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脂返色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郑立友 胡晖 +4 位作者 刘红芝 段玉权 刘丽 石爱民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156,共7页
油脂在储存、销售等过程中,色泽会变深,产生"返色"现象,导致感官品质下降,影响油脂产品的销售,甚至影响油脂企业的信誉及发展,尚未得到解决。在对国内外文献统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γ-生育酚、磷脂、金属离子、脂溶性色素等... 油脂在储存、销售等过程中,色泽会变深,产生"返色"现象,导致感官品质下降,影响油脂产品的销售,甚至影响油脂企业的信誉及发展,尚未得到解决。在对国内外文献统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γ-生育酚、磷脂、金属离子、脂溶性色素等油脂返色因素以及在原料质量、加工过程、储存环境3个关键环节的返色控制技术,并对目前油脂返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作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油脂工业解决油脂返色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返色 影响因素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红衣多酚类物质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翠 刘红芝 +2 位作者 刘丽 石爱民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6-142,共7页
花生红衣是花生加工过程中的廉价副产品,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本文在对花生红衣多酚文献分析统计的基础上,综述了花生红衣多酚类物质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和... 花生红衣是花生加工过程中的廉价副产品,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本文在对花生红衣多酚文献分析统计的基础上,综述了花生红衣多酚类物质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和闪式提取法等制备方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大孔树脂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等分离纯化方法及组分分析方法,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中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红衣多酚 制备 纯化和组分分析 抗氧化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燕麦品种的辅助降血脂功效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素梅 盛清凯 +1 位作者 路长喜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9,共5页
考察了不同燕麦品种间可能存在的辅助降血脂功效的差异,为筛选优良燕麦品种以及燕麦的降血脂机理提供试验依据。从国内主栽燕麦品种中选取4种代表性品种,制成燕麦粉,以10%的量分别添加至高脂日粮中,饲喂高血脂模型Wistar大鼠,为期4周。... 考察了不同燕麦品种间可能存在的辅助降血脂功效的差异,为筛选优良燕麦品种以及燕麦的降血脂机理提供试验依据。从国内主栽燕麦品种中选取4种代表性品种,制成燕麦粉,以10%的量分别添加至高脂日粮中,饲喂高血脂模型Wistar大鼠,为期4周。试验结束后测定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将试验组与正常对照、高血脂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显著性分析,评价不同燕麦品种的辅助降血脂功效。结果显示,受试4个燕麦品种中,高蛋白、高油脂含量的品种辅助降血脂功效显著;高β-葡聚糖、高淀粉的品种降血脂作用并不显著(P<0.05)。燕麦的辅助降血脂作用受到原料品种的影响,蛋白质、脂肪亦可能为功能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品种 降血脂 Β-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吸附菌株的筛选及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畅 刘阳 +3 位作者 邢福国 魏益民 杨庆利 禹山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6-771,共6页
为获取能够高效吸附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益生菌,研究16株益生菌对培养基中AFB1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11株菌株对AFB1具有明显的吸附效果,其中酿酒酵母Y1吸附效果最佳,对其菌体处理方式和吸附时间进行优化后,对AFB1的吸附率可达81.16%... 为获取能够高效吸附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益生菌,研究16株益生菌对培养基中AFB1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11株菌株对AFB1具有明显的吸附效果,其中酿酒酵母Y1吸附效果最佳,对其菌体处理方式和吸附时间进行优化后,对AFB1的吸附率可达81.16%。复合物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Y1与AFB1通过物理方式结合,且该结合可逆。加热处理可使各菌株的AFB1吸附能力显著增强。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加热处理后Y1菌体表面由光滑变得凹凸不平,并且其细胞壁厚度增加至原来的148.73%,与AFB1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导致Y1对AFB1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益生菌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中功能性多糖-阿拉伯木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5
作者 周素梅 王强 张晓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7-301,共5页
阿拉伯木聚糖(AX)是小麦细胞壁的主要结构多糖,具有高分子量、高粘度、氧化胶凝等物化特性。AX对于小麦及其面制品的加工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它还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减肥、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小麦品种间阿拉伯木聚糖存在一定的遗传... 阿拉伯木聚糖(AX)是小麦细胞壁的主要结构多糖,具有高分子量、高粘度、氧化胶凝等物化特性。AX对于小麦及其面制品的加工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它还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减肥、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小麦品种间阿拉伯木聚糖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规律。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小麦阿拉伯木聚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将为更好地利用这一功能性多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木聚糖 小麦 结构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分步酶解谷朊粉制备短肽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盛晓静 王强 +4 位作者 刘丽 石爱民 胡晖 杨颖 刘红芝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9-146,共8页
本文通过比较酶种类、加酶量、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短肽得率和水解度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分步酶解制备谷朊粉短肽的最佳工艺。在复合蛋白酶(Protamex)水解谷朊粉91.50 min后加入中性蛋白酶(Neutrase)继... 本文通过比较酶种类、加酶量、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短肽得率和水解度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分步酶解制备谷朊粉短肽的最佳工艺。在复合蛋白酶(Protamex)水解谷朊粉91.50 min后加入中性蛋白酶(Neutrase)继续酶解121.50 min,Protamex添加量为665.00 U/g底物,Neutrase添加量为5 290.00 U/g底物,水解温度50℃,质量浓度12%,在此条件下,短肽得率为69.88%,水解度25.74%。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子质量小于1 000 Da的水解产物占100%。采用Protamex与Neutrase分步酶解谷朊粉制备谷朊粉短肽,与现有制备谷朊粉短肽方法相比,避免了后续脱盐步骤,简化工艺,且具有制备条件温和,TCA-NSI和DH高,纯度高,分子量集中分布于1 000 Da以下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朊粉短肽 复合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 分步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粕多糖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姜楠 刘红芝 +1 位作者 刘丽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花生粕多糖作为花生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对其研究备受瞩目。对花生粕多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文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花生粕多糖的提取制备方法,包括热水法提取、酸法提取、碱法提取、酶法提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等... 花生粕多糖作为花生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对其研究备受瞩目。对花生粕多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文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花生粕多糖的提取制备方法,包括热水法提取、酸法提取、碱法提取、酶法提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等,花生粕多糖不同组分的柱层析纯化方法,以及花生粕多糖一级结构表征与抗氧化活性及护肝活性评价研究进展。对目前花生粕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对其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多糖 制备纯化 结构表征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阿拉伯木聚糖流变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牟振坤 任霞 +1 位作者 王强 周素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6-270,共5页
为了解阿拉伯木聚糖流变性质及其与小麦品质的关系,对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强筋、弱筋)阿拉伯木聚糖(简称WEAX)的零剪切黏度(η0)及酶促氧化胶凝能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间WEAX溶液的黏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 为了解阿拉伯木聚糖流变性质及其与小麦品质的关系,对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强筋、弱筋)阿拉伯木聚糖(简称WEAX)的零剪切黏度(η0)及酶促氧化胶凝能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间WEAX溶液的黏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零剪切黏度值(η0)变幅为0.20~56.50 Pa.s,大部分集中在0.20~2.43Pa.s,个别品种(中优206、烟农19)数值偏差较大。在过氧化物酶体系(POX/H2O2)作用下,WEAX凝胶特性(G′、G″值)差异显著,强筋与弱筋小麦中均存在胶凝能力或强或弱的品种,说明WEAX的上述流变特性与小麦筋力(或硬度)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阿拉伯木聚糖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9
9
作者 孙玉凤 范蓓 +2 位作者 王艳 孔志强 戴小枫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4期70-75,共6页
近年来,我国慢性代谢疾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加,受特定病理特征的影响,慢性代谢疾病患者对营养的需求具有特殊性,如糖尿病患者需要低升糖指数的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运而生。简述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定义与分类,分析了其与药品... 近年来,我国慢性代谢疾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加,受特定病理特征的影响,慢性代谢疾病患者对营养的需求具有特殊性,如糖尿病患者需要低升糖指数的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运而生。简述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定义与分类,分析了其与药品、普通食品的区别,阐述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究热点及进展、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现状,探讨了我国目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代谢紊乱 进食受阻 消化吸收障碍 特殊营养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沉法制备花生球蛋白及伴花生球蛋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封小龙 刘红芝 +1 位作者 刘丽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2,73,共7页
以花生球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对冷沉法提取花生球蛋白及伴花生球蛋白进行工艺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经2次提取,通过L9(43)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花生球蛋白提取率的各因素显著程度:冷沉时间>料液比>磷酸缓... 以花生球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对冷沉法提取花生球蛋白及伴花生球蛋白进行工艺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经2次提取,通过L9(43)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花生球蛋白提取率的各因素显著程度:冷沉时间>料液比>磷酸缓冲溶液浓度>溶液pH。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5∶10、溶液pH7.1、磷酸缓冲溶液浓度0.4 mol/L、冷沉时间4 h。在此条件下花生球蛋白的提取率为53.60%。花生球蛋白提取后的上清,即为伴花生球蛋白。研究发现,不同冷沉次数对花生球蛋白组分纯度影响不显著,直接干燥上清比上清酸沉后制备的伴花生球蛋白蛋白含量要低,但是组分纯度无显著差异。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花生球蛋白组分纯度76.40%,伴花生球蛋白组分纯度64.10%;喷雾干燥制备的花生球蛋白组分纯度74.30%,伴花生球蛋白组分纯度62.73%,不同干燥方式对花生蛋白组分纯度影响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粉 冷沉法 花生球蛋白 伴花生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油中脂肪酸和内源抗氧化物质含量及其氧化稳定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徐飞 石爱民 +2 位作者 刘红芝 刘丽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8,共6页
以8个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有机溶剂萃取法提油,测定核桃油内源性组分(脂肪酸和内源抗氧化物质)和氧化稳定性(OSI)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核桃油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为主,其中以亚油酸含量最高,油酸/亚油酸比值(O/L)... 以8个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有机溶剂萃取法提油,测定核桃油内源性组分(脂肪酸和内源抗氧化物质)和氧化稳定性(OSI)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核桃油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为主,其中以亚油酸含量最高,油酸/亚油酸比值(O/L)在0.3~0.5内;3种VE异构体按含量高低排序γ-VE〉δ-VE〉α-VE;甾醇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相关关系中,油酸和O/L与氧化稳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1=0.742 1,r2=0.859 5),亚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氧化稳定性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1=-0.845 7,r2=-0.901 1);核桃油氧化稳定性主要受脂肪酸影响(尤其是O/L),其内源性抗氧化物质与油氧化稳定性并未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比结果显示,新疆品种新巨丰榨取的核桃油氧化稳定性最高,相应O/L最低,适于长货架期的核桃油加工。该结果将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评价以及适宜制油核桃品种筛选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氧化稳定性 脂肪酸 VE异构体 植物甾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制备杏仁油品质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蔡达 刘红芝 +2 位作者 刘丽 胡晖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2,共6页
通过对市售、溶剂提取、低温压榨3种不同杏仁油的感官品质(色泽),理化营养品质(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脂肪酸含量、VE异构体含量、植物甾醇各组分含量)及加工品质(诱导时间、过氧化值、酸价、得率、脂肪酸比例模式)测定以及相关性分析,结... 通过对市售、溶剂提取、低温压榨3种不同杏仁油的感官品质(色泽),理化营养品质(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脂肪酸含量、VE异构体含量、植物甾醇各组分含量)及加工品质(诱导时间、过氧化值、酸价、得率、脂肪酸比例模式)测定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杏仁油中,低温压榨油的加工品质最好,其诱导时间(11.68 h)最长,过氧化值(0.08 mmol/kg)和酸价(0.87 mgKOH/g)最低,且O/L值最高为2.68;此外,低温压榨油的营养品质也相对较好,其油酸质量分数(67.94%)及UFA质量分数(94.29%)皆最高。各品质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色泽与诱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油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r=-0.914);油酸、亚油酸、MUFA、PUFA、O/L与诱导时间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油 低温压榨 溶剂提取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裸燕麦品种的淀粉特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燕 易翠平 +1 位作者 王强 周素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0-563,共4页
为给燕麦淀粉的应用以及适宜加工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从国内主栽燕麦中选取10个品种的11个样品(其中坝莜1号有河北和山西产两种样品)作为供试材料,通过湿法提取燕麦淀粉,并对其组成、黏度及凝胶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裸燕... 为给燕麦淀粉的应用以及适宜加工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从国内主栽燕麦中选取10个品种的11个样品(其中坝莜1号有河北和山西产两种样品)作为供试材料,通过湿法提取燕麦淀粉,并对其组成、黏度及凝胶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裸燕麦品种的总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幅分别为91.06%~95.98%和21.06%~31.26%,品种间总淀粉变异较小,而直链淀粉变异较大。淀粉糊化特征中,样品间淀粉糊化温度变异最小,平均为82.0℃,反映淀粉糊热稳定性的破损值差异最大(变异系数23.8%)。在淀粉的凝胶特性指标中,黏附性差异最为显著(变幅0.00~139.89 g.s),其次为硬度(9.87~43.76 g),弹性、黏聚性差别不显著。11个材料中,坝莜1号(河北产)淀粉糊黏度大,热稳定性好;晋八属于易回生、强凝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品种 淀粉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粉和分层研磨对小麦中赭曲霉毒素A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春红 王丽 +3 位作者 安凤平 李淑荣 罗红霞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1,共5页
以人工染菌的小麦为原料,对小麦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制粉和分层研磨,分析小麦中赭曲霉菌丝体的分布规律以及加工工艺对赭曲毒素A(OTA)的去除效果。结果发现,赭曲霉菌丝体主要依附在小麦两端的表皮上,并逐步向内延伸。OTA含量为2.26~18... 以人工染菌的小麦为原料,对小麦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制粉和分层研磨,分析小麦中赭曲霉菌丝体的分布规律以及加工工艺对赭曲毒素A(OTA)的去除效果。结果发现,赭曲霉菌丝体主要依附在小麦两端的表皮上,并逐步向内延伸。OTA含量为2.26~185.4μg/kg的小麦制得的小麦粉中OTA含量减少了50%~68%。麸皮和细麸中OTA平均总量之和约为72.75%,OTA主要分布于小麦的麸皮和细麸中,而在胚乳中则很少。通过检测小麦经分层碾磨设备后各样品的OTA含量,发现分层研磨可以有效去除小麦中的OTA毒素。经3次研磨后,脱皮率约为18%,脱皮小麦中OTA的含量减少了44%~63.06%。在制粉和分层研磨过程中并没有促进OTA的生成或消除,只是对其进行重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OTA 制粉 分层研磨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对发酵玉米芯中裂褶菌多糖提取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钟昕 周素梅 +1 位作者 王强 刘红芝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2,共6页
对裂褶菌发酵玉米芯进行γ射线辐照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辐照对裂褶菌多糖提取率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20kGy辐照剂量范围内,同一剂量下,多糖提取率随辐照原料水分含量的增加而上升,60%水分含量、10kGy处理下多糖提取... 对裂褶菌发酵玉米芯进行γ射线辐照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辐照对裂褶菌多糖提取率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20kGy辐照剂量范围内,同一剂量下,多糖提取率随辐照原料水分含量的增加而上升,60%水分含量、10kGy处理下多糖提取率达到最高值7.95%。辐照处理对所提取裂褶菌多糖溶液粘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5.0%水分含量、20kGy处理下,多糖的零剪切粘度η0降至最低值10.79 Pa.s;辐照处理对裂褶菌多糖的粘弹性亦有显著影响,G′、G″以及二者之交点Gx值的变化趋势与η0值的基本一致。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γ射线辐照处理对发酵玉米芯中裂褶菌多糖可起到降解、增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菌多糖 辐照 提取 流变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小麦籽粒中戊聚糖含量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霞 周素梅 王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8-1244,1254,共8页
从全国小麦主产区收集弱筋小麦品种19份、强筋品种24份,对小麦籽粒中的戊聚糖含量以及籽粒基本品质特性进行了测定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与品种的小麦籽粒中总戊聚糖(TP)和水溶性戊聚糖(WSP)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强... 从全国小麦主产区收集弱筋小麦品种19份、强筋品种24份,对小麦籽粒中的戊聚糖含量以及籽粒基本品质特性进行了测定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与品种的小麦籽粒中总戊聚糖(TP)和水溶性戊聚糖(WSP)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强筋小麦的TP和水不溶性戊聚糖(WUP)平均值较弱筋小麦的偏高,但二者的WSP平均值基本一致。对籽粒的戊聚糖含量与其品质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强筋小麦籽粒的WSP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弱筋小麦籽粒WSP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硬度、zel沉降值、形成时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显示,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对戊聚糖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由本研究得出结论,强筋与弱筋类型小麦的品质指标对戊聚糖含量的影响有明显不同,建议未来戊聚糖的研究按小麦类型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戊聚糖 品种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选育高自溶干酪乳杆菌及其肽聚糖水解酶的RT-qPCR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文明 吕加平 +5 位作者 王小鹏 赵莉君 祝超智 张秋会 李苗云 赵改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9,共7页
通过采用低能N^+注入对干酪乳杆菌116-a进行诱变,以筛选得到高自溶的干酪乳酸菌突变体,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乙酰胞壁质酶和N-乙酰氨基葡糖胺糖苷酶在野生菌体和突变体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经过离子能量30 keV N^+注入诱变,... 通过采用低能N^+注入对干酪乳杆菌116-a进行诱变,以筛选得到高自溶的干酪乳酸菌突变体,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乙酰胞壁质酶和N-乙酰氨基葡糖胺糖苷酶在野生菌体和突变体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经过离子能量30 keV N^+注入诱变,在注入剂量0.5×10^15 ions/cm^2时,筛选得到遗传稳定性良好的最大正突变菌株,其自溶度为56.3%,最大正突变菌株自溶度比野生型菌株的自溶度提高了25.7%。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和N-乙酰胞壁质酶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量比野生菌体中的表达量均有所上调,其中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表达量上调了约55倍,而N-乙酰胞壁质酶的表达量仅上调2.8倍。因此,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在干酪乳杆菌116-a自溶中起着重要作用,该酶表达量的上调可以有效提高菌体的自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酸菌 自溶 离子注入 肽聚糖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