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和豆粕不同粉碎粒度组合对颗粒加工质量和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丹阳 李军国 +7 位作者 秦玉昌 谷旭 杨洁 董颖超 薛勇 李复煌 李征 李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553-456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豆粕不同粉碎粒度组合对肉鸡饲料加工质量及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饲粮中玉米分别采用2.0、2.5和3.0 mm 3种筛片孔径进行粉碎,豆粕分别采用1.5、2.0和2.5 mm 3种筛片孔径进行粉碎,不同筛片孔径粉碎的玉米和豆粕...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豆粕不同粉碎粒度组合对肉鸡饲料加工质量及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饲粮中玉米分别采用2.0、2.5和3.0 mm 3种筛片孔径进行粉碎,豆粕分别采用1.5、2.0和2.5 mm 3种筛片孔径进行粉碎,不同筛片孔径粉碎的玉米和豆粕两两组合成9个不同粉碎粒度处理组合,采用同一饲粮配方和制粒参数进行加工调制。试验选用22日龄的肉鸡900只,随机分为9个组,分别采食9个不同粒度组合处理的饲粮,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进行为期21 d的肉鸡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玉米、豆粕分别采用3.0和1.5 mm筛片孔径粉碎处理,颗粒饲料的颗粒耐久性指数和颗粒硬度最大;玉米、豆粕分别采用2.5和1.5 mm筛片孔径粉碎处理,颗粒饲料的颗粒耐久性指数和颗粒硬度最小。2)玉米、豆粕均采用2.5 mm筛片孔径粉碎处理,肉鸡的平均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3)玉米和豆粕的粉碎粒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肉鸡粗蛋白质、能量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以及肉鸡的全净膛率、肌胃相对重量和腺胃相对重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22~42日龄肉鸡饲粮中玉米和豆粕都采用2.5 mm筛片孔径粉碎,即玉米和豆粕几何平均粒径分别为348.38和450.46μm时,肉鸡的生长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片孔径 粉碎粒度 颗粒加工质量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亚麻籽和维生素E对北京油鸡肌肉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丹阳 吴雨珊 +4 位作者 李军国 商方方 杜文龙 于治芹 谷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243-5254,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和维生素E对北京油鸡生长状况、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鸡肉中的沉积、肌肉品质及脂肪酸合成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270只10周龄北京油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Ⅰ组为阴性对照组,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和维生素E对北京油鸡生长状况、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鸡肉中的沉积、肌肉品质及脂肪酸合成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270只10周龄北京油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Ⅰ组为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阳性对照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亚麻籽的试验饲粮,Ⅲ组为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亚麻籽+200 mg/kg维生素E的试验饲粮,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亚麻籽及维生素E对北京油鸡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2)添加亚麻籽及维生素E对北京油鸡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3)添加亚麻籽对北京油鸡肌肉品质和抗氧化特性影响不显著(P> 0. 05),添加维生素E后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活性氧(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肌肉的滴水损失和丙二醛(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4)添加亚麻籽极显著提高了饲粮和肌肉中n-3PUFA的含量(P<0.01),添加维生素E对肌肉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影响(P>0.05)。5)添加亚麻籽和维生素E对肝脏脂肪酸合成酶和脂肪酸去饱和酶2基因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添加9%亚麻籽,北京油鸡肌肉中n-3PUFA富集含量显著增加而不影响肌肉的抗氧化特性,且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添加200 mg/kg维生素E饲喂北京油鸡8周,肌肉抗氧化特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维生素E 北京油鸡 生长性能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天然抗生物被膜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娜 刘义明 +2 位作者 王玉凤 陈孝杰 李秀波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1期79-86,共8页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以生物被膜的群落形式存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易逃避宿主免疫系统、降低药物敏感性,从而导致奶牛乳房炎反复发作,最终形成顽固性...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以生物被膜的群落形式存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易逃避宿主免疫系统、降低药物敏感性,从而导致奶牛乳房炎反复发作,最终形成顽固性乳房炎。研究显示,天然抗生物被膜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明显,可作为新的抗菌药物应用于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和天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对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奶牛乳房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耐药机制 天然抗生物被膜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