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区底拖网渔业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林龙山 郑元甲 +2 位作者 程家骅 刘勇 凌建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5,42,共6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运用体长频率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结果表明,大部分鱼类已出现个体小型化...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运用体长频率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结果表明,大部分鱼类已出现个体小型化,15种鱼类的开发率过高,处于超额开发状态,其中,4种为重度超额开发,开发率大于0.8,7种为中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介于0.7~0.8之间,4种为轻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为0.5~0.7。建议加强保护和管理,以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物学 经济鱼类 底拖网 渔业资源评估 东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区小型鱼类生态研究Ⅰ——小型鱼类的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龙山 郑元甲 +1 位作者 刘勇 张寒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63,共6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和讨论了东海区小型鱼类的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海区小型鱼类共有98种,优势种为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鳄齿鱼(Champsodon capensis)、宴乏鱼(Engraulis jap...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和讨论了东海区小型鱼类的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海区小型鱼类共有98种,优势种为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鳄齿鱼(Champsodon capensis)、宴乏鱼(Engraulis japonicu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尖牙鲈(Synagrops japonicus)、黄鲫(Setipinna taty)、麦氏犀鳕(Bregmaceros macclellandi),各季节小型鱼类出现种类数及出现频率变化较小,渔获尾数和渔获质量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鱼类 东海区 种类组成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北部与黄海南部黄鲫群体洄游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勇 程家骅 陈学刚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从中选出关于黄鲫的数据,分析了其资源密度的四季空间分布变化,发现在所调查的区域中黄鲫资源可以分成两个群体:一个分布在东海北部水域,另一个分布在东...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从中选出关于黄鲫的数据,分析了其资源密度的四季空间分布变化,发现在所调查的区域中黄鲫资源可以分成两个群体:一个分布在东海北部水域,另一个分布在东海南部水域。本文主要对分布在北部的这一群体进行了四季空间分布变化的研究,不同大小的黄鲫在各个季节的分布区域有较大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产卵、索饵、越冬等洄游活动行为,并根据研究结果描绘出黄鲫的产卵育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的大致分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鲫 东海 季节变化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叶蜈蚣草对悬沙胁迫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4
作者 邵留 沈盎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1,共4页
研究了悬沙对细叶蜈蚣草(Egeria nojas)营养生殖、叶绿素、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悬沙处理96h后,各组细叶蜈蚣草断枝均能发芽,其发芽率均在60%以上,悬沙浓度<4.0g/L时,断枝新芽生长较好,悬沙浓... 研究了悬沙对细叶蜈蚣草(Egeria nojas)营养生殖、叶绿素、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悬沙处理96h后,各组细叶蜈蚣草断枝均能发芽,其发芽率均在60%以上,悬沙浓度<4.0g/L时,断枝新芽生长较好,悬沙浓度>6.0g/L时,新芽生长受到影响;各组细叶蜈蚣草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均相差不大,叶绿素a/b值都在2.50以上,属于正常范围,变化幅度不大;各试验组中细叶蜈蚣草SOD和CAT相差不大,相对比较稳定,受到影响较小。因此,细叶蜈蚣草对悬沙胁迫具有较好的抗逆性,是一种在含沙量较高水体的生态修复实践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水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蜈蚣草 悬沙 营养生殖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氨氮胁迫对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组织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蒋玫 李磊 +2 位作者 沈新强 吴庆元 牛俊翔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97,529,共7页
以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低浓度氨氮长时间胁迫对组织细胞免疫指标和遗传物质代谢的影响。实验分0.35、0.7、1.5和3mg/L氨氮处理组,分别于0、5、10、15、20d取样并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肝脏和鳃丝的丙二醛(MDA... 以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低浓度氨氮长时间胁迫对组织细胞免疫指标和遗传物质代谢的影响。实验分0.35、0.7、1.5和3mg/L氨氮处理组,分别于0、5、10、15、20d取样并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肝脏和鳃丝的丙二醛(MDA)含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活性与氨氮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氨氮对MDA的影响具有不同组织和不同时序的选择性。不同浓度氨氮胁迫下,鳃丝和肝脏Na+-K+-ATP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并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Na+-K+-ATP活性与氨氮浓度呈一定的负相关性,尤其是3mg/L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在氨氮浓度0.7mg/L和1.5mg/L时,肌肉中RNA/DNA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各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高浓度(3mg/L)比值基本无变化。肝脏和鳃丝的Na+-K+-ATP酶的mRNA表达量,在氨氮胁迫第5d时检测到达最高,随后表达量缓慢回落,实验20d除3mg/L处理组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水平外,其他处理组均降至对照组水平。Na+-K+-ATP酶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Na+-K+-ATP活性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的氨氮长时间胁迫作用下,抗氧化免疫系统和肌肉中的核酸代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氨氮 处理组 氨氮浓度 表达量 低浓度 肝脏组织 鲻鱼 长时间 对照组 胁迫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氮、磷的形态特征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全为民 沈新强 +1 位作者 韩金娣 陈亚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81,共6页
根据近几年大面调查的监测资料,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氮、磷营养盐的形态组成、时空分布及氮磷比的变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水域中硝酸盐是水体无机氮存在的主要形态,其约占总无机氮的90%,无机氮含量... 根据近几年大面调查的监测资料,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氮、磷营养盐的形态组成、时空分布及氮磷比的变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水域中硝酸盐是水体无机氮存在的主要形态,其约占总无机氮的90%,无机氮含量河口高,向东南方向愈来愈低;从该水域总磷的形态组成来看,磷营养盐主要以溶解态和颗粒态共存的形式存在,TDP略高于TPP,无机磷的平面分布与无机氮十分相似,春季无机磷含量高于夏季;N/P值变动范围大和平均值较高是该水域的主要特征,N/P值与长江径流量的大小有关系,夏季N/P值比春季高,综合分析来看,磷营养盐和光照都有可能成为该水域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化学形态 分布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桩张网菱形、方形网目网囊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健 张鹏 +1 位作者 石建高 陈小康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20,共8页
近年来,一种利用帆布作为扩张装置的新型单桩张网渔具在吕四渔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改善这种张网对主要渔获对象的尺寸选择性,进而评价其渔获性能以及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使用套网试验法开展了不同网目尺寸(25 mm、35 mm和45 mm)的菱形... 近年来,一种利用帆布作为扩张装置的新型单桩张网渔具在吕四渔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改善这种张网对主要渔获对象的尺寸选择性,进而评价其渔获性能以及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使用套网试验法开展了不同网目尺寸(25 mm、35 mm和45 mm)的菱形和方形网目网囊尺寸选择性试验。通过对黄鲫(Setipinnataay)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渔获体长数据的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菱形还是方形网目网囊,其50%选择体长L50和选择范围SR都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增大(L50呈线性增长)。对比菱形和方形网目的选择性发现,对于黄鲫,50%选择体长L50差异不大,但菱形网目的选择范围SR大于方形网目;对于小黄鱼,方形网目具有更好的选择特性,即具有较大的L50(8%)和较小的SR(52%),但差异均不显著。菱形和方形网目对于不同体型鱼类的选择性差异以及渔民对方形网目网囊的抵触情绪等都使得在张网渔业中推广方形网目网囊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张网 方形网目 菱形网目 选择性 黄鲫 小黄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对盐度变化的适应及其渗透压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悦如 李二超 +3 位作者 龙丽娜 禹娜 张凤英 陈立侨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2-360,共9页
虾、蟹等甲壳动物具有多样的渗透压调节能力,研究虾、蟹的渗透压调节生理及其对盐度等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可以补充和完善虾、蟹的基础生理学资料,同时对指导虾、蟹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实践,如海水品种的淡化养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 虾、蟹等甲壳动物具有多样的渗透压调节能力,研究虾、蟹的渗透压调节生理及其对盐度等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可以补充和完善虾、蟹的基础生理学资料,同时对指导虾、蟹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实践,如海水品种的淡化养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中华绒螯蟹在咸水中进行繁殖和幼体发育,在淡水中长成,其独特的渗透压调节方式成为国内外相关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有关盐度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渗透压调节机理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结果。从盐度对中华绒螯蟹发育、生长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渗透压调节器官、离子转运及调控、血淋巴渗透压以及环境刺激物对其渗透压调节的影响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并就今后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渗透压调节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科鱼类性别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赵峰 章龙珍 +2 位作者 庄平 刘鉴毅 张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20,共6页
性别鉴别是鲟科鱼类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养殖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对微创手术、内窥镜、超声波、血液生化及激素指标判别、基因鉴别等性别鉴别方法在鲟科鱼类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不同鉴别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鲟... 性别鉴别是鲟科鱼类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养殖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对微创手术、内窥镜、超声波、血液生化及激素指标判别、基因鉴别等性别鉴别方法在鲟科鱼类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不同鉴别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鲟鱼养殖业中性别鉴别的研究思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科鱼类 内窥镜 超声波 血液生化及激素指标 性别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技术对模拟养殖池塘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尹艳娥 沈新强 +2 位作者 晁敏 全为民 王云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27-1732,共6页
浙江奉化市池塘的底泥经过反复培养、驯化,从中筛选、分离出反硝化细菌,在模拟实验条件下,研究其对不同浓度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情况,讨论反硝化菌种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1、25、50mg·L-1的硝酸盐氮和亚硝... 浙江奉化市池塘的底泥经过反复培养、驯化,从中筛选、分离出反硝化细菌,在模拟实验条件下,研究其对不同浓度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情况,讨论反硝化菌种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1、25、50mg·L-1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模拟池塘中,随着实验的进行,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逐渐提高。其中在1mg·L-1的浓度组中,3d内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就分别达到了95.8%和90.2%;在25mg·L-1的浓度组中,第6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3.8%和87.8%;在50mg·L-1的浓度组中,第6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89.7%和78.7%。此外,反硝化菌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略优于亚硝酸盐氮,而且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越低,对其去除效果越好,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短。在模拟池塘中,菌种的生长情况与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呈负相关,即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反硝化菌的生长情况越差。对反硝化菌的生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其反硝化最适宜的pH值为6~7,温度为25~35℃;而且在同一pH值和温度条件下,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越低,反硝化菌对其去除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菌 模拟养殖池塘 生物修复 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用自增强聚乙烯和普通聚乙烯单丝耐磨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石建高 王鲁民 +2 位作者 汤振明 柴秀芳 贾家武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6期55-60,共6页
在对渔用自增强聚乙烯 (Self reinforcedPolyethylene ,简称SRPE)和普通聚乙烯 (PE)单丝拉伸力学性能和内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 4种单丝耐磨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SRPE单丝强度提高 ,内部结构更为完善 ,耐磨性增强 ;干摩擦和水... 在对渔用自增强聚乙烯 (Self reinforcedPolyethylene ,简称SRPE)和普通聚乙烯 (PE)单丝拉伸力学性能和内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 4种单丝耐磨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SRPE单丝强度提高 ,内部结构更为完善 ,耐磨性增强 ;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SRPE单丝较PE单丝具有较高的耐磨度和断裂强度保持率 ;而PE单丝较SRPE单丝具有较大的断裂伸长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增强聚乙烯 普通聚乙烯 单丝 耐磨性 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季遥 沈盎绿 +2 位作者 平仙隐 马胜伟 沈新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78-1182,共5页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electrophoresis SCGE)研究了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共分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二部分。采用自制废电池浸出液(废电池浸出液为45节1号松下废电池浸泡于40L自来水中90d得到,其...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electrophoresis SCGE)研究了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共分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二部分。采用自制废电池浸出液(废电池浸出液为45节1号松下废电池浸泡于40L自来水中90d得到,其中Cu的浓度为28.11μg·L-1,Zn的浓度为3755.61μg·L-1,Pb的浓度为11.70μg·L-1,Cd的浓度为2.01μg·L-1,Hg的浓度为0.77μg·L-1,As的浓度为2.02μg·L-1。),将废电池浸出液与自来水配成5%、10%、20%、30%的溶液进行试验。剂量-效应试验结果表明,5%、10%、20%和30%的废电池浸出液均能在较短时间(48h)内引起鲫鱼红细胞DNA链断裂,出现拖尾现象,即彗星细胞;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彗星细胞的数量、彗尾长度和拖尾率均显著增加;DNA损伤程度,在小于2%的范围内,属于中度损伤,在2%~10%的范围内,属于高度损伤,而在大于10%的范围内,属于重度损伤,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彗星细胞数量增加明显,其中对照组、6h组与其余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彗尾长度及拖尾率也有显著增加,2h内DNA损伤属于中度损伤,2h以后DNA损伤属于高度损伤,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电池浸出液 鲫鱼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网线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石建高 王鲁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1-388,共8页
在标准实验室环境里 ,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 HMWPE)和高密度聚乙烯 (HDPE)网线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UHMWPE网线较 HDPE网线具有较高的强度、拉伸模量和结强损失率 ;而 HDPE网线较 U HMWPE网线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 在标准实验室环境里 ,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 HMWPE)和高密度聚乙烯 (HDPE)网线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UHMWPE网线较 HDPE网线具有较高的强度、拉伸模量和结强损失率 ;而 HDPE网线较 U HMWPE网线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结论可供渔具设计及网线材料选配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网 拉伸力学性能 网线 拉伸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单丝的耐老化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石建高 王鲁民 汤振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1,共6页
对未加稳定剂和抗氧剂的渔用高强度聚乙烯(High-strength polyethylene,简称HSPE)单丝进行了自然暴露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渔用HSPE与普通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单丝的耐老化性能有一定的差异;从一定条件下断裂... 对未加稳定剂和抗氧剂的渔用高强度聚乙烯(High-strength polyethylene,简称HSPE)单丝进行了自然暴露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渔用HSPE与普通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单丝的耐老化性能有一定的差异;从一定条件下断裂强度保持率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这2种指标来看,渔用HSPE单丝具有优势,HSPE单丝耐老化性能优于普通PE单丝。自然暴露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所得出的两种试样的耐老化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单丝 耐老化性 渔用 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鲷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凤英 夏连军 +2 位作者 马凌波 施兆鸿 马春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9,共7页
对采自中国东海外海和日本海的黄鲷Taius tumifrons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进行了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该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去掉两端引物及部分序列共得到590bp的碱基片断,其中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0.4%、24.3%、25... 对采自中国东海外海和日本海的黄鲷Taius tumifrons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进行了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该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去掉两端引物及部分序列共得到590bp的碱基片断,其中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0.4%、24.3%、25.0%和20.3%,A+T(54.7%)高于G+C(45.3%)含量。在获得的9个序列中共发现有156个碱基存在变异,其中包括42处简约信息位点,没有发现碱基的插入和缺失,序列中的转换大于颠换。实验结果显示,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223 6之间,c3和j3与其它个体相比遗传差异明显。2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89 7,而东海和日本海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86 9和0.113 3,说明黄鲷个体间遗传差异较大,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鲷Taius tumifrons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乙烯菱形网目经编网片的力学性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石建高 王鲁民 徐君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0-414,共5页
给网箱设计与渔用材料的合理选配提供参考,初步研究了渔用高强度聚乙烯菱形网目经编网片(简称HSPE经编网片)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等条件下,36股HSPE经编网片网目强力、网片纵向断裂强力分别比36股普通聚乙烯菱形网目经编网... 给网箱设计与渔用材料的合理选配提供参考,初步研究了渔用高强度聚乙烯菱形网目经编网片(简称HSPE经编网片)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等条件下,36股HSPE经编网片网目强力、网片纵向断裂强力分别比36股普通聚乙烯菱形网目经编网片(简称PE经编网片)增加了48.9%,11.6%,而前者的网片纵向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29.4%;(2)在相同网目长度条件下,36股HSPE经编网片网目强力、网片纵向断裂强力分别比42股锦纶菱形网目经编网片(简称PA经编网片)增加了27.2%,37.9%,而前者的网片纵向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33.6%;(3)36股HSPE经编网片较36股PE经编网片和42股PA经编网片具有性能价格比优势;HSPE经编网片在网箱养殖等渔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上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网目经编网片 高强度聚乙烯(HSPE) 力学性能 渔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分布与水温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沈新强 樊伟 崔雪森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10-14,共5页
根据卫星遥感获取的海表水温和多年来我国在西北太平洋的柔鱼生产统计资料 ,探讨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与水温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5 0°E以西的柔鱼渔场 ,中心位置位于 4 1°N、14 6°E附近 ,渔场表层水温范围在 10~ 1... 根据卫星遥感获取的海表水温和多年来我国在西北太平洋的柔鱼生产统计资料 ,探讨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与水温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5 0°E以西的柔鱼渔场 ,中心位置位于 4 1°N、14 6°E附近 ,渔场表层水温范围在 10~ 19℃之间 ,中心渔场表层水温为 13~ 18℃ ;15 0~ 16 0°E之间的柔鱼渔场 ,中心位置位于 4 2°0 0′N、15 5°0 0′E附近 ,渔场表层水温范围为 14~ 2 1℃ ,中心渔场表层水温约为 15~ 2 0℃。温度场特征分析显示 ,柔鱼中心渔场分布与冷水锋面、冷暖水切变锋面和暖水舌锋的变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 渔场分布 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养殖(盐碱水)中白斑狗鱼的生长及耗氧率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宁宇 夏连军 +4 位作者 么宗利 高露姣 周凯 来琦芳 归从时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70,共7页
对内食性凶猛的白斑狗鱼在中国西部甘肃省酒泉市盐碱水域设施集约化养殖中的生物学特性和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平均体长12.3±1.36cm、平均体重22±1.85g的白斑狗鱼经362d养殖后,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达到54.2±0.5cm和17... 对内食性凶猛的白斑狗鱼在中国西部甘肃省酒泉市盐碱水域设施集约化养殖中的生物学特性和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平均体长12.3±1.36cm、平均体重22±1.85g的白斑狗鱼经362d养殖后,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达到54.2±0.5cm和1776±6.5g;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为1.183mm/d和4.89g/d;特定增长率和特定增重率平均为0.41%和1.186%。水温在15.4~26.3℃时,特定增长率保持在0.5%/d以上,水温21.1℃时,特定增长率为最高0.728%/d;在水温13.8~26.3℃时,特定增重率保持在1.0%/d以上,水温23.7℃时,特定增重率达到最高(2.286%/d)。在一定水温范围内,随着水温升高,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之增大,呈正相关性。33±2.54g和81±5.34g体重白斑狗鱼水温与耗氧量关系式分别为:Y=0.416x-0.2833,(R^2=0.988);Y=0.6963x-2.902,(R^2=0.8871)。在水温20℃时,白斑狗鱼耗氧量随其体重增加而升高,但耗氧率和窒息点却随体重增加而下降。拟合白斑狗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98L%3.0299(R^2=0.9989),其中b接近于3,表明白斑狗鱼的体长和体重处于等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狗鱼 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 耗氧量 耗氧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母幼体生长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惠玉 凌建忠 李建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9-438,共10页
21世纪以来,中国东、黄海,韩国西海岸以及日本海连年发生大型水母暴发现象,对海洋渔业的生产活动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影响。水母暴发形成机制非常复杂,解释其发生机理并有效预报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大型水母的生活史中有明显... 21世纪以来,中国东、黄海,韩国西海岸以及日本海连年发生大型水母暴发现象,对海洋渔业的生产活动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影响。水母暴发形成机制非常复杂,解释其发生机理并有效预报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大型水母的生活史中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受精卵,浮浪幼虫,螅状体,足囊,横裂体到碟状体的幼体发育阶段属无性世代,幼蜇发育到成蜇阶段属有性世代。在早期生活史中,螅状体的足囊繁殖与横裂生殖是大型水母无性繁殖的重要方式,对其成体的数量形成至关重要。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温度、盐度、光以及营养条件对大型水母早期发育阶段的影响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螅状体发育以及足囊繁殖和横裂生殖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盐度、光和营养条件在适温范围内,均对螅状体和横裂生殖有一定的影响,其上下限随水母种类和发育阶段有所变化。展望了大型水母早期幼体研究的发展趋势,如环境因子对不同种类的大型水母幼体生长机理的影响、多个环境因子对幼体的综合作用、动态的环境因子与大型水母幼体之间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 螅状体 足囊 横裂生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用高强度聚乙烯和普通聚乙烯单丝结构与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石建高 王鲁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1-305,共5页
为给渔具设计与材料的合理选配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广角X射线衍射 (WAXD)及扫描电镜 (SEM )等方法的比较 ,研究了渔用高强度聚乙烯 (high strengthpolyethylene ,简称HSPE)和普通聚乙烯 (PE)单丝的结构与性能。结... 为给渔具设计与材料的合理选配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广角X射线衍射 (WAXD)及扫描电镜 (SEM )等方法的比较 ,研究了渔用高强度聚乙烯 (high strengthpolyethylene ,简称HSPE)和普通聚乙烯 (PE)单丝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 ,HSPE单丝的断裂强度和结节强度比普通PE单丝分别提高了 14 .5 4% ,3 .0 5 % ,而断裂伸长率降低了44 .44 % ;HSPE单丝的结晶度和声速值比普通PE单丝分别增加了 6.2 0 %和 76.8% ;HSPE单丝微晶尺寸稍大于普通PE单丝 ,而晶胞参数变化很小 ;HSPE单丝内部结晶形态为平行的串晶和纤维复合结构。正是由于结晶度、取向度的提高以及单丝内部生成了平行的串晶和纤维复合结构 ,导致了渔用HSPE单丝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乙烯 普通聚乙烯 单丝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