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梅中稳定同位素和多元素特征在其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胡桂仙 邵圣枝 +3 位作者 张永志 朱加虹 赵首萍 袁玉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50-2459,共10页
为探讨杨梅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的特征及其产地溯源应用的可能性,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EAIRMS)和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ICP-MS)测定杨梅中稳定同位素比率(如δ^(15)N、δ^(13)C、δD和δ^(18)O等)和多元素(如Li、Be、Na、K和Fe等)含量,并... 为探讨杨梅稳定同位素与多元素的特征及其产地溯源应用的可能性,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EAIRMS)和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ICP-MS)测定杨梅中稳定同位素比率(如δ^(15)N、δ^(13)C、δD和δ^(18)O等)和多元素(如Li、Be、Na、K和Fe等)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建立判别模型,对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和江苏等省份的杨梅进行产地溯源技术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各产地杨梅中稳定同位素比率和其他矿物元素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但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利用单指标无法区分各省份杨梅。PCA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仅为42.77%)的得分分布散点图均有部分重叠,不能有效区分杨梅产地。PCA-LDA方法将所有样本分为浙江类、福建类、其他省类(包括云南、贵州、江苏省样品)3类,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法随机产生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用于建模和模型准确度验证,经过2 000次的循环计算,该模型对浙江省杨梅判别结果的准确率高达99.6%,福建省杨梅判别结果的准确率为90.3%,其他省份判别结果的准确率为98.4%。综上,利用稳定同位素和多元素检测并结合PCA-LDA法能够初步对杨梅进行产地溯源和判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稳定同位素 多元素 线性判别分析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烘干方式对茶叶中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产地溯源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志 张永志 +3 位作者 周铁锋 邵圣枝 周莉 袁玉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08-1416,共9页
茶叶中稳定同位素特征检测和溯源技术是政府职能部门市场监管和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重要手段,为评估不同烘干方式对茶叶中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考察茶叶产地溯源的有效性及判别模型的稳定性,本试验通过元素分析仪联用同位素比质谱(EA-IR... 茶叶中稳定同位素特征检测和溯源技术是政府职能部门市场监管和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重要手段,为评估不同烘干方式对茶叶中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考察茶叶产地溯源的有效性及判别模型的稳定性,本试验通过元素分析仪联用同位素比质谱(EA-IRMS)测定5种烘干方式(烘箱直接杀青烘干、微波杀青扁形机烘干、微波杀青烘箱烘干、扁形机杀青直接烘干和扁形机杀青摊晾烘干)下西湖龙井茶(龙井群体种)中4种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δ~2H和δ^(18)O),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椭圆置信区间(EJCR)测试探讨不同烘干方式下西湖龙井茶中单个和多个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差异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烘干方式可能导致茶叶中单个稳定同位素比率出现较大变化,但多因素椭圆置信区间测试表明5种烘干方式西湖龙井茶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此,建立西湖龙井茶与山东、重庆产区茶叶δ^(13)C、δ^(15)N、δ~2H和δ^(18)O的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2 000次随机循环,3个产区茶叶判别准确度均高达90.0%以上,充分验证了溯源的有效性及判别模型的稳定性。本研究结果为茶叶原产地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烘干方式 产地溯源 稳定同位素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R和PLS-DA法的东北大米产地快速溯源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高彤 吴静珠 +3 位作者 林珑 刘志 刘翠玲 于重重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17,124,共5页
鉴于市场上东北大米掺伪和假冒现象频发,本研究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PLS-DA判别法相结合用于东北大米产地快速溯源。实验共收集75份大米样本(52份东北产地大米,23份非东北产地大米),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划分得到训练集样本60份和测试集15... 鉴于市场上东北大米掺伪和假冒现象频发,本研究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PLS-DA判别法相结合用于东北大米产地快速溯源。实验共收集75份大米样本(52份东北产地大米,23份非东北产地大米),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划分得到训练集样本60份和测试集15份。为消除品种、颗粒形态等对近红外光谱和产地鉴别的影响,实验比较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并根据相关系数值确定了矢量归一化为首选的预处理方法;将矢量归一化预处理后的光谱按照吸收峰分4个区间分别建立东北大米产地PLS-DA模型,其中4000~5500cm-1谱区建立产地溯源模型,训练集准确率可达93.33%,测试集准确率为86.67%。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与PLS-DA法结合在东北大米产地快速溯源技术领域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溯源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矢量归一化 东北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组分特征检测及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莉 孟靖 +2 位作者 苟春林 刘志 袁玉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62-870,共9页
特色农产品的特征组分检测和溯源技术是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市场监管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重要手段。该文介绍了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及凝胶渗透色谱)、质谱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红外光谱技术(... 特色农产品的特征组分检测和溯源技术是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市场监管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重要手段。该文介绍了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及凝胶渗透色谱)、质谱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红外光谱技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近红外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枸杞有机化学成分和矿质元素检测中的应用以及枸杞溯源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其中应用较多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旨在为不同产地枸杞的质量控制和来源追溯提供参考,进而推动我国枸杞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特征组分 分析技术 产地溯源 地理标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化螟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和表达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红星 王国荣 +4 位作者 鲁艳辉 杨亚军 郑许松 田俊策 吕仲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4,共10页
【目的】筛选特定试验条件下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二化螟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二化螟转录组测序结果挑选出11个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其在二化螟不同发育历期、不同组织、温度处理... 【目的】筛选特定试验条件下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二化螟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二化螟转录组测序结果挑选出11个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其在二化螟不同发育历期、不同组织、温度处理、杀虫剂处理、取食不同饲料、取食不同水稻、dsRNA处理和混合样品的表达量,利用RefFinder、BestKeeper、Ge Norm和NormFinder等软件和ΔC_t值对11个候选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5种分析方法表明,在二化螟不同发育历期稳定性较高的内参基因是AK、RPL10和EF1,不同组织中稳定性较高的内参基因是EF1、TUB和ACTB,不同温度下较稳定的内参基因为TUB、RPL10和EF1,杀虫剂处理样品中较稳定的是TF4和ACTA,取食不同饲料较稳定的是TUB、TF4、EF1和RPL10,取食不同品种水稻较稳定的是TUB和EF1,dsRNA处理样品中较稳定的是TUB、AK、ACTB和EF1,混合样品中较稳定的是EF1、TUB和ACTB。【结论】为不同试验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提供了参考,也有利于在二化螟基因表达研究中获得更加可靠准确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内参基因 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对蛋雏鸭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赵文文 袁文华 +5 位作者 沈军达 袁慧坤 王源 李国勤 卢立志 刁新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3-415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丁酸梭菌及其复合剂对蛋雏鸭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绍兴公鸭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丁酸梭菌及其复合剂对蛋雏鸭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绍兴公鸭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40 mg/kg的杆菌肽锌(抗生素组)、800 mg/kg的黄芪多糖、250 mg/kg的丁酸梭菌以及800 mg/kg的黄芪多糖+250 mg/kg的丁酸梭菌的复合剂。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Ⅴ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Ⅳ组(P<0.05),Ⅴ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及补体3(C3)、补体4(C4)的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2)Ⅴ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Ⅴ组的法氏囊指数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Ⅲ组、Ⅳ组、Ⅴ组的血清和肝脏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Ⅰ组(P<0.05),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Ⅳ组的血清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4)Ⅴ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Ⅴ组的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复合剂比单独添加黄芪多糖或丁酸梭菌能更好地提高蛋雏鸭的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改善肠道绒毛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丁酸梭菌 免疫 抗氧化性能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青年鸽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性能及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袁文华 李国勤 +4 位作者 韩安法 王淼 李浙烽 刁新平 卢立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94-3301,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青年鸽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及与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80日龄左右的雌性青年鸽384只,将其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其中A组饲喂基础饲粮,B、C和D...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青年鸽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及与繁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80日龄左右的雌性青年鸽384只,将其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其中A组饲喂基础饲粮,B、C和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8CFU/kg丁酸梭菌、5×10^9CFU/kg乳酸菌和5×10^9CFU/kg乳酸菌+1×10^8CFU/kg丁酸梭菌。预试期7d,试验期28d。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B、C和D组青年鸽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2.0%、32.0%和22.0%,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A组相比,C和D组青年鸽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与A组相比,D组青年鸽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P<0.05),B、C和D组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4)与A组相比,B、C和D组青年鸽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C和D组青年鸽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 AOC)显著提高(P<0.05),D组青年鸽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A组相比,C和D组青年鸽卵巢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能够提高青年鸽肝脏抗氧化功能并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提高青年鸽的生长性能,对青年鸽的繁殖潜力也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青年鸽 生长性能 免疫性能 抗氧化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对蛋雏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赵文文 王蕾 +4 位作者 袁文华 田勇 陈斌丹 刁新平 卢立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47-3454,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及其复合剂对蛋雏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绍兴公鸭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Ⅱ~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mg/kg...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及其复合剂对蛋雏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绍兴公鸭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Ⅱ~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mg/kg的杆菌肽锌(抗生素组)、800mg/kg的黄芪多糖、250mg/kg丁酸梭菌、800mg/kg黄芪多糖+250mg/kg丁酸梭菌复合剂,试验期为28d。结果显示:(1)1~14日龄时,各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差异均不显著(P>0.05)。15~21日龄时,与Ⅰ、Ⅱ组相比,Ⅲ、Ⅳ、Ⅴ组ADG显著提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22~28日龄时,Ⅲ、Ⅳ、Ⅴ组ADG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ADFI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Ⅲ、Ⅳ、Ⅴ组F/G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1~28日龄时,与Ⅰ、Ⅱ组相比,Ⅲ、Ⅳ、Ⅴ组ADG显著提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2)试验第28天时,与Ⅰ组相比,Ⅴ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提高(P<0.05);Ⅲ、Ⅴ组甲状腺素(T4)、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Ⅳ、Ⅴ组白细胞介素-2(IL-2)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Ⅲ、Ⅴ组干扰素-γ(IFN-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雏公鸭生长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复合添加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丁酸梭菌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集群的东北/非东北大米产地高光谱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林珑 吴静珠 +3 位作者 刘翠玲 于重重 刘志 袁玉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5-910,共6页
采集东北和非东北产地大米样本高光谱图像,筛选多个特征波长图像并提取图像特征,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建立判别模型,并联合多个模型构成模型集群快速、准确判别东北/非东北大米产地。东北大米以粳米为主,主要涵盖长粒香,圆粒香,稻花香和小町... 采集东北和非东北产地大米样本高光谱图像,筛选多个特征波长图像并提取图像特征,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建立判别模型,并联合多个模型构成模型集群快速、准确判别东北/非东北大米产地。东北大米以粳米为主,主要涵盖长粒香,圆粒香,稻花香和小町米4个品种。为建立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的东北/非东北大米产地判别模型,实验主要收集了国内粳米代表性产区且以上述4个品种为主的样本,构成原始样本集:其中东北产地5份,包括黑龙江(1)、吉林(2)、辽宁(2),非东北产地5份,包括河北(1)、浙江(1)、江苏(2)、安徽(1)。每个产地样本随机选取100粒,共计100×10粒大米样本。采用芬兰Specim公司的SisuCHEMA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样本900~1700 nm高光谱图像。按照大米轮廓选取感兴趣区域提取出单粒大米样本的平均光谱,采用Kennard-Stone法按照4∶1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应用连续投影算法筛选得到原始样本集光谱的8个特征波长:1460.30,1400.20,1424.92,945.98,1315.62,1220.87,1705.91和942.53 nm;采用方向梯度直方图分别提取8个波长下的图像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基于单特征波长图像的东北/非东北大米产地鉴别模型,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5.5%,77.5%,76.5%,73.5%,71%,68.5%,67%和65.5%;鉴于单模型识别率不高的现状,提出建立基于特征波长图像模型集群综合判别大米产地的策略,即按照单模型识别率从高到低排序后分别联合3个、5个和7个特征波长图像模型的预测结果,当预测样本判定为真的比率>50%,则判定样本为真,反之则为假。联合1460.30,1400.20,1424.92,945.98,1315.62,1220.87和1705.91 nm七个波段的模型集合对测试集样本的识别率可达90.5%。实验结果表明高光谱结合模型集群策略可为建立性能稳健、适用范围广的东北/非东北大米产地快速检测模型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模型集合 东北大米 产地鉴别 方向梯度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蛋鸭蛋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珍珍 芦治学 +7 位作者 屈元启 胡华川 唐建宏 李清逸 陶争荣 曾涛 沈军达 卢立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58,共4页
为比较不同品种蛋鸭蛋品质的差异性及相关性,试验随机选取300日龄绍兴鸭、山麻鸭、缙云麻鸭和攸县麻鸭四个品种鸭蛋各30个,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四个品种的蛋形指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绍兴鸭的平均蛋重、蛋黄色度显著... 为比较不同品种蛋鸭蛋品质的差异性及相关性,试验随机选取300日龄绍兴鸭、山麻鸭、缙云麻鸭和攸县麻鸭四个品种鸭蛋各30个,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四个品种的蛋形指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绍兴鸭的平均蛋重、蛋黄色度显著高于缙云麻鸭(P<0.05);绍兴鸭的蛋壳强度极显著高于山麻鸭(P<0.01),显著高于缙云麻鸭和攸县麻鸭(P<0.05);绍兴鸭的蛋壳厚度极显著高于山麻鸭、缙云麻鸭、攸县麻鸭(P<0.01);山麻鸭的蛋黄比例显著高于绍兴鸭(P<0.05);山麻鸭的蛋壳厚度极显著高于缙云麻鸭和攸县麻鸭(P<0.01);缙云麻鸭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绍兴鸭(P<0.05);四个品种相比绍兴鸭的蛋壳质量为最优,缙云麻鸭的新鲜度为最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绍兴鸭和缙云麻鸭蛋形指数与哈氏单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缙云麻鸭和攸县麻鸭蛋壳强度与蛋壳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攸县麻鸭色度与哈氏单位呈显著负相关(P<0.05);缙云麻鸭哈氏单位与蛋黄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品种间存在不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鸭 蛋品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测定土壤中多元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淼杰 陈晓群 +5 位作者 胡静 高娜 肖文丹 张棋 陈德 叶雪珠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143-1146,共4页
摸索全自动消解仪消解、微波消解、电热板消解3种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土壤中铅、铜、锌和镍4种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试验表明,相比电热板消解和微波消解,全自动消解前处理较优,检测值回收率高,变异... 摸索全自动消解仪消解、微波消解、电热板消解3种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土壤中铅、铜、锌和镍4种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试验表明,相比电热板消解和微波消解,全自动消解前处理较优,检测值回收率高,变异系数小,样品高、中、低3种含量结果偏离小;建立的全自动消解-原子吸收检测法同时测定4种重金属元素,检出限低,检出限为0.0020~0.0840mg·kg^-1,准确度高,检测的2种国家标准物质结果均落在标准值误差范围内,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在0.6%~3.8%。结果表明,建立的全自动消解仪-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法可快速、灵敏、准确检测土壤中铅、铜、锌、镍4种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多元素 连续光源 原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