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羟乙基纤维素对冷冻猪血豆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邢彩云 沈玥 +5 位作者 位正鹏 宋莲军 乔明武 马燕 王金梅 黄现青 《肉类研究》 2022年第5期37-41,共5页
为提高猪血豆腐在冷冻条件下的品质特性,以新鲜猪血为原料,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CMC-Na)和羟乙基纤维素(hydroxyethyl cellulose,HEC),研究其对冷冻猪血豆腐蒸煮损失、色差、质构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 为提高猪血豆腐在冷冻条件下的品质特性,以新鲜猪血为原料,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CMC-Na)和羟乙基纤维素(hydroxyethyl cellulose,HEC),研究其对冷冻猪血豆腐蒸煮损失、色差、质构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MC-Na和HEC添加量均为1.00 g/100 mL时,冷冻猪血豆腐的蒸煮损失比未添加CMC-Na和HEC分别降低69.65%、86.82%(P<0.05),质构特性中的硬度、弹性、咀嚼性比未添加CMC-Na和HEC分别提高41.01%、20.03%、83.43%(P<0.05),其色泽指标红度值和黄度值高于鸭血豆腐(P<0.05),感官上嫩度软硬适中、切面密实、几乎无气孔。因此,添加CMC-Na和HEC能提高冷冻猪血豆腐的品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猪血豆腐 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乙基纤维素 质构 感官评价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加速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及结构改变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姑 姜竹茂 +7 位作者 位正鹏 王佳媚 刘宸成 桑晓涵 蔡志成 刘雅夫 王金梅 杨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5,共8页
以新鲜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时间(0、1、2、3、4、5 min)和电压(40、50、60、70、80 kV)进行处理,分析处理后鱼肉的羰基含量、巯基含量、疏水性、Zeta电位、SDS-PAGE凝胶电泳、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探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 以新鲜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时间(0、1、2、3、4、5 min)和电压(40、50、60、70、80 kV)进行处理,分析处理后鱼肉的羰基含量、巯基含量、疏水性、Zeta电位、SDS-PAGE凝胶电泳、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探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延长及电压升高,鱼肉中羰基含量和疏水性逐渐增加,总巯基和活性巯基含量减少;当处理时间延长至5 min时,总巯基和活性巯基分别减少至66.91和52.76μmol/g;处理电压升高至80 kV时,羰基含量从1.23 nmol/mg上升至2.16 nmol/mg;处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使肌原纤维蛋白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SDS-PAGE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使肌原纤维蛋白的肌球蛋白重链条带加重;随着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及电压的升高,紫外吸收光谱蓝移并且吸收强度增强,荧光吸收强度减弱;鱼肉经高电压、长时间等离子体处理后,α-螺旋增加,β-转角和β-折叠减少,无规卷曲无明显变化。综上,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够加速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导致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构象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肌原纤维蛋白 罗非鱼 蛋白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与金线鱼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珍 王金厢 +6 位作者 李学鹏 高瑞昌 励建荣 仪淑敏 杨青 位正鹏 季广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22-130,共9页
为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与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金线鱼肌球蛋白为原料,添加0%~8%(w/w)的SPI制成混合体系并分析其理化特性、光谱特性和凝胶特性。结果显示,添加SPI后,金... 为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与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金线鱼肌球蛋白为原料,添加0%~8%(w/w)的SPI制成混合体系并分析其理化特性、光谱特性和凝胶特性。结果显示,添加SPI后,金线鱼肌球蛋白-SPI混合体系的内源荧光强度降低,紫外吸光度、总巯基含量、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增加,表明SPI和金线鱼肌球蛋白之间存在疏水相互作用、氢键、二硫键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和共价相互作用,促使金线鱼肌球蛋白构象变化。同时,随着SPI添加量的增加,金线鱼肌球蛋白-SPI混合凝胶的凝胶强度、硬度和β-折叠含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SPI的添加量为4%时,金线鱼肌球蛋白-SPI混合体系的总巯基含量和疏水相互作用最大,较对照组分别提升了64.46%和13.53%;加热后金线鱼肌球蛋白-SPI混合凝胶的凝胶强度和硬度值也最高,较对照组分别提升了8.66%和9.21%,且部分α-螺旋转变为β-折叠,凝胶网络结构最致密均匀。因此,适量添加SPI可与金线鱼肌球蛋白通过疏水相互作用、氢键、二硫键等促进蛋白分子的聚集和交联,改善金线鱼肌球蛋白的凝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鱼肌球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相互作用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蛤酶解液美拉德反应工艺优化及其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步营 韩梦琳 +4 位作者 祝伦伟 朱文慧 李学鹏 位正鹏 励建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7,共8页
以蓝蛤超高压酶解液为原料,研究了温度、时间以及pH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并对美拉德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探究了反应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最大,并且电子鼻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最佳反应条件为... 以蓝蛤超高压酶解液为原料,研究了温度、时间以及pH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并对美拉德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探究了反应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最大,并且电子鼻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20℃、时间90 min、初始pH 7.0。此外,通过HS-SPME-GC-MS法测定美拉德反应前后酶解液的气味发生变化,具有腥味特征的醛类明显降低,而具有肉香味的呋喃和含硫化合物含量增加。结论:蓝蛤超高压酶解液经过美拉德反应可以明显改善其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蛤 酶解 美拉德反应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对未漂洗金线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智铭 仪淑敏 +5 位作者 李学鹏 步营 牟伟丽 于建洋 劳敏军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7,53,共7页
本论文以未漂洗金线鱼鱼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压力、保压时间对金线鱼鱼糜凝胶强度、TPA、持水性、蒸煮损失、白度、pH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强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随保压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00 MPa时达到... 本论文以未漂洗金线鱼鱼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压力、保压时间对金线鱼鱼糜凝胶强度、TPA、持水性、蒸煮损失、白度、pH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强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随保压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00 MPa时达到最大值1150.71 g·mm,20 min时达到最大值1355.17 g·mm。经过超高压处理的鱼糜凝胶硬度均高于热处理的鱼糜凝胶硬度,在300 MPa和20 min时达到最大值。持水性随压力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在300 MPa时达到最大值72.72%,30 min时达到70.23%,继续处理变化不明显。蒸煮损失率随压力增大先降低后增加,300 MPa时达到最小值17.88%。随着压力的升高,凝胶的白度值逐渐增加,500 MPa时最高,相比200 MPa增加14.29%;随着保压时间的增长,白度值逐渐增加,在60 min时达到最大。在300 MPa和20 min时鱼肠内部网格结构最为致密,孔隙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鱼 未漂洗鱼糜 凝胶强度 超高压 保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蕾 王金厢 +4 位作者 李学鹏 励建荣 杨青 位正鹏 季广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202,共11页
以冷冻鱼糜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淀粉种类、淀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膨松剂添加量、蛋清粉添加量对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的凝胶强度、膨化度、质构特性、感官评分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确定影响料坯品质的关键... 以冷冻鱼糜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淀粉种类、淀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膨松剂添加量、蛋清粉添加量对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的凝胶强度、膨化度、质构特性、感官评分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确定影响料坯品质的关键因素,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方差分析优化了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的最佳配方。结果显示,最适合添加到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中的淀粉种类是糯米淀粉,食盐添加量、糯米粉添加量和复配膨松剂添加量是影响料坯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微波膨化鱼糜制品料坯的最佳配方为:以鱼糜质量为基准,食盐添加量2.16%、糯米粉添加量6.26%、复配膨松剂添加量0.49%、蛋清粉添加量0.9%,在此条件下料坯的凝胶强度为16729.33±270.72 g·mm,感官评分为85.8±0.84,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为新型鱼糜制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微波膨化鱼糜制品 料坯配方 凝胶强度 膨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不饱和度对带鱼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米红波 李雅玲 +6 位作者 李政翰 仪淑敏 励建荣 王明丽 郭晓华 周小敏 于建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84,共7页
为了研究脂肪酸不饱和度对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添加四种不同饱和度的脂肪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后,带鱼肌球蛋白凝胶强度、持水性、化学作用力、流变特性、凝胶电泳、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脂肪酸不饱和度对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添加四种不同饱和度的脂肪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后,带鱼肌球蛋白凝胶强度、持水性、化学作用力、流变特性、凝胶电泳、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肌球蛋白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会随着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肌球蛋白-亚油酸复合体系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9.73%和15.73%。流变和电泳图谱结果显示,添加脂肪酸后肌球蛋白的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肌球蛋白-亚油酸组达到最大值,而蛋白组成无显著性变化。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脂肪酸不饱和度对肌球蛋白分子骨架没有明显影响,但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会促使肌球蛋白构象朝不规则方向转变。综上,脂肪酸不饱和度对肌球蛋白的凝胶特性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亚油酸改善带鱼肌球蛋白凝胶性能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肌球蛋白 凝胶特性 蛋白结构 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