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蜜蜂囊状幼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薇
薛菲
+4 位作者
Wubie Abebe Jenberie
黄家兴
国占宝
周婷
徐书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122,共6页
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 virus,SB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对蜂群危害极其严重,对我国本土蜂种的中华蜜蜂危害更甚。到目前为止,我国有20多个省发现中华蜜蜂感染此病,病害侵袭极其严重。由于该病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
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 virus,SB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对蜂群危害极其严重,对我国本土蜂种的中华蜜蜂危害更甚。到目前为止,我国有20多个省发现中华蜜蜂感染此病,病害侵袭极其严重。由于该病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我国部分省份的部分地区由于囊状幼虫病的大流行已经导致该地区中华蜜蜂饲养数量几乎为零,给当地的蜂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论文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流行规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害诊断方法和蜜蜂抗性机理四个方面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旨在为今后有效防控蜜蜂囊状幼虫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囊状幼虫病
诊断方法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密林熊蜂的致病机理
2
作者
秦浩然
和绍禹
+1 位作者
吴杰
李继莲
《中国蜂业》
2014年第Z3期7-13,共7页
【研究目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是一种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微孢子虫,广泛寄生于东方蜜蜂(Apis cerana)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不仅是危害蜜蜂的主要病原物之一,而且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发现N.ceranae也感染重要经济昆虫-...
【研究目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是一种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微孢子虫,广泛寄生于东方蜜蜂(Apis cerana)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不仅是危害蜜蜂的主要病原物之一,而且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发现N.ceranae也感染重要经济昆虫-熊蜂(Bombus Latreille);【方法】采用传统生物学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合qPCR定量分析对N.ceranae在密林熊蜂上的致病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感染初期工蜂除取食减少和行动迟缓外无明显外观染病特征,感染后期工蜂萎靡,衰弱,飞翔无力。解剖后镜检发现中肠仅存少量孢子,但充满大量的细菌;熊蜂肠道组织切片发现N.ceranae主要经肠绒毛侵染中肠上皮细胞,核膨大并变形、线粒体体积变小甚至解体,内质网紊乱,但孢子只侵染寄主细胞质而不侵入细胞核,最终因线粒体解体,细胞破裂而导致死亡;qPCR定量分析得出在接种的3~4 d中肠和脂肪体中N.ceranae的感染量达到最高值,其他组织则基本未检测到;【结论】根据研究并结合前人工作,认为N.ceranae侵染熊蜂的病理过程是从中肠细胞的病理变化开始的,最后导致寄主细胞的碎裂、死亡,这一过程逐渐扩大至寄主的整个组织、器官,以致其功能丧失,严重的会导致熊蜂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林熊蜂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超微结构
qPCR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蜜蜂囊状幼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薇
薛菲
Wubie Abebe Jenberie
黄家兴
国占宝
周婷
徐书法
机构
农业部授粉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122,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3B04)
农业部948计划项目(2012-Z6)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2093
31372384)
文摘
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 virus,SB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对蜂群危害极其严重,对我国本土蜂种的中华蜜蜂危害更甚。到目前为止,我国有20多个省发现中华蜜蜂感染此病,病害侵袭极其严重。由于该病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我国部分省份的部分地区由于囊状幼虫病的大流行已经导致该地区中华蜜蜂饲养数量几乎为零,给当地的蜂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论文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流行规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害诊断方法和蜜蜂抗性机理四个方面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旨在为今后有效防控蜜蜂囊状幼虫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蜜蜂
囊状幼虫病
诊断方法
流行
Keywords
honeybee
Sacbrood virus disaese
diagnostic technique
epidemiology
分类号
S895.13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密林熊蜂的致病机理
2
作者
秦浩然
和绍禹
吴杰
李继莲
机构
农业部
授粉
昆虫
生物学
重点
实验室
云南
农业
大学东方
蜜蜂
研究所
出处
《中国蜂业》
2014年第Z3期7-13,共7页
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项目编号:2009DFA32600)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30972149
+2 种基金
30700606)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5)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201203080-4)
文摘
【研究目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是一种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微孢子虫,广泛寄生于东方蜜蜂(Apis cerana)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不仅是危害蜜蜂的主要病原物之一,而且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发现N.ceranae也感染重要经济昆虫-熊蜂(Bombus Latreille);【方法】采用传统生物学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合qPCR定量分析对N.ceranae在密林熊蜂上的致病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感染初期工蜂除取食减少和行动迟缓外无明显外观染病特征,感染后期工蜂萎靡,衰弱,飞翔无力。解剖后镜检发现中肠仅存少量孢子,但充满大量的细菌;熊蜂肠道组织切片发现N.ceranae主要经肠绒毛侵染中肠上皮细胞,核膨大并变形、线粒体体积变小甚至解体,内质网紊乱,但孢子只侵染寄主细胞质而不侵入细胞核,最终因线粒体解体,细胞破裂而导致死亡;qPCR定量分析得出在接种的3~4 d中肠和脂肪体中N.ceranae的感染量达到最高值,其他组织则基本未检测到;【结论】根据研究并结合前人工作,认为N.ceranae侵染熊蜂的病理过程是从中肠细胞的病理变化开始的,最后导致寄主细胞的碎裂、死亡,这一过程逐渐扩大至寄主的整个组织、器官,以致其功能丧失,严重的会导致熊蜂死亡。
关键词
密林熊蜂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
超微结构
qPCR定量分析
Keywords
Bombus patagiatus
Nosema ceranae
Ultrastructure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RT-PCR
分类号
S895.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蜜蜂囊状幼虫病研究进展
李薇
薛菲
Wubie Abebe Jenberie
黄家兴
国占宝
周婷
徐书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密林熊蜂的致病机理
秦浩然
和绍禹
吴杰
李继莲
《中国蜂业》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