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物福利的羊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罗晓平 李军燕 +7 位作者 杨祥树 张家琰 赵小超 Khan Sawar 杨晓野 萨日娜 萨茹拉 冯新港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72,共4页
捻转血矛线虫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常见的寄生蠕虫,该虫寄生在牛羊等宿主体内,可导致宿主贫血,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动物福利理念的普及,基于动物福利的疫病防控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却未见基于此的相关论... 捻转血矛线虫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常见的寄生蠕虫,该虫寄生在牛羊等宿主体内,可导致宿主贫血,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动物福利理念的普及,基于动物福利的疫病防控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却未见基于此的相关论述。论文就现有羊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控技术,包括药物防控、生物防控、疫苗预防等进行综述,为今后研发基于动物福利的羊捻转血矛线虫病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捻转血矛线虫病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形吸虫病诊断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1
2
作者 乌日力格 李娜 +4 位作者 海鹰 哈斯毕力格 侯斌 格日勒格拉巴 哈斯苏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及其中间型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仅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在家畜片形吸虫病的诊断、药物防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尚未有效控制该病的广泛流行,并... 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及其中间型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仅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在家畜片形吸虫病的诊断、药物防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尚未有效控制该病的广泛流行,并已认识到控制该病的关键在于实现早期诊断。因此,亟待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早期诊断技术和检测方法。论文综述了片形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系统了解家畜片形吸虫病的诊断方法及进一步研究开发准确率更高、特异性更强的新型诊断方法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形吸虫病 病原学诊断 免疫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俊利 李培锋 +2 位作者 李志芳 关红 丁月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304,共10页
旨在调查引起内蒙古地区奶牛临床型子宫内膜炎致病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本试验对采集自内蒙古不同地区的260份患有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脓性分泌物进行了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调查了超抗原毒素基因(SEs和TSST... 旨在调查引起内蒙古地区奶牛临床型子宫内膜炎致病葡萄球菌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本试验对采集自内蒙古不同地区的260份患有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脓性分泌物进行了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调查了超抗原毒素基因(SEs和TSST-1)的分布;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19种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的MIC,并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菌株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260份样品中分离到10种127株(48.8%)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4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4株(58.3%);80株(63.0%)葡萄球菌至少携带1种超抗原毒素基因,超抗原基因可有17种不同的组合,其中sej(38.6%)检出率最高,sec+sej+sen(33.3%)组合最为流行。分离菌株对青霉素(79.5%)和氨苄西林(71.7%)耐药率最高,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在60%左右,对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40%左右,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左右,对3种联合用药的抗菌药物组合耐药率均在10%左右,所有菌株均对万古霉素敏感。菌株对红霉素的耐药表型主要由ermC(46.4%)和ermB(37.5%)基因贡献,未检出ermA基因。菌株对四环素的耐药表型主要由tetK(70.0%)基因介导,其次为tetM(10.0%)基因。22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均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克拉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P<0.01),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于MSS(P<0.05)。结果提示:内蒙古地区临床型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携带毒力基因复杂,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且发现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流行。抗微生物药的耐药性可能是导致内蒙古地区奶牛临床子宫内膜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炎 葡萄球菌 超抗原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干奶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旭 李培锋 +8 位作者 关红 刘明强 赵俊利 李志芳 丁月霞 史林凯 刘倩 陈少博 杨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5-120,共6页
本试验旨在观察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干奶期奶牛临床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非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末期健康奶牛共计75头,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对照组),苄星氯唑西林乳房注入剂对照组(600mg/乳区),利福昔明高(400mg/乳区)、中(200... 本试验旨在观察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干奶期奶牛临床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非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末期健康奶牛共计75头,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对照组),苄星氯唑西林乳房注入剂对照组(600mg/乳区),利福昔明高(400mg/乳区)、中(200mg/乳区)、低(100mg/乳区)三个剂量组,每组15头。分别在干乳期、泌乳期进行乳房观察,并采用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乳汁中体细胞计数检测临床型乳房炎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利福昔明低剂量组保护率与空白对照组保护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利福昔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干奶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预防效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利福昔明高、中剂量组与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之间的预防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昔明 临床型乳房炎 预防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在不同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盈 额尔敦木图 +3 位作者 刘图雅 伊特格勒图 沙日扣 图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145,共5页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也叫生长分化因子(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8,GDF8),其作为肌肉生长发育及分化的负向调控因子,可通过抑制正向调控因子———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ation gene,MyoD)的转录活性来抑...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也叫生长分化因子(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8,GDF8),其作为肌肉生长发育及分化的负向调控因子,可通过抑制正向调控因子———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ation gene,MyoD)的转录活性来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MST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突变性,在不同动物中的表达量和表达范围均不相同。作者就该基因的表达、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在不同动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生长抑制素 表达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6
作者 李泽旭 阿拉腾苏布德 +5 位作者 斯日古楞 牛雅如 贺星川 金君健 李子怡 么宏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25,共6页
为探究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鉴定。同时,开展外泌体细胞示踪试验,评估肝癌细胞(HEP3B-luc)对外泌体的... 为探究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鉴定。同时,开展外泌体细胞示踪试验,评估肝癌细胞(HEP3B-luc)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之后,将外泌体中表达差异显著的miR-144-5p的模拟物(mimics)和miR-144-5p阴性对照(mimics NC)转染至HEP3B-luc细胞,利用CCK-8法和细胞侵袭试验,检测miR-144-5p对HEP3B-lu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取的外泌体呈杯状或圆形,大小分布在50~200 nm之间,HEP3B-luc细胞能够有效摄取外泌体。CCK-8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imics组的HEP3B-luc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而mimics N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侵袭试验结果显示,mimics组的HEP3B-luc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imics NC组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miR-144-5p能够显著抑制HEP3B-lu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血浆外泌体 miR-144-5p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源外泌体miRNAs的差异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7
作者 贺星川 玉斯日古楞 +4 位作者 李子怡 牛雅如 白浩宇 于雯 么宏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101,共4页
乳外泌体是源自哺乳动物乳腺上皮细胞的一种细胞外囊泡,其含有mRNA、miRNA和蛋白质,已被证实参与细胞间通讯和活性物质转运过程。尽管不同动物乳汁中的miRNA种类相似,但在表达水平上存在差异,其在炎症、免疫应答以及肿瘤发生和发展等生... 乳外泌体是源自哺乳动物乳腺上皮细胞的一种细胞外囊泡,其含有mRNA、miRNA和蛋白质,已被证实参与细胞间通讯和活性物质转运过程。尽管不同动物乳汁中的miRNA种类相似,但在表达水平上存在差异,其在炎症、免疫应答以及肿瘤发生和发展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乳外泌体及其携带的miRNA展现出在肿瘤诊断、预后和治疗方面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巨大潜力。论文阐述了乳外泌体的来源、差异、功能及其在炎症、免疫应答、肿瘤诊断等方面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乳外泌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外泌体 MIRNA 肿瘤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何秀玲 毛伟 +1 位作者 李浩波 关红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第2期31-33,37,共4页
为了提高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缩短动物药学专业培养与我国兽药企业工业化生产和科研院所研究的差距,以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不断提高本科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应继续深化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 为了提高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缩短动物药学专业培养与我国兽药企业工业化生产和科研院所研究的差距,以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不断提高本科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应继续深化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本文提出了实践教学方法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操作考试,实践教学理念是互动教学和竞争意识,从而在提高学生自信的前提下,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学专业 实践教学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明强 李培锋 关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7-219,共3页
文章主要论述了近年来新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发展概况,具体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新型的转基因关节炎模型的种类及发病机理、免疫复合物关节炎模型的种类及发病机理和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关键词 关节炎模型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科动物的起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宇辰 伊丽 +1 位作者 孟根达来 哈斯苏荣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3,共6页
对麝科动物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不仅可加深人们对麝科起源及物种形成的认识,而且对麝科动物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麝科起源与进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 对麝科动物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不仅可加深人们对麝科起源及物种形成的认识,而且对麝科动物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麝科起源与进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对麝科动物的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揭示麝科动物的演化史,利用分子遗传标记、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先进技术,研究麝科动物的遗传多样性以及麝香分泌相关机制或功能基因,并对未来麝科动物起源进化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进化 遗传多样性 转录组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山羊球虫病的诊疗与防治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司有阁 马亚囡 +2 位作者 王瑞 宋甲昌 尹衍峰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8期89-91,共3页
羊球虫病为绵羊和山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是发展养羊业的一大障碍。本文对呼和浩特市一例山羊球虫病的诊疗情况进行了报道,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结合羊的发病季节、饲养管理等多方面情况,确诊为球虫感染,最... 羊球虫病为绵羊和山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是发展养羊业的一大障碍。本文对呼和浩特市一例山羊球虫病的诊疗情况进行了报道,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结合羊的发病季节、饲养管理等多方面情况,确诊为球虫感染,最后分析了羊球虫病多发的原因,并结合作者本身的经验提出了几点防治羊球虫病的体会,为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提供参考资料,提高养羊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病 发病诱因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维菌素浇泼剂和注射剂驱除牛消化道线虫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文龙 赵学亮 +6 位作者 邢海龙 王梦雅 白丽艳 孙柯 高婷婷 呼和巴特尔 李荣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0,共3页
为验证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牛消化道线虫的临床驱虫效果,筛选高效方便的剂型,本试验将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的80头病牛随机分成5组:高、中、低剂量组、伊维菌素注射组(药物对照组)和不给药组(空白对照组),各组牛按如下方法给药:高、中、低剂... 为验证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牛消化道线虫的临床驱虫效果,筛选高效方便的剂型,本试验将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的80头病牛随机分成5组:高、中、低剂量组、伊维菌素注射组(药物对照组)和不给药组(空白对照组),各组牛按如下方法给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每100 kg体重15、10、5 m L背部浇泼给药,药物对照组每100 kg体重2 m L颈部皮下注射给药。结果: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牛消化道线虫的驱虫效果以高、中剂量为佳,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与药物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伊维菌素浇泼剂安全高效、简便易行,适合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浇泼剂 消化道线虫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动物线虫性真菌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斌 母晓佳 +5 位作者 牛杰康 尚世杰 樊雅茹 丁玉林 王瑞 杜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0-85,共6页
畜禽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中多种线虫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长久以来,采用化学药物驱虫进行防治产生的耐药性、环境污染及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等问题愈发严重,迫切需要寻找能替代化学药物驱虫的防治手段... 畜禽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中多种线虫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长久以来,采用化学药物驱虫进行防治产生的耐药性、环境污染及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等问题愈发严重,迫切需要寻找能替代化学药物驱虫的防治手段。利用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动物寄生性线虫的生物防治对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无公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捕食活性、捕食器形成、真菌基因组学及相关捕食机制到应用模式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后续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线虫病 捕食线虫性真菌 捕食器形成 捕食机制 应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源牛恶性卡他热的病理学观察及病原核酸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申丹妮 金山 +3 位作者 娜仁其木格 希尼尼根 海鹰 吉林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羊源恶性卡他热(SA-MCF)是一种由绵羊γ疱疹病毒2型(OvHV-2)引起的可致反刍动物死亡的淋巴增生性疾病。通过病理学检查和病原体核酸检测,对发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牧场的疑似恶性卡他热的2头病牛进行诊断,同时对同群饲养的绵羊鼻拭子... 羊源恶性卡他热(SA-MCF)是一种由绵羊γ疱疹病毒2型(OvHV-2)引起的可致反刍动物死亡的淋巴增生性疾病。通过病理学检查和病原体核酸检测,对发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牧场的疑似恶性卡他热的2头病牛进行诊断,同时对同群饲养的绵羊鼻拭子进行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表明,2头病死牛生前高热,并伴有失明流泪,鼻腔和口腔黏膜糜烂等头部黏膜炎症,病理剖检后发现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潮红脱落形成假膜等病理变化,具有典型的恶性卡他热病特征。组织病理学显示,病死牛伴随有非化脓性脑炎,重要的是淋巴结、肺脏、肾脏、脾脏等多个器官组织出现明显的小血管坏死性炎症。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头牛的多种组织和绵羊鼻拭子中均扩增出OvHV-2病毒的ORF75 DNA片段,这些发现表明2头病死牛患有由OvHV-2引起的恶性卡他热,且极有可能是羊源OvHV-2传播到了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卡他热 绵羊γ疱疹病毒2型 诊断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艳敏 赵东旭 王文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1520,共10页
捻转血矛线虫病作为反刍动物最常见的消化道线虫疾病,已经给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该寄生虫对伊维菌素早已经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该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产生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中,已报道了3种可能耐... 捻转血矛线虫病作为反刍动物最常见的消化道线虫疾病,已经给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该寄生虫对伊维菌素早已经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该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产生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中,已报道了3种可能耐药机制,分别为靶向GABA门控Cl~-通道、降低谷氨酸门控Cl^(-)开放频率和结合外排转运蛋白。调控型非编码RNA(miRNA和lncRNA)在不同病原耐药性研究中相继报道,发现miRNA和lncRNA与P糖转运蛋白、细胞色素P450和GABA门控Cl^(-)通道等耐药机制相关。但是该非编码RNA在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耐药性的研究中鲜有报道,所以要突破耐药性的问题,要将非编码RNA与已报道的可能耐药机制相关联,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关键的耐药靶点。本文主要总结了该病对伊维菌素耐药性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耐药性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伊维菌素 耐药性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sfatin-1对3T3-L1脂肪细胞糖代谢和自噬的影响
16
作者 玉斯日古楞 白兆星 +1 位作者 罗雨晨 么宏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探讨厌食肽Nesfatin-1对脂肪细胞糖代谢和自噬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体外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并在高糖状态下,以Nesfatin-1干预1 h之后,采用非放射性荧光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 为探讨厌食肽Nesfatin-1对脂肪细胞糖代谢和自噬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体外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并在高糖状态下,以Nesfatin-1干预1 h之后,采用非放射性荧光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平、丙酮酸含量、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活性以及自噬因子LC3、p62和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3T3-L1前脂肪细胞经过8 d诱导可达到完全分化状态;与对照组相比,经过Nesfatin-1处理后,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酶活性均非常显著地降低(P<0.001),p6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但丙酮酸含量、Beclin-1 mRNA以及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Nesfatin-1不仅能有效降低3T3-L1脂肪细胞的糖消耗能力,还能上调脂肪细胞的自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SFATIN-1 高糖 3T3-L1脂肪细胞 糖代谢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试验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杨晓宇 张七斤 +3 位作者 于晨龙 陈光明 苏日娜 吕天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7,共5页
试验从健康猪(非哺乳期仔猪)、鸡及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到30株乳酸菌,镜检、生化鉴定后对其中的6株高性能菌株进行耐酸耐胆盐试验。结果显示,所分得的30株乳酸菌中18株为乳杆菌,其余12株为乳球菌;LS和LJ2菌株在pH 2.0环境下的存活率分别为1... 试验从健康猪(非哺乳期仔猪)、鸡及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到30株乳酸菌,镜检、生化鉴定后对其中的6株高性能菌株进行耐酸耐胆盐试验。结果显示,所分得的30株乳酸菌中18株为乳杆菌,其余12株为乳球菌;LS和LJ2菌株在pH 2.0环境下的存活率分别为135%和124%;LZ1株在pH 3.0环境下的存活率为137%;LJ1株对猪胆盐有较高耐受能力,LT株对牛胆盐有较高耐受能力。这些高生存性菌株的获得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乳酸菌的益生特性,也可以作为功能性菌株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高生存性 耐酸 耐胆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P71蛋白分段表达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海碧 郑佳琪 +5 位作者 王仁超 王晓晖 陈德浩 王灵芮 郭逸贤 郝永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3-627,共5页
为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MO)P71蛋白免疫学相关功能及建立MO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扩增MO P71基因片段,测序后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P71蛋白的抗原表位,选取抗原表位富集的3个基因片段P71-1(1 bp^516 bp)、P71-2(505 bp^1 338 bp)和P7... 为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MO)P71蛋白免疫学相关功能及建立MO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扩增MO P71基因片段,测序后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P71蛋白的抗原表位,选取抗原表位富集的3个基因片段P71-1(1 bp^516 bp)、P71-2(505 bp^1 338 bp)和P71-3(1 327 bp^1 905 bp)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进行表达。分别利用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方法对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反应原性进行鉴定,以筛选的优势抗原蛋白为诊断抗原,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检测MO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重组蛋白P71-3产生的抗体效价最高,与MO阳性血清的结合能力最强,阴阳性临界值为:OD450nm值=0.292。该方法与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副结核、羊布鲁菌病、结核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具有极强的特异性。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较好。利用该方法与间接血凝试验对15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者符合率为96.67%。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MO 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黏附基因 表达 抗原性分析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传播媒介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的幼虫龄期划分 被引量:8
19
作者 邓侨 杨莲茹 +5 位作者 杨晓野 王瑞 史红蕾 郑文青 李军燕 杨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1-350,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找出区分西方角蝇Haematobia irritans和截脉角蝇H.titillans幼虫龄期划分标准,为准确鉴定两种角蝇各龄幼虫,研究斯氏副柔线虫在角蝇体内的发育过程,以及制定防控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的有效措施等奠定基础。【方法】... 【目的】本研究旨在找出区分西方角蝇Haematobia irritans和截脉角蝇H.titillans幼虫龄期划分标准,为准确鉴定两种角蝇各龄幼虫,研究斯氏副柔线虫在角蝇体内的发育过程,以及制定防控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的有效措施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实验室人工孵育两种角蝇幼虫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虫体长、咽骨体长和咽骨体宽3项指标,利用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角蝇幼虫之间差异,以确定两种角蝇幼虫最佳龄期划分标准。【结果】结果表明,两种角蝇的幼虫均分为3龄,咽骨体是两种角蝇幼虫龄期划分的特征性结构,两种角蝇各龄幼虫相同指标的测量值随龄期的增长呈现出相同的增长规律。咽骨体长是划分两种角蝇幼虫龄期的最佳测量指标,咽骨体宽可作为分龄的辅助指标;两种角蝇相邻龄期幼虫的体长变化范围存在相互重叠,不能准确划分角蝇幼虫龄期。【结论】研究表明通过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幼虫咽骨体的形态特征可简便、快速和准确地鉴定两种角蝇幼虫的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 西方角蝇 截脉角蝇 幼虫龄期 咽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疫苗株S2全基因组测序及牛羊布鲁氏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红梅 冯陈晨 +2 位作者 岳建伟 呼和巴特尔 王文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为了了解布鲁氏菌S2疫苗株全基因组结构及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对布鲁氏菌疫苗株S2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GenBank公布的6株牛羊布鲁氏菌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与结论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S2基因组大小为3 331 982bp,预测基因有... 目的为了了解布鲁氏菌S2疫苗株全基因组结构及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对布鲁氏菌疫苗株S2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GenBank公布的6株牛羊布鲁氏菌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与结论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S2基因组大小为3 331 982bp,预测基因有3 243个,GC含量为57.23%。S2预测基因中大多数基因功能主要与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氨基酸转运和膜转运有关。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S2有20个特有基因。另外S2与GenBank公布的S2序列进行比对发现有19个差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疫S2疫苗株 全基因组测序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