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M-CFD耦合的文丘里供种管供种均匀性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34
1
作者 高筱钧 徐杨 +3 位作者 杨丽 张东兴 李玉环 崔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92-100,共9页
为研究影响文丘里供种管供种均匀性的机理,运用DEM-CFD耦合仿真方法分析了不同喷嘴口收缩角下,流体场、耦合场、颗粒场的变化规律,得出收缩角为70°时,流场场压变化明显,作用范围合理,耦合场未出现籽粒堆积现象以及颗粒场吹出种子... 为研究影响文丘里供种管供种均匀性的机理,运用DEM-CFD耦合仿真方法分析了不同喷嘴口收缩角下,流体场、耦合场、颗粒场的变化规律,得出收缩角为70°时,流场场压变化明显,作用范围合理,耦合场未出现籽粒堆积现象以及颗粒场吹出种子连续均匀速度一致。为探索种子喂入量与气吹风压对文丘里供种管供种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正交试验,以供种量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衡量供种均匀性。由试验结果极差分析得出,影响均匀性的主次因素为种子喂入量、气吹风压。方差分析得出,种子喂入量为极显著因素,气吹风压为显著因素,两者交互项为不显著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种子喂入量为1. 8 kg/min,气吹风压为7 k Pa时均匀性最佳。在排种器转速为136 r/min情况下对上述组合进行排种性能试验验证,得出合格指数为92. 18%,漏播指数为0,重播指数7. 82%,结果表明此种组合下文丘里供种管供种均匀稳定,与理论优化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丘里供种管 气固耦合 供种 均匀性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CFD耦合的玉米气吸式排种器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48
2
作者 丁力 杨丽 +3 位作者 武德浩 李东毅 张东兴 刘守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8-57,共10页
针对DEM-CFD计算量大的问题,首先利用Fluent仿真,通过设计进气口位置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充种区型孔压强、自清种区型孔压强、清种区型孔压强、携种区型孔压强为评价指标,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最佳进气口位置参数;其次,基于离... 针对DEM-CFD计算量大的问题,首先利用Fluent仿真,通过设计进气口位置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充种区型孔压强、自清种区型孔压强、清种区型孔压强、携种区型孔压强为评价指标,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最佳进气口位置参数;其次,基于离散单元法理论建立玉米籽粒黏结颗粒Bonding模型,对气道流场划分结构化网格,并设置相关参数,实现玉米气吸式排种器DEM-CFD气固耦合仿真;提取排种盘吸附玉米种子时的型孔流场压强,发现每个区域的压强都能稳定过渡,且压强由大到小为充种区、自清种区、清种区、携种区、卸种区;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吸附压强最小值,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均大于理论计算吸附压强最小值;采用第1代常规气室结构排种器和本文设计排种器进行风压测定对比试验分析,验证了所选进气口位置参数的合理性;最后,以改变排种盘转速为例,选取排种器常用作业速度8、10、12、14 km/h,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为排种性能评价指标,通过仿真考察其排种性能,并与台架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仿真模拟中,当作业速度不大于14 km/h、负压为3 k Pa时,合格指数均不小于89. 7%,漏播指数不大于7. 8%,重播指数不大于2. 5%;台架试验中,在相同的作业速度和负压下,粒距合格指数均不小于90. 3%,重播指数不大于2. 7%,漏播指数不大于7%;仿真试验与台架试验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气吸式排种器 离散元法 DEM-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振动的玉米种子定向排序输送技术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应彪 赵学观 +3 位作者 徐丽明 李超 陆鑫 李世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8,共10页
根据振动送料原理,提出了一种实现玉米种子定向排列输送的方法,对种子的定向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探讨了定向过程中种子各种姿态的变化过程与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以郑单958玉米种子为试验对象,建立了振动定向试验装置;以台阶高度A、... 根据振动送料原理,提出了一种实现玉米种子定向排列输送的方法,对种子的定向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探讨了定向过程中种子各种姿态的变化过程与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以郑单958玉米种子为试验对象,建立了振动定向试验装置;以台阶高度A、滑槽倾角B、振幅C和频率D作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阶高度A、滑槽倾角B及其交互作用对种子定向效果具有极显著影响;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得出试验条件的最佳组合为:台阶高度为4 mm、滑槽倾角为4°、振幅为0.18 mm、频率为51.5 Hz。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分别对顺行和逆行种子进行10次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顺行定向成功率为93.5%,逆行定向成功率为89.4%。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分别对顺行和逆行的种子进行了观察验证分析,分析表明:种子的实际运动状态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定向播种 电磁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科穴盘苗单人操作嫁接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褚佳 张立博 +3 位作者 张铁中 张文波 王粮局 刘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3,共7页
为提高葫芦科穴盘苗嫁接机器人的人均操作效率,在原先机器的基础上优化改进,设计了葫芦科穴盘苗单人操作嫁接机器人,并进行了效率提高的理论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所设计的葫芦科穴盘苗单人操作嫁接机器人的人均操作效率与操作者的操作熟... 为提高葫芦科穴盘苗嫁接机器人的人均操作效率,在原先机器的基础上优化改进,设计了葫芦科穴盘苗单人操作嫁接机器人,并进行了效率提高的理论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所设计的葫芦科穴盘苗单人操作嫁接机器人的人均操作效率与操作者的操作熟练度呈负相关的关系,理论上,设计的单人操作嫁接机器人人均操作效率比改进前提高1倍。通过试验得出,在种苗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机器嫁接成功率可达95%,嫁接速度可达455株/h,实际作业的人均操作效率提高了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机器人 葫芦科 穴盘苗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定向种子带恒张力卷绕系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学观 徐丽明 +1 位作者 何绍林 邢洁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96,共7页
在玉米定向种子带的卷绕过程中,种子带的张力控制影响到种子带的质量。为此依据玉米定向种子带的要求,建立恒张力卷绕系统的传递函数,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玉米种子带的恒张力卷绕控制,创建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利用Matlab对其进行仿... 在玉米定向种子带的卷绕过程中,种子带的张力控制影响到种子带的质量。为此依据玉米定向种子带的要求,建立恒张力卷绕系统的传递函数,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玉米种子带的恒张力卷绕控制,创建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利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模糊控制算法,并将模糊控制算法通过西门子S7-200型PLC为核心的硬件控制电路应用于实际的张力控制,并进行了实际的卷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具有更好的动态稳定性和跟踪性能,张力产生阶跃时,系统过渡时间约为2 s,超调量在1.2%内,能够较好地满足种子带的卷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定向播种 恒张力系统 自适应模糊 PID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耕作部件极窄刀齿与土壤作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尤泳 贺长彬 +1 位作者 王德成 王光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8,共9页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和低扰动土壤处理技术的发展,新型土壤耕作部件越来越多地采用窄类或极窄类刀齿形式。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土槽试验,对矩形齿和三角形齿两种极窄刀齿贯入土壤造成的土壤失效机理、刀齿工作时的主要阻力来源、刀齿形状...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和低扰动土壤处理技术的发展,新型土壤耕作部件越来越多地采用窄类或极窄类刀齿形式。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土槽试验,对矩形齿和三角形齿两种极窄刀齿贯入土壤造成的土壤失效机理、刀齿工作时的主要阻力来源、刀齿形状尺寸参数对贯入阻力的影响以及刀齿贯入阻力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极窄刀齿在贯入土壤过程中,土壤与刀齿相互作用产生应力场和速度场,土壤主要受到刀齿的挤压而失效;刀齿所受阻力可以通过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力学分量进行预测,特别是该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刀齿在不同深度下所受阻力的变化趋势,研究还发现在土壤参数一定的情况下,极窄刀齿所受阻力与刀齿和土壤的接触面积直接相关,极窄刀齿的形状尺寸参数是其受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耕作部件 极窄刀齿 土壤失效机理 预测模型 相互作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国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发展中的现代物理技术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邵长勇 尤泳 +5 位作者 王光辉 王志琴 唐欣 李平路 刘亮东 王德成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0-72,75,共4页
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优良的种子种苗是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安国中药质量的日趋下降,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用药安全,也摧残了中医药本身的生命力。如何提高中药材种子种苗的质量,发挥种子、种... 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优良的种子种苗是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安国中药质量的日趋下降,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用药安全,也摧残了中医药本身的生命力。如何提高中药材种子种苗的质量,发挥种子、种苗增产潜力,是促进安国中药材优质高产的关键。论文基于现代物理技术处理农作物种子应用效果明显的基础上,从现代物理技术种子处理的视角来研究中草药种子的播前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现代物理技术诱发中草药当代性状变化,促进中草药的诱变育种,从而推动安国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发展的对策,为安国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理技术 中药材 种子种苗 产业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肥料离散元仿真边界参数系统化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刘彩玲 魏丹 +3 位作者 宋建农 黎艳妮 都鑫 张福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2-89,共8页
离散元边界参数对仿真精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提高离散元仿真精度,以大颗粒尿素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Plackett-Burman休止角仿真试验进行了重要边界参数的筛选,确定影响显著的参数依次为尿素颗粒间滚动摩擦因数、颗粒间静摩擦因数和颗... 离散元边界参数对仿真精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提高离散元仿真精度,以大颗粒尿素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Plackett-Burman休止角仿真试验进行了重要边界参数的筛选,确定影响显著的参数依次为尿素颗粒间滚动摩擦因数、颗粒间静摩擦因数和颗粒与ABS板间静摩擦因数,且3种边界参数影响尿素颗粒堆积特性,休止角随着3种边界参数的增大而增大。利用自制静摩擦因数测量仪和虚拟仿真标定方法分别对颗粒与ABS板间的静摩擦因数、颗粒间静摩擦因数和颗粒间滚动摩擦因数进行研究,并对确定值进行了堆积过程的仿真和试验验证,仿真休止角与实际试验休止角相对误差仅为0.36%,不同含水率下的实际试验休止角与标定参数下的仿真休止角相对误差均不大于3.25%,表明仿真确定的边界参数和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肥料 离散元 休止角 边界参数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一种茄科整排自动嫁接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尹权 张铁中 +3 位作者 李军 褚佳 吴长兵 刘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3,共9页
为满足现代智能农业生产需求,提高蔬菜嫁接作业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力的投入与强度,研究了高效、可靠、安全的茄科劈接式或贴接式自动整排嫁接机的控制系统。采用欧姆龙CP1H系列的PLC作为中央控制单元,以控制电磁阀、继电器、伺服电机、... 为满足现代智能农业生产需求,提高蔬菜嫁接作业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力的投入与强度,研究了高效、可靠、安全的茄科劈接式或贴接式自动整排嫁接机的控制系统。采用欧姆龙CP1H系列的PLC作为中央控制单元,以控制电磁阀、继电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执行元件的工作。依据嫁接机作业时的流程工艺和调试安装时的需求,采用CX-programmer专业编程软件,编写T形图控制程序,提供自动运行、单步运行及功能单元独立运行三种模式。试验表明:该茄科整排嫁接机在自动运行模式下,单株程序运行时间5.33s,作业效率可达1 015株/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嫁接 PLC 控制系统 信号识别 调试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物理工程技术在种子播前处理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德成 邵长勇 +1 位作者 方宪法 张东兴 《农业工程》 2013年第S1期17-20,共4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电、热和机械为代表的物理技术处理种子的方法开始得到研究与应用,一种以物理手段为植物生长发育促进因子的新型农业技术应运而生。从农作物种子具有电、热和机械3大物理特性入手,阐述了现代物理技术在农作物...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电、热和机械为代表的物理技术处理种子的方法开始得到研究与应用,一种以物理手段为植物生长发育促进因子的新型农业技术应运而生。从农作物种子具有电、热和机械3大物理特性入手,阐述了现代物理技术在农作物种子播前处理上取得的效果,对现代物理工程技术促进种子产业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理工程技术 种子播前处理 物理种业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种子播前处理技术研究动态及展望 被引量:6
11
作者 邵长勇 王德成 +5 位作者 刘亮东 尤泳 王光辉 唐欣 梁凤臣 赵立静 《中国种业》 2014年第12期1-4,共4页
等离子体是物质存在的第4种状态,即物质第4态,是一种能量更高的物质聚集态,将冷等离子体技术应用到农作物种子播前处理上,是现代物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最新应用。在农作物种子播种前用冷等离子体处理机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达到使农作... 等离子体是物质存在的第4种状态,即物质第4态,是一种能量更高的物质聚集态,将冷等离子体技术应用到农作物种子播前处理上,是现代物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最新应用。在农作物种子播种前用冷等离子体处理机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达到使农作物显著增产和抗逆性增强的效果。研究冷等离子体种子播前处理国内外研究动态,可以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开始新的有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 种子播前处理 国内外研究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物理工程技术的牧草种子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长勇 王德成 +5 位作者 尤泳 王光辉 唐欣 梁凤臣 赵立静 刘亮东 《中国奶牛》 2014年第11期44-47,共4页
牧草休眠、老化生理等导致种子活力低下,该项研究一直是种子科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如何提高牧草种子的质量,发挥种子增产潜力,是促进牧草产业优质高产的关键。之前的研究表明,应用现代物理工程技术处理农作物、中草药的种子,能够提高... 牧草休眠、老化生理等导致种子活力低下,该项研究一直是种子科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如何提高牧草种子的质量,发挥种子增产潜力,是促进牧草产业优质高产的关键。之前的研究表明,应用现代物理工程技术处理农作物、中草药的种子,能够提高种子促壮复生的能力,因此本文从现代物理技术种子处理的视角来研究牧草种子的播前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牧草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我国牧草种子产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理技术 牧草产业 牧草种子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物理工程技术在林果苗木产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金奎 王德成 +3 位作者 邵长勇 王光辉 刘亮东 尤泳 《农业工程》 2014年第S1期26-29,共4页
种业品种单一、质量较差和依赖进口等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林果苗木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提高林果苗木种子的品质、丰富品种是提高我国林果苗木种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促进我国林果苗木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因素。现代物理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 种业品种单一、质量较差和依赖进口等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林果苗木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提高林果苗木种子的品质、丰富品种是提高我国林果苗木种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促进我国林果苗木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因素。现代物理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应用已有研究,合理地应用现代物理工程技术,可以提高种子活力与作物产量,并能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分析了我国林果苗木种业存在的问题,从现代物理工程技术的角度剖析解决方法,提出我国林果苗木种业的发展思路,为林果苗木产业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果苗木 现代物理工程技术 种子播前处理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苜蓿表观遗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邵长勇 王德成 +6 位作者 杨鹏 刘亮东 尤泳 王光辉 唐欣 梁凤臣 张丽丽 《中国种业》 2015年第3期12-14,共3页
介绍了表观遗传学的概念、概述了其研究范畴及相关进展,主要从表观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总结了基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表观遗传在苜蓿改良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具体实施方法,并且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表观遗传变异 冷等离子体 种子播前处理技术 苜蓿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精量排种器电驱PID控制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价(英文) 被引量:16
15
作者 和贤桃 丁友强 +6 位作者 张东兴 杨丽 崔涛 魏剑涛 刘全威 颜丙新 赵东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33,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PID的排种器电驱控制系统,取消了播种机采用地轮和链条驱动的方式,提高了播种机的播种质量和作业速度。采用PID算法控制排种盘转速,在目标转速与当前转速差异较大时,加入PID积分分离算法,以减少转速的超调量。通过整...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PID的排种器电驱控制系统,取消了播种机采用地轮和链条驱动的方式,提高了播种机的播种质量和作业速度。采用PID算法控制排种盘转速,在目标转速与当前转速差异较大时,加入PID积分分离算法,以减少转速的超调量。通过整定后的PID参数为:K_p=16、K_i=0.05、K_d=36,在其排种盘转速范围为0~24 r/min时,响应时间、超调量、稳态误差分别为0.4秒,1.56%和0.75%。试验结果表明,在12 km/h的高速播种作业条件下,采用该电驱控制系统的排种器排种单粒率仍然可达到98.4%,其重播率和漏播率小于1%。采用本文研究的基于PID算法的排种控制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排种质量和更高的排种速度,使排种器更适宜高速精量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电驱控制 性能 PID整定 积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精准变量播种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杜兆辉 和贤桃 +3 位作者 杨丽 张东兴 崔涛 钟翔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6,共16页
变量播种技术可依据农田环境空间异质性调整玉米播种量,实现生长环境与播种量的合理精准匹配,是突破玉米单产提升瓶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玉米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该研究按照玉米变量播种技术实施过程,从土壤肥力指标精确获... 变量播种技术可依据农田环境空间异质性调整玉米播种量,实现生长环境与播种量的合理精准匹配,是突破玉米单产提升瓶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玉米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该研究按照玉米变量播种技术实施过程,从土壤肥力指标精确获取技术、最佳播量决策技术以及播量精准调控技术3个方面对玉米变量播种技术与装备进行综述。阐述了基于近地传感和遥感的土壤肥力指标快速获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影响土壤肥力指标由点到面转化的土壤属性空间插值方法和影响土壤肥力分类结果的农田管理区划分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重点分析了基于农田管理区和基于模型的变量播种决策方法的研究现状与优缺点,依据国外变量播种决策研究思路,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田间试验和机器学习的3种播量决策方法;综述了国外变量播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归纳了国内电驱排种系统在作业速度测量、排种器驱动方式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剖析了变量播种过程中存在的播种滞后问题及其补偿方法。针对中国玉米变量播种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最佳播量决策技术与播量精准调控技术薄弱的问题,提出未来在玉米变量播种领域需开展的研究重点和发展建议:1)研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变量播种装备,实现玉米单产的进一步提升,应加快对土壤肥力指标原位动态检测方法及装备的研究,实现土壤肥力指标的精准快速高密度获取;2)应着重对变量播种决策技术进行研究,开展广泛的基于土壤属性的玉米播量决策试验,建立试验数据查询平台;3)应加强对玉米精量排种器、电驱式排种控制系统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作业速度高精度检测方法和无刷电机高精度控制算法的研究,研制具备高排种质量、高响应速度的玉米精量播种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变量播种 播量决策 控制系统 农业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玉米茎秆强度的无损检测研究
17
作者 张天亮 张东兴 +4 位作者 崔涛 杨丽 解春季 杜兆辉 肖天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3-1709,共7页
针对传统玉米茎秆强度破坏式检测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采用高光谱成像数据结合统计学习方法对灌浆期和蜡熟期的19个玉米品种的茎秆穿刺强度和折断力进行检测,给出适于进行玉米茎秆强度检测的特征提取和建模方法。试验在5000株·亩^(... 针对传统玉米茎秆强度破坏式检测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采用高光谱成像数据结合统计学习方法对灌浆期和蜡熟期的19个玉米品种的茎秆穿刺强度和折断力进行检测,给出适于进行玉米茎秆强度检测的特征提取和建模方法。试验在5000株·亩^(-1)种植密度下种植了19个玉米品种,采集灌浆期和蜡熟期茎秆基部的高光谱图像,使用目标区域分割的方式自动进行光谱图像反射率校正和目标光谱曲线提取。对采集的样本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包裹式特征提取法提取光谱特征,并分别建立了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茎秆强度预测模型。通过对各特征提取方法和各模型交叉验证预测结果的对比,找到适于进行玉米茎秆强度检测的特征提取和建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PCA方法提取光谱特征具有明显的降维效果,但用PCA方法提取特征建立的PCR模型对玉米茎秆强度的预测效果一般,用包裹式特征提取方法建立的PLSR模型在灌浆期和蜡熟期的模型预测效果均优于PCR模型,模型的剩余预测残差(RPD)在2.90~3.93之间,可以用于定量分析预测茎秆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强度 折断力 高光谱成像 主成分回归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种盘和负压腔室同步旋转气吸式玉米精量排种器设计 被引量:43
18
作者 颜丙新 张东兴 +3 位作者 崔涛 和贤桃 丁友强 杨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5-23,共9页
针对传统气吸式排种器工作时排种盘与负压腔室的密封垫之间相对转动,易导致密封垫磨损,从而造成排种器密闭性下降、风压需求增加、作业精度降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排种盘和负压腔室同步旋转的气吸式排种器,将排种盘与负压腔室固定连接,... 针对传统气吸式排种器工作时排种盘与负压腔室的密封垫之间相对转动,易导致密封垫磨损,从而造成排种器密闭性下降、风压需求增加、作业精度降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排种盘和负压腔室同步旋转的气吸式排种器,将排种盘与负压腔室固定连接,作业时同步旋转,使排种盘和密封垫之间不产生相对运动,达到无摩擦、低气压损失、高排种精度的效果。基于机械扰种和重力辅助充种原理,将该排种器排种盘设计为带直线凸起的环形锥台,分析确定了排种器工作区域,计算了排种盘的关键结构参数。以含水率为12.8%,千粒质量为351 g的郑单958未分级种子为试验对象,借助中国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排种器性能检测仪对该排种器作业效果进行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作业速度10 km/h以下,所研制的排种器在负压值–3.5~–5.5 kPa时,粒距合格指数均能达到91.6%,漏播指数均小于5.2%,重播指数均小于5.4%,各项指标优于国标要求,能实现有效排种。与Kverneland排种器的对比试验表明,要达到相同合格指数,设计的盘室同步气吸式精量排种器所需负压值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种子 设计 气吸式 排种器 机械扰种 重力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复充种型孔带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充种性能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彩玲 王亚丽 +3 位作者 都鑫 宋建农 王继承 张福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6,共8页
为解决杂交稻工厂化穴盘育秧低播量精密播种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擦复充种型孔带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对种子充填过程进行了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确定影响试验指标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型孔方向角、型孔带速度、型孔带倾角和种层厚度。通过EDEM离散... 为解决杂交稻工厂化穴盘育秧低播量精密播种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擦复充种型孔带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对种子充填过程进行了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确定影响试验指标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型孔方向角、型孔带速度、型孔带倾角和种层厚度。通过EDEM离散元软件仿真分析了种子多次循环重复充种过程和充种效果,并分别分析了型孔带速度、型孔带倾角、种层厚度对充种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仿真分析结果进行了较优组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型孔方向角为90°,型孔带倾角为43°,型孔带转速为0.11 m/s,种层厚度为50 mm时充种合格率为96.4%,多粒率为1.4%,漏充率为2.2%,种子破碎率为0.18%,效果较优。摩擦复充种型孔带式水稻精量排种器能够满足杂交稻低播量精密播种的农艺要求,研究结果为工厂化穴盘育秧精量播种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农作物 计算机仿真 复充种 型孔带 精量播种 离散元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深松试验台作业参数减阻减振优化 被引量:19
20
作者 孙亚朋 董向前 +3 位作者 宋建农 刘彩玲 王继承 张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3-49,共7页
振动深松具有降低耕阻的作业优势,但振动对驾驶员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制约其推广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考察深松铲振频、振幅、前进速度3个工作参数与耕阻、振动2个试验指标的关系,利用Design-Expert响应面分... 振动深松具有降低耕阻的作业优势,但振动对驾驶员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制约其推广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考察深松铲振频、振幅、前进速度3个工作参数与耕阻、振动2个试验指标的关系,利用Design-Expert响应面分析法,得到2个指标的回归模型,并进行优化分析。综合分析得到一组减阻减振的优化解:振幅21 mm、振频4.2 Hz、前进速度3.4 km/h,在该组工作参数下,与非振动深松相比,振动深松的耕阻最大值变化较小,耕阻最小值、平均值分别减小46.2%、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优化 振动 深松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