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处理对香菇采后品质与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晋恒 郜海燕 +3 位作者 周拥军 陈杭君 穆宏磊 汪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01-1207,共7页
以香菇为试材,分别采用2.14、4.28、6.42、8.56 mg·m^(-3)浓度臭氧处理,通过测定分析4℃贮藏条件下香菇品质与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臭氧浓度对采后香菇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温贮藏条件下,4.28 mg·m^(-3)的... 以香菇为试材,分别采用2.14、4.28、6.42、8.56 mg·m^(-3)浓度臭氧处理,通过测定分析4℃贮藏条件下香菇品质与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臭氧浓度对采后香菇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温贮藏条件下,4.28 mg·m^(-3)的臭氧处理能较好地保持香菇的感官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减轻菇体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菇体衰老,有利于香菇保持较好的商品价值。但是臭氧浓度过高会导致香菇的代谢紊乱,使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臭氧 贮藏品质 食品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花青素加工环境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军波 邹礼根 赵芸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3-1079,共7页
花青素稳定性易受外界加工条件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蓝莓花青素资源,研究了pH、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及外源添加物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影响显著,其中pH<3.0时稳定性较好;高温对稳定性破坏作... 花青素稳定性易受外界加工条件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蓝莓花青素资源,研究了pH、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及外源添加物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影响显著,其中pH<3.0时稳定性较好;高温对稳定性破坏作用大,而低于60℃时,对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光照会加快蓝莓花青素的降解;10 mmol/L的Na^+,K^+,Zn^(2+)、Ca(2+)和Mg(2+)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蓝莓花青素稳定性,并有增色作用,而Fe^(3+)和Cu(2+)却降低了蓝莓花青素稳定性;蔗糖当添加量低于50 g/L时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影响不显著,但高质量浓度蔗糖能提高稳定性;而0.01~0.08 g/L山梨酸钾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在0.25-2.00 g/L添加范围内,柠檬酸钠降低了蓝莓花青素稳定性,而抗坏血酸和茶多酚却显著提高了蓝莓花青素稳定性,并具有辅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青素 加工环境 稳定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抗菌包装中麝香草酚在食品模拟物中迁移规律 被引量:13
3
作者 钱浩杰 穆宏磊 +2 位作者 郜海燕 陈杭君 吴伟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4-281,共8页
研究麝香草酚/聚乳酸包装材料中的抗菌剂麝香草酚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行为。在4、10、20、30℃条件下分别将麝香草酚/聚乳酸包装材料浸入蒸馏水溶液、体积分数4%乙酸溶液、正己烷溶液、体积分数10%乙醇溶液中,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研究麝香草酚/聚乳酸包装材料中的抗菌剂麝香草酚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行为。在4、10、20、30℃条件下分别将麝香草酚/聚乳酸包装材料浸入蒸馏水溶液、体积分数4%乙酸溶液、正己烷溶液、体积分数10%乙醇溶液中,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模拟液中麝香草酚迁移量,分析温度和食品模拟物对麝香草酚迁移量的影响,在实验数据基础上,采用Piringer方程建立麝香草酚迁移模型,分析验证迁移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麝香草酚迁移量随着迁移温度升高和迁移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直至平衡,且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麝香草酚的迁移量大小顺序为:正己烷>10%乙醇>4%乙酸>蒸馏水;根据幂律方程发现麝香草酚的迁移机制符合Fick扩散定律,且迁移方程扩散系数随迁移温度升高而增大,分配系数与之相反;Piringer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麝香草酚迁移行为。在迁移实验的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进一步完善基于聚乳酸食品包装材料的迁移理论,以期更好地预测食品包装中麝香草酚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草酚 聚乳酸 包装 食品模拟物 迁移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葱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占全 徐勇 +1 位作者 陈彤 田世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8期4828-4833,共6页
目的分析沙葱采后贮藏的特性,建立沙葱的采后高效保鲜斱法。方法通过Spurr树脂半薄切片的斱法观察沙葱的组织结极,利用低温冷库摸索沙葱采后最适贮藏温度,研究硬质塑料盒、硬纸盒和塑料筐等包装形式对沙葱采后保鲜的影响,研究不同的气... 目的分析沙葱采后贮藏的特性,建立沙葱的采后高效保鲜斱法。方法通过Spurr树脂半薄切片的斱法观察沙葱的组织结极,利用低温冷库摸索沙葱采后最适贮藏温度,研究硬质塑料盒、硬纸盒和塑料筐等包装形式对沙葱采后保鲜的影响,研究不同的气体组分对沙葱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沙葱组织树脂切片的显微观察,发现沙葱的木质部细胞壁较薄,组织纤维化程度较低,这导致其质地脆嫩、口感上乘,但是同时导致其易出现失水、断节和腐烂等现象。结果表明0℃是贮藏沙葱的最佳温度,在此温度下保鲜期可达15 d。沙葱通过硬质纸盒内衬软质硫酸纸包装,常温下保鲜期可达到4 d。4%CO_2+2%O_2的气调组分可以有效延长沙葱的采后保鲜期,常温保鲜期可达7 d。结论 0℃是沙葱最佳采后贮藏温度;硬质纸盒内衬软质硫酸纸包装形式有利于沙葱采后贮藏; 4%CO_2+2%O_2是沙葱最佳气调贮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 保鲜 温度 相对湿度 气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罐头贮藏中色泽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锦云 王春苗 张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3-329,共7页
将柑橘罐头置于不同温度下保藏,对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氨基酸态氮、还原糖、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进行分析,研究5-HMF和褐变指数的相关性,并对引起褐变的主要物质,以及总色差、褐变指数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柑橘罐... 将柑橘罐头置于不同温度下保藏,对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氨基酸态氮、还原糖、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进行分析,研究5-HMF和褐变指数的相关性,并对引起褐变的主要物质,以及总色差、褐变指数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柑橘罐头色泽具有显著(P<0.05)影响。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褐变指数、总色差和5-HMF含量呈上升趋势,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氨基酸态氮含量,以及L~*、a~*值随时间逐渐降低。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在贮藏期间的含量变化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而色差和褐变指数的变化符合复合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罐头 贮藏温度 色泽变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果实采后果肉多糖降解与能量亏损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蒋跃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355-359,共5页
水果采后质地品质劣变机制及其调控途径是采后研究的一个基本科学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点问题。多糖是构成果肉质地的主要物质基础。本文围绕荔枝果肉质地品质的核心问题,针对阿拉伯半乳聚糖作为荔枝果肉质地品质的主要多糖之一,以... 水果采后质地品质劣变机制及其调控途径是采后研究的一个基本科学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点问题。多糖是构成果肉质地的主要物质基础。本文围绕荔枝果肉质地品质的核心问题,针对阿拉伯半乳聚糖作为荔枝果肉质地品质的主要多糖之一,以"能量-活性氧"作用方式为切入点和能量亏损作为内部关键因素,探讨能量亏损介导的荔枝果实采后果肉多糖降解的作用方式,并揭示阿拉伯半乳聚糖降解机制,有助于了解能量亏损介导的荔枝果实采后果肉质地劣变的生理生化基础,进而揭示水果采后质地品质劣变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与调控途径,提高果实商业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多糖 能量亏损 采后衰老 品质特性 采后生理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花青素加工特性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军波 邹礼根 赵芸 《饮料工业》 2017年第6期56-60,共5页
综述了蓝莓花青素的分子结构和种类,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以及蓝莓花青素的功能活性,为今后蓝莓花青素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蓝莓 花青素 加工特性 功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亚临界水提取核桃粕蛋白工艺及其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汪正兴 韩强 +3 位作者 郜海燕 陈杭君 房祥军 穆宏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91-196,共6页
本研究以新疆核桃粕为实验原料,利用亚临界水辅助提取核桃粕蛋白,分别以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p H值为单因素研究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合适的因素水平,以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核桃粕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 本研究以新疆核桃粕为实验原料,利用亚临界水辅助提取核桃粕蛋白,分别以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p H值为单因素研究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合适的因素水平,以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核桃粕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核桃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 H 9.0、料液比1∶25(g/m L)、提取温度133℃,此条件下的蛋白提取率可达到75.01%。氨基酸的结果分析表明:氨基酸种类齐全,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3种含量最高,共占氨基酸总量的59.7%,必需氨基酸占20.03%。亚临界水提取蛋白的提取率较高,操作方便,适用于核桃粕蛋白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粕 亚临界水 蛋白提取 响应面 氨基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倍子提取液对蓝莓采后病害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莎 郜海燕 +3 位作者 熊涛 陈杭君 刘瑞玲 吴伟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62,共10页
【目的】灰霉病是蓝莓采后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影响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及其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研究五倍子提取液对灰葡萄孢霉侵染后蓝莓品质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究五倍子提取液的抑菌机制,为蓝莓采后贮藏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灰霉病是蓝莓采后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影响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及其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研究五倍子提取液对灰葡萄孢霉侵染后蓝莓品质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究五倍子提取液的抑菌机制,为蓝莓采后贮藏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莱格西’蓝莓为原材料,将75%(V/V)乙醇提取的五倍子醇提物和无菌水按照实验操作分组要求分别均匀地喷洒于蓝莓果实表面(4 m L·g-1),然后将处理后的试验组蓝莓置于25℃的恒温箱中,连续取样7天(每次间隔1天)。以蓝莓的品质指标:腐烂率、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TA)和可溶性固形物(TSS)、电导率、维生素C等以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抗病性酶活指标的变化来反映五倍子提取液对蓝莓灰葡萄孢霉的抑菌效果强弱。【结果】蓝莓果实的营养指标腐烂率、失重率随着贮藏时间上升;TA和TSS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接菌组蓝莓的营养指标的衰变情况均要比五倍子处理组的要快,但由于灰霉菌的侵染,激活了蓝莓体内的防御系统,致使PPO、POD、CAT等抗性相关酶活性升高,形成消除自由基和病害的防御系统,但是后期由于病害严重,导致机体防御系统紊乱,而出现酶活下降;而经五倍子处理后的蓝莓果实品质要明显优于相应对照组,其酶活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后期由于衰老会出现轻微下降。【结论】五倍子提取物能效抑制灰葡萄孢霉对蓝莓的侵染,可作为一种有效控制蓝莓采后病害并保持蓝莓品质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灰葡萄孢霉 蓝莓品质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胁迫对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许时星 郜海燕 +1 位作者 陈杭君 韩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34,共9页
【目的】研究物流运输过程中不同振动时间对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其采后物流运输提供参考。【方法】以‘园蓝’蓝莓为试材,将预冷处理后的果实挑拣、分装,按冰果比1.6∶1的比例装入泡沫包装箱中,密封。采用模拟运输的方... 【目的】研究物流运输过程中不同振动时间对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其采后物流运输提供参考。【方法】以‘园蓝’蓝莓为试材,将预冷处理后的果实挑拣、分装,按冰果比1.6∶1的比例装入泡沫包装箱中,密封。采用模拟运输的方法,将泡沫包装箱固定于运输振动试验台上,在2.5 Hz振动频率条件下进行不同时长(12、24、36 h)的振动处理,以0 h处理为对照组。模拟运输振动试验结束后,立即测定不同振动时间条件下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同时将其余样品继续贮藏于(0±0.5)℃保鲜冰箱中,进行贮藏期试验,每2天取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振动胁迫明显加速了蓝莓果实商品性的丧失,加速果实贮藏期内好果率、硬度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促使花色苷、总酚含量达到峰值时间缩短,加快了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上升速度,加剧细胞膜结构的破坏,促进SOD活性增大及CAT、APX等抗氧化酶活性峰值提前出现。贮藏过程中,对照组的好果率、硬度及电导率与振动处理24 h、36 h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振动处理12 h蓝莓果实的维生素C、TSS含量与振动处理36 h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振动处理12 h在果实硬度、TSS含量、Vc含量及SOD酶活性方面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花色苷、总酚含量,CAT、APX酶活性差异较小。【结论】运输振动对蓝莓品质的影响是逐渐累积的,物流运输过程振动时间越久对品质损伤越大,果实衰老进程越快。模拟物流运输时间在12 h以内,振动胁迫对蓝莓果实品质损伤较小,有利于保持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振动时间 品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草莓鲜榨汁紫外杀菌工艺 被引量:21
11
作者 胡顺爽 郜海燕 +1 位作者 吴伟杰 陈杭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27-234,共8页
以草莓鲜榨汁为原材料,进行紫外线杀菌,研究草莓鲜榨汁厚度、紫外线照射距离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杀菌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紫外线杀菌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果汁厚度0.7 mm、照射距离8.0 cm、照射时间62 ... 以草莓鲜榨汁为原材料,进行紫外线杀菌,研究草莓鲜榨汁厚度、紫外线照射距离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杀菌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紫外线杀菌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果汁厚度0.7 mm、照射距离8.0 cm、照射时间62 min,得到实际杀菌率为99.24%。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草莓鲜榨汁进行紫外杀菌,并与巴氏杀菌比较对草莓鲜榨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杀菌可以提高草莓鲜榨汁中花色苷和总酚的含量;有利于减缓草莓鲜榨汁中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但对可溶性固形物无显著影响;另外紫外线杀菌降低了草莓鲜榨汁中VC的含量,但是与巴氏杀菌相比较,VC损失率减少了28.7%。这说明紫外线杀菌可以在达到商业无菌的前提下,维持草莓鲜榨汁中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鲜榨汁 紫外线 杀菌率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全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尚月 郜海燕 +3 位作者 陈杭君 房祥军 徐孝方 黎云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2-87,共6页
以新鲜蓝莓为原料,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热风联合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蓝莓全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鲜样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醛类为主,分别占总香气成分的26.42%和... 以新鲜蓝莓为原料,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热风联合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蓝莓全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鲜样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醛类为主,分别占总香气成分的26.42%和45.96%。与蓝莓鲜样相比,热风干燥全粉香气成分损失最多;真空冷冻干燥全粉醛类物质保留较少,其峰面积为2.22×107AU;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全粉酮类物质损失较大,其峰面积为7.96×106AU;真空干燥全粉对醇类、醛类和酮类物质有更好的保留效果,其峰面积分别为7.83×107、7.24×107、4.83×107AU。综合香气成分和色泽考虑,真空干燥优于其它三种干燥方式,为蓝莓全粉加工方法的优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式 蓝莓全粉 香气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鲜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水杨酸的抑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晓 徐小迪 +3 位作者 陈勇 卓瑞玲 田世平 李博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2期5837-5842,共6页
目的分离、鉴定宁夏中宁地区引起枸杞鲜果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并研究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的抑病效果。方法采用常规方法从自然发病果实中分离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信息进行鉴定。使用不... 目的分离、鉴定宁夏中宁地区引起枸杞鲜果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并研究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的抑病效果。方法采用常规方法从自然发病果实中分离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信息进行鉴定。使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病原菌和果实,观察SA对病原菌体外和体内的抑制效果。结果共分离到4株病原真菌菌株,它们均能引起枸杞鲜果的采后腐烂。其中, WB-1鉴定为梨黑斑链格孢(Alternariagaisen),WB-2鉴定为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WB-3和WB-4分别鉴定为镰刀霉属(Fusarium)和枝孢属(Cladosporium)真菌。SA对3种供试病原真菌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SA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SA浸泡处理对常温和低温贮藏的枸杞鲜果病害有显著的控制效果,并且SA处理对枸杞果实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无显著影响。结论枸杞鲜果采后腐烂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 SA处理对枸杞采后病害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枸杞 采后 腐烂 病原真菌 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解冻方式对速冻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章宁瑛 郜海燕 +2 位作者 陈杭君 黎云龙 徐孝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20-324,339,共6页
通过测定速冻蓝莓解冻时间、营养品质和活性成分等指标,研究低温、常温、水浴、微波和超声波5种解冻方式对速冻蓝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解冻方法解冻时间差异显著(p<0.05),微波解冻<超声波解冻<水浴解冻<常温解冻<... 通过测定速冻蓝莓解冻时间、营养品质和活性成分等指标,研究低温、常温、水浴、微波和超声波5种解冻方式对速冻蓝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解冻方法解冻时间差异显著(p<0.05),微波解冻<超声波解冻<水浴解冻<常温解冻<低温解冻;微波解冻后的蓝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硬度保持最好、汁液流失率最低;微波解冻能较好的保持蓝莓花色苷、VC和总酚含量,对蓝莓活性成分破坏较小。综合比较分析,微波解冻是一种适合速冻蓝莓解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蓝莓 解冻方法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材料对草莓果浆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单云辉 郜海燕 +1 位作者 房祥军 吴伟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51-257,共7页
以‘红颊’草莓为试材,经打浆、灌装和巴氏灭菌后,在4℃和25℃贮藏条件下,分别采用玻璃瓶、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豆浆袋和铝箔袋包装,从色泽、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花色苷含量、VC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变... 以‘红颊’草莓为试材,经打浆、灌装和巴氏灭菌后,在4℃和25℃贮藏条件下,分别采用玻璃瓶、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豆浆袋和铝箔袋包装,从色泽、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花色苷含量、VC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等方面,研究3种包装材料对草莓果浆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下贮藏30 d,玻璃瓶包装草莓果浆的花色苷含量为82.29 mg/100 g,分别是PVC豆浆袋和铝箔袋包装草莓果浆的1.08倍和1.27倍;色泽上玻璃瓶包装草莓果浆a*值为15.12,远高于铝箔袋包装的12.25。经综合评定,玻璃瓶的阻氧效果较为显著,在4℃条件下有利于草莓果浆品质的保持,可显著延缓花色苷的降解,是较合适的草莓果浆贮藏包装材料。本研究为草莓果浆的贮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果浆 包装材料 贮藏品质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背天葵茶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施衡乐 郜海燕 +2 位作者 韩延超 丁玉庭 陈杭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6-171,共6页
本研究以紫背天葵和绿茶为主要复合原料,开发新型复合果蔬茶饮料,旨在为紫背天葵深加工提供新思路。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紫背天葵茶饮料的调配配方,并对均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紫背天葵茶饮料的最佳... 本研究以紫背天葵和绿茶为主要复合原料,开发新型复合果蔬茶饮料,旨在为紫背天葵深加工提供新思路。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紫背天葵茶饮料的调配配方,并对均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紫背天葵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紫背天葵汁和茶水的比例1∶1(体积比)、白砂糖5%、柠檬酸0.05%;稳定剂最佳组合为黄原胶0.2%、海藻酸钠0.07%、羧甲基纤维素0.08%;最佳的均质条件为均质压力30 MPa均质2次。在此工艺下,得到的紫背天葵茶饮料可溶性固形物为5.2%(以白砂糖计),总酚为12.64 mg/mL,总黄酮为0.47μg/mL,V_C为210.1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背天葵 茶叶 稳定性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莲藕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钟巧玲 郜海燕 +2 位作者 陈杭君 吴伟杰 刘瑞玲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024-1028,共5页
鲜切莲藕是指将新鲜莲藕进行分级、整理、清洗、切分、保鲜、脱水、包装等流程,供消费者立即食用或餐饮业使用的一种新式加工产品。由于鲜切莲藕高营养价值和高食用性,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新鲜莲藕经过切分后,容易发生褐变和... 鲜切莲藕是指将新鲜莲藕进行分级、整理、清洗、切分、保鲜、脱水、包装等流程,供消费者立即食用或餐饮业使用的一种新式加工产品。由于鲜切莲藕高营养价值和高食用性,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新鲜莲藕经过切分后,容易发生褐变和微生物污染等问题,致使莲藕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下降。鉴于此,本文综述了鲜切莲藕的褐变机理和微生物污染概况,并从物理、化学、生物和综合保鲜四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鲜切莲藕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鲜切莲藕保鲜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莲藕 褐变 微生物污染 保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