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aaS模式的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坤 白红武 +2 位作者 王富国 张军燕 俞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4-418,共5页
从Saa S模式出发,深入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的架构,结合江苏农产品点多面广的特点,构建了"两段式管理、三大环节、八个控制点、三流合一"的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JS-APQT)。该系统包括"一个中心... 从Saa S模式出发,深入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的架构,结合江苏农产品点多面广的特点,构建了"两段式管理、三大环节、八个控制点、三流合一"的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JS-APQT)。该系统包括"一个中心、五类子系统",分别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中心、末端企业追溯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系统、政府监管系统、诚信评价及推介系统和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其中,系统基于J2EE-SOA技术构架,实现多用户B/S服务;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可自动生成QR追溯码,兼容农业部追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AS模式 食品安全 追溯系统 溯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 被引量:83
2
作者 白红武 孙爱东 +4 位作者 陈军 孙立荣 卢海燕 梁颖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5-420,共6页
采用QR二维码、溯源、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农产品产业链的特点,开发了多层次、多角色、多功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络管理、短信管理、智能手机管理、条码打印、查询机软件和查询网站。通过物联网自动采集环境信息和手... 采用QR二维码、溯源、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农产品产业链的特点,开发了多层次、多角色、多功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络管理、短信管理、智能手机管理、条码打印、查询机软件和查询网站。通过物联网自动采集环境信息和手机拍照快速上传生产过程图片,作为农产品的源头信息。使用20位的农产品追溯码(由类别、行政区划、公司、产品、日期和批次组成),并对此码进行网址转换,自动生成通用的QR溯源码,形成一个具有三方满意和消费者评级功能的便民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食品安全 追溯系统 溯源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稻米镉含量调查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雯 李优琴 +1 位作者 吕康 刘贤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6-893,共8页
为评价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污染现状,于2013年在全省13市调研抽检了1101份稻谷,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稻米中的镉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全省稻米镉的检出率为97.6%,平均含量为0.036 4 mg·kg^(-1),检出范围是0.000 3~0.431 0 mg... 为评价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污染现状,于2013年在全省13市调研抽检了1101份稻谷,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稻米中的镉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全省稻米镉的检出率为97.6%,平均含量为0.036 4 mg·kg^(-1),检出范围是0.000 3~0.431 0 mg·kg^(-1),仅有0.27%的样本超出0.2 mg·kg^(-1)的限量。整合我国居民20个性别年龄组人群的稻米消费和体重信息,采用非参数概率模型对稻米镉的膳食暴露量进行评估,并与JECFA推荐的镉的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25μg·kg^(-1)体重相比,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居民食用江苏地区稻米产生的平均镉暴露风险尚可接受,但在P95的风险水平下,14岁以下人群的摄入量相对较高,占PTMI的86.3%~130.7%,其中11岁以下人群中有6.8%~9.0%的个体摄入量超过PTMI,潜在风险较大。建议对稻米中的重金属镉进行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膳食暴露 概率评估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导致的食源性疾病 被引量:48
4
作者 韩晗 韦晓婷 +2 位作者 魏昳 姜金仲 王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0,共6页
为了解沙门氏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所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状况,综述了近年来沙门氏菌在各类食品中的检出率、沙门氏菌病发病率、与疾病暴发相关的媒介食品和优势血清型等。结果表明,沙门氏菌仍是近年来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畜禽... 为了解沙门氏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所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状况,综述了近年来沙门氏菌在各类食品中的检出率、沙门氏菌病发病率、与疾病暴发相关的媒介食品和优势血清型等。结果表明,沙门氏菌仍是近年来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畜禽产品易受沙门氏菌污染,与疾病暴发相关的食品主要是蛋类和禽肉类;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优势血清型为肠炎和鼠伤寒。这为日后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监控食源性沙门氏菌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食品污染 食源性疾病 媒介食品 优势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青菜中雌酮、雌二醇和雌三醇残留 被引量:9
5
作者 魏瑞成 葛峰 +1 位作者 郑勤 王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0-884,共5页
为了监测蔬菜被粪源类固醇激素污染状况,本试验建立同时测定青菜中雌三醇、17β-雌二醇、17α-雌二醇和雌酮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青菜经乙腈超声提取,C18 固相萃取柱去除杂质,氮吹浓缩处理后,用梯度洗脱上机检测。结果... 为了监测蔬菜被粪源类固醇激素污染状况,本试验建立同时测定青菜中雌三醇、17β-雌二醇、17α-雌二醇和雌酮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青菜经乙腈超声提取,C18 固相萃取柱去除杂质,氮吹浓缩处理后,用梯度洗脱上机检测。结果显示:青菜中雌三醇、17β-雌二醇、17琢-雌二醇和雌酮得到很好的分离,标准曲线在10 ng/ ml至1 000 ng/ 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逸0.999,各自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 min、8.2 min、8.9min 和9.9 min;当添加浓度为50 μg/ kg、100 μg/ kg和500 μg/ kg时,雌三醇、17β-雌二醇、17α-雌二醇和雌酮在青菜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5. 15%-86.32%、73. 82%-83.21%、72. 01%-81.33% 和81. 08%-90.35%,相对标准偏差为1. 03% -6.19%,该方法17β-雌二醇和17α-雌二醇的定量限均为10 μg/ kg,雌三醇的定量限为5 μg/ kg,雌酮的定量限为1 μg/ kg。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蔬菜中雌三醇、17β-雌二醇、17α-雌二醇和雌酮残留的同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三醇 17Β-雌二醇 17α-雌二醇 雌酮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对辣椒生物量和品质影响及辣椒疫病防控效果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薛延丰 陈健 +2 位作者 张猛 闫志雄 石志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1-787,共7页
以辣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醛处理辣椒对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肉桂醛在田间使用时对辣椒品质、产量以及辣椒疫霉菌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肉桂醛50和100 mg/L处理下,株高、根长和鲜... 以辣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醛处理辣椒对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肉桂醛在田间使用时对辣椒品质、产量以及辣椒疫霉菌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肉桂醛50和100 mg/L处理下,株高、根长和鲜重的变化趋势相似,与对照相比虽有所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株高、根长和鲜重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在浓度小于150 mg/L的处理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POD活性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时田间试验发现,使用肉桂醛进行灌根对辣椒的生长和产量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可显著增加辣椒中Vc含量,且发现灌根后,肉桂醛对辣椒疫霉菌的防效比甲霜灵高31.1%,显著大于甲霜灵。说明肉桂醛不仅可以对辣椒苗期灌根进行辣椒疫病预防,且可有效防治疫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辣椒疫病 植物源杀菌剂 辣椒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cocktail JS-SP1对沙门菌流行菌株混合感染的裂菌动力学及灭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包红朵 张辉 +1 位作者 周艳 王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58-864,共7页
目的研究沙门菌噬菌体cocktail JS-SP1对沙门菌流行菌株混合感染的裂菌动力学及灭菌效果。方法从50份污水及粪样样品中分离获得6株高裂菌活性的沙门菌噬菌体,将其按等比例混合制成沙门菌噬菌体cocktail JS-SP1,通过测定A600分析其对6株... 目的研究沙门菌噬菌体cocktail JS-SP1对沙门菌流行菌株混合感染的裂菌动力学及灭菌效果。方法从50份污水及粪样样品中分离获得6株高裂菌活性的沙门菌噬菌体,将其按等比例混合制成沙门菌噬菌体cocktail JS-SP1,通过测定A600分析其对6株沙门菌流行菌株混合菌液的裂菌动力学,并且对0、4和10h这3个时间点的活细菌计数,分析JS-SP1的灭菌效果。结果与混合细菌组、单株噬菌体处理组相比,JS-SP1处理组可以有效而且快速降低混合液的A600值。与其他处理组相比,4h时,JSSP1处理组细菌数下降极显著(P<0.01);10h时,降到10CFU以下(P<0.01)。结论噬菌体cocktail JS-SP1对混合细菌感染具有快速彻底的灭菌能力,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控制沙门菌污染的潜在治疗手段和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噬菌体混合制剂 杀菌效果 动力学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2-萘胺对青菜生长及AsA-GSH循环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薛延丰 冯慧芳 +1 位作者 石志琦 严少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使用不同浓度N-苯基-2-萘胺处理后对青菜生长及其体内AsA-GSH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浓度N-苯基-2-萘胺对青菜的株高及生物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以0.50 mg/L的处理效果最好,当浓度大于0.50 mg/L时,株高和生物...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使用不同浓度N-苯基-2-萘胺处理后对青菜生长及其体内AsA-GSH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浓度N-苯基-2-萘胺对青菜的株高及生物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以0.50 mg/L的处理效果最好,当浓度大于0.50 mg/L时,株高和生物量均随着N-苯基-2-萘胺使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处理后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总量Vc和AsA/DHA比值的变化趋势相似,0.50 mg/L处理下,AsA、DHA、总量Vc、AsA/DHA比值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当浓度大于0.50 mg/L时,AsA、DHA、总量Vc、AsA/DHA比值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在AsA循环中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处理浓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0.50 mg/L处理下酶活性最高,而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则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以0.25 mg/L处理效果最好;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循环中,当处理浓度小于2.50 mg/L时,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相比稍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GSH含量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变化趋势相似,随着处理浓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其中以0.50 mg/L处理下效果最好。说明合理利用水葫芦中化感物质,有助于植株的生长,同时增加了体内AsA-GSH代谢循环,提高了青菜的抗氧化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2-萘胺 青菜 抗坏血酸 谷胱甘肽 水葫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丁香酚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药效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薛延丰 陈浩 石志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2-606,共5页
以番茄为材料,研究了丁香酚和吗胍·铜对不同温度处理下、不同季节种植模式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的防治效果以及番茄生物量、蛋白质含量、硝酸盐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处理下,丁香酚对TY的防... 以番茄为材料,研究了丁香酚和吗胍·铜对不同温度处理下、不同季节种植模式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的防治效果以及番茄生物量、蛋白质含量、硝酸盐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处理下,丁香酚对TY的防治效果均显著大于吗胍·铜处理下的防效,其中以28℃时的防效最高,同时发现病情指数在28℃时也是最高,显著大于20和35℃下的病情指数;在不同季节种植模式下,丁香酚对TY的防治效果均显著大于吗胍·铜处理下的防效,其中以秋延番茄保护地中丁香酚对TY的防效最好;在早春番茄保护地种植模式下,生物量、蛋白质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丁香酚和吗胍·铜处理均显著大于对照,且丁香酚处理显著大于吗胍·铜处理,但丁香酚和吗胍·铜处理均可显著降低番茄中硝酸盐含量;秋延番茄保护地种植模式下,生物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由此说明丁香酚可以有效的防治番茄TY,且可以提高番茄产量,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番茄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百里香酚水乳剂配方的筛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敏 薛延丰 石志琦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0-83,共4页
采用转相法,对乳化剂、防冻剂和增稠剂等进行了筛选,确定了5%百里香酚水乳剂的最优配方:百里香酚质量分数为5%,溶剂乙醇质量分数为15%,乳化剂SC-102质量分数为6%,防冻剂丙二醇质量分数为1%;增稠剂琼脂的质量分数为0.2%,助表面活性剂正... 采用转相法,对乳化剂、防冻剂和增稠剂等进行了筛选,确定了5%百里香酚水乳剂的最优配方:百里香酚质量分数为5%,溶剂乙醇质量分数为15%,乳化剂SC-102质量分数为6%,防冻剂丙二醇质量分数为1%;增稠剂琼脂的质量分数为0.2%,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和水溶性氮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和2%,用双蒸水补足至100%。用上述配方所制备的5%百里香酚水乳剂各项指标合格,并且经常温、冷贮(0±2)℃14 d、热贮(54±2)℃14 d未出现析油、析水、分层现象,所制备的制剂黏度小、倾倒性佳,利于分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酚 水乳剂 配方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环素在鸡粪中吸附-解吸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瑞成 罗盼盼 +4 位作者 张圣新 朱磊 鲍恩东 李兆君 王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12-2318,共7页
通过批处理平衡试验,研究了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典型兽药抗生素多西环素在鸡排泄物中的吸附和解吸附行为及机制,以及pH、离子类型与强度等因素对解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西环素在鸡粪中吸附过程呈现L型吸附,等温线为非线性,吸附和解吸... 通过批处理平衡试验,研究了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典型兽药抗生素多西环素在鸡排泄物中的吸附和解吸附行为及机制,以及pH、离子类型与强度等因素对解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西环素在鸡粪中吸附过程呈现L型吸附,等温线为非线性,吸附和解吸附过程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多西环素在鸡粪中解吸附能力与溶液pH和离子强度相关,在pH<6时,pH越小,鸡粪中多西环素解吸附能力越强,且pH 2和pH 4间解吸附量差异显著(P<0.05),pH≥6时,解吸附能力没有明显变化;在0.01 mol·L^(-1)离子强度下,二价Ca^(2+)离子对鸡粪中多西环素解吸附能力比一价Na^+和K^+有增强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在0.1 mol·L^(-1)离子强度下,NO_3^-和Ca^(2+)离子对鸡粪中多西环素解吸附能力与其他离子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酸雨和化学肥料的施用能促进动物粪便中多西环素的解吸附,对水体和土壤环境存在迁移风险,但在对粪肥处理时,一定的酸性和离子环境有助于残留抗生素的析出与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吸附 解吸附 影响因素 动物排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形态对小麦体内氮磷钾分布及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薛延丰 汪敬恒 李恒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44-2448,共5页
以豫麦4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肥料对氮磷钾在小麦体内的分布、养分利用效率、养分收获指数以及小麦群体结构、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尿素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下小麦植株体内氮和磷的分布规律为... 以豫麦4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肥料对氮磷钾在小麦体内的分布、养分利用效率、养分收获指数以及小麦群体结构、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尿素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下小麦植株体内氮和磷的分布规律为籽粒>叶片>茎和叶鞘,钾的分布规律表现为茎和叶鞘>叶片>籽粒;氮、磷和钾的利用效率以及养分收获指数与尿素相当,两者差异不显著;尿素和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下,小麦群体达6.68×107和6.41×107/hm2,显著大于对照;穗长和结实小穗分别比对照高11.9%、11.6%和10.9%、10.6%,千粒重、穗粒数和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13.8%、15.2%、15.2%和14.5%、10.0%、14.2%,但尿素和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尿素相比,长效碳铵颗粒肥不仅具有较高的肥效,同时减少了氮素损失。因此,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作为一种高肥效、低投入的新型氮肥,在今后农业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碳铵颗粒肥 氮素形态 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延丰 汪敬恒 李恒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61-1165,共5页
以豫麦4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肥料对小麦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物MDA、叶绿素含量、不同生育期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以及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和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下的小麦植株叶片和根系内抗氧化酶... 以豫麦4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肥料对小麦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物MDA、叶绿素含量、不同生育期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以及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和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下的小麦植株叶片和根系内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发现该处理下小麦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通过对不同生育期小麦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的研究,发现在尿素和长效碳铵颗粒肥处理下,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在不同的生育期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大于对照;研究发现小麦不同生育期内氮和钾的积累规律相似,表现为逐渐增加,而磷的积累在灌浆期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本试验表明,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克服了传统碳铵颗粒肥的易挥发、投入成本高等缺点,具有与尿素相同的功效,缓释肥效长,在今后农业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碳铵颗粒肥 氮素形态 小麦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理生化参数评价肉桂醛浸种对辣椒种子萌发可行性初步研究
14
作者 薛延丰 陈健 +2 位作者 张猛 闫志雄 石志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5-230,共6页
以辣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醛对辣椒种子进行浸种对种子萌发、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肉桂醛50 mg/L浸种后对种子的发芽势,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势显著降低;当处理浓度小于300mg/L... 以辣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醛对辣椒种子进行浸种对种子萌发、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肉桂醛50 mg/L浸种后对种子的发芽势,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势显著降低;当处理浓度小于300mg/L时发芽率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影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就株高而言,50mg/L处理下的株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辣椒的根长、鲜重和干重的变化趋势与株高相似。通过肉桂醛浸种之后,小于150 mg/L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随着处理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有所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根系活力呈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50 mg/L处理下的SOD和POD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可以使用低浓度的肉桂醛对辣椒种子进行处理,防治辣椒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辣椒疫病 植物源杀菌剂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联苯与间羟基苯甲酸残留
15
作者 李国锋 魏瑞成 王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6-318,共3页
为了监测土壤中有机化合物污染状况,建立同时测定土壤中联苯与间羟基苯甲酸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土壤样品以甲醇和水(4∶1)作为溶剂进行提取,漩涡混匀后再进行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在240 nm波长下对样品中联苯与间羟基苯甲酸进... 为了监测土壤中有机化合物污染状况,建立同时测定土壤中联苯与间羟基苯甲酸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土壤样品以甲醇和水(4∶1)作为溶剂进行提取,漩涡混匀后再进行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在240 nm波长下对样品中联苯与间羟基苯甲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间羟基苯甲酸与联苯得到很好的分离,标准曲线在0.3-15.0μg/m 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保留时间分别为2.8、8.0 min;0.5-10.0μg/m L添加浓度范围内,联苯、间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03%-103.04%、79.82%-100.48%,相对标准偏差为0.76%-2.49%、1.16-4.57,该方法得到间羟基苯甲酸的定量限为0.1μg/m L,联苯为0.2μg/m L。该方法适用于土壤中联苯与间羟基苯甲酸残留的同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土壤 残留 联苯 间羟基苯甲酸 同时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复合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树娇 张辉 +6 位作者 周艳 董俊 德艳艳 张永柱 仲召鑫 王冉 包红朵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28-293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噬菌体复合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4000只体重(850±45)g的37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基础饲粮)和试验组(基础饲粮+109PFU/mL的噬菌体复合制剂),每组7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噬菌体复合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4000只体重(850±45)g的37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基础饲粮)和试验组(基础饲粮+109PFU/mL的噬菌体复合制剂),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只,试验期27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料重比下降2.81%(P>0.05)。2)与对照组相比,43日龄时,试验组肉鸡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增加16.80%(P<0.05)和7.14%(P>0.05);52日龄时,肉鸡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分别增加8.55%(P>0.05)和7.37%(P>0.05);61日龄时,肉鸡法氏囊指数增加39.66%(P>0.05);43、52及61日龄时,试验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增加15.85%(P>0.05)、29.54%(P>0.05)和1.45%(P>0.05)。3)与对照组相比,43、52及61日龄时,试验组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4)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43日龄时,试验组肉鸡盲肠食糜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28.13%(P>0.05),并且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降低9.97%(P>0.05);52日龄时,肉鸡噬菌体盲肠食糜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下降(P>0.05),并且螺旋菌门(Spirochaetes)相对丰度增加(P>0.05);61日龄时,肉鸡试验组盲肠食糜中Proteobacteria及Firmicutes相对丰度下降(P>0.05),而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增加(P>0.05)。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52日龄时,试验组可选择性的促进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和巴内氏菌属(Barnesiella)的相对丰度(P>0.05),降低RFN20菌属(RFN20)相对丰度(P>0.05);61日龄时,试验组增加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P>0.05),降低RFN20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噬菌体复合制剂有利于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发育,改善肠道菌群,保障肉鸡肠道健康。因此,噬菌体复合制剂在肉鸡养殖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复合制剂 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形态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丽婷 徐圣佳 +4 位作者 胡晓丹 徐丽梅 史建荣 顾振新 徐剑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119,126,共8页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麦粒中筛选到一株玉米赤霉烯酮(ZEN)降解菌7D3-2,该菌株对ZEN的降解能力高达95%;通过对7D3-2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gyr A基因系统进化发育地位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麦粒中筛选到一株玉米赤霉烯酮(ZEN)降解菌7D3-2,该菌株对ZEN的降解能力高达95%;通过对7D3-2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gyr A基因系统进化发育地位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了初始p H、培养温度、接种量及ZEN初始质量浓度等环境条件对7D3-2降解ZEN的影响,结果表明:7D3-2降解ZEN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为7.0;当接种量小于10%时,7D3-2对ZEN的降解率与接种量成正比;ZEN质量浓度在1.0~25.0 mg/L范围内,7D3-2对ZEN的降解差异不显著,当ZEN质量浓度大于25.0 mg/L时,ZEN降解率与ZEN初始质量浓度成反比,但是ZEN被降解的绝对量与其ZEN初始质量浓度呈正相关;降解物质的定域实验结果显示:7D3-2中降解ZEN的物质主要位于细胞外。7D3-2不仅对培养液中的ZEN具有降解效果,也能很好地降解玉米粉中的ZEN。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ZEN降解菌种质资源库,在粮食和饲料的ZEN生物脱毒方面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生物降解 筛选 鉴定 解淀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量、储存条件对储存期小麦中DON、NIV毒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姚振宇 殷宪超 +4 位作者 俞明正 董飞 祭芳 徐剑宏 史建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0-303,共4页
研究含水量分别为11.5%、12.8%、15.7%的小麦在4℃冷库、25℃恒温室、常温库、地下仓库4种环境下储藏0~90d镰刀菌毒素DON、NIV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不同储存环境下小麦含水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0d内,3种含水量的小麦在4℃冷库... 研究含水量分别为11.5%、12.8%、15.7%的小麦在4℃冷库、25℃恒温室、常温库、地下仓库4种环境下储藏0~90d镰刀菌毒素DON、NIV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不同储存环境下小麦含水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0d内,3种含水量的小麦在4℃冷库和25℃恒温室条件下,DON、NIV毒素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储存在常温库和地下仓库2种不可控环境下的3种含水量小麦在60d后DON毒素含量降低,NIV毒素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雪腐镰刀菌烯醇 储藏 镰刀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和土壤中呋虫胺残留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冬兰 简秋 +4 位作者 郑尊涛 宋稳成 孙星 朱宏 杨邦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建立了呋虫胺在水稻(糙米、稻壳和稻草3种基质)和土壤中残留的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 MS/MS)检测方法。各基质经乙腈提取,PSA柱净化后,以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MRM)模... 建立了呋虫胺在水稻(糙米、稻壳和稻草3种基质)和土壤中残留的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 MS/MS)检测方法。各基质经乙腈提取,PSA柱净化后,以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在不同加标水平下,对呋虫胺在4种不同基质中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呋虫胺在糙米中的回收率为73.8%-97.2%,RSD为3.1%-9.9%;在稻壳中的回收率为77.6%-80.3%,RSD为2.5%-5.8%;在稻草中的回收率为76.0%-94.0%,RSD为4.8%-8.8%;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3.6%-93.3%,RSD为4.6%-6.4%。该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的特点,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虫胺 水稻 土壤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菌环胺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规律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冬兰 简秋 +4 位作者 柯昌杰 宋稳成 孙星 汪佳蕾 杨邦保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3-1467,共5页
为探明嘧菌环胺在葡萄中的安全性,对嘧菌环胺在北京、江苏南京、山东烟台3个试验点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进行了研究.葡萄和土壤样品经乙腈提取,PSA净化,液相色谱-DAD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在0.05 mg/kg... 为探明嘧菌环胺在葡萄中的安全性,对嘧菌环胺在北京、江苏南京、山东烟台3个试验点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进行了研究.葡萄和土壤样品经乙腈提取,PSA净化,液相色谱-DAD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在0.05 mg/kg、0.10 mg/kg和1.0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嘧菌环胺在葡萄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1.1% ~92.6%,相对标准偏差为4.8%~9.0%;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0.1% ~ 91.8%,相对标准偏差为3.0%~9.7%;嘧菌环胺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均为0.05 mg/kg.嘧菌环胺在葡萄中的半衰期为1.7 ~4.2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1~4.1 d.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美国和日本制定的葡萄中嘧菌环胺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分别为3 mg/kg、2 mg/kg和5 mg/kg),按本试验剂量和次数施用嘧菌环胺21 d后,所采收的葡萄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嘧菌环胺 葡萄 土壤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