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含量的比色法测定条件优化 被引量:31
1
作者 庞荣丽 张巧莲 +5 位作者 郭琳琳 方金豹 谢汉忠 李君 罗静 吴丰魁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2-307,共6页
为研究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测定方法,以半乳糖醛酸为标准物质,对硫酸-咔唑比色法测定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含量的比色条件如吸收波长、咔唑-无水乙醇溶液用量、硫酸用量、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后稳定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和系统研究。结果... 为研究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测定方法,以半乳糖醛酸为标准物质,对硫酸-咔唑比色法测定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含量的比色条件如吸收波长、咔唑-无水乙醇溶液用量、硫酸用量、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后稳定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显色条件为在1.0 mL滤液中,加入0.25 mL 0.1%咔唑-无水乙醇溶液,迅速加入5.0 mL硫酸,在85℃水浴中加热20 min,自来水浴中冷却,显色后1.5 h内在525 nm波长条件下测定。在此条件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广、相关性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比色法 硫酸 咔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地和日光温室甜樱桃花芽发育特征及胚珠多糖定位观察 被引量:21
2
作者 职倩倩 赵长竹 +4 位作者 顾红 林苗苗 陈锦永 杨晓红 方金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6-470,I0001,I0002,共7页
通过观察‘早红宝石’从萌动期至谢花期的花芽发育特征及胚珠多糖定位,进一步探讨高温造成甜樱桃胚囊败育原因。结果表明,在同一物候期,露地、温室、破眠剂处理的花芽发育特征及胚珠淀粉粒定位一致;在同一物候期,温室‘早红宝石’胚珠... 通过观察‘早红宝石’从萌动期至谢花期的花芽发育特征及胚珠多糖定位,进一步探讨高温造成甜樱桃胚囊败育原因。结果表明,在同一物候期,露地、温室、破眠剂处理的花芽发育特征及胚珠淀粉粒定位一致;在同一物候期,温室‘早红宝石’胚珠淀粉粒数量多于露地和破眠剂处理的,分布区域也大于后两者;破眠剂处理的花后2 d胚珠淀粉粒数量多于对照,分布区域也增加。分析认为,温度是决定甜樱桃花芽发育进程、胚珠多糖数量及分布的重要因素。高温加速花芽发育,却抑制胚珠多糖水解,难以满足胚珠、胚囊快速发育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最终胚囊败育。破眠剂可提早花芽发育进程,有效提高胚囊发育质量,其生物学效应类似于某种高温逆境逃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Prunus aviumL.) 花芽 胚珠 发育 多糖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肉猕猴桃花色苷组成及浸提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颖 赵长竹 +5 位作者 吴丰魁 陈锦永 刘杰超 顾红 杨晓红 方金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3-497,共5页
以全红河南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var.henanensis)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定性定量分析其花色苷组分,并运用正交试验优化通常情况下决定花色苷提取效果的甲酸强度、料液比... 以全红河南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var.henanensis)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定性定量分析其花色苷组分,并运用正交试验优化通常情况下决定花色苷提取效果的甲酸强度、料液比、超声时间等3个重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红肉猕猴桃果实中有5种花色苷,分别是未知矢车菊素(Cy.)、矢车菊素-3-O-木糖(1-2)-半乳糖苷(Cy-xyl.gal.)、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Cy-gal.)、飞燕草-3-O-木糖(1-2)-半乳糖苷(Dp-xyl.gal.)和飞燕草-3-O-半乳糖苷(Dp-gal.)。每种花色苷浸提值达到最高时对应的甲酸、料液比、超声时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猕猴桃 红色素 花色苷 鉴定 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4种果蔬中噻苯隆的残留 被引量:9
4
作者 乔成奎 庞涛 +4 位作者 黄玉南 罗静 王超 方金豹 谢汉忠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2-626,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PLC-MS/MS)建立了猕猴桃、黄瓜、苹果和葡萄4种果蔬中噻苯隆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H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在0.01~1 mg/L范围内,不同基质中噻苯隆的峰面积与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PLC-MS/MS)建立了猕猴桃、黄瓜、苹果和葡萄4种果蔬中噻苯隆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H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在0.01~1 mg/L范围内,不同基质中噻苯隆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均大于0.99;在0.01、0.05和0.5 mg/kg添加水平下,4种果蔬基质中噻苯隆的平均回收率为87%~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0%;方法定量限(LOQ)为0.01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经济,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适用于噻苯隆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噻苯隆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的提取条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庞荣丽 方金豹 +6 位作者 谢汉忠 郭琳琳 罗静 李君 黄玉南 俞宏 庞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1-316,共6页
【目的】为研究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的提取条件,【方法】以苹果、香蕉、猕猴桃等为试材,以半乳糖醛酸为标准物质,采用乙醇沉淀、硫酸-咔唑比色法,对果胶提取条件如沉淀剂类型、沉淀剂加入方式、沉淀时间,以及碱提取方式下皂化温度、皂化... 【目的】为研究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的提取条件,【方法】以苹果、香蕉、猕猴桃等为试材,以半乳糖醛酸为标准物质,采用乙醇沉淀、硫酸-咔唑比色法,对果胶提取条件如沉淀剂类型、沉淀剂加入方式、沉淀时间,以及碱提取方式下皂化温度、皂化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无水乙醇是提取果胶的适宜沉淀剂,直接加入热的无水乙醇(75℃),然后85℃水浴沉淀效果最佳;果胶含量随水浴时间延长而增高,但超过10 min后,随水浴时间延长而有所降低。碱提取方式下,果胶含量受皂化时间长短影响不大,皂化时间15 min就能满足测定要求;果胶含量受皂化温度高低影响不大,但在加热条件下果胶测定结果有下降的趋势,尤其是沸腾条件下测定的结果偏低。【结论】确定果胶最佳沉淀条件为用75℃无水乙醇在85℃水浴条件下沉淀10 min,碱提取方式下最佳皂化条件为室温下提取15 min以上。在此条件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重复性和再现性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及其制品 果胶 乙醇 皂化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