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油料作物种子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高桂珍 伍晓明 +3 位作者 陆光远 陈碧云 许鲲 李响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2-315,共4页
利用分光光度计对油菜、花生、大豆、芝麻、苏子、红花6种油料作物种子以及胡萝卜、南瓜、玉米、桔子4种果蔬进行了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较分析。在6种油料作物种子中,只有油菜和大豆具有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芝麻、花生、苏子和红花... 利用分光光度计对油菜、花生、大豆、芝麻、苏子、红花6种油料作物种子以及胡萝卜、南瓜、玉米、桔子4种果蔬进行了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较分析。在6种油料作物种子中,只有油菜和大豆具有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芝麻、花生、苏子和红花没有出现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胡萝卜、南瓜、玉米、桔子4种果蔬都有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峰。不同油菜和大豆品种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油菜种子与胡萝卜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油料作物 果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分子标记估算遗传距离预测甘蓝型油菜的杂种优势 被引量:35
2
作者 谭祖猛 李云昌 +3 位作者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用甘蓝型油菜4个恢复系、3个保持系及其相应的12个F1共19份材料,研究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方法估算的遗传距离与油菜重要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发现,在4个恢复系和3个保持系中,45对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多态性条带,25对SRAP引物共扩... 用甘蓝型油菜4个恢复系、3个保持系及其相应的12个F1共19份材料,研究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方法估算的遗传距离与油菜重要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发现,在4个恢复系和3个保持系中,45对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多态性条带,25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31条多态性条带。基于SSR标记估算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为0.423,决定系数为0.179。基于SRAP标记估算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为0.654(达到0.05显著水平),决定系数为0.428。基于SSR和SRAP混合数据计算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为0.642(达到0.05显著水平),决定系数为0.412。表明SRAP标记对产量杂种优势预测的效果要显著高于SSR标记预测的效果,是目前为止报道的通过鉴定亲本遗传多态性预测油菜杂种优势最为有效的分子标记手段,可作为油菜杂种优势预测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SSR SRAP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 被引量:19
3
作者 杜德志 姚艳梅 +1 位作者 胡琼 徐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利用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通过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培育出的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其中10个恢复系和3个保持系转育而来的不育系进行NCⅡ双列杂交,测定其杂种优势,并分析遗传距离与杂种... 利用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通过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培育出的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其中10个恢复系和3个保持系转育而来的不育系进行NCⅡ双列杂交,测定其杂种优势,并分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30对SRAP引物扩增出25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61.9%。39对SSR标记共扩增出14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7.3%。(2)两种标记混合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588处可将全部材料划分为A、B两大类群,其中A类包含一个来自039×浩油11号的甘白种间杂交后代和白菜型亲本浩油11号,B类包含039、E144和其余的甘白种间杂交后代。在相似系数0.714处B类又可以分为6个不同的亚类,两个甘蓝型亲本材料单独聚在一个亚类中,其余的64份甘白种间杂交后代分别聚在5个不同的亚类中,说明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配制的30个杂交组合中,产量超亲优势在20%以上的有22个,占组合数的73.3%,产量杂种优势非常明显,而含油量杂种优势不明显。(4)SRAP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而SSR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相关不显著。因此,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预测油菜的杂种优势,SRAP标记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甘蓝型油菜 春性 SSR SRAP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夏友霖 李加纳 +6 位作者 廖伯寿 曾孝平 崔富华 任小平 曾彦 漆燕 赖明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0-305,共6页
将AFLP标记与表型性状相结合,分析了来自川渝地区的两个亚种四个类型的43份主要花生种质资源和推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检测到该生态区内花生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珍珠豆型内和龙生型内品种间距离较小,而普通... 将AFLP标记与表型性状相结合,分析了来自川渝地区的两个亚种四个类型的43份主要花生种质资源和推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检测到该生态区内花生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珍珠豆型内和龙生型内品种间距离较小,而普通型内和中间型内品种间距离较大;交替开花亚种的龙生型和普通型品系间距离最近,而珍珠豆型与其它三个类型间距离较远;主要推广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匮乏。聚类结果也基本一致,都能将珍珠豆型与其他三大类型区分开,而龙生型、普通型和中间型在聚类中都有交叉情况。但在较为细小的类群划分上,两种方法仍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遗传多样性 AFLP 表型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白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许鲲 陈碧云 +3 位作者 王汉中 胡琼 C.Dixelius 伍晓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26,共7页
利用RAPD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代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省和湖北省89份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其相关性研究。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将两省品种划分为独立的两大类群。RAPD指纹图谱以DNA分子水平的聚类分析可以... 利用RAPD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代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省和湖北省89份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其相关性研究。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将两省品种划分为独立的两大类群。RAPD指纹图谱以DNA分子水平的聚类分析可以将89份白菜型油菜品种分为2类群和2个簇及3个亚簇,进一步反映品种间亲缘关系,表明地方品种间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遗传多样性 RAPD标记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转座因子Ac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学兰 王汉中 +1 位作者 李均 杨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1,共5页
将玉米转座因子Ac导入甘蓝型油菜Westar的具柄子叶 ,获得转基因植株。对T0 及其自交后代T1进行分析 ,发现报告基因NPTⅡ与Ac因子在T1中的分离比例不一致 ,Ac因子在转基因油菜中具有转座活性。田间调查发现 ,随后代中Ac阳性比例增加 ,菌... 将玉米转座因子Ac导入甘蓝型油菜Westar的具柄子叶 ,获得转基因植株。对T0 及其自交后代T1进行分析 ,发现报告基因NPTⅡ与Ac因子在T1中的分离比例不一致 ,Ac因子在转基因油菜中具有转座活性。田间调查发现 ,随后代中Ac阳性比例增加 ,菌核病的病情指数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油菜 玉米自主转座因子Ac 遗传变异 菌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Tu-100对几种作物的促生效果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小加 江木兰 +1 位作者 张银波 赵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4,共3页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Tu-100对油菜、小麦、辣椒、西瓜、大豆和玉米苗期有不同的促生效果,在植物干重上分别比对照增加9.47%、1.37%、2.27%、19.23%、9.21%和6.67%。对水稻的盆栽产量增加12.82%。对大豆的结瘤数和鲜瘤重呈现...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Tu-100对油菜、小麦、辣椒、西瓜、大豆和玉米苗期有不同的促生效果,在植物干重上分别比对照增加9.47%、1.37%、2.27%、19.23%、9.21%和6.67%。对水稻的盆栽产量增加12.82%。对大豆的结瘤数和鲜瘤重呈现负增长。植物促生根际细菌对不同的作物保持着不同的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作物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份江苏省白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碧云 伍晓明 +2 位作者 许鲲 王汉中 李响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1,共5页
应用RAPD标记对31份来自江苏省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选用20对随机引物扩增结果,共获得312个RAPD标记位点,其中205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率达65.7%。根据312个标记位点信息,用UPMGA法建立了江苏省31份白菜型油菜的亲缘关系... 应用RAPD标记对31份来自江苏省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选用20对随机引物扩增结果,共获得312个RAPD标记位点,其中205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率达65.7%。根据312个标记位点信息,用UPMGA法建立了江苏省31份白菜型油菜的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0.0988上,31个品种分Ⅰ、Ⅱ两个大簇,第Ⅰ簇5个品种,第Ⅱ簇26个品种;在遗传距离0.0679上,簇Ⅱ分三个亚簇ⅡA、ⅡB、ⅡC,亚簇ⅡA 3个品种,亚簇ⅡB 21个品种,亚簇ⅡC 2个品种;来自南通县的南通黄油菜和淮阴县的清江大菜籽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577,亲缘关系最近。对来自同一县的多个品种的RAPD结果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RAPD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油菜花瓣缺失突变体无花瓣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碧云 伍晓明 +3 位作者 陆光远 高桂珍 许鲲 李响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67,共5页
以两种不同类型油菜花瓣缺失突变体为实验材料,通过与正常有花瓣油菜杂交并回交构建F2和BC1群体,分析两种油菜无花瓣突变体的无花瓣性状的遗传规律。根据田间各遗传群体花瓣度(PDgr)的观察和统计表明,甘蓝型油菜突变体APT02无花瓣性状... 以两种不同类型油菜花瓣缺失突变体为实验材料,通过与正常有花瓣油菜杂交并回交构建F2和BC1群体,分析两种油菜无花瓣突变体的无花瓣性状的遗传规律。根据田间各遗传群体花瓣度(PDgr)的观察和统计表明,甘蓝型油菜突变体APT02无花瓣性状由两对主效隐性基因和一对隐性修饰基因控制;白菜型油菜突变体AM032无花瓣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两种油菜无花瓣突变体无花瓣性状的遗传都不存在母体细胞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花瓣缺失突变体 无花瓣性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份湖南省白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碧云 伍晓明 +2 位作者 许鲲 王汉中 李响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4,共5页
用20个随机引物对55份来自湖南白菜型油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322个RAPD标记位点,其中220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率达68.3%。利用322个标记位点,用UPMGA法建立了湖南省55份白菜型油菜的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显示,总体上亲缘关系较... 用20个随机引物对55份来自湖南白菜型油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322个RAPD标记位点,其中220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率达68.3%。利用322个标记位点,用UPMGA法建立了湖南省55份白菜型油菜的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显示,总体上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在地理分布上靠得较近,聚类将55个品种分为Ⅰ、Ⅱ、Ⅲ簇,第Ⅰ簇49个品种,第Ⅱ簇2个品种,第Ⅲ簇4个品种。来自泸溪县的泸溪甜油菜和溆浦县的溆浦油菜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398),亲缘关系最近。用SPSS统计软件对农艺性状聚类,结果分为A、B两个大簇,分别由27和28个品种组成。对来自同一县的多个品种的RAPD结果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除汉寿县白菜型油菜的Shannon指数小于Simpson指数外,其他13个县的白菜型油菜Shannon指数均大于Simpson指数;新晃县白菜型油菜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最高,洞口县白菜型油菜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白菜型油菜 遗传多样性 RAPD标记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种质资源RAPD分析及其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秀荣 陈坤荣 +1 位作者 彭俊 许泽永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7,共4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选取60个随机引物,对从我国保存的芝麻种质资源中挑取的19个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出扩增效果好的14个多态性引物,并用于统计分析,14个引物共扩增出142条带,其中多态性带61条,占43%,平均每个引物有4 36条,变... 利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选取60个随机引物,对从我国保存的芝麻种质资源中挑取的19个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出扩增效果好的14个多态性引物,并用于统计分析,14个引物共扩增出142条带,其中多态性带61条,占43%,平均每个引物有4 36条,变化范围2~7条。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9个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地理业源较远的国外种质与我国本地种质之间遗传差异较大。利用RAPD标记技术在基因水平上分析芝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芝麻 遗传多样性分析 RAPD分析 引物 RAPD标记 RAPD分子标记 中国 技术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菜品种改良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被引量:103
12
作者 王汉中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8-101,共4页
文中回顾了油菜品种改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推动中国油菜生产发展的突出贡献,揭示了目前中国油菜品种改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15年中国油菜品种改良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油菜 品种改良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团肠杆菌几丁质酶活性和抑真菌活性的遗传调控
13
作者 周乐聪 Leonid S.Chernin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53,共4页
通过3亲本交配,将供体菌株携带外源调节基因的质粒转移到植病生防细菌成团肠杆菌(E.agglomerans)IC1270中,得到4个衍生菌株。几丁质酶活性测定表明,衍生菌株对几丁质的消解能力均显著高于亲本菌株,以携带gacA或rpoD衍生菌株的活性最高... 通过3亲本交配,将供体菌株携带外源调节基因的质粒转移到植病生防细菌成团肠杆菌(E.agglomerans)IC1270中,得到4个衍生菌株。几丁质酶活性测定表明,衍生菌株对几丁质的消解能力均显著高于亲本菌株,以携带gacA或rpoD衍生菌株的活性最高。离体抗真菌颉抗实验表明,携带gacA或rpoD衍生菌株比亲本菌株对核盘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增强,其它衍生菌株无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团肠杆菌 几丁质酶 抑真菌活性 遗传调控 调节基因 拮抗作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油菜中油杂8号施用氮磷硼肥的产量和品质效应 被引量:65
14
作者 李志玉 胡琼 +2 位作者 廖星 郭庆元 秦亚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3,共5页
双低油菜新品种中油杂8号施用氮磷硼肥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苗期、抽薹期、成熟期的干物重都有增加,以抽薹期至成熟期的干物重增加最为显著,表明施用氮磷硼肥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油菜后期的生长发育,显著增加分枝数、角果数和单株粒重;以氮... 双低油菜新品种中油杂8号施用氮磷硼肥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苗期、抽薹期、成熟期的干物重都有增加,以抽薹期至成熟期的干物重增加最为显著,表明施用氮磷硼肥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油菜后期的生长发育,显著增加分枝数、角果数和单株粒重;以氮磷和氮磷硼处理增加幅度最大.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籽粒产量,增产幅度为12.1%~30.5%,增产效果顺序为:N>P>B,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最佳,NP、NB、NPB处理分别增产30.5%、29.3%、28.5%.增施B可提高菜籽油分含量,而N、P及NP配合施用则可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油分含量.增施B还可提高油酸、亚油酸含量,降低芥酸和硫甙含量.同时对中油杂8号施肥增产和提高品质成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增施硼肥和氮磷硼配合施用是保证中油杂8号高产高油优质特性充分发挥的技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施肥 生长发育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的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王汉中 王新发 +2 位作者 刘贵华 郑元本 杨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对42份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产胚率存在明显差异,但pol-CMS的恢复系与保持系之间的胚状体产量差异不显著,恢复或保持基因不影响小孢子成胚率,说明通过小孢子培... 通过对42份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小孢子产胚率存在明显差异,但pol-CMS的恢复系与保持系之间的胚状体产量差异不显著,恢复或保持基因不影响小孢子成胚率,说明通过小孢子培养快速纯合pol-CMS杂交亲本是可行的。胚状体直接成苗率与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培养温度及供体材料基因型有关,胚状体经低温诱导及适当增大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可有效提高胚状体直接成苗率。4℃低温处理10d和培养基琼脂浓度高于1.2%均可提高胚状体的直接成苗率,并以1.5%琼脂浓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恢复系 保持系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低温处理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属间杂种的获得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25
16
作者 伍晓明 许鲲 +3 位作者 王汉中 郑普英 陈碧云 李响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共5页
通过剥蕾重复授粉克服了甘蓝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属间杂交障碍,中双4号×野890812组合的199朵重复授粉花共产生32粒种子,其中8粒种子能发育成植株,5株植株形态与母本甘蓝型油菜相近,2株植株形态与白菜型油菜相近,1株植株形态介于... 通过剥蕾重复授粉克服了甘蓝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属间杂交障碍,中双4号×野890812组合的199朵重复授粉花共产生32粒种子,其中8粒种子能发育成植株,5株植株形态与母本甘蓝型油菜相近,2株植株形态与白菜型油菜相近,1株植株形态介于母本甘蓝型油菜和父本野芥之间,叶面上具有新疆野生油菜特有的刺毛。RAPD分析显示8株F1代植株都同时具有母本中双4号和父本野890812的特征随机扩增DNA片段,还具有母父本均缺乏的新扩增DNA片段,表明8株F1代植株均为属间杂种。试验结果表明,决定甘蓝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或野芥远缘杂交中生殖隔离的主要因素是受精前障碍。属间杂种在形态和分子水平上的丰富变异预示通过甘蓝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间的属间杂交可望有效地拓展甘蓝型油菜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新疆 时生油菜 属间杂种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对双低油菜中双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3
17
作者 李志玉 郭庆元 +1 位作者 廖星 秦亚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通过不同供氮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氮肥对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的生长发育、产量构建、营养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分供给磷、钾、硼肥的条件下,施氮肥促进苗期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以施N270kg/hm^2处理的干物质积... 通过不同供氮水平的田间试验,研究氮肥对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的生长发育、产量构建、营养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分供给磷、钾、硼肥的条件下,施氮肥促进苗期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以施N270kg/hm^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施N180kg/hm^2最有利于生育后期的产量构建,单株角果、单株粒重及千粒重均居首位,其单位面积产量亦为最高,两个试验点分别为4233kg/hm^2、2726kg/hm^2;施N360kg/hm^2的单产及主要经济性状角果数、粒重、千粒重均有降低。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施N241.5~257.3kg/hm^2的氮肥经济效益最高;施氮肥提高菜籽的蛋白质含量,降低了硫甙和芥酸含量,提高油酸含量,表明施氮改善双低油菜籽的营养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中双9号氮肥适宜用量为纯N180~257.3kg/hm^2,低于180kg不能满足高产优质的氮素需求,高于257.3kg则会降低产量和施肥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营养 中双9号 产量效益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茉莉酸、苯丙噻重氮、草酸诱导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 被引量:14
18
作者 冀瑞琴 董彩华 +2 位作者 高荣村 刘越英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甲基荣莉酸(MeJA)、苯丙噻重氮(BTH)和草酸(OA)诱导油菜对菌核病产生的局部和系统抗性。结果表明,0.01-1.0mmol/LBTH,0.1-1.0mmoL/L MeJA和0.5—15mmol/LOA均能有效诱导局部和系统抗性,系统抗性比...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甲基荣莉酸(MeJA)、苯丙噻重氮(BTH)和草酸(OA)诱导油菜对菌核病产生的局部和系统抗性。结果表明,0.01-1.0mmol/LBTH,0.1-1.0mmoL/L MeJA和0.5—15mmol/LOA均能有效诱导局部和系统抗性,系统抗性比局部抗性产生晚。Trypan blue染色结果表明,在MeJA,BTH和低浓度OA诱导过的油菜叶片中.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菌丝变粗、弯曲。较低浓度(如0.01mmol/LMeJA,0.5mmol/LOA)下虽然易诱导局部抗性,而系统抗性较弱,0.01mmol/LMeJA几乎不诱导系统抗性。高浓度(如20mmol/L以上)OA有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苯丙噻重氮 甲基荣莉酸 草酸 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种子木质素组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张秀荣 李培武 +1 位作者 汪雪芳 王旭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8-90,共3页
对我国芝麻育成品种及高代品系共48份种子的主要品质成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及芝麻特有成分木质素(Lignan)组分芝麻明(Sesamin)、芝麻酚(Sesamol)和芝麻林酚(Sesamolin)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为57.78%;木质素总量均值... 对我国芝麻育成品种及高代品系共48份种子的主要品质成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及芝麻特有成分木质素(Lignan)组分芝麻明(Sesamin)、芝麻酚(Sesamol)和芝麻林酚(Sesamolin)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为57.78%;木质素总量均值为0.829%,变幅为0.266%~1.278%,其中主要组分是芝麻明,平均含量为0.593%,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粗脂肪与粗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芝麻明呈显著正相关,芝麻明与芝麻林酚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质与芝麻酚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种子 木质素 粗脂肪 粗蛋白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不同类型品种磷效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志玉 郭庆元 +3 位作者 伍晓明 王汉中 廖星 涂学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61,共5页
在鄂东南有效磷缺乏的红黄壤稻田土壤条件下 ,以我国 15 0 8份油菜品种资源预选核心品为材料 ,研究磷营养水平对不同类型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低磷条件下不同类型油菜品种苗期植株生长量和籽粒产量差异较大 ,甘蓝... 在鄂东南有效磷缺乏的红黄壤稻田土壤条件下 ,以我国 15 0 8份油菜品种资源预选核心品为材料 ,研究磷营养水平对不同类型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低磷条件下不同类型油菜品种苗期植株生长量和籽粒产量差异较大 ,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分别只有 4 8%、4 3%和 15 %的品种能正常生育获得种籽 ,5 0 %以上的品种于苗期和生长期死亡或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施磷处理的油菜能正常生长收获种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磷效率 特性 品种 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