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TC染色进行猪精子不同体外获能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梁鸿斌 刘靖清 +6 位作者 李复煌 许海涛 牛嘉颖 李晶 孙洋 郭勇 刘云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1-173,共3页
为了探讨不同方法对猪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本试验以猪的新鲜精液为研究对象,分别经肝素上游法、钙离子载体诱导法和咖啡因诱导法进行精子不同获能时间的处理,并利用金霉素荧光染色法(chlortetracycline,CTC)对其获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 为了探讨不同方法对猪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本试验以猪的新鲜精液为研究对象,分别经肝素上游法、钙离子载体诱导法和咖啡因诱导法进行精子不同获能时间的处理,并利用金霉素荧光染色法(chlortetracycline,CTC)对其获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肝素上游法孵育40 min处理后,精子的获能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说明肝素上游法可以较好地诱发猪精子在体外获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体外获能 金霉素(CTC)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A-DQB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昆 孙东晓 +2 位作者 徐如海 王志刚 张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1-525,共5页
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对BoLA DQB 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对BoLA DQB 基因ex on2的14种等位基因上游调控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每个DQB·exon2 等位基因均与2 种DQB URR相连锁,在14种BoLA DQB·exon2等位... 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对BoLA DQB 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对BoLA DQB 基因ex on2的14种等位基因上游调控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每个DQB·exon2 等位基因均与2 种DQB URR相连锁,在14种BoLA DQB·exon2等位基因上游共检测到15种DQB URR序列。这些序列中均存在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W box 、X box、Y box、CCAAT box以及类TATA box调控元件,且遵循严格的空间顺序。其中W box 、X box 、Y box及类TATA box是多态的,CCAAT box是保守的,在这些调控元件之间也存在多态座位。这些多态座位的存在有可能对结构基因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调控区 B基因 多态性研究 等位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box 调控元件 多态座位 PCR扩增 同源性比较 克隆测序 结构基因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9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樊睿 王志刚 +5 位作者 刘丑生 罗军 张桂香 韩旭 胡志帅 徐丽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9,共5页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数据库中选取的16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9个地方山羊品种和1个引进品种(波尔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9个地...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数据库中选取的16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9个地方山羊品种和1个引进品种(波尔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9个地方山羊品种的Fst值为89.5%,说明89.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品种内,而10.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品种间;依据Da遗传距离构建UPGMA系统发生树,表明波尔山羊分开独自聚为一类,9个地方山羊品种分为两类;采用Structure软件对10个山羊品种的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4组。所得到的群体关系同聚类图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山羊品种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鹧鸪线粒体COII、ATPase8和3个tRNA基因序列分析及物种鉴别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静 宗卉 +4 位作者 刘丑生 张利平 范万红 吴建平 杨联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4期52-56,共5页
线粒体DNA是真核生物核外遗传物质,其结构简单,发生变异的机率相对稳定,被广泛用于系统起源、进化、亲缘关系及物种鉴别的研究中。为了挖掘禽类(源性成分)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数据,探讨线粒体不同基因发育信息及鉴别的可信度和灵敏度。本... 线粒体DNA是真核生物核外遗传物质,其结构简单,发生变异的机率相对稳定,被广泛用于系统起源、进化、亲缘关系及物种鉴别的研究中。为了挖掘禽类(源性成分)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数据,探讨线粒体不同基因发育信息及鉴别的可信度和灵敏度。本研究扩增鹧鸪线粒体基因组中COⅡ、ATPase8区域,克隆出1138 bp片段,测序结果分析表明,在所克隆的片段中,含有COⅠ基因部分序列、tRNASer基因、tRNAAsp基因、COⅡ基因、tRNALeu基因、ATPase8基因全序列和ATPase6基因部分序列。分析COⅡ、ATPase8和tRNA基因显示其与鹌鹑、鸡、火鸡、鹅、鸵鸟5种禽类的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基于它们用MEGA3.1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了它们所含的信息量及在鹧鸪和其它禽类鉴别方面的应用潜力,发现COⅡ比AT-Pase8和tRNA基因含有更多的鉴别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鹧鸪 线粒体DNA 克隆 序列分析 物种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法结合体外受精比较不同方法对绵羊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烈琴 刘丑生 +4 位作者 郭勇 倪和民 张宏 杨飞鸽 刘云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8期31-34,共4页
为比较不同获能方法对绵羊精子的获能效果,新鲜绵羊精液分别经肝素上游法(swim-up)、钙离子载体(IA,A23187)诱导法、Percoll离心法和Percoll离心后肝素孵育法进行精子获能的诱导后与体外成熟的绵羊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并利用金霉素荧... 为比较不同获能方法对绵羊精子的获能效果,新鲜绵羊精液分别经肝素上游法(swim-up)、钙离子载体(IA,A23187)诱导法、Percoll离心法和Percoll离心后肝素孵育法进行精子获能的诱导后与体外成熟的绵羊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并利用金霉素荧光染色(chlortetracycline,CTC)法结合各自相应的体外受精结果对其获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上游法处理后精子的获能比例和受精后的卵裂率均高于其它组,说明肝素上游法可以较好的诱导绵羊精子获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精子 获能 CTC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