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园种植覆盖作物的植保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白鸽 严毓骅 施宗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3-34,共2页
国外苹果园种植覆盖作物已有70多年历史,早期人们的目的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后来许多学者把它引入到植保系统中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广东省曾用保留柑橘园野生藿香蓟保护增殖捕食螨从而有效控制了柑橘叶螨危害。山东省... 国外苹果园种植覆盖作物已有70多年历史,早期人们的目的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后来许多学者把它引入到植保系统中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广东省曾用保留柑橘园野生藿香蓟保护增殖捕食螨从而有效控制了柑橘叶螨危害。山东省用果园覆盖干草法控制苹果腐烂病的发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对苹果园种植覆盖作物的植保效应进行了研究,现总结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覆盖 病害 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菜豆花叶病毒在大豆种子中的分布特点与检疫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谷建夫 范晓红 +1 位作者 陈建宏 张成良 《天津农林科技》 1998年第1期12-13,共2页
通过SPA-ELISA、免疫电镜(ISEM)和种植观察,证明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主要存在于大豆种皮中,并能引起侵染;检疫检验时,可以通过对种皮的检验来代替对整粒种子的检验,从而达到降低检验成本,提高检验快速的目的。
关键词 大豆 种子 SBMV 检疫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保加利亚隐潜病毒(GBLV)的提纯与检测研究
3
作者 沈淑琳 孟保中 《河北果树》 1990年第2期27-31,共5页
葡萄保加利亚隐潜病毒(Grapevine Bulgarian Latent Virus GBLV),是侵染葡萄的一种病毒。它侵染美洲葡萄(Vitis labrusca)一品种“Concord”可导致萌芽推迟、枝条生长异常、叶变浅绿及果穗松散。侵染欧亚种葡萄(V.vinifera)品种或杂交种... 葡萄保加利亚隐潜病毒(Grapevine Bulgarian Latent Virus GBLV),是侵染葡萄的一种病毒。它侵染美洲葡萄(Vitis labrusca)一品种“Concord”可导致萌芽推迟、枝条生长异常、叶变浅绿及果穗松散。侵染欧亚种葡萄(V.vinifera)品种或杂交种,多数仅表现症状隐潜特性,这也就是“隐潜病毒”名称的来源。GBLV在世界上分布范围较小,就目前资料来看,仅在保加利亚、美国纽约洲、匈亚利、南斯拉夫以及葡萄牙存在。意大利学者Martelli,G.P.等人首次由没有症状表现的欧亚种葡萄“Rcatelli”中分离到这种病毒并进行了描述。1980年Martelli等人做了GBLV侵染自然寄主——葡萄与人工接种寄主植物超微结构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LV VINIFERA VITIS 寄主植物 人工接种 分布范围 枯斑 寄主范围 传毒 蛋白衣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回收率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玥仁 张志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0-72,共3页
选用523培养基(523)、营养培养基(NA)和改良胁元培养基(WF—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B—3)和条斑病菌(A—1)的回收率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的回收率范围为12.3%~76.6%,其中A~1的平均回收率较高,达61.5%。B—3的平均回收率很低,仅为26.3%。... 选用523培养基(523)、营养培养基(NA)和改良胁元培养基(WF—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B—3)和条斑病菌(A—1)的回收率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的回收率范围为12.3%~76.6%,其中A~1的平均回收率较高,达61.5%。B—3的平均回收率很低,仅为26.3%。同一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回收率亦存在明显差异,A—1在NA上的回收效果最佳,回收率达75.9%。在523和WF—P上较差;WF—P对B—3的回收率亦达46.1%,几乎是523和NA培养基的3倍。WF—P和NA可分别作为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菌的基础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菌 培养基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