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离子色谱法测定咸鱼中亚硝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燕燕 刘法佳 +3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周婉君 邓建朝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1-6,共6页
文章优化了现有国家标准咸鱼中亚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咸鱼样品先经硝酸银(AgNO3)除去大部分氯离子(Cl-),IC-Ag预处理柱排除剩余Cl-的干扰,再用Ion Pac AS23(4 mm×250 mm)分析柱和IonPac AG23(4 mm×50 mm)保护柱,以4.5 ... 文章优化了现有国家标准咸鱼中亚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咸鱼样品先经硝酸银(AgNO3)除去大部分氯离子(Cl-),IC-Ag预处理柱排除剩余Cl-的干扰,再用Ion Pac AS23(4 mm×250 mm)分析柱和IonPac AG23(4 mm×50 mm)保护柱,以4.5 mmol.L-1碳酸钠(NaCO3)和0.8 mmol.L-1碳酸氢钠(NaHCO3)的溶液为淋洗液,流速为1.0 mL.min-1,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用该改良方法测定不同品种咸鱼亚硝酸根离子(NO2-)的线性范围为0.01~2.00 mg.L-1,相关系数为0.999 9,加标回收率为83.0%~101.6%,方法检出限为0.2 mg.kg-1。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速,能更加准确测定咸鱼制品的亚硝酸盐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鱼 亚硝酸盐 离子色谱法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解裂壶藻渣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武琼 胡晓 +6 位作者 杨贤庆 李来好 吴燕燕 郝淑贤 林婉玲 黄卉 邓建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7-172,共6页
以提取油脂后的裂壶藻渣为原料采用蛋白酶进行酶解,以水解度、蛋白回收率及产物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确定最佳复合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在p H为7.5,水解温度为50℃,料水比为1∶12(w/w),加酶量为0.5%(E/S,w/w)条件下,采用复合蛋白酶与Alcalas... 以提取油脂后的裂壶藻渣为原料采用蛋白酶进行酶解,以水解度、蛋白回收率及产物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确定最佳复合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在p H为7.5,水解温度为50℃,料水比为1∶12(w/w),加酶量为0.5%(E/S,w/w)条件下,采用复合蛋白酶与Alcalase 2.4 L复配方式(1∶1,w/w)酶解裂壶藻渣6 h后的产物水解效果与抗氧化活性均优于其他单酶或复合酶解产物。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为11.15%,蛋白回收率为70.82%,羟自由基半抑制浓度IC50为1.656 mg/m L,还原力为1.417(浓度3 mg/m L),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壶藻 复合酶解 抗氧化肽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氨氮胁迫对中国对虾HSP90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芸 李健 +5 位作者 张喆 何玉英 常志强 陈萍 李吉涛 刘德月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50,共8页
研究了pH、氨氮胁迫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HSP90基因时空表达的影响.分别将中国对虾暴露于pH7.0、9.0的水体中148h和不同氨氮浓度的水体中96h,结果表明,pH(7.0,9.0)胁迫条件下中国对虾鳃、... 研究了pH、氨氮胁迫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HSP90基因时空表达的影响.分别将中国对虾暴露于pH7.0、9.0的水体中148h和不同氨氮浓度的水体中96h,结果表明,pH(7.0,9.0)胁迫条件下中国对虾鳃、肌肉和血细胞HSP90基因表达均上调,肝胰腺HSP90基因表达对两种pH胁迫差异明显:pH7.0胁迫条件下,HSP90基因表达3h达峰值后明显降低;pH 9.0胁迫时,HSP90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整个胁迫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国对虾肝胰腺组织是高pH胁迫的响应器官.6mg/L氨氮浓度组鳃和肌肉组织HSP90基因表达水平24h达最高值,分别为对照组的5.46和1.55倍;各胁迫组肝胰腺和血细胞HSP90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于6h和48h达到最高值,为对照组的1.33~2.08倍和2.20~5.45倍.肝胰腺组织对氨氮胁迫表现敏感,短时间内(6h)通过上调HSP90基因表达水平保护细胞;鳃组织HSP90基因表达波动范围最大,说明鳃组织需要更高表达量的HSP90保护细胞.当氨氮浓度持续48~96h维持在2~6mg/L,各组织HSP9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HSP90基因 PH胁迫 氨氮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对凡纳滨对虾抗氧化系统及抗低盐度胁迫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芸 李正 +4 位作者 李健 牛津 王珺 黄忠 林黑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704-5713,共10页
对绿原酸调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淋巴抗氧化系统功能及抗低盐度胁迫的效果进行了评价。360尾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分别投喂含有0、100、200和400 mg/kg绿原酸的饲料28 d,随后将对虾从盐度为32的天然海水直接转入至盐... 对绿原酸调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淋巴抗氧化系统功能及抗低盐度胁迫的效果进行了评价。360尾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分别投喂含有0、100、200和400 mg/kg绿原酸的饲料28 d,随后将对虾从盐度为32的天然海水直接转入至盐度为10的水中胁迫72 h。结果表明,在正常养殖条件下,绿原酸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血淋巴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均无明显影响,然而投喂含有绿原酸的饲料14 d,对虾血淋巴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和血淋巴细胞GPx和CAT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盐度胁迫24 h,绿原酸组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提高10%,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盐度胁迫24 h,各组凡纳滨对虾血淋巴T-AOC、SOD和GPx活性与胁迫前相比均显著增加,说明低盐度胁迫条件下机体产生了抗氧化胁迫反应,同时绿原酸组对虾血淋巴GPx、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盐度胁迫72 h,绿原酸组对虾血淋巴T-AOC、GPx和CAT活性和血淋巴细胞GPx和CAT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绿原酸可有效调节凡纳滨对虾的抗氧化系统功能,增强对虾对于低盐度胁迫下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凡纳滨对虾 抗氧化系统 盐度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麒麟菜卡拉胶碱处理工艺 被引量:9
5
作者 戚勃 李来好 +3 位作者 杨贤庆 陈胜军 刘刚 李占东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26-34,共9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麒麟菜(Eucheuma)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和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凝胶强度和产率为响应值...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麒麟菜(Eucheuma)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和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凝胶强度和产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结果显示,碱处理优化工艺参数为碱液质量浓度250 g.L-1、浸泡时间3.5 d和浸泡温度2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麒麟菜卡拉胶凝胶强度为721 g.cm-2(质量浓度10 g.L-1),产率为3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 麒麟菜 响应曲面 凝胶强度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法制备大麻哈鱼硫酸软骨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玲 殷邦忠 +3 位作者 刘淇 曹荣 赵丹 杨贤庆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2-116,共5页
以去肉后的大麻哈鱼鱼头为原料,采用复合酶酶解提取硫酸软骨素,研究D958树脂分离纯化硫酸软骨素的效果;以解吸率为指标,研究吸附温度、时间及酶解液pH对硫酸软骨素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958树脂纯化大麻哈鱼鱼头硫酸软骨素的... 以去肉后的大麻哈鱼鱼头为原料,采用复合酶酶解提取硫酸软骨素,研究D958树脂分离纯化硫酸软骨素的效果;以解吸率为指标,研究吸附温度、时间及酶解液pH对硫酸软骨素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958树脂纯化大麻哈鱼鱼头硫酸软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pH 6.0,4℃吸附3 h;此条件下硫酸软骨素的解吸率达87.66%,纯化效果最好。因此树脂吸附法能从大麻哈鱼鱼头酶解液中有效分离得到硫酸软骨素,为大麻哈鱼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哈鱼 硫酸软骨素 分离纯化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FAAS测定虾肉中钙的质量分数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海霞 杨贤庆 杨燕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13-18,共6页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FAAS)测定虾肉中钙(Ca)元素的质量分数,对微波消解前处理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最佳的微波消解体系为取样量0.500 g,以硝酸(HNO3)作为消解溶剂,用量5....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FAAS)测定虾肉中钙(Ca)元素的质量分数,对微波消解前处理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最佳的微波消解体系为取样量0.500 g,以硝酸(HNO3)作为消解溶剂,用量5.0 mL,最适微波消解程序为多步消解程序D,包含3个步骤:1)功率400 W,比例100%,升温5 min,消解温度120℃,保持5 min;2)功率800 W,比例100%,升温5 min,消解温度150℃,保持10 min;3)功率800 W,比例100%,升温10 min,消解温度180℃,保持10 min。样品消解液在常温或冷藏条件下保存48 h之内的稳定性良好。经微波消解前处理后虾肉样品中w(Ca)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5.284%,加标回收率为91%~98%。微波消解-FAAS测定虾肉中的w(Ca)具有样品处理时间短、试剂用量少、结果准确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虾肉 钙(Ca)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源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日增重、饲料利用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董兰芳 张琴 +4 位作者 许明珠 童潼 王珺 熊向英 彭银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8,共7页
以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和糊化玉米淀粉为糖源制成5种等氮等脂饲料,投喂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8周,研究不同糖源对其日增重、饲料利用和肝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糖源对卵形鲳鲹日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 以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和糊化玉米淀粉为糖源制成5种等氮等脂饲料,投喂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8周,研究不同糖源对其日增重、饲料利用和肝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糖源对卵形鲳鲹日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糊化玉米淀粉组的日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均最高,显著高于非淀粉糖源组(P<0.05),而与玉米淀粉组无显著差异(P>0.05);葡萄糖组的日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糖源组(P<0.05)。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饲料中的不同糖源对卵形鲳鲹的肝脏消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两个淀粉组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分子量较低其他三组(P<0.05);蔗糖组的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除糊精组外的其他糖源组(P<0.05);脂肪酶活性随着糖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本研究中淀粉类大分子糖类对卵形鲳鲹的促生长效果优于葡萄糖、蔗糖和糊精,糊化玉米淀粉组的促生长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糖源 日增重 饲料利用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