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南太平洋沙氏刺鲅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偏好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栾松鹤
戴小杰
+2 位作者
田思泉
李伟文
范永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40,共11页
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在东南太平洋延绳钓作业渔场所采集的沙氏刺鲅(Acanthocybium solandri)数据,对沙氏刺鲅的叉长组成、性比、性腺指数、摄食等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偏好的水层、温度段、盐度段、溶解氧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
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在东南太平洋延绳钓作业渔场所采集的沙氏刺鲅(Acanthocybium solandri)数据,对沙氏刺鲅的叉长组成、性比、性腺指数、摄食等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偏好的水层、温度段、盐度段、溶解氧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沙氏刺鲅叉长范围为94.0~187.0 cm,平均叉长为134.2±2.3cm,雌雄个体叉长无显著性差异(ANOVA,P>0.05)。(2)雌雄比例为1.34∶1,叉长大于160.0 cm的渔获个体均为雌性,经二项分布检验,雌雄性比与1∶1无显著变化。(3)自2013年9月~2014年1月,性成熟率随月份增加而增加,Ⅲ~Ⅴ期性成熟率分别为0%、23.5%、70.4%、73.6%、75%;自11月份开始,各月份性腺指数随月份增加而增加,雄性增加速度相对缓慢。(4)摄食种类主要为鱼类(96.03%),头足类(3.97%)。不同叉长组摄食等级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60.388,P<0.05)。(5)沙氏刺鲅渔获率最高的深度、温度、盐度、溶解氧范围分别为150~190 m、20.5~21.5℃、36.0~36.2、5.0~5.1 mg·L^(-1).本研究可以为未来有效地开发沙氏刺鲅资源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大洋生态系统结构以及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氏刺鲅
生物学
环境偏好
东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极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EPO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驰
姜华鹏
+1 位作者
王丛丛
许强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3-1201,共9页
运用PCR、TA克隆及二代测序技术获得了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的EPO区域基因组DNA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了基因结构与保守功能域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独角...
运用PCR、TA克隆及二代测序技术获得了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的EPO区域基因组DNA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了基因结构与保守功能域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独角雪冰鱼、伯氏肩孔南极鱼EPO基因序列分别为2727 bp和2820 bp,包括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结构,编码区全长皆为558 bp,推定编码185个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得到两者的EPO蛋白皆为相对稳定的酸性可溶性蛋白。其三级结构预测结果都显示出典型的4个反相平行的α螺旋结构特征,保持了其在生物体内发挥的原有作用。多重序列比对显示,独角雪冰鱼EPO与伯氏肩孔南极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5.2%,而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在53.9%—85.5%之间。系统发育树显示,独角雪冰鱼、伯氏肩孔南极鱼的EPO基因与鱼类的同源基因聚类,系统进化情况同亲缘关系一致,表明EPO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保守性。本研究为揭示EPO基因在南极冰鱼内的遗传特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探讨EPO基因在极端低温高氧环境中的鱼类适应性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鱼
EPO基因
基因克隆
适应性进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PV1基因的克隆及低温适应功能检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桂志
张永
+1 位作者
张弛
许强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为从细胞水平上研究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的低温适应能力,采用RT-PCR方法,获得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的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 V1...
为从细胞水平上研究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的低温适应能力,采用RT-PCR方法,获得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的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 V1,TRPVl)基因序列,其开放阅读框全长均为2310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两种南极鱼豫PⅥ基因均编码769氨基酸残基,预测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8210和88160,理论等电点分别为7.63和8.26;两种南极鱼TRPVl蛋白均无信号肽;亚细胞定位显示,TRPVl蛋白主要在细胞膜和内质网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理化性质分析表明,两种南极鱼的TRPVl为不溶性跨膜蛋白,分别有34、35个磷酸化位点和6、5个糖基化位点,二者均含有6个跨膜结构域、5个锚蛋白结构域,二级结构以随机卷曲为主:同源性分析显示,独角雪冰鱼TRPVl氨基酸序列与伯氏肩孔南极鱼的一致性最高,为93.4%,与其他物种的一致性为44.3%~69.8%;低温适应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南极鱼的豫PⅥ基因不能被温度所激活。研究表明,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豫PⅥ基因可能与低温适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角雪冰鱼
伯氏肩孔南极鱼
珊Ⅵ基因
低温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南太平洋沙氏刺鲅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偏好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栾松鹤
戴小杰
田思泉
李伟文
范永超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
科学
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
大洋
渔业资源
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40,共11页
基金
农业部公海渔业研究财政专项(08-54)
文摘
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在东南太平洋延绳钓作业渔场所采集的沙氏刺鲅(Acanthocybium solandri)数据,对沙氏刺鲅的叉长组成、性比、性腺指数、摄食等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偏好的水层、温度段、盐度段、溶解氧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沙氏刺鲅叉长范围为94.0~187.0 cm,平均叉长为134.2±2.3cm,雌雄个体叉长无显著性差异(ANOVA,P>0.05)。(2)雌雄比例为1.34∶1,叉长大于160.0 cm的渔获个体均为雌性,经二项分布检验,雌雄性比与1∶1无显著变化。(3)自2013年9月~2014年1月,性成熟率随月份增加而增加,Ⅲ~Ⅴ期性成熟率分别为0%、23.5%、70.4%、73.6%、75%;自11月份开始,各月份性腺指数随月份增加而增加,雄性增加速度相对缓慢。(4)摄食种类主要为鱼类(96.03%),头足类(3.97%)。不同叉长组摄食等级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60.388,P<0.05)。(5)沙氏刺鲅渔获率最高的深度、温度、盐度、溶解氧范围分别为150~190 m、20.5~21.5℃、36.0~36.2、5.0~5.1 mg·L^(-1).本研究可以为未来有效地开发沙氏刺鲅资源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大洋生态系统结构以及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沙氏刺鲅
生物学
环境偏好
东南太平洋
Keywords
Acanthocybium solandri
biology
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
southeast Pacific
分类号
S931.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极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EPO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驰
姜华鹏
王丛丛
许强华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
科学
学院
大洋
渔业资源
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
国家远洋
渔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远洋
渔业
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3-120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91131006号
+4 种基金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曙光计划
13SG51号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213013A号
上海市教委水产学一流学科项目
文摘
运用PCR、TA克隆及二代测序技术获得了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的EPO区域基因组DNA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了基因结构与保守功能域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独角雪冰鱼、伯氏肩孔南极鱼EPO基因序列分别为2727 bp和2820 bp,包括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结构,编码区全长皆为558 bp,推定编码185个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得到两者的EPO蛋白皆为相对稳定的酸性可溶性蛋白。其三级结构预测结果都显示出典型的4个反相平行的α螺旋结构特征,保持了其在生物体内发挥的原有作用。多重序列比对显示,独角雪冰鱼EPO与伯氏肩孔南极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5.2%,而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在53.9%—85.5%之间。系统发育树显示,独角雪冰鱼、伯氏肩孔南极鱼的EPO基因与鱼类的同源基因聚类,系统进化情况同亲缘关系一致,表明EPO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保守性。本研究为揭示EPO基因在南极冰鱼内的遗传特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探讨EPO基因在极端低温高氧环境中的鱼类适应性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南极冰鱼
EPO基因
基因克隆
适应性进化
生物信息学
Keywords
Antarctic icefish
EPO gene
gene cloning
adaptive evolution
bioinformatics
分类号
Q71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PV1基因的克隆及低温适应功能检测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桂志
张永
张弛
许强华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
科学
学院
大洋
渔业资源
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
国家远洋
渔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远洋
渔业
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4-1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2598)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曙光计划”(13SG51)
+1 种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13013A)
上海市教委水产学一流学科项目
文摘
为从细胞水平上研究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的低温适应能力,采用RT-PCR方法,获得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的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 V1,TRPVl)基因序列,其开放阅读框全长均为2310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两种南极鱼豫PⅥ基因均编码769氨基酸残基,预测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8210和88160,理论等电点分别为7.63和8.26;两种南极鱼TRPVl蛋白均无信号肽;亚细胞定位显示,TRPVl蛋白主要在细胞膜和内质网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理化性质分析表明,两种南极鱼的TRPVl为不溶性跨膜蛋白,分别有34、35个磷酸化位点和6、5个糖基化位点,二者均含有6个跨膜结构域、5个锚蛋白结构域,二级结构以随机卷曲为主:同源性分析显示,独角雪冰鱼TRPVl氨基酸序列与伯氏肩孔南极鱼的一致性最高,为93.4%,与其他物种的一致性为44.3%~69.8%;低温适应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南极鱼的豫PⅥ基因不能被温度所激活。研究表明,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豫PⅥ基因可能与低温适应无关。
关键词
独角雪冰鱼
伯氏肩孔南极鱼
珊Ⅵ基因
低温适应
Keywords
Chionodraco hamatus
Trematomus bernacchii
TRPV1 gene
cold adaptation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南太平洋沙氏刺鲅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偏好初步研究
栾松鹤
戴小杰
田思泉
李伟文
范永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极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EPO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驰
姜华鹏
王丛丛
许强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独角雪冰鱼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PV1基因的克隆及低温适应功能检测
王桂志
张永
张弛
许强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