭弧菌 生物净化因子 活性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与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上)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翔凌 杨先乐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0-80,共1页
“健康养殖”就是指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或水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养殖业的生产为结果。无公害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 “健康养殖”就是指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或水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养殖业的生产为结果。无公害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畜产品或水产品。在此笔者从目前水产养殖方面使用比较多的微生态制剂方面来阐述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所谓动物微生物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而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补充、调整或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或增重(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健康养殖 水产动物 动物微生物制剂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无公害产品 生产安全 认证证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湛嘉 杨先乐 +1 位作者 黄艳平 钱炳俊 《内陆水产》 2002年第10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水产动物 疾病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产品的药物残留状况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31
4
作者 杨先乐 《水产科技情报》 2003年第2期68-71,共4页
水产品药物残留通常指水产养殖动物的任何可食部分中药物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药物有关的杂质的残留.此外,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还能与内源大分子共价结合,形成结合残留,它们对靶动物具有潜在的毒性作用.
关键词 水产品 药物残留 控制 中国 原因分析 鱼药管理 鱼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产动物疫病流行态势及其控制的思路与方法
5
作者 杨先乐 《海洋与渔业》 2007年第12期1-4,共4页
  我国渔业总产量从2000年的4279万吨增加到十五期末的5102万吨,增长了19.2%,平均年增长3.6%;养殖产量所占的比重从60%增长到67%,达到3418万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渔业生产将会继续保持着稳定发展的态势.近几年来,我国优势养殖品种的区...   我国渔业总产量从2000年的4279万吨增加到十五期末的5102万吨,增长了19.2%,平均年增长3.6%;养殖产量所占的比重从60%增长到67%,达到3418万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渔业生产将会继续保持着稳定发展的态势.近几年来,我国优势养殖品种的区域布局逐步形成,渔民的人均收入逐步提高,我国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细菌性败血综合征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曹海鹏 杨先乐 +3 位作者 高鹏 李怡 张书俊 邓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6,共4页
从患细菌性败血综合征的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 ruthenus ♂)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腹水及肾脏中共分离了5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中2株细菌XL2-T和HK3-R具有致病性。经ATB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显示:XL2-T为... 从患细菌性败血综合征的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 ruthenus ♂)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腹水及肾脏中共分离了5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中2株细菌XL2-T和HK3-R具有致病性。经ATB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显示:XL2-T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subsp.caviae),HK3-R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这2株致病菌的主要特征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状,氧化酶阳性,对先锋必、妥布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奈替米星、新霉素等6种药物均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Huso huso ♀×Acipenser ruthenus♂) 达氏鳇(Huso dauricus) 细菌性败血综合征 豚鼠气单胞 菌(Aeromonas punctata subsp.caviae)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螯蟹中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鲲 杨先乐 +2 位作者 唐俊 郑宗林 吕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0-675,共6页
研究了液相色谱法测定中华绒螯蟹组织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以提取前用无水硫酸钠作脱水剂、酸化乙腈作提取剂振荡提取、正已烷去脂、旋转蒸发并离心的前处理方法,灵敏、快速、准确、经济、实用... 研究了液相色谱法测定中华绒螯蟹组织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以提取前用无水硫酸钠作脱水剂、酸化乙腈作提取剂振荡提取、正已烷去脂、旋转蒸发并离心的前处理方法,灵敏、快速、准确、经济、实用性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0μg/kg、1.0μg/kg、5.0μg/kg;在加入标准品水平分别为5.0-15.0μg/kg、1.0-5.0μg/kg和5.0-15.0μg/kg时,回收率分别为68.67%-82.89%、66.67%-74.83%和72.67%-81.3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2%-7.32%、5.19%-8.18%和2.52%-5.73%。该前处理方法适合检测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诺氟沙星 盐酸环丙沙星 恩诺沙星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乙醇在鱼体内蓄积及其对鱼类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先乐 胡鲲 +1 位作者 邱军强 刁进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9,共7页
本文以含 35 0mg/kg和 4 0 0mg/kg喹乙醇的饲料经 99d分别连续投喂鲤和银鲫 ,以测定喹乙醇在鲤和银鲫体内的蓄积及其对鲤、银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银鲫单养还是鲤鲫混养 ,无论是鲤还是银鲫 ,试验组喹乙醇在肝脏组织中蓄积量最... 本文以含 35 0mg/kg和 4 0 0mg/kg喹乙醇的饲料经 99d分别连续投喂鲤和银鲫 ,以测定喹乙醇在鲤和银鲫体内的蓄积及其对鲤、银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银鲫单养还是鲤鲫混养 ,无论是鲤还是银鲫 ,试验组喹乙醇在肝脏组织中蓄积量最高 ,99d单养银鲫组可达 10 0 5 7± 0 0 15 (3)mg/kg ,鲤鲫混养组银鲫、鲤分别达 10 10 7± 0 2 2 6 (3)mg/kg,9 883± 0 0 32 (3)mg/kg ,肾脏次之 ,99d单养鲫鱼组的银鲫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分别为 7 4 94± 0 0 6 4 (3)mg/kg,7 777± 0 138(3)mg/kg和 7 6 0 8± 0 0 86 (3)mg/kg ,肌肉中较低 ,分别为 0 1170± 0 0 0 3(3)mg/kg ,0 16 0± 0 0 0 3(3)mg/kg,0 4 86± 0 0 0 6 (3)mg/kg;经检验三种组织器官中的蓄积量差异显著 (P <0 0 5 )。由于喹乙醇在鱼体内的蓄积 ,虽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的相对增重率达到 10 2 7%和 110 7% ,但是它们的抗应激反应率明显下降 ,而且随喹乙醇摄入量的增加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当给予一定程度的应激刺激后 ,单养鲫鱼组的银鲫应激反应率由 5 8d的4 4 8%上升到 99d的 6 4 3%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和鲤分别由 5 8d的 6 6 7%和 4 6 2 %分别上升到 99d的 88 3%和76 9% ,无论是 5 8d还是 99d ,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喹乙醇 体内蓄积毒性 生长 饲料添加剂 抗应激反应 组织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新诺明在罗氏沼虾中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被引量:7
9
作者 郑宗林 刘鸿艳 +2 位作者 黄辉 杨先乐 周兴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4-59,共6页
研究了单剂量肌肉注射给药[甲氧苄氨嘧啶(SMZ)0 60 mg/kg]、口灌给药[磺胺甲基异噁唑(SMZ)100 mg/kg]和复方口灌给药(SMZ 100 mg/kg和TMP 20 mg/kg)三种给药方式下,SMZ和TMP在罗氏沼虾中的代谢动力学,分析了SMZ和TMP血淋巴、肌肉和肝胰... 研究了单剂量肌肉注射给药[甲氧苄氨嘧啶(SMZ)0 60 mg/kg]、口灌给药[磺胺甲基异噁唑(SMZ)100 mg/kg]和复方口灌给药(SMZ 100 mg/kg和TMP 20 mg/kg)三种给药方式下,SMZ和TMP在罗氏沼虾中的代谢动力学,分析了SMZ和TMP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MZ以肌肉注射方式给药后的血淋巴中,药物经时浓度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房室模型,而SMZ&TMP口灌给药后却不能用房室模型拟合。肌注给药后,SMZ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24.92 h,单方和复方口灌给药后SMZ的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0.70和47.197 h。复方口灌给药后TMP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28.77 h,TMP对SMZ的药代动力学并无显著影响。口灌给药后,SMZ和TMP在肝胰腺中的药物浓度高于同时间肌肉中的药物浓度,但肌肉和肝胰腺中的SMZ消除速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药代动力学 磺胺甲基异噁唑(SMZ) 甲氧苄氨嘧啶(TMP)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气单胞菌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怡 曹海鹏 +2 位作者 杨先乐 邱军强 龚露旸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从患病的异育银鲫中分离到2株致病菌,经人工回归感染,证实这2株细菌对异育银鲫均具有致病性。API系统(细菌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表明,这2菌株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W1-L)和温和气单胞菌(S2-S)。药敏实验表明,菌株W1-L对新霉素、头孢拉啶高度... 从患病的异育银鲫中分离到2株致病菌,经人工回归感染,证实这2株细菌对异育银鲫均具有致病性。API系统(细菌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表明,这2菌株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W1-L)和温和气单胞菌(S2-S)。药敏实验表明,菌株W1-L对新霉素、头孢拉啶高度敏感,菌株S2-S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肟、先锋必等高度敏感。新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对菌株W1-L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256,32,32μg/mL,对菌株S2-S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16,32,32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嗜水气单胞菌 温和气单胞菌 药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孔雀石绿的禁用及其思考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先乐 喻文娟 +1 位作者 王民权 郑宗林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0-213,共4页
关键词 孔雀石绿 green 禁用 代谢产物 生物体内 化学结构 孔雀绿 英文名 分子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蛭弧菌对乌鳢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怡 曹海鹏 +1 位作者 陈水祥 杨先乐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了探讨噬菌蛭弧菌制剂净化水质和病害防治的效果,试验以0.75 mL/m2的用量向乌鳢养殖池泼洒浓度为1.0×108pfu/mL的噬菌蛭弧菌制剂,观察7 d内养殖池的pH、DO、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等主要水质指标以及乌鳢死亡数目的变化。... 为了探讨噬菌蛭弧菌制剂净化水质和病害防治的效果,试验以0.75 mL/m2的用量向乌鳢养殖池泼洒浓度为1.0×108pfu/mL的噬菌蛭弧菌制剂,观察7 d内养殖池的pH、DO、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等主要水质指标以及乌鳢死亡数目的变化。向乌鳢养殖池加入噬菌蛭弧菌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明显减少(p<0.05),DO明显增大(p<0.05),但pH变化不明显(p>0.05);乌鳢死亡率也明显减少(p<0.05)。试验结果表明,以0.75 mL/m2的用量向乌鳢养殖池泼洒浓度1.0×108pfu/mL的噬菌蛭弧菌制剂,有利于提高DO含量及乌鳢存活率,降低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蛭弧菌 乌鳢 养殖水质 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毒提纯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军强 薛晖 +3 位作者 杨先乐 袁裕飞 杨勇 高建忠 《海洋渔业》 CSCD 2006年第3期206-210,共5页
以患“颤抖病”中华绒螯蟹组织浓缩液为材料,比较了差速离心结合PEG盐析法(方法1)、葡聚糖柱层析法(方法2)和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方法3)三种方法分离提纯病毒的效果,对提纯病毒进行紫外吸收测定及电镜检查等。结果表明:方法3是用于... 以患“颤抖病”中华绒螯蟹组织浓缩液为材料,比较了差速离心结合PEG盐析法(方法1)、葡聚糖柱层析法(方法2)和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方法3)三种方法分离提纯病毒的效果,对提纯病毒进行紫外吸收测定及电镜检查等。结果表明:方法3是用于分子生物学等深入研究该病的比较理想的提纯方法;而方法1所得病毒浓缩液虽纯度不及方法3,但基本可以满足一般研究的要求,且对仪器及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方法2则介乎方法1与方法3之间。故可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验室条件选择适合的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毒提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颤抖病 病毒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其对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18
14
作者 曹海鹏 闫明 杨先乐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4期47-49,53,共4页
研究了氟苯尼考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鱼链球菌等水产动物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进一步观察了其对异育银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鱼链球菌具... 研究了氟苯尼考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鱼链球菌等水产动物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进一步观察了其对异育银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鱼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mg/L、0.5mg/L、2mg/L、4mg/L。此外,投喂氟苯尼考的异育银鲫对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以5,10,15mg/kg体重剂量将氟苯尼考拌饲投喂异育银鲫的平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50%,7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抗茵活性 嗜水气单胞茵 异育银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控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先乐 《渔业现代化》 2002年第3期6-9,共4页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病害控制 发生特点 轮养 休养 健康养殖 微生态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技术(一)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先乐 钱科蕾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病害防治技术 白斑综合征 死亡率 病害流行 对虾病害 发病率 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蠹虫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玉洁 赵冬香 曹海鹏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4期299-303,共5页
小蠹虫是世界性林木害虫,猖獗时常可造成林木成片枯死。利用小蠹虫信息素防治该虫,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程度,还可以监测小蠹虫的发生为害情况。本文从小蠹虫信息素的分离鉴定、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小蠹虫对信息素的行为反... 小蠹虫是世界性林木害虫,猖獗时常可造成林木成片枯死。利用小蠹虫信息素防治该虫,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程度,还可以监测小蠹虫的发生为害情况。本文从小蠹虫信息素的分离鉴定、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小蠹虫对信息素的行为反应等方面综述小蠹虫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蠹虫 信息素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及其趋势(上)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先乐 郑宗林 《科学养鱼》 2004年第2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桃拉综合症 流行特点 危害 流行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及其趋势(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先乐 郑宗林 《科学养鱼》 2004年第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桃拉综合症 中国 流行特点 市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无公害渔药(上)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先乐 《科学养鱼》 2003年第5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无公害渔药 防治效果 毒性 副作用 剂量 稳定性 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