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A-SBM模型的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生态效率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李首涵 杨萍 +1 位作者 李忠德 杨洁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3期98-103,共6页
通过构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生态效率的DEA-SBM评价模型,以滨州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测算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现代农业的生态效率,并将其与CCR模型得到的不含污染变量情况下的农业技术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 通过构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生态效率的DEA-SBM评价模型,以滨州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测算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现代农业的生态效率,并将其与CCR模型得到的不含污染变量情况下的农业技术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现代农业生态效率不断提高,但存在地区差异;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化肥、农药过量投入带来环境污染以及农业机械、劳动力、土地、水资源过量使用和管理粗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现代农业 生态效率 DEA-S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5种菊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飞 王烨楠 +6 位作者 朱娇 马蕾 齐宇 王成鹏 温超 张冀华 吕晓惠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50,共6页
本试验设置不同浓度NaCl(0、0.2%、0.4%、0.6%、0.8%、1.0%、1.2%、1.4%),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等指标,研究盐胁迫对5种菊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向日葵、波斯菊种子... 本试验设置不同浓度NaCl(0、0.2%、0.4%、0.6%、0.8%、1.0%、1.2%、1.4%),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等指标,研究盐胁迫对5种菊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向日葵、波斯菊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表现出先高后低的趋势;松果菊、金盏菊、地被菊种子随NaCl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波斯菊胚芽、胚根的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地被菊、金盏菊、松果菊种子随NaCl浓度的升高,胚芽、胚根的生长均呈下降趋势。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菊科植物种子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其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向日葵、地被菊、波斯菊、松果菊、金盏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菊科 种子萌发 耐盐性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胁迫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晨 李秀杰 +2 位作者 韩真 刘莉萍 李勃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144-148,共5页
光合作用作为葡萄生长发育和优质丰产的基础,对葡萄的单产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温度、干旱、盐分、光照等非生物胁迫因子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今后葡萄... 光合作用作为葡萄生长发育和优质丰产的基础,对葡萄的单产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温度、干旱、盐分、光照等非生物胁迫因子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今后葡萄光合作用的环境影响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物胁迫 葡萄 光合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淡水恢复工程湿地水质监测及其评价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燕 刘雪兰 +6 位作者 伏春燕 董红云 李新华 阎百兴 吴家强 阎佩佩 石天虹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04-108,123,共6页
以黄河三角洲引黄沟渠、连河湿地和恢复湿地三种湿地系统2018年实地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铜、锌、铬和铅为评价指标,采用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仅5... 以黄河三角洲引黄沟渠、连河湿地和恢复湿地三种湿地系统2018年实地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铜、锌、铬和铅为评价指标,采用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仅5月份引黄沟渠水质为Ⅳ类,其余各时期三种湿地系统水质均处于Ⅴ类水质状态,说明用于淡水恢复工程的黄河水也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有效削弱污染程度需要对黄河三角洲上游来水进行严格污染管控。三种湿地水质监测结果显示:11月份三种湿地系统中各污染指标均高于5月份和8月份,这是由于11月份各湿地系统水量大量减少所致;而且各湿地系统铜、锌不存在污染风险,而铬、铅存在较大污染风险。因此,建议11月后及时补充黄河水,以有效削弱各湿地系统的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淡水 湿地系统 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盐碱地紫花苜蓿施氮效果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名江 吴波 +3 位作者 李来永 张清平 张进红 王国良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3-58,共6页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应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以苜蓿产量(Total Dry Matter,TD...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应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以苜蓿产量(Total Dry Matter,TDM),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干物质消化率(Digestible Dry Matter,DDM)、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RFV)以及净能(Net Energy,NE)为评价指标,对盐碱地不同氮肥处理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以及土壤养分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N50-2>N100-4>N100-1>N50-4>N50-1>N100-2>N0;土壤肥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N50-2>N50-4>N100-4>N50-1> N100-2>N0>N100-1。因此,在盐碱地条件下,综合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以及土壤肥力,N50-2是最佳的施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产量 营养品质 土壤养分 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观光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晨 李秀杰 +2 位作者 杨晓宏 韩真 李勃 《落叶果树》 2018年第1期15-17,共3页
阐述了国内外观光葡萄园的概况;对中国葡萄观光园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为建成集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果园,创新服务型的葡萄产业新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益,对葡萄观光园的设计、布局,葡萄文化的导入等问题... 阐述了国内外观光葡萄园的概况;对中国葡萄观光园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为建成集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果园,创新服务型的葡萄产业新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益,对葡萄观光园的设计、布局,葡萄文化的导入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观光园 设计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阔叶林冠层非光合组分对冠层FPAR的影响分析——一种分层模拟的方法
7
作者 梁守真 隋学艳 +4 位作者 姚慧敏 王猛 侯学会 陈劲松 马万栋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6,共8页
估算并消除冠层非光合组分(non-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NPV)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对准确估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具有重要意义。以落叶阔叶林为例,通过设置不同情景,应用任意倾斜叶片散射(scatteri... 估算并消除冠层非光合组分(non-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NPV)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对准确估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具有重要意义。以落叶阔叶林为例,通过设置不同情景,应用任意倾斜叶片散射(scattering by arbitrary inclined leaves,SAIL)模型进行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PAR)的分层模拟,分析冠层NPV的FPAR的变动及其对冠层FPAR的贡献,并初步探讨落叶阔叶林NPV的FPAR的估算方法。结果表明,冠层NPV的FPAR的大小与冠层结构相关,在高覆盖度植被区NPV对冠层FPAR的贡献通常较小,但在低植被覆盖区的贡献会较高;NPV降低了冠层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与NPV的FPAR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可用来描述NPV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分量(FPAR) 非光合组分(NPV)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花生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丽萍 郭洪海 +3 位作者 朱振林 李新华 郭峰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1-468,共8页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本研究旨在划分全国花生种植生态适宜区,以期为发挥花生种植的区域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与花生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土壤等13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行政区划中...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本研究旨在划分全国花生种植生态适宜区,以期为发挥花生种植的区域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与花生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土壤等13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行政区划中的县域为评价单元,利用2005-2014年的气候、土壤基础数据,在Arc GIS平台中建立生态适宜性评价数据库。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及综合指数模型得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数。研究结果划分4个不同等级,分别为最适宜(0. 70-0. 89],适宜(0. 56-0. 70],次适宜(0. 42-0. 56],不适宜[0. 11-0. 42]。其中以适宜等级所含评价单元最多,其余依次为次适宜、最适宜、不适宜。各适宜等级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以最适宜区为中心,适宜、次适宜区域依次向两侧扩展。最适宜区及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河谷地带及绿洲,集中在广西、山东、重庆、河南等9省市,与中国目前的花生生产现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生态适宜性 评价指数 县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sail模型和Landsat 8数据的小麦冠层含水量反演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侯学会 王猛 +4 位作者 刘思含 高帅 隋学艳 梁守真 万华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3-497,共5页
为对比分析Prosail模型和Landsat 8数据在植被含水量反演中的效果,以冠层等效水厚度为植被含水量指标,首先基于地面实测植被参数和Landsat 8波谱响应函数,得到基于Prosail模型的宽波段反射率,并基于模拟宽波段数据和TM8卫星数据构建归... 为对比分析Prosail模型和Landsat 8数据在植被含水量反演中的效果,以冠层等效水厚度为植被含水量指标,首先基于地面实测植被参数和Landsat 8波谱响应函数,得到基于Prosail模型的宽波段反射率,并基于模拟宽波段数据和TM8卫星数据构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及两种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NDWI),评价每种指数与小麦冠层含水量的相关性,再基于模拟植被数据、TM8植被数据和小麦冠层含水量,开展植被水分含量的建模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rosail模型模拟得到的NDWI5和基于Landsat 8构建的NDWI5在小麦冠层含水量反演中的精度均优于NDVI、EVI和NDWI7,且二者的反演精度较为一致,可为地面实测数据过少的区域植被冠层含水量遥感反演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冠层含水量 NDWI Prosail LANDSAT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同品种燕麦生产性能比较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国良 吴波 +2 位作者 张进红 姜慧新 孙启忠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为筛选出适宜黄河三角洲地区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方法,对20个燕麦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燕麦株高、生育期、产量、茎叶比、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 为筛选出适宜黄河三角洲地区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方法,对20个燕麦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燕麦株高、生育期、产量、茎叶比、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等指标差异显著。在统一收获日期,青海444和枪手达到蜡熟期,属早熟品种;青引1号、莫妮卡、福特、贝勒、梦龙5个品种达到乳熟期,属中熟品种;其他品种均处于灌浆期,属晚熟品种。太阳神、莫妮卡、枪手、梦龙生长速度快,株高较高,太阳神株高最高达到113.60cm;所有品种中,茎、叶、穗分别占全株比例的范围在26.04%~42.54%、7.87%~16.71%、43.50%~63.39%,叶茎比范围在0.23~0.51;梦龙、福特、甜燕1号、青引1号、枪手干草产量较高,其中梦龙最高达到11812.59 kg/hm^2。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为甜燕1号达9.93%,粗脂肪(EE)含量最高为甜燕2号达3.84%,中性洗涤纤维(NDF)最低为贝勒40.52%,酸性洗涤纤维(ADF)最低为领袖25.41%;贝勒和领袖相对饲料价值(RFV)显著高于ESK和太阳神(P<0.05),其他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综上分析,梦龙、福特、青引1号、枪手在干草产量和饲用价值综合评价方面表现较好,适宜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燕麦品种 生产性能 营养成分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进红 刘名江 +2 位作者 吴波 王国良 盛亦兵 《农学学报》 2019年第2期64-71,共8页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分析评价了5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连续3年的株高、产量等性状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差异较大,四季旺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不能正常...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分析评价了5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连续3年的株高、产量等性状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差异较大,四季旺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不能正常生长。3年生长过程中‘SR4030’、‘中苜1号’、‘55V12’、‘中苜2号’、‘巨能6’、‘巨能551’、‘新牧2号’、‘鲁苜1号’等品种株高和产量均表现较好,其中‘,SR4030’年干草总产量最高达20.53 t/hm^2,株高最高达76.50 cm‘;龙牧806’‘、草原3号’‘、大富豪’、‘DLF-194’、‘皇后’、‘阿尔冈金’、‘苜蓿王’、‘敖汉’等品种株高和产量均较低。总体而言,不同苜蓿品种干草产量和株高随茬次增加呈降低趋势。‘SR4030’的生产性能最好,是最适宜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种植的品种,其次为‘中苜1号’‘、55V12’‘、中苜2号’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 产量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方式对黄淮海区域小麦-玉米轮作制农田土壤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新华 董红云 +3 位作者 朱振林 杨丽萍 贾曦 郭洪海 《土壤与作物》 2019年第3期280-287,共8页
黄淮海区域每年生产作物秸秆约2.3亿t,为探讨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该区主要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周年排放的影响,以秸秆不还田(CK)作为对照,设置秸秆直接还田(CS)、秸秆-菌渣还田(CMS)和秸秆过腹还田(CGS)3种还田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 黄淮海区域每年生产作物秸秆约2.3亿t,为探讨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该区主要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周年排放的影响,以秸秆不还田(CK)作为对照,设置秸秆直接还田(CS)、秸秆-菌渣还田(CMS)和秸秆过腹还田(CGS)3种还田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秸秆不同方式还田下小麦-玉米轮作制农田土壤周年温室气体(CO2、N2O和CH4)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影响小麦-玉米轮作制农田土壤周年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和累计排放量,但不能改变其源/汇功能。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农田土壤均为CO2和N2O的排放源,CH4的汇。与CK相比,CS和CGS处理均增加周年CO2和N2O累计排放量,CMS处理则与之相反;3种还田方式均降低周年CH4累计吸收量。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也显著影响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GWP),小麦-玉米轮作制农田土壤周年GWP在3个时间尺度(20a、100a和500a)上,均表现为CGS>CS>CK>CMS,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即在秸秆-菌渣还田方式下,农田土壤周年GWP最低。因此,可采取秸秆-菌渣还田方式,以降低该区域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减缓全球变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小麦-玉米轮作制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黄淮海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红宝石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宫磊 王珊 +6 位作者 苏玲 陈迎春 任凤山 王咏梅 杨立英 唐美玲 赵克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6期60-61,136,共3页
以8年生红宝石无核为试材,在花前7 d至初花期进行花穗整形处理,研究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红宝石无核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红宝石无核葡萄果实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着色度,果形指数无差异。综... 以8年生红宝石无核为试材,在花前7 d至初花期进行花穗整形处理,研究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红宝石无核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红宝石无核葡萄果实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着色度,果形指数无差异。综合来看,留穗尖9 cm花穗整形方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着色度最好,穗重、单粒重较大,果实综合品质优良,是红宝石无核最佳的花穗整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宝石无核 花穗整形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候信息的山东省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侯学会 隋学艳 +2 位作者 姚慧敏 梁守真 王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作物长势监测是农情监测的核心内容之一,处在不同生育期的作物长势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提高大范围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的精度,利用2001―2015年间获取的MOD09A1数据,以山东省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逐年提取冬小麦抽穗期基础上,探讨研究区近15 ... 作物长势监测是农情监测的核心内容之一,处在不同生育期的作物长势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提高大范围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的精度,利用2001―2015年间获取的MOD09A1数据,以山东省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逐年提取冬小麦抽穗期基础上,探讨研究区近15 a间冬小麦抽穗期长势时空格局。研究表明,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相比,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提取的冬小麦抽穗期与地面观测数据有更好的一致性。研究区冬小麦抽穗期主要集中在4月中、下旬,并从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渐推迟;与NDVI,EVI和归一化差值红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infrared index,NDII)相比,产品改进–NDVI(product improve–NDVI,PI_NDVI)更能反映冬小麦的实际长势。基于该指数监测冬小麦长势,2001―2015年间山东省冬小麦抽穗期长势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年际间波动较大,相同年份不同区域的冬小麦长势存在明显差异;而大部分区域长势状况比较一致,与多年平均状况持平。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相关研究较为一致,基于遥感进行大范围和长时间作物长势监测的思路可以为以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长势 遥感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物候提取方法的小麦物候提取 被引量:12
15
作者 侯学会 隋学艳 +2 位作者 梁守真 王猛 董敏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0,共6页
鉴于不同植被物候遥感提取方法在冬小麦物候提取中的对比研究鲜有报道,利用4种常用的植被物候遥感提取方法——动态阈值法、延后滑动平均法、导数法和Logistic函数拟合法,以及一种基于累积植被指数提取植被物候提取的方法iNDVI-Logistic... 鉴于不同植被物候遥感提取方法在冬小麦物候提取中的对比研究鲜有报道,利用4种常用的植被物候遥感提取方法——动态阈值法、延后滑动平均法、导数法和Logistic函数拟合法,以及一种基于累积植被指数提取植被物候提取的方法iNDVI-Logistic,提取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期和成熟期,并从空间格局分析和地面观测数据验证2个方面对5种方法提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种方法监测的冬小麦物候期在空间格局上较为一致,从南向北逐渐推迟;利用地面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动态阈值法和iNDVI-Logistic方法监测冬小麦返青期精度相近,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5种方法获得的冬小麦成熟期精度较高,与真实值的偏差都在0.1之内,且都通过极显著关系检验,其中iNDVI-Logistic方法提取结果精度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578。总体来看,综合作物生长累积模型和函数拟合法的iNDVI-Logistic法在华北平原冬小麦物候研究中可以获得较好的精度。多种方法的比较可以弄清每种方法在华北平原冬小麦物候提取中的优缺点和适宜性,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青期 成熟期 冬小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果实中糖代谢及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艳侠 亓桂梅 +1 位作者 董兴全 王珊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1,共5页
糖的积累是决定果实内在品质的关键,葡萄果实中的糖由葡萄糖、果糖、蔗糖组成,蔗糖代谢是糖积累的重要环节。综述了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种类和积累过程.阐述了外源激素物质和各种栽培措施对葡萄果实中糖积累和代谢酶的影响,以及果实... 糖的积累是决定果实内在品质的关键,葡萄果实中的糖由葡萄糖、果糖、蔗糖组成,蔗糖代谢是糖积累的重要环节。综述了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种类和积累过程.阐述了外源激素物质和各种栽培措施对葡萄果实中糖积累和代谢酶的影响,以及果实发育过程糖代谢调控与转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通过了解葡萄果实中糖代谢影响因素和转运机制,为葡萄果实品质的改善和糖类物质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果实 糖代谢 植物激素 栽培措施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个早熟鲜食葡萄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迎春 张晶莹 +3 位作者 宫磊 赵克义 吴新颖 杨立英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0,35,共8页
以亲本‘葡萄园皇后’‘红香蕉’和子代‘丰宝’‘红双味’‘贵妃玫瑰’‘黑香蕉’6个早熟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其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调查各品种成熟果实的芳香物质差异。结果表明,成熟果... 以亲本‘葡萄园皇后’‘红香蕉’和子代‘丰宝’‘红双味’‘贵妃玫瑰’‘黑香蕉’6个早熟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其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调查各品种成熟果实的芳香物质差异。结果表明,成熟果实中C6化合物含量高,是贡献最大的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具有青草、草本香气的2-己烯醛和己醛;烯烃类、酯类是构成不同品种葡萄特征香气的重要组成,其中反式-β-紫罗兰酮、里那醇、香茅醇等具有玫瑰花香的化合物的气味活性值高,对‘贵妃玫瑰’‘葡萄园皇后’贡献较大;具有果香、香蕉香气的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乙酯的气味活性值高对‘红香蕉’‘黑香蕉’的贡献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香气成分 气味活性值 早熟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施用量对紫花苜蓿叶片PSⅡ光化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进红 吴波 +3 位作者 王冉 王国良 贾春林 张清平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66-71,共6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不同生物炭用量(0、0.5%、1%、2%、5%、10%)处理下紫花苜蓿叶片的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并采用JIP-test方法分析和处理数据,旨在探明不同用量生物炭对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处理能显著... 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不同生物炭用量(0、0.5%、1%、2%、5%、10%)处理下紫花苜蓿叶片的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并采用JIP-test方法分析和处理数据,旨在探明不同用量生物炭对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处理能显著影响苜蓿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0.5%生物炭处理降低了苜蓿叶片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j)、OJIP曲线的初始斜率(Mo)和单位反应中心吸收、捕获、耗散、用于电子传递、传递到电子链末端的能量(ABS/RC、TRo/RC、DIo/RC、ETo/RC和REo/RC),提高了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Q-A下游的其它电子受体的概率(Ψ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和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参数(PIabs)。1%~10%生物炭处理下苜蓿叶片各项指标较对照变化较小。因此施加0.5%生物炭能降低苜蓿叶片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关闭程度,改善苜蓿叶片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链性能,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增强苜蓿叶片的光合性能;但随着用量的增加,生物炭对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施用量 紫花苜蓿 叶绿素荧光 PS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遥感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侯学会 李新华 +2 位作者 隋学艳 梁守真 王猛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7-12,共6页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制约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四期Landsat数据为数据源,计算综合研究区绿度、湿度和干度三种信息的遥感生态指数,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三因子的权重,对黄河三角洲1987—2016年间...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制约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四期Landsat数据为数据源,计算综合研究区绿度、湿度和干度三种信息的遥感生态指数,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三因子的权重,对黄河三角洲1987—2016年间的生态环境时空格局开展定性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从内陆向沿海,生态环境逐渐变差,且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的区域占研究区陆地面积的47.20%~58.99%。近30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又有波动,以1995年前后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本研究结论与已有成果比较一致,可以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Landsat数据 黄河三角洲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妃玫瑰葡萄组培技术探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苏玲 宫磊 +2 位作者 尹向田 杨立英 杨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51-53,65,共4页
以贵妃玫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取材部位、外植体大小以及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优化组培快繁技术,以期为优良鲜食葡萄品种的快速繁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条件是用0.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 以贵妃玫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取材部位、外植体大小以及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优化组培快繁技术,以期为优良鲜食葡萄品种的快速繁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条件是用0.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 min;外植体的最佳取材部位为中部茎段;选用外植体长度和粗度分别为2~<3 cm和0.5~0.8 cm时,组培快繁的效果最佳;增殖培养过程中,最理想的6-BA浓度为1.0 mg/L;生根培养过程中最适IBA浓度为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组织培养 快繁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