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Ⅳ.农药残留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晓敏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韩荣伟 甄云鹏 屈雪寅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牛奶在食物营养链中处于较高级所以其含有的农药的残留量相对较高,长期服用农药污染的牛奶能致畸、致癌、致突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各国家及国际组织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来限制本国牛奶中的农药残留。作者对国内外牛奶中农药残... 牛奶在食物营养链中处于较高级所以其含有的农药的残留量相对较高,长期服用农药污染的牛奶能致畸、致癌、致突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各国家及国际组织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来限制本国牛奶中的农药残留。作者对国内外牛奶中农药残留限量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且对相关检测方法和风险监测模式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残留 生乳 检测方法 风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Ⅴ.激素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6
2
作者 屈雪寅 王加启 +4 位作者 郑楠 韩荣伟 许晓敏 甄云鹏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3,共7页
牛奶中激素类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各国家及国际组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作者对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牛奶中激素类药物残留的限量及禁用标准作了比较和分析,并对其所制定的检测方法和风险监测模式作了综述。
关键词 激素类药物 残留 限量 检测方法 风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牛奶中糠氨酸质量分数变化的因素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冲冲 文芳 +5 位作者 陈美霞 郑楠 王加启 李明 任辉 李松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共7页
综述了影响糠氨酸质量分数的相关因素,并加以归类和概括。系统的阐述了影响牛奶中糠氨酸质量分数的因素,包括杀菌过程中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储存过程中的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以及牛奶自身的理化性质,为科学地检测及反应牛奶中糠氨酸质... 综述了影响糠氨酸质量分数的相关因素,并加以归类和概括。系统的阐述了影响牛奶中糠氨酸质量分数的因素,包括杀菌过程中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储存过程中的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以及牛奶自身的理化性质,为科学地检测及反应牛奶中糠氨酸质量分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糠氨酸 质量分数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霉菌毒素风险排序 被引量:9
4
作者 郑楠 李松励 +1 位作者 许晓敏 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11,共3页
霉菌毒素污染是牛奶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作者在对牛奶中主要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毒性、限量等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牛奶中霉菌毒素进行风险排序,为对中国进行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奶 霉菌毒素 风险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汞的风险分析
5
作者 郑楠 王加启 +4 位作者 许晓敏 屈雪寅 韩荣伟 黄良策 叶巧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共3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水和土壤中汞的含量大幅增加,加大了食品中汞污染的隐患。奶牛摄入、饮用高汞含量的饲料和水都会代谢到乳中。因此,消费者对牛奶中汞的危害要给予高度关注。作者就牛奶中汞的存在形式、来源、危害、监管等方面进...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水和土壤中汞的含量大幅增加,加大了食品中汞污染的隐患。奶牛摄入、饮用高汞含量的饲料和水都会代谢到乳中。因此,消费者对牛奶中汞的危害要给予高度关注。作者就牛奶中汞的存在形式、来源、危害、监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增加消费者对牛奶中汞的科学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存在形式 来源 危害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糠氨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冲冲 郑楠 +5 位作者 文芳 李明 张焕 任辉 李松励 王加启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29,共5页
综合阐述了牛奶等食品中糠氨酸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比较了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和表面荧光法在糠氨酸检测中的优缺点,为进一步开发牛奶等食品中糠氨酸检测的新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奶 糠氨酸 营养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联合对奶山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范彩云 苏娣 +6 位作者 李晓娇 黄帅 张养东 郑楠 刘光磊 刘祯 程建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18-3425,共8页
为研究黄曲霉毒素B_1(AFB_1)、赭曲霉毒素A(OTA)和玉米赤霉烯酮(ZEN)联合对奶山羊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体况相近的健康崂山奶山羊20头,分为5组,每组4头,A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毒素的基础日粮;B、C、D、E组分别在日... 为研究黄曲霉毒素B_1(AFB_1)、赭曲霉毒素A(OTA)和玉米赤霉烯酮(ZEN)联合对奶山羊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体况相近的健康崂山奶山羊20头,分为5组,每组4头,A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毒素的基础日粮;B、C、D、E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50μg/kg AFB_1+500μg/kg ZEN、50μg/kg AFB_1+100μg/kg OTA、50μg/kg AFB_1及50μg/kg AFB_1+100μg/kg OTA+500μg/kg ZEN。预试期7d,正试期14d。在试验期第11天采集粪便样品,利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粪便总DNA,对总DNA进行16S rRNA扩增,构建奶山羊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经稀释曲线和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单一AFB_1或与其他毒素联合处理后奶山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奶山羊肠道菌群总数在AFB_1与其他毒素的联合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对获得的OTUs代表序列进行物种注释后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为山羊肠道中主要的细菌类群;经LEfSe分析显示,AFB_1、OTA和ZEN 3种毒素的联合作用可显著增加琥珀酸弧菌科(Succinivibrionaceae)、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和气单胞菌科(Aeromonadales)丰度。而未处理组的霍尔德曼氏菌(Holdemania)和BF311拟杆菌的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AFB_1、ZEN和OTA联合能影响山羊肠道微生物区系结构,且影响程度依次为:AFB_1+OTA+ZEN>AFB_1+OTA>AFB_1+ZEN>AFB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霉菌毒素 肠道微生物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指数及危害系数(HQ)评价生乳中重金属残留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屈雪寅 郑楠 +3 位作者 韩荣伟 李松励 周雪巍 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2-27,共6页
本研究建立了应用单项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生乳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的方法,以分析不同地区的污染情况;并且对于生乳中低浓度的重金属残留及没有残留限量的重金属残留,以慢性非致癌性风险HQ值进行描述,与参考剂量相比较,... 本研究建立了应用单项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生乳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的方法,以分析不同地区的污染情况;并且对于生乳中低浓度的重金属残留及没有残留限量的重金属残留,以慢性非致癌性风险HQ值进行描述,与参考剂量相比较,进而确定其对于成人饮用的安全性。对中国2个奶业主产区的20个生乳中的砷、铅、铬、汞、铝、镍进行了污染分析及危害描述,证明了本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乳 重金属 污染指数 危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对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酪蛋白及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高海娜 韩荣伟 +3 位作者 郑楠 胡菡 李发弟 王加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5,共9页
为了在探究单一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试验用厄尔平衡溶液(EBSS)代替正常培养基来处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此基础上依次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采用... 为了在探究单一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试验用厄尔平衡溶液(EBSS)代替正常培养基来处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此基础上依次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采用MTT法检测细胞12h和24h的增殖和利用qRT-PCR技术检测4个编码酪蛋白基因和8个mTOR信号通路中与乳蛋白合成翻译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添加赖氨酸12h,浓度为0.5~24mmol/L时,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数量增加(P=0.05);添加赖氨酸24h,浓度为0.5~8mmol/L时,细胞增殖数量增加(P〈0.01).当赖氨酸的添加浓度为0.5~16 mmol/L时,CSN1S1、CSN1S2、CSN2和CSN3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当赖氨酸添加量为0.5~16mmol/L时,mTOR和raptor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在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时,下游通路信号因子S6K1、4EBP1和eEF2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rps6基因表达上调,eIF4E基因表达下调,但差异均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补充赖氨酸能显著促进乳腺上皮细胞中酪蛋白的合成,这一过程与mTOR信号通路介导蛋白质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酪蛋白 MTOR 细胞增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ewhart Control Chart的生鲜乳中兽药残留风险预警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荣伟 郑楠 +4 位作者 于忠娜 屈雪寅 李松励 周雪巍 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2-17,共6页
针对生鲜乳中兽药残留水平动态变化的特点,本研究探索构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生鲜乳中兽药残留动态预警方法。基于Shewhart Control Chart理论,建立了兽药残留超标预警、检出率异常预警和平均值标准偏差预警方法。对中国某大型乳企的生... 针对生鲜乳中兽药残留水平动态变化的特点,本研究探索构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生鲜乳中兽药残留动态预警方法。基于Shewhart Control Chart理论,建立了兽药残留超标预警、检出率异常预警和平均值标准偏差预警方法。对中国某大型乳企的生鲜乳中氟甲喹和达氟沙星检测数据分析发现,无需触发风险预警,同时对假定出现的检出率异常和平均值异常预警情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乳 控制图分析 兽药残留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邢萌茹 刘慧敏 +4 位作者 孟璐 董蕾 郑楠 韩荣伟 王加启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35,共8页
奶牛乳房炎是泌乳期奶牛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致病菌感染造成。而抗生素在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乳房炎源致病菌出现严重的抗生素耐药现象。本文主要从奶牛乳房炎的现状、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耐... 奶牛乳房炎是泌乳期奶牛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致病菌感染造成。而抗生素在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乳房炎源致病菌出现严重的抗生素耐药现象。本文主要从奶牛乳房炎的现状、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耐药性产生机制、耐药性检测方法及如何控制和监管致病菌耐药性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同时展望了奶牛乳房炎中微生物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致病菌 抗生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及营养代谢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兵耀 马晨 +1 位作者 杨开伦 余雄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6年第1期14-18,共5页
围产期(产前3周至产后3周)是奶牛内分泌和代谢发生巨变的时期,此时期奶牛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能量负平衡,可影响其产后生产性能和对疾病的易感性。本文综合阐述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及营养代谢特征,为以后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及科学研... 围产期(产前3周至产后3周)是奶牛内分泌和代谢发生巨变的时期,此时期奶牛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能量负平衡,可影响其产后生产性能和对疾病的易感性。本文综合阐述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及营养代谢特征,为以后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围产期 生理特点 营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牛乳成分的影响以及热敏感指标的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杨晋辉 李松励 +2 位作者 郑楠 文芳 王加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02-308,共7页
热加工可以有效杀灭生牛乳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但也会对牛乳成分产生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乳清蛋白变性和凝集、乳糖异构化和降解、美拉德反应等理化反应会依次发生,这些反应中活性成分(例如碱性磷酸酶和乳清蛋白)的减少或反应... 热加工可以有效杀灭生牛乳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但也会对牛乳成分产生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乳清蛋白变性和凝集、乳糖异构化和降解、美拉德反应等理化反应会依次发生,这些反应中活性成分(例如碱性磷酸酶和乳清蛋白)的减少或反应产物的生成(例如乳果糖和糠氨酸)都可作为热加工强度的标识。本文对牛乳的热加工条件、牛乳在受热情况出现的理化变化以及相应的热敏感成分的变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成分 热处理 热敏感指标 热诱导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液态乳中乳清蛋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屈雪寅 郑楠 +4 位作者 李松励 文芳 孟璐 杨晋辉 王加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7-313,共7页
牛乳中的乳清蛋白主要包括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在牛乳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会使乳中乳清蛋白发生变性,影响了乳清蛋白的结构和活性,进而降低了牛乳的营养价值。本文对乳业发达国家液态乳的主要加工方式... 牛乳中的乳清蛋白主要包括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在牛乳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会使乳中乳清蛋白发生变性,影响了乳清蛋白的结构和活性,进而降低了牛乳的营养价值。本文对乳业发达国家液态乳的主要加工方式以及热处理过程对4种乳清蛋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热处理 Β-乳球蛋白 Α-乳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兰欣怡 李发弟 +1 位作者 王加启 郑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8-323,共6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普遍存在于生鲜乳中,严重威胁生鲜乳质量安全。本文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检测方法和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的研究进展以及对生鲜乳中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普遍存在于生鲜乳中,严重威胁生鲜乳质量安全。本文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检测方法和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的研究进展以及对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生鲜乳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乳 致病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渣类非常规饲料在养羊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海微 郑楠 +4 位作者 韩荣伟 汪慧 黄良策 郭晓东 李发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3-87,共5页
随着养羊业常规饲料的供应日趋紧张,开发非常规饲料已成为解决羊饲料资源供应紧张的重要手段。作者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养羊生产中几种常见果渣类饲料资源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为非常规饲料在羊日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常规饲料 果渣 养羊业 应用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法测定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_1及M_2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建霏 王加启 +6 位作者 郑楠 文芳 李松励 雷绍荣 郭灵安 付成平 仲伶俐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48,共4页
建立了免疫亲和层析净化同时测定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_1和M_2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荧光检测法。黄曲霉毒素M_1仪器线性范围0.40~100μg/mL,仪器定量限0.40 ng/mL,仪器检出限0.10 ng/... 建立了免疫亲和层析净化同时测定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_1和M_2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荧光检测法。黄曲霉毒素M_1仪器线性范围0.40~100μg/mL,仪器定量限0.40 ng/mL,仪器检出限0.10 ng/mL,方法检出限0.005μg/kg,回收率91.8%~96.8%;。黄曲霉毒素M_2仪器线性范围0.10~100μg/mL,仪器定量限0.10 ng/mL,仪器检出限0.03 ng/mL,方法检出限0.0015μg/kg,回收率86.4至94.1%。两者的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使用该方法对来自成都市20个牧场的20个生鲜乳进行了测定,结果黄曲霉毒素M_1的风险是安全可控的。此外除了黄曲霉毒素M_1,还应加强黄曲霉毒素M_2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 黄曲霉毒素M1 黄曲霉毒素M2 生鲜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乳中双乙酸钠
18
作者 张养东 郑楠 +3 位作者 李松励 郑姗姗 许晓敏 王加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7-38,共2页
试验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生乳中双乙酸钠的方法。生乳样品经磷酸变性沉淀蛋白,并将样品中双乙酸钠酸化转化为乙酸,定容,离心取上清液,过微孔滤膜后,以磷酸二氢铵为流动相进行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5~0.50mg/mL浓度范围... 试验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生乳中双乙酸钠的方法。生乳样品经磷酸变性沉淀蛋白,并将样品中双乙酸钠酸化转化为乙酸,定容,离心取上清液,过微孔滤膜后,以磷酸二氢铵为流动相进行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5~0.50mg/mL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R2=0.997,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0%~4.1%。此方法检出限为0.05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色谱(HPLC) 生乳 双乙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中活性蛋白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9
作者 包晓宇 陈美霞 +1 位作者 王加启 郑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15-324,共10页
牛乳以及牛初乳被认为是天然活性成分最重要的来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牛乳中活性蛋白的多功能特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表征,其生物学特性越来越受关注。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是牛乳中两个主要的蛋白组,其完整的分子结构及众多的生物活性肽在... 牛乳以及牛初乳被认为是天然活性成分最重要的来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牛乳中活性蛋白的多功能特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表征,其生物学特性越来越受关注。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是牛乳中两个主要的蛋白组,其完整的分子结构及众多的生物活性肽在幼龄动物及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生理功能。本文对牛乳中主要活性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乳蛋白 乳铁蛋白 Α-乳白蛋白 Β-乳球蛋白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技术在食品中霉菌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杜兵耀 文芳 +3 位作者 王加启 郑楠 张养东 赵圣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30-235,共6页
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也逐渐重视起来。核酸适配体是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体外筛选得到的单链DNA或RNA片段,能特异性地结合目标分子。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也逐渐重视起来。核酸适配体是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体外筛选得到的单链DNA或RNA片段,能特异性地结合目标分子。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中蛋白质、霉菌毒素等方面的检测。本文主要综述了核酸适配体技术检测食品中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检测 食品 霉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