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服务及其空间流动:连接风景园林与人类福祉的纽带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文平 《风景园林》 2018年第3期100-104,共5页
风景园林空间及其功能是人类福祉的基本来源,而人类福祉需求则是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厘清风景园林与人类福祉的关系对风景园林创建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从服务角度强调风景园林对人类福祉的贡献,梳理风景园林提供的景观... 风景园林空间及其功能是人类福祉的基本来源,而人类福祉需求则是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厘清风景园林与人类福祉的关系对风景园林创建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从服务角度强调风景园林对人类福祉的贡献,梳理风景园林提供的景观服务类型,分析景观服务的空间流动过程、类型及其机制,从而揭示出景观服务在哪里产生、流向哪里、实际在哪里被使用等过程。基于景观服务及其空间流动特征,提出基于景观服务供需平衡的风景园林空间管理框架,以期为满足人类福祉需求的风景园林空间布局和管理决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类福祉 景观服务 空间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湖泊湿地建成环境对PM10、PM2.5浓度影响因子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曾元梓 陈奕汝 +1 位作者 郭慧娟 朱春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109,共6页
选择武汉市主城区12块湖泊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LUR模型分析了城市湖泊湿地建成环境对空气PM_(10)、PM_(2.5)浓度的关键影响因子。测定时间为2014年7月,分别对12块湖泊湿地空气PM_(10)、PM_(2.5)进行同步测定,挑选晴好无风相似的3d进行... 选择武汉市主城区12块湖泊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LUR模型分析了城市湖泊湿地建成环境对空气PM_(10)、PM_(2.5)浓度的关键影响因子。测定时间为2014年7月,分别对12块湖泊湿地空气PM_(10)、PM_(2.5)进行同步测定,挑选晴好无风相似的3d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项主成分,包括缓冲区内道路、水体、周边大型水体和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及气象影响因子,主成分因子解释度达到总方差的91.2%;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识别出与PM_(10)、PM_(2.5)日均浓度相关性显著的影响因子,分别为道路占比(300、500m范围)、湿地外侧500m范围内非硬质下垫面占比、湖泊湿地面积(PM_(10))、距中心城区距离;根据PM_(10)、PM_(2.5)日均浓度值与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分别为0.348~0.600、0.491~0.534(P<0.05),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说明了由城市湖泊湿地建成环境对PMs关键影响因子构建的LUR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合理规划城市湖泊湿地周边建成环境土地利用类型,对整个湖泊湿地的空气质量改善效应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湿地 湖泊湿地 建成环境 PM10 PM2.5 LU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观光茶园景观美学功能与生态环境效应耦合关系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伍家台生态茶园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倪典 赵珂馨 +2 位作者 董永逸 杨晓宇 刘文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86-89,共4页
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伍家台村生态观光茶园为例,基于美景度评判法(SBE)法对茶园景观美学功能进行了评价,并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度、辐射热等方面测度了茶园生态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茶园景观美学功能和其生态... 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伍家台村生态观光茶园为例,基于美景度评判法(SBE)法对茶园景观美学功能进行了评价,并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度、辐射热等方面测度了茶园生态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茶园景观美学功能和其生态环境效应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美景度与茶排优美程度、建筑物美观程度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同游步道与环境协调程度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茶排优美程度与空气相对湿度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与光照度、天空辐射热、地表逆辐射热、空气温度、地表温度、风速则没有显著相关性;茶园建筑物美观度、游步道与环境协调程度均与生态环境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可见,茶行排列是生态观光茶园建设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茶园 景观评价 生态评价 美景度评判法(SBE法) 恩施州伍家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运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歆韵 高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57,共4页
为使风景园林评论更雄辩,需让评论建立在坚实的证据之上。引入现代口述史作为风景园林评论的一项重要证据,并提出风景园林四重证据法,即让文献资料、影像资料、调研数据和口述史资料相互印证补充。现代口述史既指记录和保存口述内容的方... 为使风景园林评论更雄辩,需让评论建立在坚实的证据之上。引入现代口述史作为风景园林评论的一项重要证据,并提出风景园林四重证据法,即让文献资料、影像资料、调研数据和口述史资料相互印证补充。现代口述史既指记录和保存口述内容的方法,也指该过程的产物。区别于传统口述史,其因严谨的操作规范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运用方法分为收集式运用和验证式运用2种。收集式运用是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基本运用;验证式运用是创造性运用。2种方法可以分别或结合使用。最后强调通过严守操作规范、减少听者设计、提前策划倾听和保持评论距离来保证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评论 口述史 风景园林四重证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