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菇‘沪香F6’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1
作者 李玉 刘四海 +4 位作者 尚晓冬 李巧珍 宋春艳 周峰 谭琦 《食药用菌》 2025年第3期169-173,共5页
香菇‘沪香F6’是以工厂化栽培品种‘沪香F2’为亲本,采用单孢自交育种技术选育的新品种。本文介绍‘沪香F6’香菇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品种特性,根据种植户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析该品种在制棒、养菌、出菇环节的技术要点,以期... 香菇‘沪香F6’是以工厂化栽培品种‘沪香F2’为亲本,采用单孢自交育种技术选育的新品种。本文介绍‘沪香F6’香菇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品种特性,根据种植户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析该品种在制棒、养菌、出菇环节的技术要点,以期促进种植户对该品种特性的深入了解,助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S-RFLP及SRAP标记在灰树花种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美彦 尚晓冬 +3 位作者 李玉 郭倩 陈明杰 谭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0,共6页
以25个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株的子实体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ITS扩增后对产物进行酶切,25个菌株的ITS条带处于同一位置,酶切后部分菌株呈现不一样的切点,可将这些菌株大致分为三类。应用扩增清晰、多态性高的47对SRAP引物对这25... 以25个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株的子实体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ITS扩增后对产物进行酶切,25个菌株的ITS条带处于同一位置,酶切后部分菌株呈现不一样的切点,可将这些菌株大致分为三类。应用扩增清晰、多态性高的47对SRAP引物对这25个菌株进行SRAP分析,共得到138条多态性条带,树状图显示,这些菌株在相似度77%水平上可分为三类,与ITS-RFLP的分析结果类似。SRAP分析结果显示,有10个菌株可以被有效的区分,15个菌株未能找到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带,说明ITS-RFLP和SRAP标记可以应用于区分菌株,进行种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SRAP ITS 种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粗多糖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帅 唐庆九 +6 位作者 杨焱 贾薇 刘艳芳 唐传红 冯娜 刘方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药用真菌姬松茸(Agaricus blazei)、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猴头(Hericium erinaceus)、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和灵芝(Ganoderma lucidum)的水提多糖为材料,采用二喹林甲酸法、考马斯亮蓝法、福林-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 以药用真菌姬松茸(Agaricus blazei)、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猴头(Hericium erinaceus)、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和灵芝(Ganoderma lucidum)的水提多糖为材料,采用二喹林甲酸法、考马斯亮蓝法、福林-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和传统凯氏定氮法对其中的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测定方法获得的蛋白含量测定值有差异;笔者推荐使用离子色谱法进行精确蛋白含量测定,采用福林-酚法进行快速趋势比较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多糖 蛋白含量 福林-酚法 离子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研究羊肚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13
4
作者 沈洪 汪虹 +3 位作者 赵永昌 冯爱萍 陈明杰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9,共4页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以土壤微生物群体的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羊肚菌(Morchella sp.)出菇土壤及对照土壤中各种真菌的28S rDNA基因信息来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发现,测得...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以土壤微生物群体的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羊肚菌(Morchella sp.)出菇土壤及对照土壤中各种真菌的28S rDNA基因信息来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发现,测得的12种真菌中,盘菌纲的有10种,异担子菌纲1种,还有1种未确定。所取2份土样中仅羊肚菌生长土壤中检测出有羊肚菌;2份样品在优势真菌种群上有一定的区别,盘菌纲真菌群落存在很大的差异,羊肚菌出菇土壤的真菌丰度低于对照,可能与土壤中羊肚菌优势种群对其它种群的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土壤真菌群落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研究概况及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瑞霞 唐利华 +2 位作者 杨慧 程彬彬 曹晖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3,共4页
概述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总结其在食用菌研究上的应用,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研究技术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液体菌种生产装置在金针菇菌种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君辉 陈辉 +1 位作者 冯志勇 唐利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了使食用菌液体菌种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采用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液体菌种生产装置生产金针菇FV3液体菌种。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培养基为白砂糖3.0%、豆饼粉0.5%、KH_2PO_4 0.15%、MgSO_40.1%、pH自然;利用此培养基10 L,培养8 d,通气... 为了使食用菌液体菌种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采用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液体菌种生产装置生产金针菇FV3液体菌种。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培养基为白砂糖3.0%、豆饼粉0.5%、KH_2PO_4 0.15%、MgSO_40.1%、pH自然;利用此培养基10 L,培养8 d,通气量50 L/h,菌丝生物量可达21.8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液体菌种 装置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香菇化学成分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拥政 宋春艳 +2 位作者 尚晓东 王淑蕾 唐庆九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69,共4页
为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法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化学成分评价中的应用,利用SPSS软件对8种常用香菇栽培材料的多糖、蛋白、糖醇和核苷类共9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73%。决定第1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 为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法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化学成分评价中的应用,利用SPSS软件对8种常用香菇栽培材料的多糖、蛋白、糖醇和核苷类共9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73%。决定第1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蛋白、尿嘧啶、尿苷、腺苷和香菇嘌呤;决定第2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阿糖醇和甘露醇;决定第3主成分大小的主要是多糖和海藻糖。综合试验材料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S604、S605和S606化学成分组成优于其他品种。利用SPSS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有效地比较香菇品种材料间化学成分品质差异,适用于香菇化学成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香菇 化学成分 多糖 蛋白 香菇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系统在食用菌生产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海龙 冯志勇 郭倩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60,共3页
简述了专家系统概念、结构及其特征,综述了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近年来在食用菌生产中的研究及发展,介绍了专家系统在食用菌生产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专家系统 农业领域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统计软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唐拥政 张忠 +2 位作者 周帅 颜梦秋 唐庆九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6,共6页
结合实例介绍了SPSS软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等,该软件为食用菌研究提供了简便、快捷和准确的统计工具。
关键词 SPSS软件 食用菌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香菇菌株的农艺性状
10
作者 林范学 梁宝东 +4 位作者 冯磊 赵强 朱九滨 李涛 鲍大鹏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8,共9页
为了探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50个香菇菌株为材料,对10个数量性状的表型值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在距离d=9.69处可将50个菌株分为5大类群:第1类群综合性状表现... 为了探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50个香菇菌株为材料,对10个数量性状的表型值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在距离d=9.69处可将50个菌株分为5大类群:第1类群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第2类群单菇性状最佳,第3类群菇柄性状突出,第4类群高产早熟,第5类群只有单菇重性状可取;从各类群中筛选出241-4等14个表现优良的菌株。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为89.4%的前3个主成分,分别为单菇因子、发育因子和产量因子;主成分分值图可将50个菌株分为5大类群,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可对香菇菌株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品比试验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和光照对金针菇子实体早开伞现象的影响
11
作者 刘建雨 王瑞娟 +5 位作者 陆欢 徐珍 于海龙 宋春艳 谭琦 尚晓冬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早开伞程度进行分级,并以菌盖直径为主要指标,考察不同体积浓度(3%和1.5%)CO_(2)和光照(蓝光400 lx)对早开伞的影响,同时检测早开伞和未开伞子实体中激素含量。结果表明:3%CO_(2)可以有效抑制菌... 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早开伞程度进行分级,并以菌盖直径为主要指标,考察不同体积浓度(3%和1.5%)CO_(2)和光照(蓝光400 lx)对早开伞的影响,同时检测早开伞和未开伞子实体中激素含量。结果表明:3%CO_(2)可以有效抑制菌盖开伞;与对照(黑暗条件,未开伞)相比,光照组菌盖直径增大、早开伞严重。在早开伞的菌盖中,9种激素含量减少,1种激素含量增加;而在早开伞的菌柄中,7种激素含量增加,3种激素含量减少。研究结果为工厂化生产中解决金针菇早开伞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CO_(2) 蓝光 激素 早开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条件确定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慧敏 李亚鹏 +2 位作者 赵妍 汪虹 陈明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2,共4页
为确定纤维素酶活力最高时的培养条件,研究了草菇菌株V23液体基本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浓度与培养时间。结果表明:在微晶纤维素为碳源的情况下,微晶纤维素质量体积浓度为1%时草菇V23的纤维素酶活力最高;在1%微晶纤维素浓度下,培养第5天时草... 为确定纤维素酶活力最高时的培养条件,研究了草菇菌株V23液体基本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浓度与培养时间。结果表明:在微晶纤维素为碳源的情况下,微晶纤维素质量体积浓度为1%时草菇V23的纤维素酶活力最高;在1%微晶纤维素浓度下,培养第5天时草菇V23的纤维素酶活力达到最高值。在此基础上,对产量不同的草菇菌株V23和A8进行相同条件培养,分别测定其菌丝生长速度与纤维素酶活力。结果表明:在棉籽壳培养基中V23的菌丝生长速度显著快于A8;V23的纤维素酶活力也显著高于A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纤维素酶活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分析食用菌中海藻糖、甘露醇和阿糖醇 被引量:46
13
作者 周帅 薛俊杰 +5 位作者 刘艳芳 杨焱 张劲松 冯娜 罗玺 唐庆九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APEC-PAD)测定17种食用菌中海藻糖、甘露醇和阿糖醇含量。结果表明:阿糖醇、海藻糖和甘露醇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9.62~1.25、59.41~0.15、148.29~5.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41、0.04、.11μg/mL,... 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APEC-PAD)测定17种食用菌中海藻糖、甘露醇和阿糖醇含量。结果表明:阿糖醇、海藻糖和甘露醇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9.62~1.25、59.41~0.15、148.29~5.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41、0.04、.11μg/mL,定量限分别为1.14、0.10和5.79μg/mL;17种食用菌中,香菇(Lentinula edodes)和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中阿糖醇含量较高,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鲍鱼侧耳(Pleurotus abalonus)、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中海藻糖含量较高,姬松茸(Agaricus blazei)、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中甘露醇含量较高;该项检测技术分离效果好、样品测定时不需要衍生化处理、检测时间短,是测定食用菌中功能性寡糖和糖醇类物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高效阴离子色谱 脉冲安培检测器 海藻糖 甘露醇 阿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及其培养基中主要核苷类成分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艳芳 唐庆九 +5 位作者 杨焱 张劲松 郝瑞霞 唐传红 魏东芝 史国平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9-142,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中的核苷类成分,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YMC-Polyamine柱(250mm×4.6mm,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乙腈-水(V/V):0~15min为90:10,15~20min为86.5:13.5,20~30min为75:25,30~35min为70:30;流速:1mL/min;柱...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中的核苷类成分,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YMC-Polyamine柱(250mm×4.6mm,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乙腈-水(V/V):0~15min为90:10,15~20min为86.5:13.5,20~30min为75:25,30~35min为70:30;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9nm;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胸腺嘧啶、虫草素、尿嘧啶、腺苷、腺嘌呤、尿苷、鸟嘌呤、次黄嘌呤均能得到较好分离,该方法稳定性好、精密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虫草中的核苷类成分的分析。经分析发现,蛹虫草子实体核苷类物质组成大致相似,但含量差异非常显著,同时发现蛹虫草培养基残基及固体发酵产物中虫草素含量较高,其他核苷类成分很少,因此认定蛹虫草培养基残基及固体发酵产物是非常优良的分离纯化虫草素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高效液相色谱 核苷 虫草素 固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树脂法脱色工艺优化 被引量:28
15
作者 罗玺 唐庆九 +7 位作者 张劲松 周帅 吴迪 刘艳芳 王琪 乔彦茹 杨焱 赵明文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5-10,共6页
利用大孔树脂对灵芝多糖进行脱色。比较10种大孔树脂在脱色方面的性能,以灵芝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结果发现D303树脂的脱色效果最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D303树脂的灵芝多糖脱色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D303树... 利用大孔树脂对灵芝多糖进行脱色。比较10种大孔树脂在脱色方面的性能,以灵芝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结果发现D303树脂的脱色效果最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D303树脂的灵芝多糖脱色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D303树脂静态脱色的最佳参数为在样品上样质量浓度15mg/mL、pH6、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7h条件下,灵芝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1.89%,多糖保留率75.28%;D303树脂动态脱色的最佳参数为上样流速3BV/h、每毫升树脂上样量150mg,此条件下灵芝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2.01%,多糖保留率71.85%。研究表明D303树脂适合应用于灵芝多糖的脱色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多糖 脱色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多糖GFP75-2-2B的分离及其对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乔彦茹 罗永煌 +6 位作者 周帅 杨焱 贾薇 唐庆九 刘艳芳 张劲松 周昌艳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1,共4页
利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层析和Sephacryl凝胶柱层析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子实体水提醇沉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纯化到的一种多糖GFP75-2-2B进行了分析。紫外光谱鉴定结果表明,GFP75-2-2B不含蛋白质、核酸和酚类成... 利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层析和Sephacryl凝胶柱层析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子实体水提醇沉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纯化到的一种多糖GFP75-2-2B进行了分析。紫外光谱鉴定结果表明,GFP75-2-2B不含蛋白质、核酸和酚类成分;离子色谱分析表明其单糖组成为岩藻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摩尔比为1.0∶1.3∶3.6∶4.0∶4.5。GFP75-2-2B对巨噬细胞株RAW264.7进行体外免疫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GFP75-2-2B有明显刺激巨噬细胞分泌NO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多糖 分离纯化 巨噬细胞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中性三萜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6
17
作者 唐庆九 季哲 +3 位作者 郝瑞霞 刘艳芳 杨焱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
从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中性三萜部分,经HPLC检测发现主要有8个峰,与灵芝三萜酸性部分的峰基本不重叠。灵芝中性三萜部分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观察到可诱导肠癌SW620细胞凋亡。
关键词 灵芝 灵芝三萜 抗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配型基因作为分子标记鉴定蛹虫草退化菌株的核相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汪虹 魏静 +3 位作者 林楠 冯爱萍 陈明杰 鲍大鹏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根据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交配型基因的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收集到的14株蛹虫草正常菌株和退化菌种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3株正常菌株含有MAT-HMG和MAT-alpha两类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异核体;11株退化菌株仅仅含有MAT-HMG或者... 根据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交配型基因的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收集到的14株蛹虫草正常菌株和退化菌种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3株正常菌株含有MAT-HMG和MAT-alpha两类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异核体;11株退化菌株仅仅含有MAT-HMG或者MAT-alpha交配型基因,判定为同核体。笔者推测,蛹虫草发生不形成子实体的菌种退化的原因之一是核相发生了改变,即异核体变成了同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交配型基因 核相 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金针菇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陆欢 王瑞娟 +2 位作者 刘建雨 宋春艳 尚晓冬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5,96,共8页
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J6932、J6933、J6934、J6935、J4137、J5128、J6759、J5849和J6284为材料,进行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测定,并通过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氨基酸比值系数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金针菇均营养丰... 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J6932、J6933、J6934、J6935、J4137、J5128、J6759、J5849和J6284为材料,进行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测定,并通过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氨基酸比值系数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金针菇均营养丰富,粗脂肪含量偏低,粗蛋白含量较高,高钾低钠,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检测限量指标,为低脂高蛋白产品;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总量存在差异,其中谷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3.25%;必需氨基酸总量在50~87 mg/g,均高于FAO/WHO模式和鸡蛋模式,异亮氨酸含量与鸡蛋模式最接近;通过聚类分析将9种金针菇分为三大类,其中黄色品种与白色品种氨基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9种金针菇氨基酸含量丰富,可与其他食物互相补充,调优饮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营养成分 氨基酸组成 营养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农灵芝1号”品种子实体多糖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艳芳 唐庆九 +7 位作者 张劲松 Steve W.Cui 杨焱 吴迪 周帅 唐传红 张忠 颜梦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78-1082,共5页
以水提醇沉法获得"沪农灵芝1号"子实体中的灵芝多糖,并对其结构特征和含量进行分析。高效凝胶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示差折光检测仪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28×106,均方根半径为150.1 nm... 以水提醇沉法获得"沪农灵芝1号"子实体中的灵芝多糖,并对其结构特征和含量进行分析。高效凝胶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示差折光检测仪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28×106,均方根半径为150.1 nm,多分散系数(Mw/Mn)为1.14,在水溶液中呈棒状结构。单糖组成及甲基化分析结合酶解试验结果表明,该多糖为β-1,3/1,6-葡聚糖。经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段木栽培所得灵芝子实体中,该多糖质量分数为0.52 mg/g,显著高于袋料栽培所得子实体中相应组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多角度激光光散射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