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保鲜包装对高唐紫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春媛 董成虎 +3 位作者 刘刚 周爱风 赵荷仙 陈存坤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2,28,共6页
为研究不同保鲜包装对高唐紫茄品质的影响,以高唐紫茄聊育3号品种为试材,分别采用聚乙烯(PE)微孔保鲜膜和聚氯乙烯(PVC)保鲜膜两种自发气调包装(MAP)处理,于9℃冷库贮藏,测定茄子果实贮藏期间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 为研究不同保鲜包装对高唐紫茄品质的影响,以高唐紫茄聊育3号品种为试材,分别采用聚乙烯(PE)微孔保鲜膜和聚氯乙烯(PVC)保鲜膜两种自发气调包装(MAP)处理,于9℃冷库贮藏,测定茄子果实贮藏期间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微孔膜和PVC膜包装均可明显延长聊育3号茄子果实的贮藏期,显著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和失重率的上升,有利于茄子果实贮藏期间可滴定酸(TA)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保持,显著抑制茄子果实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上升,PVC包装处理可较好地抑制果皮亮度及色泽的变化,微孔膜包装有利于果实中芦丁含量的保持。综合分析得出,高唐紫茄聊育3号品种宜采用PVC膜包装贮藏,推荐贮藏期为2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唐紫茄 贮藏品质 保鲜膜 自发气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处理对新疆厚皮甜瓜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陈存坤 高芙蓉 +3 位作者 薛文通 朱婉贞 董成虎 王文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15-220,共6页
研究4种不同贮藏条件(-1~0℃条件下5×10^(-6)m^3/m^3(以空气计)臭氧处理和5~6℃条件下2×10^(-6)、4×10^(-6)m^3/m^3臭氧及2%~5%O_2结合2%~4%CO_2处理)对新疆厚皮甜瓜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贮藏过程中每15 d测定呼吸... 研究4种不同贮藏条件(-1~0℃条件下5×10^(-6)m^3/m^3(以空气计)臭氧处理和5~6℃条件下2×10^(-6)、4×10^(-6)m^3/m^3臭氧及2%~5%O_2结合2%~4%CO_2处理)对新疆厚皮甜瓜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贮藏过程中每15 d测定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pH值、果肉硬度、还原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贮藏68 d统计所有处理组甜瓜的腐烂和冷害情况。结果表明:低温冷藏(-1~0℃)条件下的甜瓜呼吸强度最低,但是出现了冷害现象,68 d时冷害指数为39%;贮藏于5~6℃条件下每日通入30 min2×10^(-6)m^3/m^3臭氧气体的甜瓜贮藏效果好于对照组,贮藏于5~6℃条件下每日通入30 min 4×10^(-6)m^3/m^3臭氧气体的甜瓜贮藏效果最好,其中呼吸高峰延迟出现,且呼吸强度降低,同时乙烯释放速率最小,还原糖含量、果肉硬度和POD活性较高,68 d时的腐烂指数仅为0.318;5~6℃环境下的气调(2%~5%O_2)甜瓜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组的差异性极显著(P<0.01);对照果实贮藏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厚皮甜瓜 低温冷藏 臭氧 气调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贮运保鲜现状与产业技术提升途径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斌 闫师杰 王文生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新疆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也是我国葡萄保鲜产品最大生产销售区,但是新疆葡萄贮运保鲜现状不容乐观,产业系统保鲜技术也亟待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新疆主栽品种葡萄的采收期及主要贮运特征,指出新疆葡萄贮藏及运输保鲜技术存在... 新疆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也是我国葡萄保鲜产品最大生产销售区,但是新疆葡萄贮运保鲜现状不容乐观,产业系统保鲜技术也亟待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新疆主栽品种葡萄的采收期及主要贮运特征,指出新疆葡萄贮藏及运输保鲜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疆鲜食葡萄贮运保鲜产业技术提升途径,为我国新疆葡萄贮运保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葡萄 贮藏 运输 产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烷-3-醇氧化聚合对鲜食葡萄贮藏期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玮玥 李斯屿 +3 位作者 王冬 朱志强 刘月 武运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7-1127,共11页
【目的】探究葡萄果实贮藏期颜色褐变与黄烷-3-醇氧化聚合反应的内在联系,以期揭示鲜食葡萄贮运过程颜色劣变的生化机制。【方法】采用HPLC/MS技术,分析不同pH条件下模拟体系中黄烷-3-醇被酪氨酸酶氧化的二聚体产物,以及不同贮藏期‘马... 【目的】探究葡萄果实贮藏期颜色褐变与黄烷-3-醇氧化聚合反应的内在联系,以期揭示鲜食葡萄贮运过程颜色劣变的生化机制。【方法】采用HPLC/MS技术,分析不同pH条件下模拟体系中黄烷-3-醇被酪氨酸酶氧化的二聚体产物,以及不同贮藏期‘马奶’葡萄果实中黄烷-3-醇二聚体种类与颜色褐变的关系。【结果】模拟体系中黄烷-3-醇在酪氨酸酶作用下能够生成6种二聚体。pH=3.0时仅生成一种无色的B型二聚体,pH=4.0时会产生4种无色B型二聚体,pH=5.0时既产生4种无色B型二聚体又产生2种黄色A型二聚体,而pH=6.0和7.0时,只产生2种呈黄色A型二聚体,不同贮藏期‘马奶’葡萄果实中存在4种B型二聚体,其中2种B型二聚体和模拟体系中的产物相同。【结论】酪氨酸酶氧化产生的黄烷-3-醇二聚体作为中间产物参与葡萄果实贮藏期间的颜色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褐变 黄烷-3-醇二聚体 氧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气调协同臭氧间歇处理对柑橘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家红 梁芸志 +4 位作者 李少华 邢亚阁 陈存坤 张广峰 朱丽英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共5页
以柑橘为试材,将其贮于3~5℃、相对湿度85%~90%的气调贮藏箱内,由气调箱每35 min自动对柑橘进行3 min的臭氧(浓度4.0 mg/m3)处理,研究低温气调协同臭氧间歇处理对柑橘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气调协同臭氧处理组可有效保持柑橘果... 以柑橘为试材,将其贮于3~5℃、相对湿度85%~90%的气调贮藏箱内,由气调箱每35 min自动对柑橘进行3 min的臭氧(浓度4.0 mg/m3)处理,研究低温气调协同臭氧间歇处理对柑橘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气调协同臭氧处理组可有效保持柑橘果实的水分、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和VC含量,有效控制柑橘果皮上的微生物数量。其中,以CO2含量5%~7%、O2含量3%~4%、N2含量89%~92%的气调处理贮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保鲜箱 臭氧 柑橘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液态膜复合保鲜剂对番茄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安承松 白雪静 +3 位作者 石玉 王玉珍 贺可 张平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2,共6页
以番茄为试材,通过壳聚糖、可溶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复合保鲜液浸泡涂膜处理,研究其对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保鲜液涂膜可有效地降低番茄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 以番茄为试材,通过壳聚糖、可溶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复合保鲜液浸泡涂膜处理,研究其对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保鲜液涂膜可有效地降低番茄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维持番茄VC含量,保持番茄果实较好的感官品质,且以0.5%壳聚糖+0.8%可溶性淀粉+0.3%羧甲基纤维素钠复配的复合保鲜液涂膜对番茄有较好的保鲜效果,15℃环境下其货架期延长到15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液态膜 番茄 壳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钠 可溶性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采后品质控制现状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家政 王奕文 张凤勇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在介绍火龙果采后基本生理特性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火龙果采后品质的因素,综述国内外火龙果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及火龙果采后保鲜应用技术,旨在为促进火龙果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火龙果 采后生理 品质控制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果蔬冷链发展现状与节能降耗主要途径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文生 杨少桧 闫师杰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阐述了我国发展果蔬冷链的重要意义,指出果蔬冷链的三个主要环节是预冷、冷藏和冷藏运输,介绍了我国果蔬冷链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预冷、冷藏和冷藏运输过程中的主要节能途径。
关键词 果蔬 预冷 冷藏 冷藏运输 冷链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浓度测定仪器简介及离子流氧分析仪在果蔬贮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成虎 王文生 +3 位作者 杨敦敦 于晋泽 陈存坤 纪海鹏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1,共4页
介绍了电化学氧分析仪、氧化锆测氧仪、顺磁式测氧仪等几种常用的测氧仪器,并重点介绍了离子流氧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优点,对影响离子流氧分析仪测定结果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就其在果蔬贮运中的合理应用给出了... 介绍了电化学氧分析仪、氧化锆测氧仪、顺磁式测氧仪等几种常用的测氧仪器,并重点介绍了离子流氧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优点,对影响离子流氧分析仪测定结果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就其在果蔬贮运中的合理应用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浓度测定仪器 离子流氧分析仪 工作原理 应用 果蔬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蒜薹灰霉病菌产毒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勇 张春祥 +3 位作者 高苇 孔庆学 阎瑞香 张娜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16-119,共4页
由灰葡萄孢霉引起的蒜薹灰霉病是贮藏期蒜薹的重要病害之一。灰葡萄孢霉可以产生真菌毒素,为明确灰葡萄孢霉的最佳产毒培养基和培养时间,本研究从蒜薹主产区采集的蒜薹灰霉病病样上分离到灰葡萄孢霉强致病菌株BC-3,通过黄瓜种子萌发生... 由灰葡萄孢霉引起的蒜薹灰霉病是贮藏期蒜薹的重要病害之一。灰葡萄孢霉可以产生真菌毒素,为明确灰葡萄孢霉的最佳产毒培养基和培养时间,本研究从蒜薹主产区采集的蒜薹灰霉病病样上分离到灰葡萄孢霉强致病菌株BC-3,通过黄瓜种子萌发生长法、叶片圆盘法、蒜薹悬滴接种法及系统侵染法4种方法测定灰葡萄孢霉毒素对黄瓜和蒜薹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蒜薹灰葡萄孢霉毒素为非寄主选择性毒素,最适产毒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淀粉酵母培养基,培养时间为12~1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薹 灰霉病 灰葡萄孢霉 培养条件 真菌毒素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葡萄孢毒素对产后蒜薹的致病性及其毒素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勇 张春祥 +3 位作者 高苇 孔庆学 阎瑞香 张娜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76-80,共5页
为明确灰葡萄孢毒素对产后蒜薹的致病性及其毒素基因的检测方法,本研究运用蒜薹灰霉病强致病菌株灰葡萄孢霉BC-3,通过蒜薹悬滴接种法、系统侵染法和毒素浸渍法,测定灰葡萄孢毒素对蒜薹薹条和薹苞组织损伤及细胞叶绿素降解的活性。结果表... 为明确灰葡萄孢毒素对产后蒜薹的致病性及其毒素基因的检测方法,本研究运用蒜薹灰霉病强致病菌株灰葡萄孢霉BC-3,通过蒜薹悬滴接种法、系统侵染法和毒素浸渍法,测定灰葡萄孢毒素对蒜薹薹条和薹苞组织损伤及细胞叶绿素降解的活性。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是导致产后蒜薹灰霉病的重要因素,可造成蒜薹组织细胞损伤、叶绿素降解,并可由输导组织传导造成蒜薹组织系统侵害。同时建立了灰葡萄孢毒素Bc BOT2基因特异性检测方法,可用于其引起的蒜薹灰霉病早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霉 蒜薹 毒素 致病性 毒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几种常见野生食用菌资源的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凤美 张志军 +3 位作者 李淑芳 周永斌 罗莹 刘连强 《食用菌》 2018年第6期20-22,共3页
对天津地区几种常见的可食用野生菌资源进行了考察,主要包括黄伞、苇蘑、榛蘑、松蘑、裂褶菌类、毛头鬼伞、红蘑,对这几类野生菌的分类归属、常见发生地、生长量、采摘季节等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天津 常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COOH纳米材料对大肠杆菌菌株水平的指纹峰确定
13
作者 黄艳玲 程杨 李春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0-84,共5页
通过合成Fe_(3)O_(4)-COOH纳米颗粒提高MALDI-TOF MS对大肠杆菌菌株水平的鉴别,并利用Fe_(3)O_(4)-COOH纳米对大肠杆菌K-12和大肠杆菌DSM 30083T裂解液中的菌体蛋白进行富集,不仅增加MALDI-TOF MS检测的分辨率和灵敏性,而且可以大大增... 通过合成Fe_(3)O_(4)-COOH纳米颗粒提高MALDI-TOF MS对大肠杆菌菌株水平的鉴别,并利用Fe_(3)O_(4)-COOH纳米对大肠杆菌K-12和大肠杆菌DSM 30083T裂解液中的菌体蛋白进行富集,不仅增加MALDI-TOF MS检测的分辨率和灵敏性,而且可以大大增加大肠杆菌菌株水平的指纹峰,根据实验结果,大肠杆菌K-12有4个匹配的指纹峰,而大肠杆菌DSM 30083T获得8个指纹峰,从而提高MALDI-TOF MS对大肠杆菌菌株水平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 细菌 MALDI-TOF MS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4
作者 翟昌国 苏英京 +3 位作者 江景勇 朱岩 钟爱国 陈存坤 《上海蔬菜》 2017年第4期67-70,共4页
我们在浙江省临海市系统地开展了臭氧综合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气体和臭氧水联合施用能有效控制草莓灰霉病、白粉病和二斑叶螨、蚜虫等病虫害。臭氧将为草莓安全生产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 臭氧 大棚草莓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集贤 张平 +3 位作者 商佳胤 李志文 朱志强 刘璐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2,共7页
为了防治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葡萄采后灰霉病,探讨二氧化氯(ClO_2)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本试验以葡萄采后灰霉菌为试材,在常温下(25℃)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ClO_2溶液对致病菌菌丝生长及... 为了防治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葡萄采后灰霉病,探讨二氧化氯(ClO_2)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本试验以葡萄采后灰霉菌为试材,在常温下(25℃)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ClO_2溶液对致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活体有伤接种法研究其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葡萄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lO_2溶液对葡萄采后灰霉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达到了67.36 mg/L和58.91 mg/L;浓度低于60 mg/L的ClO_2溶液,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浓度高于60 mg/L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稍有减弱,但仍高于低浓度(40 mg/L以下)处理;当ClO_2溶液浓度为60 mg/L时,培养7 d的菌丝生长和8 h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8.89%和73.38%,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选用40、60、80 mg/L ClO_2溶液进行活体有伤接种试验,结果显示,浓度为60 mg/L和80 mg/L的ClO_2溶液能够较好地抑制葡萄采后灰霉菌引起的霉烂,不同浓度ClO_2抑菌液处理葡萄果实能够有效地抑制POD、PPO和PAL防御酶的活性提高,使抗性增强。因此,无论对于离体还是活体有伤接种的葡萄采后灰霉病菌,适宜浓度的ClO_2均具有较好的抑菌防病效果,可作为新型绿色保鲜技术的一种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ClO_2) 葡萄 灰霉菌 抑制作用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规范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扬 钱磊 +3 位作者 李凤美 罗莹 张志军 刘建华 《食药用菌》 2019年第3期164-168,共5页
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特点和主要的安全控制方法,解读绿色食品的技术标准和应用前景。提出食用菌从业者可以根据绿色食品的标准规范工厂的生产管理,申报绿色食品并获得绿色食品标识使用资格,实现对生产管理的官方监管;利用绿色食品的影... 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特点和主要的安全控制方法,解读绿色食品的技术标准和应用前景。提出食用菌从业者可以根据绿色食品的标准规范工厂的生产管理,申报绿色食品并获得绿色食品标识使用资格,实现对生产管理的官方监管;利用绿色食品的影响力,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促进营销,实现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工厂化 绿色食品 技术标准 规范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