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佳木斯地区大豆蚜及其天敌种群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晓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8,共4页
2010~2012年对佳木斯地区大豆蚜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定期调查。结果表明:佳木斯地区大豆蚜始发期为6月中旬至6月下旬,盛发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消退期为9月上甸至9月中旬;佳木斯地区大豆蚜天敌主要种类有草蛉、龟纹瓢... 2010~2012年对佳木斯地区大豆蚜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定期调查。结果表明:佳木斯地区大豆蚜始发期为6月中旬至6月下旬,盛发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中旬,消退期为9月上甸至9月中旬;佳木斯地区大豆蚜天敌主要种类有草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小花蝽和食蚜蝇;大多数大豆蚜天敌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与大豆蚜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相同或滞后7~1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虫 天敌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地区大豆杀菌剂减施增效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姚亮亮 顾鑫 +5 位作者 杨晓贺 高雪冬 张茂明 刘伟 马迎 丁俊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57-60,共4页
为缓解三江平原地区杀菌剂施用过量等问题,试验通过采取农业措施与根部病害及叶部病害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生物菌剂拌种及有机硅助剂与杀菌剂相结合的施用方法,以期最终达到杀菌剂减施增效的效果。结果表明:杀菌剂减施增效处理对... 为缓解三江平原地区杀菌剂施用过量等问题,试验通过采取农业措施与根部病害及叶部病害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生物菌剂拌种及有机硅助剂与杀菌剂相结合的施用方法,以期最终达到杀菌剂减施增效的效果。结果表明:杀菌剂减施增效处理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为47.80%,极显著高于普通化学药剂处理;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效果为55.65%,极显著高于普通化学药剂处理;杀菌剂减施增效处理对大豆的增产效果最高,增产率为15.4%,极显著高于普通化学药剂处理。试验在减少杀菌剂施用量的同时增加了大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减施增效 生物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地区大豆蚜虫及其天敌种群发生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晓贺 张瑜 +3 位作者 丁俊杰 顾鑫 申宏波 孙瑀琪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0-702,共3页
2008年对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大豆试验田的大豆蚜虫及其天敌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定期调查。结果表明:6月22日~8月20日是大豆蚜虫的发生与危害期,盛发期是7月15日~8月7日;大豆蚜虫天敌主要以小花蝽、瓢虫、草蛉、食蚜蝇为主,小花蝽和食蚜... 2008年对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大豆试验田的大豆蚜虫及其天敌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定期调查。结果表明:6月22日~8月20日是大豆蚜虫的发生与危害期,盛发期是7月15日~8月7日;大豆蚜虫天敌主要以小花蝽、瓢虫、草蛉、食蚜蝇为主,小花蝽和食蚜蝇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8月6日和8月16日,草蛉和瓢虫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为8月21日;大豆蚜虫天敌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比大豆蚜虫滞后10~15 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大豆蚜虫 天敌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菌Race15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顾鑫 杨晓贺 +5 位作者 姚亮亮 高雪冬 张茂明 刘伟 赵海红 丁俊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6-475,共10页
大豆灰斑病菌新小种Race 15具有强致病力和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可导致传统抗病大豆品种的抗性丧失。为在基因组水平解析其致病机理,本研究对Race 15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并分析其毒力相关基因的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大豆... 大豆灰斑病菌新小种Race 15具有强致病力和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可导致传统抗病大豆品种的抗性丧失。为在基因组水平解析其致病机理,本研究对Race 15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并分析其毒力相关基因的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大豆灰斑病菌Race 15的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共产生601 794个PacBio读数,得到6 038 283 778 bp数据,经过组装得到12个contigs, N50长度为4.9 Mb,组装后得到的总序列长度为40.12 Mb。共预测到12 607个编码基因,基因密度约314个·Mb^(-1),预测得到了200个tRNA,2个sRNA和13个snRNA。共有680个基因在病原与宿主互作数据库中注释,340个基因在碳水化合物酶数据库中注释,777个基因预测为次生代谢物相关基因,此外还有766个基因预测为分泌蛋白。这些与毒力相关的致病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壁分解酶、真菌的形态构成、毒素和色素生物合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Race 15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功能注释 毒力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氰氟草酯+5%氟嘧啶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寒地水稻田稗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顾鑫 李国富 +5 位作者 丁俊杰 于俊祥 徐德峰 杨晓贺 姚亮亮 高雪冬 《北方水稻》 CAS 2018年第4期11-14,共4页
稗草是寒地水稻田的恶性杂草,一般除草剂对其防治很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2017年采用一种自主研发的具有除草活性的氰氟草酯和氟嘧啶草醚复配剂对水稻田不同叶龄稗草进行防除试验。通过对水稻苗期安全性、大田的安全性、除草效果... 稗草是寒地水稻田的恶性杂草,一般除草剂对其防治很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2017年采用一种自主研发的具有除草活性的氰氟草酯和氟嘧啶草醚复配剂对水稻田不同叶龄稗草进行防除试验。通过对水稻苗期安全性、大田的安全性、除草效果等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试验药剂20%氰氟草酯+5%氟嘧啶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有效控制水稻田稗草危害,对不同叶龄稗草用药后15 d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最适使用剂量可为100~120 ml/667 m^2,同时该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是一种新型、安全、绿色的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氰氟草酯 氟嘧啶草醚 稗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晓贺 顾鑫 +5 位作者 于铭 赵海红 姚亮亮 刘伟 申宏波 丁俊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1-294,共4页
为了明确三江平原地区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对合丰56、合丰55、合丰50等13个主栽品种进行了大豆疫霉菌1号小种的盆栽接种和大田接种抗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合丰55在盆栽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27.41%,与其它品... 为了明确三江平原地区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对合丰56、合丰55、合丰50等13个主栽品种进行了大豆疫霉菌1号小种的盆栽接种和大田接种抗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合丰55在盆栽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27.41%,与其它品种相比,除了垦丰16和绥农28外,差异极显著。其在大田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3.33%,与其它品种相比,除垦丰16外,差异显著;大田接种减产率为3.84%,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垦丰16在盆栽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24.81%,与其它品种相比,除了合丰55和绥农28外,差异极显著;在大田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6.67%,与其它品种相比,除合丰55外,差异显著;大田接种减产率为5.19%,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合丰55和垦丰16具有良好的抗性,大田接种试验表现减产率低,是适合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大豆疫霉菌 人工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长效缓释尿素对大豆根腐病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顾鑫 于铭 +5 位作者 丁俊杰 杨晓贺 赵海红 姚亮亮 刘伟 申宏波 《农学学报》 2016年第2期44-47,共4页
为了探明长效缓释尿素是否对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有影响,其影响是否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试验于2014年在大豆鼓粒期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根部主要生理指标、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施用长效... 为了探明长效缓释尿素是否对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有影响,其影响是否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试验于2014年在大豆鼓粒期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根部主要生理指标、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施用长效缓释尿素的处理病情指数最低,达到33.96%,其产量最高为2998.65 kg/hm2。在对影响大豆产量的根部参数的通径分析中可以看出,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为地下鲜重的0.4649,说明其为最关键因子。根腐病病情指数也是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之一,但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长效缓释尿素主要是通过增加地下鲜重从而影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缓释尿素 大豆根腐病 大豆疫霉菌 大豆镰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对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顾鑫 孙力 +6 位作者 于铭 杨晓贺 赵海红 姚亮亮 刘伟 申宏波 丁俊杰 《农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2-15,共4页
为了能够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对大豆根腐病进行防治,试验在2014年采用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对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大豆疫霉病菌、大豆镰孢菌进行了室内菌株菌丝生长抑制试验,同时对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在田间持效期及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 为了能够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对大豆根腐病进行防治,试验在2014年采用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对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大豆疫霉病菌、大豆镰孢菌进行了室内菌株菌丝生长抑制试验,同时对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在田间持效期及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缓释甲霜灵颗粒剂在室内抑菌试验中抑制率最好,对疫霉菌的EC_(50)为0.364,对镰孢菌的EC_(50)为0.5800,均为最小;并且田间试验中发现,在5种防治药剂中防效最好,可以有效防治大豆生长后期大豆根腐病的发病情况,是一种防治大豆根部病害的新型药剂,为绿色、高效的大豆综合防治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甲霜灵颗粒剂 大豆根腐病 大豆疫霉菌 大豆镰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三江平原大豆菌核病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的创建 被引量:5
9
作者 顾鑫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0-682,686,共4页
为了准确及时地预测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发展,于2004~2012年在三江平原定点、定期调查大豆田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情况,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大豆开花期6个气象因子及田间子囊盘个数与大豆菌核病发病率的关系,同时还建立了... 为了准确及时地预测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发展,于2004~2012年在三江平原定点、定期调查大豆田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情况,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大豆开花期6个气象因子及田间子囊盘个数与大豆菌核病发病率的关系,同时还建立了大豆菌核病的逐步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大豆开花期间7月降雨量、7月平均气温以及7月田间子囊盘个数3个因子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率影响最为关键,预测模型可以提前20d左右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生进行中期预测,2012年预测发病率与实际发病率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 气象因子 通径分析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与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鑫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7-609,共3页
根据佳木斯地区常用大豆施肥量,设置9个不同施肥量处理,通过在花期测量平均土壤湿度、平均土壤温度,测定大豆植株的茎秆强度、茎秆粗度,调查了田间子囊盘的萌发个数,大豆菌核病的病情指数,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与其影响... 根据佳木斯地区常用大豆施肥量,设置9个不同施肥量处理,通过在花期测量平均土壤湿度、平均土壤温度,测定大豆植株的茎秆强度、茎秆粗度,调查了田间子囊盘的萌发个数,大豆菌核病的病情指数,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与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田间子囊盘的萌发个数为影响菌核病发生的最关键因子,其次为植株的茎秆强度,再次为大豆花期土壤的平均湿度。氮肥施用越多菌核病发生越重,影响病情指数的主要因子为平均土壤湿度,导致发病重的原因为氮肥施用过多后导致植株茂盛,空气流通不利,田间平均土壤湿度加大,子囊盘的萌发个数增多,钾肥和磷肥的施用会使植株的茎秆强度增强,从而影响菌核病的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 施肥量 病情指数 茎秆强度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套作大蒜、毛葱防控大豆蚜研究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晓贺 《农学学报》 2014年第7期26-28,63,共4页
为了明确大豆套作大蒜、毛葱对大豆蚜是否具有防控效果,通过棋盘式取样法在大豆单作田、大豆套作大蒜田和大豆套作毛葱田对大豆蚜及天敌种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时间为大豆蚜发生始盛期至大蒜和毛葱收获后2周,每7天调查1次。结... 为了明确大豆套作大蒜、毛葱对大豆蚜是否具有防控效果,通过棋盘式取样法在大豆单作田、大豆套作大蒜田和大豆套作毛葱田对大豆蚜及天敌种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时间为大豆蚜发生始盛期至大蒜和毛葱收获后2周,每7天调查1次。结果表明,大豆套作大蒜和大豆套作毛葱2种耕作方式中,大豆蚜数量明显低于大豆单作田。说明通过利用作物的不同耕作方式防控大豆蚜是值得探索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套作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寒地水稻稻瘟病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伟 张荣昌 +6 位作者 辛爱华 张国民 付久才 马瑞 丁俊杰 顾鑫 杨晓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35-38,共4页
为了明确黑龙江东部地区的水稻主栽品种不同播期对其稻瘟病发病程度,2010年在佳木斯新民村对黑龙江东部地区的19个品种(系)进行了不同播期稻瘟病的发病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空育131在4月19日播期的叶瘟发病指数4.75%与其它品种(系)比较... 为了明确黑龙江东部地区的水稻主栽品种不同播期对其稻瘟病发病程度,2010年在佳木斯新民村对黑龙江东部地区的19个品种(系)进行了不同播期稻瘟病的发病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空育131在4月19日播期的叶瘟发病指数4.75%与其它品种(系)比较差异极显著。垦鉴稻6号在4月19日播期、空育131在4月23日播期的叶瘟发病病情指数跟其它品种(系)比差异也极显著;空育131、垦鉴稻6号在4月19播期的穗瘟病最为严重,病情指数分别为25.93%、27.79%,与其它品种相比差异极显著;其它品种(系)除绥粳3号S1播期外,在任意播期的叶瘟、穗瘟发病指数差异都不显著;研究结果亦表明,无论是叶瘟还是穗瘟大多以4月27日播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灰斑病短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3
作者 顾鑫 杨国珍 +4 位作者 丁俊杰 刘伟 杨晓贺 赵海红 姚亮亮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67-69,共3页
为了在大豆灰斑病的大发生年能够准确及时地预测病害发生情况,避免严重的损失,于2005~2013年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定点、定期调查大豆灰斑病的发生情况,并采集大豆灰斑病侵染期的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大豆灰斑病的流行进行了短... 为了在大豆灰斑病的大发生年能够准确及时地预测病害发生情况,避免严重的损失,于2005~2013年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定点、定期调查大豆灰斑病的发生情况,并采集大豆灰斑病侵染期的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大豆灰斑病的流行进行了短期预测,得方程:Y=-62.22-0.54 X2+0.16 X4+0.19 X5+0.12 X6+0.12 X7-0.07 X8+0.13 X9。利用该方程对2011~2013年进行回归拟合,可以看出其拟合效果非常好,因此,可利用该方程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灰斑病的发生发展进行中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逐步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密度对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鑫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26-29,共4页
为明确不同大豆栽培密度下菌核病的病情指数及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于2014年设3个密度处理,分别为:25万株/hm2、30万株/hm2、35万株/hm2,在大豆花期测定田间平均土壤湿度、平均土壤温度、茎秆强度、茎秆粗度、菌核子囊盘萌发个数5... 为明确不同大豆栽培密度下菌核病的病情指数及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于2014年设3个密度处理,分别为:25万株/hm2、30万株/hm2、35万株/hm2,在大豆花期测定田间平均土壤湿度、平均土壤温度、茎秆强度、茎秆粗度、菌核子囊盘萌发个数5个影响因子及8月末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这些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密植尽管增产,但病情指数提高了,其主要原因是茎秆强度的减弱及子囊盘萌发个数的增多导致了菌核病发生严重,以后在密植的生产田中如果田间子囊盘萌发过多,应对菌核病多加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 栽培密度 病情指数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田昆虫种类调查及群落结构特征指数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鑫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5期301-305,共5页
目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有很大面积的马铃薯田,但对其害虫的控制缺少必要的生物手段。本试验研究了马铃薯田害虫、天敌昆虫的种类、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间的区别,为科学制订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试验采用随机取... 目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有很大面积的马铃薯田,但对其害虫的控制缺少必要的生物手段。本试验研究了马铃薯田害虫、天敌昆虫的种类、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间的区别,为科学制订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试验采用随机取点法、直接观察法及陷阱法调查昆虫种类,鉴别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田所有活动的昆虫种类,用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及优势集中性对昆虫群落的特征指数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马铃薯田活动的昆虫共9个目、21科、27种。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大致呈低-高-低-高的趋势,受气候影响较大。6月中旬、7月末及8月初的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依靠天敌自身控制害虫的能力不足,此时需要进行化学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田昆虫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均匀性指数 优势集中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寡糖素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水稻抗病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雪冬 《现代化农业》 2022年第3期19-20,共2页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制约水稻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并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展对吡唑醚菌酯常规剂量减量1/3与添加不同剂量氨基寡糖素混配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600mL/h...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制约水稻安全生产的主要病害,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并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展对吡唑醚菌酯常规剂量减量1/3与添加不同剂量氨基寡糖素混配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600mL/hm^(2)+5%氨基寡糖素600mL/hm^(2)混配对稻瘟病的防效最好,且增产率最高,显著优于25%吡唑醚菌酯900mL/hm^(2)处理,说明氨基寡糖素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可减少吡唑醚菌酯的用量,提高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可用于水稻稻瘟病的绿色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寡糖素 吡唑醚菌酯 稻瘟病 抗病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稻瘟病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17
作者 顾鑫 丁俊杰 +4 位作者 杨晓贺 姚亮亮 赵海红 刘伟 申宏波 《中国稻米》 2018年第4期99-101,共3页
针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稻生产上稻瘟病发生严重这一情况,于2006-2015年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进行定点、定期调查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情况,并收集稻瘟病侵染期的气象因子,采用通径分析及的方法对水稻稻瘟病的病情指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 针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稻生产上稻瘟病发生严重这一情况,于2006-2015年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进行定点、定期调查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情况,并收集稻瘟病侵染期的气象因子,采用通径分析及的方法对水稻稻瘟病的病情指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明确气象因子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日照时数(X7)、8月降水量(X6)以及7月平均气温(X2)是影响三江平原稻瘟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通径分析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寒地水稻鞘腐病发生的影响
18
作者 顾鑫 丁俊杰 +5 位作者 杨晓贺 姚亮亮 刘伟 赵海红 王平 申宏波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65,68,共3页
为明确主要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水稻鞘腐病发生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连续10年进行定点调查,收集水稻鞘腐病发生时期的气象因子及病情指数,采用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影响水稻鞘腐病病情指数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为明确主要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水稻鞘腐病发生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连续10年进行定点调查,收集水稻鞘腐病发生时期的气象因子及病情指数,采用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影响水稻鞘腐病病情指数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月份的平均温度是对水稻鞘腐病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其次为8月份的平均降雨量和9月份的平均日照时数。试验结果为适期施药防治水稻鞘腐病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鞘腐病 气象因子 通径分析 寒地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空栽培模式对玉米大斑病流行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顾鑫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45-47,共3页
为利用新型栽培模式解决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发生严重难以防治的问题,于2016年通过对三空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下不同时段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进行调查,采用DPS软件分析了两种栽培模式下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三空栽培模式秋季的病情... 为利用新型栽培模式解决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发生严重难以防治的问题,于2016年通过对三空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下不同时段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进行调查,采用DPS软件分析了两种栽培模式下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三空栽培模式秋季的病情指数为59.78,极显著低于常规模式的68.58,同时,5个地点的试验平均病情指数三空栽培模式比常规模式低12.38%,产量提高了4.02%。说明三空栽培模式对大斑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不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斑病菌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