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曲霉毒素B_1吸附菌株的筛选及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畅 刘阳 +3 位作者 邢福国 魏益民 杨庆利 禹山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6-771,共6页
为获取能够高效吸附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益生菌,研究16株益生菌对培养基中AFB1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11株菌株对AFB1具有明显的吸附效果,其中酿酒酵母Y1吸附效果最佳,对其菌体处理方式和吸附时间进行优化后,对AFB1的吸附率可达81.16%... 为获取能够高效吸附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益生菌,研究16株益生菌对培养基中AFB1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11株菌株对AFB1具有明显的吸附效果,其中酿酒酵母Y1吸附效果最佳,对其菌体处理方式和吸附时间进行优化后,对AFB1的吸附率可达81.16%。复合物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Y1与AFB1通过物理方式结合,且该结合可逆。加热处理可使各菌株的AFB1吸附能力显著增强。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加热处理后Y1菌体表面由光滑变得凹凸不平,并且其细胞壁厚度增加至原来的148.73%,与AFB1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导致Y1对AFB1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益生菌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对发酵玉米芯中裂褶菌多糖提取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钟昕 周素梅 +1 位作者 王强 刘红芝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2,共6页
对裂褶菌发酵玉米芯进行γ射线辐照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辐照对裂褶菌多糖提取率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20kGy辐照剂量范围内,同一剂量下,多糖提取率随辐照原料水分含量的增加而上升,60%水分含量、10kGy处理下多糖提取... 对裂褶菌发酵玉米芯进行γ射线辐照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辐照对裂褶菌多糖提取率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20kGy辐照剂量范围内,同一剂量下,多糖提取率随辐照原料水分含量的增加而上升,60%水分含量、10kGy处理下多糖提取率达到最高值7.95%。辐照处理对所提取裂褶菌多糖溶液粘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5.0%水分含量、20kGy处理下,多糖的零剪切粘度η0降至最低值10.79 Pa.s;辐照处理对裂褶菌多糖的粘弹性亦有显著影响,G′、G″以及二者之交点Gx值的变化趋势与η0值的基本一致。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γ射线辐照处理对发酵玉米芯中裂褶菌多糖可起到降解、增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菌多糖 辐照 提取 流变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小麦籽粒中戊聚糖含量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任霞 周素梅 王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8-1244,1254,共8页
从全国小麦主产区收集弱筋小麦品种19份、强筋品种24份,对小麦籽粒中的戊聚糖含量以及籽粒基本品质特性进行了测定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与品种的小麦籽粒中总戊聚糖(TP)和水溶性戊聚糖(WSP)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强... 从全国小麦主产区收集弱筋小麦品种19份、强筋品种24份,对小麦籽粒中的戊聚糖含量以及籽粒基本品质特性进行了测定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与品种的小麦籽粒中总戊聚糖(TP)和水溶性戊聚糖(WSP)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强筋小麦的TP和水不溶性戊聚糖(WUP)平均值较弱筋小麦的偏高,但二者的WSP平均值基本一致。对籽粒的戊聚糖含量与其品质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强筋小麦籽粒的WSP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弱筋小麦籽粒WSP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硬度、zel沉降值、形成时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显示,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对戊聚糖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由本研究得出结论,强筋与弱筋类型小麦的品质指标对戊聚糖含量的影响有明显不同,建议未来戊聚糖的研究按小麦类型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戊聚糖 品种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