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加强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瑞 白滨 +2 位作者 于安芬 董俊 李瑞琴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55-58,共4页
分析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国家工作重点的新形势下,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机构建设、经费投入、追溯系统、标准和检测制度、标准化生产等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体系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产地土壤环境质量与肥力状况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瑞琴 白滨 +2 位作者 于安芬 徐瑞 郭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11期7-11,共5页
针对兰州百合农户分散种植,以及产地区域跨度大、产地环境复杂多样的现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兰州百合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和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兰州百合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为"1级",为"清洁"水平;兰州... 针对兰州百合农户分散种植,以及产地区域跨度大、产地环境复杂多样的现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兰州百合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和肥力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兰州百合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为"1级",为"清洁"水平;兰州百合产地土壤肥力总体为富钾、富磷,有机质和氮不足。兰州百合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肥力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百合-土壤体系中镉、铅和汞的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瑞琴 于安芬 +2 位作者 白滨 徐瑞 丁文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6-191,共6页
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对甘肃省传统食用百合产区食用百合-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铅(Pb)和汞(Hg)进行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与1993年甘肃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种植食用百合的土壤中Cd、Pb和Hg含量有明... 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对甘肃省传统食用百合产区食用百合-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铅(Pb)和汞(Hg)进行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与1993年甘肃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比,种植食用百合的土壤中Cd、Pb和Hg含量有明显增加现象,分别提高了1.82、0.27、1.71倍,但符合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以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作为参比值,研究区域食用百合土壤重金属Cd、Pb和Hg的平均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18.25、2.78、5.19,均小于40,风险级别为A级,生态危害程度较低;以1993年甘肃省土壤环境重金属背景值为参照值评价,百合土壤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是Cd>Hg>Pb,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主要是镉,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B级,属于中等水平;食用百合Cd、Pb和Hg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0.131、0.003和0.022;食用百合Cd、Pb和Hg的靶标危害系数,即食用风险值低于1,重金属未超标的百合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百合-土壤体系 重金属 富集 潜在生态和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菌清在番茄上的自然消解动态及健康风险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于安芬 车宗贤 +4 位作者 王东晖 李瑞琴 白滨 徐瑞 宋政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08-1514,共7页
试验设喷施百菌清推荐剂量(2 400g/hm2,T1)、加倍剂量(4 800g/hm2,T2)、喷清水(对照)3个处理。探讨蔬菜上百菌清残留量的安全性,开展番茄中百菌清残留的消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百菌清在番茄上的自然消解速度随施药剂量的增大而减慢。... 试验设喷施百菌清推荐剂量(2 400g/hm2,T1)、加倍剂量(4 800g/hm2,T2)、喷清水(对照)3个处理。探讨蔬菜上百菌清残留量的安全性,开展番茄中百菌清残留的消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百菌清在番茄上的自然消解速度随施药剂量的增大而减慢。喷药后24h内消解最快,T1处理和T2处理施药后1d的消解率分别为60.22%和27.58%,7d的消解率达91.72%和46.67%,其半衰期分别为4.3d和18.0d。按推荐剂量施药1d后采摘,番茄中百菌清残留量为0.370mg/kg,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从人体健康风险角度分析,如果按规范施药,百菌清在番茄上施用安全,产品食用无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菌清 残留 消解 番茄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发酵的废弃菜叶无害化处理及腐熟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瑞琴 徐瑞 +2 位作者 于安芬 白滨 丁文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3-169,共7页
[目的]探讨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废弃菜叶无害化处理及腐熟安全性,解决发酵过程中污染环境、提高发酵堆体孔隙度、通气量、温度上升慢等问题。[方法]以废弃菜叶为原料,以玉米秸秆、牛粪等为辅料,采用调控发酵原料的碳氮比、微生物菌剂种类... [目的]探讨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废弃菜叶无害化处理及腐熟安全性,解决发酵过程中污染环境、提高发酵堆体孔隙度、通气量、温度上升慢等问题。[方法]以废弃菜叶为原料,以玉米秸秆、牛粪等为辅料,采用调控发酵原料的碳氮比、微生物菌剂种类、发酵堆体的水分及温度等方法。[结果]优化了废弃菜叶微生物发酵原料的最佳配比:废弃菜叶、玉米秸秆、牛粪、发酵菌剂的重量比100∶4∶2∶0.25;建立了一套废弃菜叶微生物发酵腐熟度指标评价体系,即发酵堆体温度≥50℃,持续3~5d,pH值小于等于8.0,电导率小于等于2.0mS/cm,E4/E6比小于等于2.5,C/N比小于20,发芽指数GI大于80;发酵产物的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等养分及安全限量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结论]废弃菜叶微生物发酵终产物的pH值、电导率、E4/E6值、C/N值、GI等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均符合腐熟度指标,并达到蔬菜栽培基质的肥力及安全限量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菜叶 微生物发酵 原料配比 发酵条件调控 腐熟度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瑞琴 于安芬 +2 位作者 白滨 黄铮 李婷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5-18,共4页
对兰州百合的感官品质以及基本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百合的横径和鳞茎单重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呈现增高趋势;可溶性糖、粗灰分、粗蛋白平均含量比文献记载的其他食用百合分别高236.20%、58.72%、35.8... 对兰州百合的感官品质以及基本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百合的横径和鳞茎单重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呈现增高趋势;可溶性糖、粗灰分、粗蛋白平均含量比文献记载的其他食用百合分别高236.20%、58.72%、35.80%,而粗纤维比文献记载的降低了34.9%。与现行标准、其他品种和文献数据对比,兰州百合的代表性食用风味和口感品质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试品种及文献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感官品质 基本营养品质 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褐腐病罹病根和根盘及鳞片分出的真菌和卵菌 被引量:4
7
作者 白滨 何苏琴 +4 位作者 于安芬 荆卓琼 李瑞琴 徐瑞 柳利龙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16-20,95,共6页
为探明兰州百合褐腐病相关真菌和卵菌种类,于2013年秋季在兰州百合主产区采集罹病百合鳞茎标样,采用真菌常规组织分离法,对522个病样(块根、根盘和鳞片)组织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得到574株真菌和卵菌,真菌和卵菌分出率达109.96%;分离得到... 为探明兰州百合褐腐病相关真菌和卵菌种类,于2013年秋季在兰州百合主产区采集罹病百合鳞茎标样,采用真菌常规组织分离法,对522个病样(块根、根盘和鳞片)组织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得到574株真菌和卵菌,真菌和卵菌分出率达109.96%;分离得到的真菌和卵菌可归于6个属,其中土赤壳属(Ilyonectr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的分离频率分别为46.86%、32.23%和17.07%,为优势菌群;3个优势菌群的占比因分离部位、采样地块而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褐腐病 分出率 分离频率 优势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凉州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于安芬 李瑞琴 +2 位作者 赵有彪 车宗贤 苏永生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6期14-16,共3页
河西走廊凉州区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调水保生态的重要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本研究立足凉州区自然资源优势,从区域水土资源现状、限制因子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水资源高效永续利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 河西走廊凉州区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调水保生态的重要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本研究立足凉州区自然资源优势,从区域水土资源现状、限制因子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水资源高效永续利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农畜产品质量监控、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提升为基础的六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战略,总结得出了区域内农业生态循环模式资源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 发展战略 资源配置关系 凉州区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废弃物栽培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瑞琴 于安芬 +2 位作者 白滨 徐瑞 丁文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了解有机生态型蔬菜栽培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蔬菜废弃物微生物发酵物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然条件下室外堆肥、基质研制及温室盆栽试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有机生态型基质各配方处理... [目的]了解有机生态型蔬菜栽培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蔬菜废弃物微生物发酵物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然条件下室外堆肥、基质研制及温室盆栽试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有机生态型基质各配方处理对番茄的株高、展幅、主茎粗、结果数、产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处理即配方为蔬菜废弃物∶玉米秸秆∶牛粪∶发酵菌剂,配比为100∶4∶2∶0.25的处理,其番茄的产量较对照增长了97%,该处理番茄的干物质、有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营养品质指标,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1.9%,139.6%,36.8%和18.7%,特别是该处理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了57.1%。各配方处理番茄的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残留均低于对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结论]有机生态型基质各配方处理对番茄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 栽培基质 番茄 生长发育 营养品质 有害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酒泉发现坎诺单孢菌引起的甜瓜倒秧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苏琴 白滨 +3 位作者 文朝慧 荆卓琼 孟选宁 徐生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03-306,共4页
2018年7月中旬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甜瓜成熟前10~20 d,一些田块出现了严重的倒秧,从罹病植株的褐腐根上分离到坎诺单孢菌Monosporascus cannonballus,病株分出率达76.9%。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下(25℃±3℃),菌株TG-84... 2018年7月中旬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甜瓜成熟前10~20 d,一些田块出现了严重的倒秧,从罹病植株的褐腐根上分离到坎诺单孢菌Monosporascus cannonballus,病株分出率达76.9%。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下(25℃±3℃),菌株TG-84对甜瓜(品种:‘86-1’)的致病性强,出苗后13 d,倒苗率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坎诺单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羊肚菌外观性状测定
11
作者 许文艳 于安芬 +1 位作者 白滨 李瑞琴 《河南农业》 2020年第23期11-12,共2页
为探讨羊肚菌栽培种、野生种和野生驯化种外观特征的区别,本文对15份采自甘肃省主要产区、不同品种的羊肚菌(鲜品)菌盖高度、菌盖最粗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和菌柄纵切面肉质厚度5个特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 为探讨羊肚菌栽培种、野生种和野生驯化种外观特征的区别,本文对15份采自甘肃省主要产区、不同品种的羊肚菌(鲜品)菌盖高度、菌盖最粗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和菌柄纵切面肉质厚度5个特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区域和不同海拔高度,其基本外观性状表现不同;羊肚菌基本外观性状随品种驯化程度提高而优化;品种间菌盖肉质厚度平均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栽培种(0.98 mm)>野生驯化种(0.28 mm)>野生种(0.23 mm),菌柄肉质厚度平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栽培种(2.00 mm)>野生种(0.70 mm)>野生驯化种(0.6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栽培种 野生驯化种 野生种 外观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