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燥方式对哈密瓜干燥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方芳 毕金峰 +3 位作者 李宝玉 白沙沙 王沛 丁媛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72,共5页
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浸渍和未浸渍)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哈密瓜干燥产品物理性质、营养成分、微观结构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密瓜真空冷冻干燥产品比容、复水性均最佳,营养成分损失小,但是干燥产品硬度... 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浸渍和未浸渍)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哈密瓜干燥产品物理性质、营养成分、微观结构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密瓜真空冷冻干燥产品比容、复水性均最佳,营养成分损失小,但是干燥产品硬度较小,颜色变化较大;热风干燥产品物理性质和营养成分均较差,且结构干缩致密;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未浸渍)产品比容和复水性最接近冷冻干燥产品;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浸渍)产品色泽和硬度均最佳,且内部形成了均匀的多孔状结构;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浸渍)产生了几种新的酯类香气成分,并且保留了哈密瓜鲜样较多的香气成分。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可以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干燥方式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干燥方式 物理性质 营养成分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加工特性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2
作者 王丽 王强 +3 位作者 刘红芝 刘丽 杜寅 张建书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2-128,共7页
花生品质是衡量花生品种与花生产品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品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是确定花生加工适宜性的基础和筛选花生加工专用品种的主要依据。综述了花生加工特性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重点对制油、制取蛋白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加工利... 花生品质是衡量花生品种与花生产品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品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是确定花生加工适宜性的基础和筛选花生加工专用品种的主要依据。综述了花生加工特性与品质评价研究进展,重点对制油、制取蛋白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加工利用等花生的加工特性进行了归纳;对花生的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等品质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对我国花生品质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及整理;并对我国花生品质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质 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丁媛媛 毕金峰 +2 位作者 木泰华 于静静 赖必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08-112,共5页
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5种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干燥产品物理性质、营养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度:热风干燥>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 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5种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干燥产品物理性质、营养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度:热风干燥>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色泽: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经过干燥加工后无明显变化;5种干燥加工处理均可使甘薯产品粗淀粉含量减少,还原糖含量增加;干燥处理后甘薯β-胡萝卜素和VC都大幅度下降;真空冷冻干燥产品与变温压差膨化样品的细胞结构孔隙较大且均匀一致,呈现出较好的蜂窝状结构;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产品结构紧密;真空微波干燥产品细胞结构致密,密度较大。综合看来,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品质优良且生产成本也较低,适宜于进行甘薯干燥加工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干燥方法 理化性质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毕金峰 方芳 +2 位作者 丁媛媛 白沙沙 王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8,共4页
研究热烫、冷冻和浸渍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含水率、色泽、膨化度、硬度和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程度的热烫预处理有利于膨化产品含水率的降低,有利于产品膨化度和色泽品质的提高;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膨化干... 研究热烫、冷冻和浸渍3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哈密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含水率、色泽、膨化度、硬度和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程度的热烫预处理有利于膨化产品含水率的降低,有利于产品膨化度和色泽品质的提高;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膨化干燥产品膨化度、硬度和脆度的提高,但产品色泽变深,失去商品性状;糖液浸渍处理使物料加速失水,对物料色泽和外形的保持有显著的作用;高浓度的NaCl渗透液对物料颜色保持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预处理 变温压差 膨化干燥 产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在枣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毕金峰 于静静 +1 位作者 王沛 白沙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综述枣加工现状及高新技术在枣干燥、枣酒和枣多糖提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高新技术在枣加工中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枣新产品的开发和枣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加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技术在甘薯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2
6
作者 丁媛媛 毕金峰 +3 位作者 木泰华 方芳 王沛 白沙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5-158,共4页
介绍干燥技术包括热风干燥技术、油炸膨化干燥技术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在甘薯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甘薯干燥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甘薯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干燥技术,如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微波干燥、... 介绍干燥技术包括热风干燥技术、油炸膨化干燥技术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在甘薯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甘薯干燥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甘薯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干燥技术,如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微波干燥、红外干燥以及联合干燥技术在未来甘薯干燥加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热风干燥技术 油炸膨化技术 变温压差膨化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小麦生产品种的构成及品质性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关二旗 魏益民 +1 位作者 张波 赵宗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8-1153,共6页
为了解豫北地区小麦生产品种的构成及小麦品质特性,2008年和2009年在豫北安阳、鹤壁、新乡市所属9个县区27个乡镇的81个村组抽取农户田间小麦主栽品种样品,共计162份,统计小麦品种的构成,分析小麦样品的籽粒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 为了解豫北地区小麦生产品种的构成及小麦品质特性,2008年和2009年在豫北安阳、鹤壁、新乡市所属9个县区27个乡镇的81个村组抽取农户田间小麦主栽品种样品,共计162份,统计小麦品种的构成,分析小麦样品的籽粒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小麦主栽品种趋于集中,但品种数量仍较多;与2008年相比,2009年优质小麦的种植比例提高3.7%。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小麦籽粒千粒重高,容重高,硬度大,蛋白质含量较高,但面筋筋力中等;多数品质性状指标年际间差异显著(P<0.05)。豫北地区小麦属硬质、高蛋白质、中强筋,具有发展强筋小麦的生产能力。应进一步落实良种补贴和优质优价政策,推进稳产、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推广,提高小麦商品粮的整体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地区 小麦 品种构成 品质性状 质量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和辐照处理对变温压差膨化苹果脆片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毕金峰 丁媛媛 +1 位作者 王沛 白沙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7-651,共5页
影响苹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选取国光、富士、红香蕉和黄香蕉4个苹果品种,分析苹果膨化前和膨化后产品的理化特性,研究不同品种的苹果对膨化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膨化产品风味最佳的是国光苹果,品质最佳的... 影响苹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选取国光、富士、红香蕉和黄香蕉4个苹果品种,分析苹果膨化前和膨化后产品的理化特性,研究不同品种的苹果对膨化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膨化产品风味最佳的是国光苹果,品质最佳的是黄香蕉苹果。选取国光苹果为代表,研究0、2和5kGy的辐照对膨化产品理化特性的影响,发现辐照可以软化苹果组织,提高苹果预干燥速率,对提高膨化产品脆度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膨化产品硬度。但在2和5kGy的辐照下,苹果膨化产品褐变严重,不利于产品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变温压差 膨化干燥 品种 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面条感官质量要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董凯娜 彭丹 +1 位作者 刘玉兰 张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9,共5页
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面条的感官质量要素分布及其关系。通过对全国16个省市177份小麦品种制成的面条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色泽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系数为38.14%,黏性变异系数最小,变异系数为8.12%。面条感官评价质量要素... 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面条的感官质量要素分布及其关系。通过对全国16个省市177份小麦品种制成的面条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色泽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系数为38.14%,黏性变异系数最小,变异系数为8.12%。面条感官评价质量要素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弹性、色泽与面条总分的相关系数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r=0.780和0.741。中国面条感官质量要素中需要改进的有色泽和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面条 感官质量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返色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立友 胡晖 +4 位作者 刘红芝 段玉权 刘丽 石爱民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156,共7页
油脂在储存、销售等过程中,色泽会变深,产生"返色"现象,导致感官品质下降,影响油脂产品的销售,甚至影响油脂企业的信誉及发展,尚未得到解决。在对国内外文献统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γ-生育酚、磷脂、金属离子、脂溶性色素等... 油脂在储存、销售等过程中,色泽会变深,产生"返色"现象,导致感官品质下降,影响油脂产品的销售,甚至影响油脂企业的信誉及发展,尚未得到解决。在对国内外文献统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γ-生育酚、磷脂、金属离子、脂溶性色素等油脂返色因素以及在原料质量、加工过程、储存环境3个关键环节的返色控制技术,并对目前油脂返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作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油脂工业解决油脂返色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返色 影响因素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酪蛋白磷酸肽产品的理化性质和持钙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美 孙琦 +2 位作者 潘健存 顾修蕾 蒋士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0,共4页
对两种酪蛋白磷酸肽(CPP)样品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起泡性、热稳定性和持钙能力分别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产品在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上差别不大,均符合CPP产品衡量指标。CPPⅡ产品的起泡性、持钙性能均优于CPPⅠ,且两... 对两种酪蛋白磷酸肽(CPP)样品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起泡性、热稳定性和持钙能力分别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产品在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上差别不大,均符合CPP产品衡量指标。CPPⅡ产品的起泡性、持钙性能均优于CPPⅠ,且两种产品的热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在生产时需要注意加热对产品透明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磷酸肽 理化性质 持钙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与环境对我国裸燕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2
12
作者 林伟静 吴广枫 +2 位作者 李春红 王燕 周素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7-1092,共6页
为了解我国裸燕麦品种营养品质的整体表现,收集了2007—2009年间国内燕麦主产区产58个燕麦样品,比较了其重要营养组成及地区和年份间的差异,并初步筛选了燕麦优良品种。结果显示,在燕麦特征性营养指标中,各样品间以粗脂肪含量的差异最大... 为了解我国裸燕麦品种营养品质的整体表现,收集了2007—2009年间国内燕麦主产区产58个燕麦样品,比较了其重要营养组成及地区和年份间的差异,并初步筛选了燕麦优良品种。结果显示,在燕麦特征性营养指标中,各样品间以粗脂肪含量的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1.38%;淀粉含量差异最小,变异系数仅6.23%;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中以油酸与亚油酸为主,二者比例接近1:1,品种间含量差异较小;氨基酸组成中以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差异最显著。对比所选取4个燕麦产区的品种表现,以甘肃产燕麦的综合品质较好,粗蛋白、β-葡聚糖、亚油酸及赖氨酸含量相对较高。相对于品种和产地,年份间燕麦营养品质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品种 产地 营养品质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法溯源羊肉产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张宁 张德权 +1 位作者 李淑荣 李庆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9-312,共4页
产地溯源是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建立了羊肉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在11995~3999cm-1波长范围内,光谱经5点平滑(Smooth)与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山东济宁市、河北大厂... 产地溯源是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建立了羊肉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在11995~3999cm-1波长范围内,光谱经5点平滑(Smooth)与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山东济宁市、河北大厂县、内蒙临河市、宁夏银川市4个产地模型的主成分数分别为5、6、5、6时,采用SIMCA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建立稳健的羊肉产地溯源模型;在1%的显著水平下,4个产地校正集模型对未知样本的识别率分别为95%、100%、100%、100%,拒绝率均为100%;其验证集模型的识别率分别为100%、83%、100%、92%,拒绝率均为100%。该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羊肉产地的溯源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模式识别 模型 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 产地溯源 羊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指纹分析在羊肉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4
作者 孙淑敏 郭波莉 +1 位作者 魏益民 樊明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7-941,共5页
为寻求低廉、快速有效地鉴别羊肉产地来源的方法,对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和阿拉善盟三个牧区,及重庆市和山东省菏泽市两个农区共99份羊肉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线性判别分析(PCA+LDA),以及偏... 为寻求低廉、快速有效地鉴别羊肉产地来源的方法,对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和阿拉善盟三个牧区,及重庆市和山东省菏泽市两个农区共99份羊肉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线性判别分析(PCA+LDA),以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光谱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羊肉产地来源的定性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在全光谱范围(950~1 650 nm)内,经二阶求导(Savitzky-Golay,9点)和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五个地区羊肉的近红外光谱有显著差异。其中农区和牧区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两种判别模型的整体正确判别率均为100%;PCA+LDA法对五个地域来源样本的整体正确判别率为91.2%,优于PLS-DA法的判别效果(76.7%)。此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作为羊肉产地溯源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羊肉 产地来源 PCA+LDA法 PLS-D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处理燕麦籽粒对面粉黏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魏益民 任嘉嘉 +2 位作者 张波 陈锋亮 胡新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9-302,共4页
该文旨在研究高温处理燕麦籽粒对燕麦面粉黏度特性的影响,为确定燕麦的制粉工艺提供依据。燕麦籽粒采用热风干燥140、155和170℃处理30min;远红外烘烤200、220和240℃处理15min6种方式处理;用法国肖邦公司CD-2实验磨粉机制粉,测定皮粉... 该文旨在研究高温处理燕麦籽粒对燕麦面粉黏度特性的影响,为确定燕麦的制粉工艺提供依据。燕麦籽粒采用热风干燥140、155和170℃处理30min;远红外烘烤200、220和240℃处理15min6种方式处理;用法国肖邦公司CD-2实验磨粉机制粉,测定皮粉、心粉和面粉的黏度参数。结果表明,和对照(50℃热风干燥6h)相比,经高温处理的燕麦籽粒,其皮粉、心粉和面粉的平均糊化起始温度均明显降低;140、155℃的热风干燥和200℃的远红外烘烤处理,均能提高皮粉、心粉和面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低谷黏度;随着热风干燥或红外烘烤温度的升高,燕麦的皮粉、心粉、面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和低谷黏度呈下降趋势。初步研究认为,适宜的处理温度(140~155℃热风干燥或200℃远红外烘烤)可降低燕麦粉的糊化温度,增加燕麦粉的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高温效应 黏度 制粉 燕麦 面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蛋白质的组成、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6
作者 沈敏江 刘红芝 +2 位作者 刘丽 胡晖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在关于核桃蛋白质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基础上,综述了核桃蛋白质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核桃蛋白质的亚基组成、氨基酸比例及其营养价值,核桃脱脂粉、核桃浓缩蛋白、核桃分离蛋白的产品特点及其制备方法,核桃蛋白质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 在关于核桃蛋白质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基础上,综述了核桃蛋白质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核桃蛋白质的亚基组成、氨基酸比例及其营养价值,核桃脱脂粉、核桃浓缩蛋白、核桃分离蛋白的产品特点及其制备方法,核桃蛋白质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功能特性,以及影响这些功能特性的因素,超高压处理等改性方法对提高核桃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的研究。最后对核桃蛋白质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总结,并对今后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蛋白 亚基 氨基酸 功能特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品质评价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0
17
作者 白沙沙 毕金峰 +2 位作者 方芳 王沛 公丽艳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综述苹果果个大小与果形指数、果皮颜色、香气成分含量等感官品质指标,VC、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矿物质、蛋白质等理化与营养品质指标以及果实硬度、褐变程度、水分含量、可食率等加工品质指标的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并展望苹果品质评价技... 综述苹果果个大小与果形指数、果皮颜色、香气成分含量等感官品质指标,VC、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矿物质、蛋白质等理化与营养品质指标以及果实硬度、褐变程度、水分含量、可食率等加工品质指标的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并展望苹果品质评价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品质评价技术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高水分挤压组织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孙照勇 陈锋亮 +1 位作者 张波 魏益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8-312,共5页
植物蛋白高水分挤压组织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食品质构重组技术,在食品和饲料加工中有广泛用途。该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植物蛋白高水分挤压组织化技术的定义和技术难点;论述了挤压参数之间的关系、操作参数的优化和产品... 植物蛋白高水分挤压组织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食品质构重组技术,在食品和饲料加工中有广泛用途。该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植物蛋白高水分挤压组织化技术的定义和技术难点;论述了挤压参数之间的关系、操作参数的优化和产品特性的评价方法;讨论了产品组织化结构的形成机理等问题。分析结果认为,"高水分"的界定还需要科学依据;完善组织化产品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多种植物蛋白复合挤压有助于改善产品的营养价值,丰富产品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 挤压 技术 质构 重组 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44
19
作者 毕金峰 方蕾 +2 位作者 丁媛媛 王沛 白沙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34-339,共6页
为了确定最佳的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范围,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膨化温度(X1)、膨化压力(X2)和抽空时间(X3)这3个因素对产品含水率(Y1)、色泽(Y2)、硬... 为了确定最佳的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范围,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膨化温度(X1)、膨化压力(X2)和抽空时间(X3)这3个因素对产品含水率(Y1)、色泽(Y2)、硬度(Y3)和脆度(Y4)这4个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根据试验数据推论出描述这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出了菠萝优化膨化工艺范围。结果表明:膨化温度、膨化压力和抽空时间对产品的含水率、色泽、硬度和脆度都影响显著,三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地影响产品质量。最佳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范围是:膨化温度115~123℃;膨化压力0.04~0.08MPa;抽空时间为2~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干燥 优化 工艺 温度 压力 响应面法 菠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油中脂肪酸和内源抗氧化物质含量及其氧化稳定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徐飞 石爱民 +2 位作者 刘红芝 刘丽 王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8,共6页
以8个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有机溶剂萃取法提油,测定核桃油内源性组分(脂肪酸和内源抗氧化物质)和氧化稳定性(OSI)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核桃油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为主,其中以亚油酸含量最高,油酸/亚油酸比值(O/L)... 以8个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有机溶剂萃取法提油,测定核桃油内源性组分(脂肪酸和内源抗氧化物质)和氧化稳定性(OSI)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核桃油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为主,其中以亚油酸含量最高,油酸/亚油酸比值(O/L)在0.3~0.5内;3种VE异构体按含量高低排序γ-VE〉δ-VE〉α-VE;甾醇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相关关系中,油酸和O/L与氧化稳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1=0.742 1,r2=0.859 5),亚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氧化稳定性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1=-0.845 7,r2=-0.901 1);核桃油氧化稳定性主要受脂肪酸影响(尤其是O/L),其内源性抗氧化物质与油氧化稳定性并未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比结果显示,新疆品种新巨丰榨取的核桃油氧化稳定性最高,相应O/L最低,适于长货架期的核桃油加工。该结果将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评价以及适宜制油核桃品种筛选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氧化稳定性 脂肪酸 VE异构体 植物甾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