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北方刺参养殖池塘环境菌群结构 被引量:19
1
作者 窦妍 赵晓伟 +1 位作者 丁君 何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海珍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大连地区3个养殖公司刺参养殖环境中室内养殖池塘水体、室外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菌群结构特征,9个样品所得有效序列...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海珍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大连地区3个养殖公司刺参养殖环境中室内养殖池塘水体、室外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菌群结构特征,9个样品所得有效序列为26503—37825条,可归为1502—5741个分类操作单元(OTUs)。研究结果表明:(1)刺参养殖环境中具有较高的菌群多样性,其中3个公司的刺参养殖沉积物环境中菌群多样性较其相应公司刺参养殖水环境中菌群多样性高;(2)9个样品中的细菌可归为26个门类,除常见报道的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蓝细菌门、酸杆菌门、疣微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外,还有17个门类的鲜见报道的菌群被检测到;(3)各样品中菌群组成虽有差异,但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约占50.54%—9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高通量测序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沿岸海水养殖池塘冰期环境因子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伟 丁君 +1 位作者 李润玲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6,共6页
于2012年1—2月从结冰期到盛冰期,监测了渤海湾沿岸的盘锦大洼(1#池塘)、瓦房店北海(2#池塘)、瓦房店沙山(3#池塘)和黄海北部的丹东东港(4#池塘)4处养殖池塘的冰层厚度及冰下不同深度水体的水温、盐度、pH和溶解氧(DO)饱和度。结果表明... 于2012年1—2月从结冰期到盛冰期,监测了渤海湾沿岸的盘锦大洼(1#池塘)、瓦房店北海(2#池塘)、瓦房店沙山(3#池塘)和黄海北部的丹东东港(4#池塘)4处养殖池塘的冰层厚度及冰下不同深度水体的水温、盐度、pH和溶解氧(DO)饱和度。结果表明:结冰期和盛冰期,1#池塘的冰层均较厚,分别为33.6、53.0 cm,3#池塘的冰层均较薄,分别为12.8、17.6 cm;结冰期,1#、2#、4#池塘的水温变化较小,分别为-1.6^-1.8、-1.6^-1.7、-0.8^-1.2℃,3#池塘底层的水温变化较大,为-0.8^-1.4℃,而盛冰期,各养殖池塘均出现温跃层,但温跃层出现的位置和幅度不同;4#池塘水体的盐度在结冰期和盛冰期均较低,为26.4~30.0,而1#池塘水体的盐度在盛冰期较高,为33.5~34.9,从结冰期到盛冰期,1#池塘水体的盐度变化幅度较大,为29.7~34.9,平均变幅达4.5;各养殖池塘水体的pH变化相差较大,结冰期和盛冰期,1#池塘水体的pH均较高(8.6、8.5),4#池塘水体的pH均较低(7.2、7.5);结冰期和盛冰期,各养殖池塘水体的溶氧水平都出现了近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不存在养殖动物缺氧的现象。研究表明,温度变化可能对池塘中刺参的生理和存活产生一定影响,盐度变化可能对池塘中的菲律宾蛤仔产生影响,冬季如有大面积海冰发生时,可降低水体交换的频率,养殖池塘的深度以350~400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渤海沿岸区 养殖池塘 冰层厚度 水温 盐度 溶解氧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红螺生物学及增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洋洋 郝振林 +1 位作者 宋坚 常亚青 《河北渔业》 2012年第12期50-53,共4页
脉红螺(Rapanavenosa)属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骨螺科,红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日本、朝鲜及俄罗斯沿海亦有分布。其栖息场所多在生有中国蛤蜊(Mactrachinen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 脉红螺(Rapanavenosa)属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骨螺科,红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日本、朝鲜及俄罗斯沿海亦有分布。其栖息场所多在生有中国蛤蜊(Mactrachinen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等处,主要以双壳贝类及其他动物尸体为食,属大型肉食性软体动物,因此常被列为贝类养殖敌害生物。脉红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红螺 增养殖技术 生物学 菲律宾蛤仔 前鳃亚纲 中国蛤蜊 栖息场所 动物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刀额新对虾高产养殖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丛玉婷 王丽 +2 位作者 卢亚楠 王连顺 李丹彤 《水产养殖》 CAS 2018年第9期41-42,共2页
刀额新对虾(Mmetapenaeus ensis)俗称基围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砂虾,新对虾属。它具有杂食性强、广温、广盐和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在海区8~29℃均有分布,养殖水温以18~25℃为宜。刀额新对虾(... 刀额新对虾(Mmetapenaeus ensis)俗称基围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砂虾,新对虾属。它具有杂食性强、广温、广盐和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在海区8~29℃均有分布,养殖水温以18~25℃为宜。刀额新对虾(下简称基尾虾)是广盐性种类,盐度范围可在0~34。耐温范围10~37℃,最适温度17~32℃,耐低氧能力比其他虾类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额新对虾 高产养殖技术 耐低氧能力 北方 节肢动物门 新对虾属 养殖水温 耐温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四季气候变化对刺参养殖的影响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丛玉婷 卢亚楠 +3 位作者 王丽 杨国军 李超 王连顺 《河北渔业》 2013年第4期16-16,24,共2页
北方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显著,会给参圈环境带来显著的变化,每一阶段的变化都会对刺参产生影响[1]。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气候变化,参圈在每个季节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管理 刺参 北方 养殖 一年四季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蛸生物学及增养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坚 肖登兵 宫海宁 《河北渔业》 2013年第11期55-57,共3页
长蛸(Octopus variabilis Sasaki1929),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蛸科(0ctopodi—dae),俗称巴蛸、八带鱼、鲅须,也称做章鱼。该种在我国沿海海域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浙江以北的海域[13。长蛸个体大、肉质肥厚鲜美... 长蛸(Octopus variabilis Sasaki1929),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蛸科(0ctopodi—dae),俗称巴蛸、八带鱼、鲅须,也称做章鱼。该种在我国沿海海域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浙江以北的海域[13。长蛸个体大、肉质肥厚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可食用部分约占总体的90%以上[2],且其牛磺酸含量也较高。其肉除了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千制品,食用方式多样。其内骨骼(中药名海螵蛸)和墨囊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止血、抗癌等功效。而且由于长蛸的生命力顽强,常被用做钓捕鲷类、鳗鱼、鲨鱼和其他经济鱼类的重要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蛸 增养殖 生物学 沿海海域 食用部分 软体动物门 牛磺酸含量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海水养殖业的现状及中南合作前景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鹏 汪学杰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1,共6页
文章对南非共和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概况、海水养殖的经济种类、产地分布、养殖产量和科研水平等进行综述,并对中南两国在海水养殖领域未来的合作前景作一展望,旨在为相关专家、学者了解南非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现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南非共和国 海水养殖业 可持续发展 合作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鳕仔鱼饥饿实验及不可逆生长点的确定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艳秋 姜志强 +2 位作者 孙阳 毛明光 孟祥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873-3878,共6页
通过研究饥饿胁迫对太平洋鳕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太平洋鳕仔鱼最佳投饵时间及不可逆点,以期为太平洋鳕人工育苗提供科学参考。实验设饥饿组和摄食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0.0—11.0℃时,太平洋鳕仔鱼在孵化后第5天开... 通过研究饥饿胁迫对太平洋鳕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太平洋鳕仔鱼最佳投饵时间及不可逆点,以期为太平洋鳕人工育苗提供科学参考。实验设饥饿组和摄食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0.0—11.0℃时,太平洋鳕仔鱼在孵化后第5天开始摄食,此时卵黄囊容量约从初孵时的0.2402mm3降至0.0062mm3,卵黄囊体积随仔鱼生长逐渐变小。从第8日龄开始,饥饿仔鱼的全长、体长、肛前长、体高等指标与摄食组差异极显著(P<0.01),多项生长指标出现负增长,饥饿组与摄食组仔鱼开鳔率及鳔体积差异明显,表明饥饿对仔鱼生长发育起延迟作用。太平洋鳕仔鱼初次摄食率为30%,第7天初次摄食率达90%,仅保持1d。太平洋鳕仔鱼的耐饥饿能力较差,PNR为9日龄。最佳投饵时间为5—7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鳕 仔鱼 摄食 饥饿 不可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群体虾夷扇贝数量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于德良 丁君 +2 位作者 郝振林 李盛德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0-354,共5页
对不同养殖群体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体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随机选取山东牟平、山东莱州、大连广鹿岛、大连獐子岛4个养殖群体的虾夷扇贝共计287枚,测量其壳长(x1)、壳宽(x2)、壳高(x3)、活体质... 对不同养殖群体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体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随机选取山东牟平、山东莱州、大连广鹿岛、大连獐子岛4个养殖群体的虾夷扇贝共计287枚,测量其壳长(x1)、壳宽(x2)、壳高(x3)、活体质量(y)和放射肋数(x4)等指标,比较分析了4个虾夷扇贝养殖群体数量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及不同群体间的形态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分析了4个虾夷扇贝群体间各数量性状与活体质量的关系,建立了各群体数量性状的回归方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虾夷扇贝群体的壳长、壳宽、壳高对活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727~0.988,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牟平、莱州、广鹿岛、獐子岛4个群体的壳高对活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均最大,分别为0.526、0.422、0.485和0.632,说明壳高是影响4个虾夷扇贝群体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獐子岛群体的壳长对活体质量的间接作用最大,而其他3个群体均是壳宽对活体质量的间接作用最大,说明不同群体之间出现了差异;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4个虾夷扇贝养殖群体活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牟平=-94.540+0.565x1+1.491x2+0.968x3,y莱州=-158.247+0.996x1+1.469x2+0.804x3,y广鹿岛=-110.501+0.710x1+0.629x2+0.861x3+0.321x4,y獐子岛=-187.897+0.397x1+2.064x2+2.556x3+0.118x4,回归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表明,不同养殖群体虾夷扇贝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养殖群体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池塘、工厂化养殖牙鲆肌肉理化品质及质构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胡盼 高乔 +3 位作者 韩雨哲 姜志强 霍圃宇 苏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3-729,共7页
实验以牙鲆为研究对象,测定野生与池塘、工厂化养殖牙鲆肌肉的持水性、胶原蛋白含量、肌纤维直径和质构特性,以了解3种生长方式下牙鲆肌肉理化品质及质构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3种生长方式牙鲆有眼侧及无眼侧肌肉的滴水损失均呈野生... 实验以牙鲆为研究对象,测定野生与池塘、工厂化养殖牙鲆肌肉的持水性、胶原蛋白含量、肌纤维直径和质构特性,以了解3种生长方式下牙鲆肌肉理化品质及质构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3种生长方式牙鲆有眼侧及无眼侧肌肉的滴水损失均呈野生组>池塘组>工厂化组(P<0.01);工厂化组失水率显著小于野生组及池塘组(P<0.01),而野生组与池塘组无显著差异(P>0.05)。(2)3种生长方式牙鲆有眼侧及无眼侧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和纤维直径差异均不显著(P>0.05)。(3)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黏附性和胶黏性是反映牙鲆肌肉质构特性的主要因素。工厂化养殖牙鲆肌肉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池塘养殖牙鲆肌肉的理化品质和质构特性与野生牙鲆相近。野生牙鲆并没有在理化特性上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野生 池塘养殖 工厂化养殖 理化品质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冬季刺参养殖池塘菌群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窦妍 丁君 +4 位作者 曲凌云 刘志敏 王轶南 穆晓虎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以黄海和渤海代表性刺参养殖池塘秋、冬季海水和沉积物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细菌16S r 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16S r DNA文库并进行测序分析,研究了秋、冬季刺参养殖池塘菌群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海水和沉积物中主要包括11个门类的细... 以黄海和渤海代表性刺参养殖池塘秋、冬季海水和沉积物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细菌16S r 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16S r DNA文库并进行测序分析,研究了秋、冬季刺参养殖池塘菌群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海水和沉积物中主要包括11个门类的细菌,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黄海和渤海刺参养殖池塘海水和沉积物中优势类群均为变形菌(变形菌比例>48%);用Shannon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析细菌的多样性,黄、渤海刺参养殖池塘中,冬季沉积物细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最低,分别为0.014 89和0.016 50,Shannon指数均最高,分别为6.312和5.695。研究表明,黄海和渤海刺参养殖池塘中,冬季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养殖池塘 16S RDNA 变形菌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春季刺参肠道及养殖池塘细菌菌群的多样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窦妍 丁君 +1 位作者 王轶南 穆晓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2-576,共5页
以黄海和渤海春季刺参养殖池塘的沉积物、海水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内容物中的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细菌16S r 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16S r DNA文库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黄海和渤海养殖刺参肠道内容物、池塘... 以黄海和渤海春季刺参养殖池塘的沉积物、海水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内容物中的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细菌16S r 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16S r DNA文库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黄海和渤海养殖刺参肠道内容物、池塘沉积物和海水中共存在变形菌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 5个门类的细菌类群,其优势类群均为变形菌(变形菌比例>41%),且在文库所含变形菌的4个亚门(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Deltaproteobacteria)中,除黄海春季刺参养殖池塘海水文库(YSp3)中α-变形菌占优势外,其余5个文库均以γ-变形菌为优势亚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16S rDNA文库 变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时期刺参肠道内菌群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姣姣 李丹 +3 位作者 王轶南 王俊杰 刘艳萍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5-350,共6页
为研究不同养殖时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内的细菌菌群结构,采用PCR-DGGE技术对DGGE凝胶中的主要条带进行切割、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3、4、5、6、9、10月,大连瓦房店海区养殖刺参肠道内细菌16S r DNA-V3可变区序列经... 为研究不同养殖时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内的细菌菌群结构,采用PCR-DGGE技术对DGGE凝胶中的主要条带进行切割、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3、4、5、6、9、10月,大连瓦房店海区养殖刺参肠道内细菌16S r DNA-V3可变区序列经PCR扩增及DGGE电泳后分别获得49、49、54、53、52、51个条带;3月与9月的菌群结构相似度最高,为67.9%,4月与10月次之,为63.8%;经条带序列分析得到43个主要条带对应的核酸序列,11个与未培养菌相似,32个与归属为7个细菌类群的细菌序列相似,包括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黄杆菌纲、蓝藻纲、绿弯菌门、疣微菌门;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黄杆菌纲是不同养殖时期刺参肠道内的主要细菌群落,其中γ-变形菌纲所占比例最高,达25.00%~35.71%,除3月和9月外,黄杆菌纲的相对含量均高于α-变形菌纲。研究表明,春秋两季刺参肠道内菌群结构呈现类似的演替变化规律,α-变形菌纲所占比例下降,而γ-变形菌纲与黄杆菌纲所占比例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肠道内含物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的水质特征及养殖效果 被引量:19
14
作者 索建杰 王玉玮 +5 位作者 姜玉声 李晓东 司永国 刘谞 吴俊 孙娜 《水产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2-17,共6页
本实验研究日常规换水(1次,总水体的1/3)、循环水和"生物絮团"三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模式中,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对虾的存活与生长。在水温22~28℃、溶氧6mg/L左右、盐度6.8~8.9条件下,将体长为(2.70±0.15... 本实验研究日常规换水(1次,总水体的1/3)、循环水和"生物絮团"三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模式中,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对虾的存活与生长。在水温22~28℃、溶氧6mg/L左右、盐度6.8~8.9条件下,将体长为(2.70±0.15)cm的仔虾分为3组,饲养在6个容积为200L的圆形水槽中,每槽30尾(167尾/m3),养殖80d。结果表明:3组水中氨氮含量均先升后降,后期稳定,各组氨氮含量的峰值分别为0.68mg/L、0.39mg/L和0.83mg/L;日常规换水组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呈波动上升,中期时达到峰值1.63mg/L,而后下降至(0.85±0.03)mg/L左右波动,而循环水和"生物絮团"组的亚硝酸盐含量始终稳定在0.1mg/L左右;循环水组中的硝酸盐含量一直在累积上升,至实验结束时达到峰值3.9mg/L,而其他两组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基本未检出;3组的COD值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生物絮团"组〉日常规换水组〉循环水组,各组峰值分别为13.33mg/L、11.41mg/L和14.41mg/L;养殖过程各组水体p H在7.6~8.6之间,日常规换水组p H维持在8.3左右,其他两组则呈下降趋势,至实验结束时出现最小值,分别为7.6和7.76。日常规换水、循环水和"生物絮团"组中对虾的存活率分别为78.33%、91.67%和93.33%,日常规换水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对虾平均出池体质量分别为(7.23±0.8)g、(7.48±0.2)g和(8.26±0.06)g,"生物絮团"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循环水 生物絮团 水质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季节演替和生物量的周年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旭峰 徐康 +3 位作者 姜森灏 杨大佐 周一兵 袁秀堂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56-63,共8页
通过周年取样、种类鉴定和生物量统计分析,对黄海北部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季节演替和生物量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中浮游藻类组成依次为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和甲藻门,硅藻门和绿... 通过周年取样、种类鉴定和生物量统计分析,对黄海北部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季节演替和生物量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中浮游藻类组成依次为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和甲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作为池塘主要优势种全年均有分布;实验池塘浮游藻类年平均生物量为20.91 mg/L,各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趋势相同,最大生物量出现于8月初,为46.18 mg/L,最小生物量出现在2月,为2.26 mg/L。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与水温、透明度成极显著的相关性,并受硝酸氮、磷酸盐、硅酸盐及硝酸氮与磷酸盐的交互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生物量 季节变化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底栖硅藻生产状况的周年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晓威 姜森颢 +1 位作者 周一兵 杨大佐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9-682,共4页
通过周年取样、分析测定和生物量统计等方法对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底栖硅藻生产状况的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试验池塘底栖硅藻初级生产力均值为(3.52±0.21)g/(m2.d),其值变化为1.12~7.63g/(m2.d),最大值出现在8月初,... 通过周年取样、分析测定和生物量统计等方法对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底栖硅藻生产状况的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试验池塘底栖硅藻初级生产力均值为(3.52±0.21)g/(m2.d),其值变化为1.12~7.63g/(m2.d),最大值出现在8月初,最小值出现在3—4月;底栖硅藻初级生产力与pH呈显著正相关,并受透明度及pH与透明度交互作用影响;底泥叶绿素a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养殖池塘底栖硅藻 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对中间球海胆早期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景贤 刘敏博 +6 位作者 李家祥 杨梦羽 胡婉彬 常亚青 黄显雅 段立柱 湛垚垚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9-435,共7页
采用二氧化碳法和强酸法模拟海水酸化效应,研究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对中间球海胆早期发育及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均能降低中间球海胆胚胎的上浮率和四腕浮游幼体的存活率;显微观察得知,两种海水酸化模式下,中间球海... 采用二氧化碳法和强酸法模拟海水酸化效应,研究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对中间球海胆早期发育及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海水酸化模式均能降低中间球海胆胚胎的上浮率和四腕浮游幼体的存活率;显微观察得知,两种海水酸化模式下,中间球海胆四腕浮游幼体均出现对称性缺失和骨针外露现象,且对称性缺失程度随海水pH的降低而升高;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两种海水酸化模式下,中间球海胆四腕浮游幼体骨针的表面及横截面均有溶蚀痕迹,且溶蚀程度随海水pH的降低而加剧。结果提示,海水酸化可通过降低胚胎上浮率、浮游幼体存活率以及破坏幼体对称性和骨针结构影响中间球海胆的早期发育及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酸化 中间球海胆 早期发育 存活 骨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解氧水平对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生长及肌肉生化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钊 李荣 +2 位作者 郭惠 胡盼 姜志强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6-519,共4页
在自动溶氧控制系统中设置5~6 mg/L、7~8 mg/L、9~10 mg/L、11~12 mg/L4种溶解氧水平,其中5~6 m g/L为对照组,对大菱鲆(90~110 g )的生长及生化组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饲养50 d后,随着溶解氧水平的提高,大菱鲆质量... 在自动溶氧控制系统中设置5~6 mg/L、7~8 mg/L、9~10 mg/L、11~12 mg/L4种溶解氧水平,其中5~6 m g/L为对照组,对大菱鲆(90~110 g )的生长及生化组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饲养50 d后,随着溶解氧水平的提高,大菱鲆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随之升高,相邻组别差异不显著,但相隔组别差异显著(P<0.05)。对大菱鲆全鱼体组分分析发现,大菱鲆全鱼体组分中灰分和粗蛋白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粗脂肪呈先降后升的趋势,9~10 mg/L组试验鱼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且与5~6 mg/L、11~12 mg/L组差异均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溶解氧 生长 生化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实验生态环境对海刺猬遮蔽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常亚青 李云霞 +1 位作者 罗世滨 赵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54-2760,共7页
研究了较长时间生活在3种不同实验遮蔽条件下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的遮蔽行为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生活环境下海刺猬都保持着遮蔽行为。生活在以贝壳作为遮蔽材料环境下(遮蔽组)和以砖块作为掩蔽材料环境下(掩蔽组)的海刺猬... 研究了较长时间生活在3种不同实验遮蔽条件下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的遮蔽行为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生活环境下海刺猬都保持着遮蔽行为。生活在以贝壳作为遮蔽材料环境下(遮蔽组)和以砖块作为掩蔽材料环境下(掩蔽组)的海刺猬初次遮蔽耗时要显著短于生活在无遮蔽(或掩蔽)材料环境下(空白组)的海刺猬(N=3,P<0.05)。3组海刺猬用于遮蔽的贝壳总数和有遮蔽行为的海刺猬总数都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掩蔽组有遮蔽行为的海刺猬总数要显著多于遮蔽组和空白组(P<0.05),后两者差异不显著。3组海刺猬用于遮蔽的贝壳总数差异不显著(P>0.05)。海刺猬遮蔽时对两种贝壳(菲律宾蛤仔和贻贝)存在显著的选择差异(P<0.05)。生活环境中一段时间内遮蔽物的缺失并不会使其失去这种行为,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行为的强度。因此,光照很可能是海刺猬遮蔽行为的一个进化压力,该行为也许只是作为一种避光策略。海刺猬对遮蔽材料具有显著的选择性,这可能与遮蔽材料自身特征和海刺猬的生理状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 遮蔽环境 遮蔽行为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养殖池塘营养盐周年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丽霞 蔡勋 +2 位作者 刘双凤 杨大佐 周一兵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3,共7页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地区3口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的氮(N)、磷(P)、硅(Si)营养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3口池塘全年平均总溶解无机氮(DIN)浓度为17.36μmol/L,硝酸盐(NO-3-N)与DIN的变化趋势基...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地区3口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的氮(N)、磷(P)、硅(Si)营养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3口池塘全年平均总溶解无机氮(DIN)浓度为17.36μmol/L,硝酸盐(NO-3-N)与DIN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均值为12.61μmol/L,亚硝酸盐(NO-2-N)年均值为1.61μmol/L,氨氮(NH+4-N)年均值为3.14μmol/L,磷酸盐(PO-34-P)与硅酸盐(SiO-23-Si)年均值分别为0.40μmol/L和19.76μmol/L。氮磷比(N/P)年均值为61.41,其中冬季和春季明显高于其它季节。硅氮比(Si/N)年均值为2.08,冬季和春季均小于1,其他季节均大于1;硅磷比(Si/P)年均值为50.12。3口刺参池塘各项指标差异不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池塘 营养盐 周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