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油料作物中的细菌型PEPC基因的鉴定及在发育种子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志慧 童超波 +5 位作者 袁午舟 刘学群 程晓辉 于景印 董彩华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6,23,共10页
鉴定和获取了四种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生和芝麻)中的细菌型PEPC基因,分析了所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BOX I-IV)和蛋白作用功能位点。基因包括甘蓝型油菜的Bna10093361、Bna1009749和Bna10093360,大豆的Glyma10g34970.1,Glyma01g2284... 鉴定和获取了四种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生和芝麻)中的细菌型PEPC基因,分析了所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BOX I-IV)和蛋白作用功能位点。基因包括甘蓝型油菜的Bna10093361、Bna1009749和Bna10093360,大豆的Glyma10g34970.1,Glyma01g22840.1和Glyma02g14500.1,芝麻的SIN1018296和花生的AhPPC5。这8个基因通常含有19~21个内含子,内部插入一个约350~600bp的高度变异区,编码的蛋白在C端形成R/KNTG结构域,在N端缺乏磷酸化作用位点。在种子发育的不同时期,油菜中仅Bna10093360表达,但其表达量不到油菜Bn-Actin表达量的0.1%;大豆中Glyma10g34970.1表达量最高(接近大豆GlymaActin的2%),Glyma02g14500.1次之;花生AhPPC5表达量为花生AhActin的32%~175%,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为早期>中期>晚期;芝麻SIN1018296表达量为芝麻SINActin的3%~18%,在种子发育时期的表达趋势和花生AhPPC5相似。8个基因种子中的表达模式差异明显,说明细菌型PEPC基因可能存在着广泛的功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型PEPC基因 甘蓝型油菜 大豆 芝麻 花生 种子发育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四种油料作物种子的RNA提取方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海波 王智慧 +3 位作者 刘学群 黄军艳 董彩华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358,共6页
油料作物种子中,大量油脂、蛋白、酚类物质的存在和易氧化的特点导致RNA提取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商业化RNA提取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以下3方面的改进,使之成功应用于油菜、花生、芝麻和大豆的各个时期种子RNA提取和后期的荧... 油料作物种子中,大量油脂、蛋白、酚类物质的存在和易氧化的特点导致RNA提取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商业化RNA提取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以下3方面的改进,使之成功应用于油菜、花生、芝麻和大豆的各个时期种子RNA提取和后期的荧光定量分析实验:1)增加抗氧化剂巯基乙醇和PVP;2)根据不同作物的油脂含量调整氯仿的比例;3)改进RNA沉淀方法,加大洗脱液体积后用乙醇沉淀。与常规的CTAB、TRIZOL及文献报道的RNA提取方法比较,本方法提取的RNA更完整、得率更高、纯度更高;所得RNA被成功应用于FAD2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发现了四种作物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FAD2基因的表达差异,证明了改良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提取 油料作物 种子 荧光定量 油菜 大豆 花生 芝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作物秸秆和菌核腐解的复合生物制剂应用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谢立华 淡育红 +6 位作者 胡小加 余常兵 李银水 秦璐 张银波 胡磊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2-376,共5页
为高效降解秸秆和腐解油菜病原菌菌核(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研制出由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孢子悬浮液配制的复合液体菌剂和由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 为高效降解秸秆和腐解油菜病原菌菌核(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研制出由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孢子悬浮液配制的复合液体菌剂和由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菜籽饼和油菜秸秆进行发酵所得的固体复合生物肥料,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分析复合生物制剂腐解秸秆和油菜病原菌菌核的效率,测定其对盆栽土壤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基质对照相比,油菜和水稻秸秆腐解率分别提高15.07%和5.81%,菌核萌发率分别下降20.98%和12.28%;复合生物制剂腐解的秸秆可显著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利用水稻秸秆还田并施用复合生物肥料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油菜籽比空白对照增产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秸秆 菌核 棘孢曲霉 哈茨木霉 枯草芽孢杆菌 复合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区冬油菜抗冻性的光合及生物学指标筛选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俊 李玲 +2 位作者 张春雷 余利平 马霓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0-106,共7页
筛选建立低温前简易的作物抗冻性生物学特征指标识别体系对于作物抗冻育种和栽培均具有重要意义。以15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油菜品种抗冻性与低温前生物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冻性差... 筛选建立低温前简易的作物抗冻性生物学特征指标识别体系对于作物抗冻育种和栽培均具有重要意义。以15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油菜品种抗冻性与低温前生物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冻性差异较大,以中双9号、皖油18、陕油8号等品种抗冻能力较强,中油杂5号和湘油17等抗冻能力较差。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油菜冬前生物学性状及生理指标中,与冻害指数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鲜质量>蒸腾速率(Tr)>株高>气孔导度(Gs)>开展度>光合速率(Pn)>绿叶数>叶绿素含量>地下部含水率>胞间CO2摩尔分数(Ci)。其中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鲜质量和蒸腾速率(Tr)与冻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与冻害指数相关关系均不显著。相关性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部鲜质量、蒸腾速率(Tr)和株高等光合及生物学性状可以作为油菜抗冻性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抗冻性 光合 生物学特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曼琳 迟玉成 +6 位作者 王磊 谢宏峰 吴菊香 许婷婷 姜瑞德 王继青 李长松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2,共6页
花生病毒病是花生主要病害之一。为害我国花生的病毒有6种,分别是花生条纹病毒(PStV)、花生斑驳病毒(PeMoV)、黄瓜花叶病毒(CMV)、花生矮化病毒(PSV)、辣椒褪绿病毒(CaCV)和花生褪绿扇斑病毒(PCFSV)。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我国发生花生病... 花生病毒病是花生主要病害之一。为害我国花生的病毒有6种,分别是花生条纹病毒(PStV)、花生斑驳病毒(PeMoV)、黄瓜花叶病毒(CMV)、花生矮化病毒(PSV)、辣椒褪绿病毒(CaCV)和花生褪绿扇斑病毒(PCFSV)。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我国发生花生病毒病分子生物学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病毒病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顶空气相色谱法高灵敏监测花生大豆根瘤生物固氮能力 被引量:2
6
作者 梁美娟 赵秀兰 +7 位作者 古皓华 岳晓凤 唐晓倩 李慧 张文 李友国 张奇 李培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7,共7页
建立了测定花生和大豆根瘤菌生物固氮能力的毛细管顶空气相色谱法,利用固氮酶还原乙炔气体为乙烯的经典方法,实现了高浓度乙炔中痕量乙烯的高灵敏分析。利用顶空进样方式,分离柱采用HP-PLOT Q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采用氢离子化检测器... 建立了测定花生和大豆根瘤菌生物固氮能力的毛细管顶空气相色谱法,利用固氮酶还原乙炔气体为乙烯的经典方法,实现了高浓度乙炔中痕量乙烯的高灵敏分析。利用顶空进样方式,分离柱采用HP-PLOT Q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采用氢离子化检测器,对乙烯标准气体进行了定量分析。乙烯检测范围宽为0.125~30000μmol/mol,相关系数为0.9996,检测限(LOD)为0.0341μmol/mol,检出限优于已有报道。该方法检测精密度好,5次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2%。乙烯样品的回收率为95.8%~110%,相对标准偏差为1.54%~3.47%。同时,对乙烯和实际样品进行检测时,与GDX-502填充柱的传统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表明所建立的乙烯顶空气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此外,该方法分析时间缩短至3 min,利用自动进样方式,检测通量大,适用于花生和大豆根瘤菌中固氮能力的快速准确测定,能满足花生和大豆生物固氮研究中乙炔还原法测定乙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 毛细管色谱柱 乙炔还原法 乙烯 花生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分枝角度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遗传效应 被引量:26
7
作者 汪文祥 胡琼 +6 位作者 梅德圣 李云昌 周日金 王会 成洪涛 付丽 刘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3-1111,共9页
分枝角度是油菜株型重要性状,是油菜品种高产及适合机械化收获理想株型的基本组成之一。为明确油菜分枝角度的遗传,本研究选用油菜分枝角度大的松散型材料6098B和分枝角度小的紧凑型材料Purler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 分枝角度是油菜株型重要性状,是油菜品种高产及适合机械化收获理想株型的基本组成之一。为明确油菜分枝角度的遗传,本研究选用油菜分枝角度大的松散型材料6098B和分枝角度小的紧凑型材料Purler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该组合6世代(P1、P2、F1、F2、BCP1和BCP2)的分枝角度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第一分枝(顶枝)和基部第一分枝(基枝)角度的最适合遗传模型均为D-0(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顶枝角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4.939o,显性效应值为–4.156o,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34.08%、1.40%和14.9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4.43%、61.72%和63.98%;而基枝角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2.217o,显性效应值为–1.941o,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7.86%、1.24%和4.84%,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6.46%、58.49%和73.96%。结果发现油菜分枝角度明显存在主效基因,为油菜分枝角度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分枝角度 理想株型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在油料饼粕黄曲霉毒素B_1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静 李培武 +3 位作者 张奇 丁小霞 张文 张兆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6-262,共7页
采用黄曲霉毒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及配套的时间分辨荧光速测仪,对油料饼粕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进行了应用研究。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是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和载有Eu(Ⅲ)标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样品... 采用黄曲霉毒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及配套的时间分辨荧光速测仪,对油料饼粕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进行了应用研究。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是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和载有Eu(Ⅲ)标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样品瓶建立的检测技术。时间分辨荧光速测仪可内置标准曲线,直接输出检测结果。对6种油料饼粕做黄曲霉毒素B1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在70%~120%之间,批间、批内变异系数〈15%。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技术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相比,检测结果相对误差〈15%。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技术测定快速、准确,技术稳定、可靠,设备经济、小型,适用于大批量油料饼粕样品的快速检测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饼粕 黄曲霉毒素B1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时间分辨荧光速测仪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杂交种的SSR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谭美莲 严明芳 +2 位作者 汪磊 王力军 严兴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39-1546,共8页
采用SSR标记对蓖麻CSR24×CSR181杂交所得的F1种子进行分析,为蓖麻早期杂种鉴定和遗传变异分析奠定技术与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各位点鉴定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除RCM207和RC129位点鉴定的杂种率未超过10%外,其它位点的杂种率都十分接... 采用SSR标记对蓖麻CSR24×CSR181杂交所得的F1种子进行分析,为蓖麻早期杂种鉴定和遗传变异分析奠定技术与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各位点鉴定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除RCM207和RC129位点鉴定的杂种率未超过10%外,其它位点的杂种率都十分接近,在13.46%~17.27%之间。(2)少数个体在相关位点发生了变异,在引物RC242的扩增图谱中有4个单株出现了双亲特异条带的缺失,产生了双亲都没有的新条带;在引物Rco23、Rco26、Rco29、RC129、RCM613和RCM999的扩增结果中出现了父本特异条带的缺失,同时产生了一条新条带。(3)多样性及UPGMA聚类分析表明杂交后代遗传变异显著,子代个体与亲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1.0之间,个体间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SSR 杂种鉴定 遗传变异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蓖麻品种遗传资源SSR分析及DNA指纹图谱 被引量:12
10
作者 薛建峰 谭美莲 +4 位作者 严明芳 汪磊 傅春玲 王力军 严兴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了解蓖麻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构建指纹图谱,利用171对SSR及EST-SSR引物对30份国内蓖麻品种和1份法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蓖麻品种间呈中度多态性,平均每位点有2.267个等位基因数,香农指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 为了解蓖麻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构建指纹图谱,利用171对SSR及EST-SSR引物对30份国内蓖麻品种和1份法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蓖麻品种间呈中度多态性,平均每位点有2.267个等位基因数,香农指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53、0.347和0.289。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0.730处将31份蓖麻品种分为7个类群,来源于相同育种单位或相同省区的大部分品种聚在一起。另外,利用10对扩增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构建了31份蓖麻品种的指纹图谱,可用于品种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SSR分子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马斯燃烧法测定油料粗蛋白含量 被引量:16
11
作者 田培 马飞 +2 位作者 姜俊 甘冬生 李培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0-654,共5页
通过优化杜马斯燃烧法测定油料粗蛋白含量条件,比较了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和菜籽饼粕等油料样品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呈显著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8,P<0... 通过优化杜马斯燃烧法测定油料粗蛋白含量条件,比较了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和菜籽饼粕等油料样品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呈显著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8,P<0.001),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在测定样品粗蛋白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燃烧法变异系数CV小于0.6%,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更适用于油料样品粗蛋白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马斯燃烧法 凯氏定氮法 油料作物种子 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肥运筹对花生——油菜轮作制作物产量及养分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银水 余常兵 +4 位作者 谢立华 胡小加 秦璐 雷永 廖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7-823,共7页
通过4年(2010-2013年)6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分配方式对花生-油菜轮作制作物产量、植株氮钾素累积量、氮钾肥吸收利用效率、土壤氮钾素平衡和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空白对照(CK)、农户习惯施肥(FB)和轮作周年氮(N)、磷(... 通过4年(2010-2013年)6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分配方式对花生-油菜轮作制作物产量、植株氮钾素累积量、氮钾肥吸收利用效率、土壤氮钾素平衡和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空白对照(CK)、农户习惯施肥(FB)和轮作周年氮(N)、磷(P_2O_5)、钾(K_2O)单季均衡施肥(花生90-90-120,油菜180-90-120)、花生低氮油菜高氮(花生45-90-120,油菜225-90-120)、花生高钾油菜低钾(花生90-90-180,油菜180-90-60)和花生低钾油菜高钾(花生90-90-60,油菜180-90-180)等6个处理。结果表明:(1)施用氮磷钾肥花生、油菜和轮作周年产量平均分别提高10.9%、118.0%和32.1%,其中花生以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表现最好,油菜以花生低氮油菜高氮处理表现最好。(2)施用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花生和油菜的氮、钾素累积量,与单季均衡施肥相比,花生低氮油菜高氮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钾肥偏生产力和钾素吸收效率。(3)试验结束后,空白对照与农户习惯施肥的土壤氮、钾素均表现为亏缺,4种氮钾肥分配方式的土壤氮、钾素均表现为盈余(分别盈余36.1kg/hm^2和24.0kg/hm^2)。(4)在经济效益上,花生、油菜和轮作周年的产投比均以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最高(花生2.12、油菜3.13、周年2.59)。综合考虑认为,湖北省花生和油菜的氮肥适宜用量是90kg/hm^2和180kg/hm^2,在轮作周年钾肥总用量有限条件下,将钾肥适当前移至花生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菜轮作 氮钾肥 产量 养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核心种质株高构成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关联定位 被引量:6
13
作者 丁霞 王林海 +5 位作者 张艳欣 黎冬华 高媛 危文亮 王蕾 张秀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270,共9页
以我国216份芝麻核心种质为材料,分析芝麻株高及其构成相关性状的变异、相互关系等,利用79对EST-SSR、AFLP和SRAP引物对供试材料基因组进行检测并进行标记-性状关联分析,检测群体中与株高构成性状相关的DNA变异位点。结果表明,株高及其... 以我国216份芝麻核心种质为材料,分析芝麻株高及其构成相关性状的变异、相互关系等,利用79对EST-SSR、AFLP和SRAP引物对供试材料基因组进行检测并进行标记-性状关联分析,检测群体中与株高构成性状相关的DNA变异位点。结果表明,株高及其构成性状的变异均呈现连续变化,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拟合株高及其构成因素间的关系表明,主茎始蒴高度、主茎果轴长度是影响株高差异的主要因素。利用GLM(Q)和MLM(Q+K)模型共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同时与供试群体两年的株高构成显著关联,对表型变异解释率在1.89%~5.29%,平均为2.82%,其中与主茎始蒴高度显著关联的标记位点M20E12-3被2种模型均检测到。此外,研究发现株高构成因素受基因型、环境和两者互作影响,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核心种质 株高构成 变异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DH群体抗裂角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会 桑世飞 +6 位作者 梅德圣 李云昌 刘佳 付丽 王军 陈玉峰 胡琼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7-442,共6页
提高抗裂角性是培育适合机械化收获油菜品种的基本要求。为了明确油菜抗裂角性的遗传规律,本研究利用抗裂角性差异显著的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系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小孢子培养构建了一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采用随机碰... 提高抗裂角性是培育适合机械化收获油菜品种的基本要求。为了明确油菜抗裂角性的遗传规律,本研究利用抗裂角性差异显著的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系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小孢子培养构建了一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采用随机碰撞法对该群体进行连续两年的抗裂角性鉴定,并利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及偏度和峰度分析对抗裂角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抗裂角性受3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涉及的基因数目为8~10对,存在基因的加性效应及基因间的互补作用;两年试验中抗裂角性的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85.00%,主基因遗传率较高,表明该性状主要受主基因控制,受其它微效多基因及环境的影响有限。因此,在油菜抗裂角性遗传改良中,应通过杂交聚合不同抗性等级材料中的主效抗裂角基因,在早期世代加强对抗性的选择,并可以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抗裂角性 主基因+多基因 基因数目 遗传效应 基因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料产业形势分析与发展对策建议 被引量:207
15
作者 王汉中 殷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421,共8页
在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下,本文通过对世界及我国油料产需及贸易形势进行分析,明确了当前我国油料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油料产业 供需形势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3个F_2群体整合高密度栽培种花生遗传连锁图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建斌 黄莉 +6 位作者 成良强 陈伟刚 任小平 陈玉宁 周小静 沈金雄 姜慧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整合是开展花生分子育种研究的基础,利用多个作图群体整合遗传图谱是解决图谱标记密度低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基于锚定SSR标记的作图策略,构建3个F2群体3张遗传连锁图,利用Join Map 3.0软件整合图谱,获得一张包含20...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整合是开展花生分子育种研究的基础,利用多个作图群体整合遗传图谱是解决图谱标记密度低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基于锚定SSR标记的作图策略,构建3个F2群体3张遗传连锁图,利用Join Map 3.0软件整合图谱,获得一张包含20个连锁群、792个位点、总遗传距离为2079.50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63 cM的整合图谱,各连锁群标记数在20~66个之间,遗传距离在59.10~175.80 cM之间。将3个分离群体中检测到的与荚果及种子大小相关的QTL区段与整合连锁图的标记比较发现,各群体中检测到的位于各染色体上的QTL在整合图谱中都能出现,有些QTL标记区间在整合图谱中存在更多的标记,为今后利用这些标记进行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SSR 整合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高油酸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7
作者 迟晓元 陈明娜 +5 位作者 潘丽娟 陈娜 王通 王冕 杨珍 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4年第4期32-38,共7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花生籽粒油脂的品质是由脂肪酸的组成决定的,高油酸的花生油脂稳定性好,有更高的市场价值与营养价值。因此选育高油酸的花生材料和品种已成为目前花生品质改良育种的重要内容。本文...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花生籽粒油脂的品质是由脂肪酸的组成决定的,高油酸的花生油脂稳定性好,有更高的市场价值与营养价值。因此选育高油酸的花生材料和品种已成为目前花生品质改良育种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高油酸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高油酸产生的分子机制、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高油酸花生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花生高油酸育种和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育种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法的花生品种含油量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建斌 吴贝 +10 位作者 陈伟刚 贾朝阳 荆建国 陈四龙 刘念 陈玉宁 周小静 罗怀勇 任小平 姜慧芳 黄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6-333,共8页
建立准确快速而且不破坏种子的含油量检测方法,对花生品质育种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非破坏性的核磁共振法与索氏提取法对60份黄淮及长江地区主推品种的含油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利用核磁共振法对4个生态... 建立准确快速而且不破坏种子的含油量检测方法,对花生品质育种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非破坏性的核磁共振法与索氏提取法对60份黄淮及长江地区主推品种的含油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利用核磁共振法对4个生态环境下种植的60份花生品种进行了种子含油量鉴定,发现含油量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其中石家庄种植材料的含油量最高,周口种植材料的含油量最低。综合分析4个环境的鉴定结果,中花16、中花15和冀花11号等3个品种在4个环境中含油量均高于55%。利用195对多态性SSR引物对60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的平均值分别为0.393和0.349,60份花生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49~0.731,平均为0.388,遗传距离大于0.5的材料所占比重为23.95%。SSR标记与含油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11个SSR引物与含油量极显著相关,其中,7个标记位点包括AGGS1280-288、AGGS1442-201、AHGS0288-182、AHGS1578-266、AHGS1891-276、AHGS2036-200和GM1940-122与高含油量相关,这些相关标记和标记位点为花生含油量QTL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核磁共振 含油量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甘蓝型油菜发育种子中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闫贵欣 陈碧云 +5 位作者 许鲲 高桂珍 吕培军 伍晓明 李锋 李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52-2060,共9页
氮肥是油菜生长发育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增施氮肥可提高油菜籽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但降低种子含油量。筛选氮肥不敏感油菜基因型、发掘氮肥响应基因及调控网络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油菜中双11和德国品种Parter为材料,设置4个氮水平... 氮肥是油菜生长发育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增施氮肥可提高油菜籽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但降低种子含油量。筛选氮肥不敏感油菜基因型、发掘氮肥响应基因及调控网络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油菜中双11和德国品种Parter为材料,设置4个氮水平(施用尿素0、90、180和270kghm–2),随机区组试验,利用Agilent油菜基因芯片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施氮(180kghm–2)和未施氮(对照)处理授粉25d种子的基因表达谱。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种子含油量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增加,且在2个品种中的变化程度不同,Parter含油量的下降水平比中双11显著。处理与对照相比,中双11和Parter分别有827个和3676个差异表达基因,明显存在基因型的差异;2个品种中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278个,其中上调表达的151个,下调表达的80个,差异表达在10倍以上的基因有4个。根据基因功能注释,2个品种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子功能主要为催化、结合和转录调节活性,参与细胞、代谢和应激等生物过程,约50%的差异基因未得到功能注释。选择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吻合率为94%,表明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生物重复性。本结果为进一步筛选油菜氮肥敏感基因型、开展氮应答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氮肥 含油量和蛋白含量 差异表达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中胁迫相关基因AhDHN1的克隆及非生物胁迫下表达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娜 胡冬青 +6 位作者 潘丽娟 迟晓元 陈明娜 王通 王冕 杨珍 禹山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59-2166,共8页
低温、高盐和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为了挖掘花生逆境胁迫相关功能基因,本研究以花生品种花育33号为试验材料,根据c DNA文库中已知的脱水素(dehydrin,Dhn)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到该基因,并命名为AhDHN1。... 低温、高盐和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为了挖掘花生逆境胁迫相关功能基因,本研究以花生品种花育33号为试验材料,根据c DNA文库中已知的脱水素(dehydrin,Dhn)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到该基因,并命名为AhDHN1。该基因编码框为384bp,编码12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氨基酸序列含有两个保守的富含赖氨酸片段和一个保守的富含丝氨酸片段,表明该蛋白为K2S型脱水素。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hDHN1基因在花生的叶片和根中对低温没有明显响应,对高盐和干旱胁迫则有明显响应,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花生对高盐和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调控。本研究为阐明花生抗逆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花生抗逆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脱水素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