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晓雯 林胜 +2 位作者 尤民生 杨广 王锋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2期151-159,共9页
以非转基因水稻为对照,以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Biolog技术为手段,研究了2种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仅在生长发育旺盛期对土壤细菌数量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品种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间的遗... 以非转基因水稻为对照,以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Biolog技术为手段,研究了2种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仅在生长发育旺盛期对土壤细菌数量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品种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间的遗传距离大于转基因水稻与对照间土壤微生物的距离,即2个转基因水稻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水稻抽穗期,2种转基因水稻与其对照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在72h时的平均光密度呈现显著差异,而到了成熟期则差异不显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表现出类似趋势。本试验证明,在水稻生长发育旺盛时期,Mclntosh指数(u)是一个有效区分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土壤微生物 PCR-DGGE Biolog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化学信息物质及其在害虫综合治理上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田厚军 王前梁 +1 位作者 杨广 尤民生 《生物安全学报》 2009年第2期139-147,共9页
本文阐述了昆虫化学信息物质的定义和分类,昆虫的化学通讯原理,以及利用化学信息物质在害虫综合治理上的应用。
关键词 昆虫化学信息素 昆虫化学通讯 害虫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生物入侵基础研究概况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有明 胡琼波 +1 位作者 万方浩 尤民生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1期20-28,共9页
基于1999~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析了我国生物入侵基础研究概况。在这期间,生物入侵领域得到资助的项目数和经费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资助的项目从1999年的3个增加到2010年的69个,资助的经费从1999年的94万元增加到2010年... 基于1999~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析了我国生物入侵基础研究概况。在这期间,生物入侵领域得到资助的项目数和经费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资助的项目从1999年的3个增加到2010年的69个,资助的经费从1999年的9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838万元。得到资助的项目数在不同学科的分布不均匀,其中,植物保护学科得到资助的项目数为123个,生态学科得到资助的项目数为82个,这2个学科得到资助的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67.9%,得到资助的经费占总经费的66.3%。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22种入侵植物病原微生物、26种入侵动物和24种入侵植物,从中可以透视本领域的研究重点。资助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这种区域分布格局与我国入侵生物的地理分布格局相吻合。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生物入侵领域各项工作的资助,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毒死蜱污染的土壤 被引量:5
4
作者 林璀 尤民生 《生物安全学报》 2009年第2期81-87,共7页
本试验以毒死蜱污染土壤为研究材料,利用降解菌DSP-A分别与高丹草、紫花苜蓿、多花黑麦草进行联合修复,探讨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毒死蜱污染土壤的效果,以及影响联合修复的因素,结果表明,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效果优于单一的植物修复... 本试验以毒死蜱污染土壤为研究材料,利用降解菌DSP-A分别与高丹草、紫花苜蓿、多花黑麦草进行联合修复,探讨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毒死蜱污染土壤的效果,以及影响联合修复的因素,结果表明,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效果优于单一的植物修复及单一的微生物修复效果。与DSP-A菌群较合适的植物是高丹草,该组合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达到96.44%,其次是多花黑麦草。研究了微生物数量、植株密度以及土壤湿度对联合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SP-A菌菌液稀释倍数越大,联合修复的效果越差。植株密度对联合修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植株密度越大,对生存环境的竞争越激烈,植物根系的生长越不好。除了紫花苜蓿外,高丹草和多花黑麦草根系的生长均受到影响。高丹草种植密度为12株/盆时,与DSP-A菌的联合修复效果最好,多花黑麦草则为10株/盆。土壤湿度是影响联合修复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对微生物的生长也有影响。土壤湿度过大,造成土壤的含氧量降低,不利于植物根系和好氧细菌的生长,从而影响土壤中农药的降解。土壤湿度过小,容易造成植株缺水,根系生长和微生物的生长。高丹草与DSP-A菌、多花黑麦草与DSP-A菌联合修复最适浇水量都为20 mL/d,紫花苜蓿与DSP-A菌联合修复最适浇水量都为15 m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修复 毒死蜱 DSP-A菌 高丹草 紫花苜蓿 多花黑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蚜和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珍珍 顾钢 刘长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6-239,共4页
测定了烟蚜及其天敌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烟蚜及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存在一定差异.1和5日龄烟蚜的过冷却点分别为-23.90和-23.54℃.低龄烟蚜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高龄烟蚜.被寄生后4 d内,烟蚜过冷却点从-2... 测定了烟蚜及其天敌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烟蚜及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存在一定差异.1和5日龄烟蚜的过冷却点分别为-23.90和-23.54℃.低龄烟蚜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高龄烟蚜.被寄生后4 d内,烟蚜过冷却点从-23.70℃上升到-22.57℃,但被寄生后第5天烟蚜的过冷却点(-23.09℃)有所回落.被寄生烟蚜的过冷却点较未被寄生烟蚜高.僵化3 d内僵蚜的过冷却点无显著差异,烟蚜茧蜂雌、雄蜂的过冷却点也不存在显著差异.1日龄僵蚜和烟蚜茧蜂雌成蜂的过冷却点分别为-23.52和-21.05℃.因此,僵蚜的过冷却点较低,是进行冷藏的合适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烟蚜茧蜂 过冷却点 发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注射印楝素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玉林 曾兆华 尤民生 《生物安全学报》 2009年第2期88-93,共6页
本文主要以雪橙Citrus sinensis(Linn.)Osbeck cv.Xue Cheng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成年雪橙树对印楝素药液的吸收速率,印楝素注射雪橙树后在雪橙叶片中的富集和消解动态,结果显示:采用药水吸收系数评价雪橙树对印楝素水溶液的吸收速率和日... 本文主要以雪橙Citrus sinensis(Linn.)Osbeck cv.Xue Cheng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成年雪橙树对印楝素药液的吸收速率,印楝素注射雪橙树后在雪橙叶片中的富集和消解动态,结果显示:采用药水吸收系数评价雪橙树对印楝素水溶液的吸收速率和日平均吸药量的试验结果表明,雪橙树对印楝素水溶液的吸收速度在不同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以14时至15时为吸药量最高点,吸收值为35.8mL/h,该时段也是试验当天最高温度时段。日平均累积吸药量为221.8mL,药水系数为2.98。不同浓度印楝素注射雪橙树后,在叶片中的富集量和消解动态一致。印楝素富集量在注射后9~10天达到了峰值,注射后56天各注射浓度的雪橙树叶片中仍能检测到印楝素,而印楝素喷雾处理的雪橙树植株的叶片在药后7天即无检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雪橙 残留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虫剂对B型烟粉虱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彧娴 郑栋辉 +1 位作者 肖志浩 刘长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1-584,共4页
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了苦参碱、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灭多威和吡虫啉对B型烟粉虱不同虫态的毒力.结果表明:苦参碱对烟粉虱卵的毒力最高,LC50为0.802 mg.L-1,其毒力是吡虫啉的323.8倍;阿维菌素、苦参碱和吡虫啉对1龄和3龄若虫的毒力均较高... 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了苦参碱、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灭多威和吡虫啉对B型烟粉虱不同虫态的毒力.结果表明:苦参碱对烟粉虱卵的毒力最高,LC50为0.802 mg.L-1,其毒力是吡虫啉的323.8倍;阿维菌素、苦参碱和吡虫啉对1龄和3龄若虫的毒力均较高,但对1龄若虫的毒力高于3龄若虫;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对成虫的毒力较高,分别是吡虫啉的111.6和77.4倍;而灭多威和氯氰菊酯对烟粉虱各虫态均表现出较低的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杀虫剂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对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德锟 陈珍珍 刘长明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3期191-195,共5页
【背景】烟蚜茧蜂是控制烟蚜田间种群的重要寄生蜂。施用化学杀虫剂防治烟蚜及其他害虫时,也会对烟蚜茧蜂产生毒性,影响对烟蚜种群的自然控制效果。了解杀虫剂对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可为田间选择合理施药时间提供参考。【方法... 【背景】烟蚜茧蜂是控制烟蚜田间种群的重要寄生蜂。施用化学杀虫剂防治烟蚜及其他害虫时,也会对烟蚜茧蜂产生毒性,影响对烟蚜种群的自然控制效果。了解杀虫剂对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可为田间选择合理施药时间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用试管药膜法和饲喂法测定了5%阿维菌素、5%啶虫脒、10%顺式氯氰菊酯和10%吡虫啉对烟蚜茧蜂成蜂的毒性,并在烟蚜茧蜂各虫期使用亚致死浓度药剂处理,研究这些杀虫剂对其羽化的影响。【结果】阿维菌素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最强,烟蚜茧蜂24 h死亡率分别为87.78%和94.44%;吡虫啉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最弱,烟蚜茧蜂24 h死亡率分别为41.11%和61.11%;啶虫脒(烟蚜茧蜂24 h死亡率分别为81.11%和86.66%)、顺式氯氰菊酯(烟蚜茧蜂24 h死亡率分别为64.44%和67.78%)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居中。在寄生蜂卵期用药,阿维菌素和啶虫脒可显著降低当代成蜂羽化率;在幼虫期用药,4种杀虫剂均显著降低了成蜂的羽化率;在蛹期用药,4种杀虫剂对成蜂的羽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在寄生蜂幼虫期使用阿维菌素会使雌蜂比例显著高于对照,其余3种杀虫剂对雌蜂比例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在烟蚜茧蜂成虫期使用这些杀虫剂,死亡率均较高,因此在成蜂较多时应禁止使用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烟蚜茧蜂 虫期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烟粉虱在6个烟草品种上的取食行为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彧娴 刘长明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背景】不同烟草品种会影响B型烟粉虱的取食选择性,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刺吸电波图(EPG)技术是研究刺吸式昆虫对寄主植物取食选择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烟粉虱取食产生的电信号,可以分析其对不同烟草品种的取食差异。【方法】应用EPG技... 【背景】不同烟草品种会影响B型烟粉虱的取食选择性,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刺吸电波图(EPG)技术是研究刺吸式昆虫对寄主植物取食选择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烟粉虱取食产生的电信号,可以分析其对不同烟草品种的取食差异。【方法】应用EPG技术对B型烟粉虱雌成虫在6个烟草品种(翠碧1号、K326、闽烟7号、云烟85、云烟87、红花大金元)上的取食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6个烟草品种上有效记录的雌成虫数均为18头,在翠碧1号、K326、闽烟7号、云烟87、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叶片上能够到达韧皮部的个体数分别为15、15、12、13、15和15头,能够持续吸食的个体数分别为13、14、8、12、14和15头。烟粉虱雌成虫在6个烟草品种上的非刺探(np)波所占的比例差异显著,在红花大金元上所占的比例最小,显著低于其他5个品种。雌成虫在红花大金元和K326上E1波的总持续时间显著短于闽烟7号和云烟87。雌成虫在红花大金元上E2波的总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其他5个品种,而在闽烟7号、云烟87和云烟85上显著短于其他3个品种。【结论与意义】在6个烟草品种中,B型烟粉虱雌成虫最喜食红花大金元,最不喜食闽烟7号和云烟87。因此,在福建省B型烟粉虱的发生区,选择烟草品种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红花大金元的种植,增多闽烟7号和云烟87等抗B型烟粉虱品种的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雌成虫 取食行为 刺吸电波图 烟草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品种和温度对B型烟粉虱栖息及产卵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彧娴 刘长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5-469,共5页
在无干扰和有干扰条件下,分别研究了6个烟草品种和5种温度条件对B型烟粉虱栖息和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品种和温度对B型烟粉虱的栖息和产卵选择性都存在显著的影响.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烟粉虱成虫数和产卵量以红花大金元最多,云烟87、... 在无干扰和有干扰条件下,分别研究了6个烟草品种和5种温度条件对B型烟粉虱栖息和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品种和温度对B型烟粉虱的栖息和产卵选择性都存在显著的影响.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烟粉虱成虫数和产卵量以红花大金元最多,云烟87、云烟85最少;在同一品种上,烟粉虱成虫数和产卵量在26℃时最多,在18和34℃时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烟草品种 温度 栖息 产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与水葫芦象甲的协同控制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西华 傅建炜 尤民生 《生物安全学报》 200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在室内采用水葫芦象甲与除草剂控制水葫芦的试验中发现象甲2头/株+200 mg·L^(-1)草甘膦对水葫芦的控制效果较显著,药后15 d死亡率达到100%;而象甲4头/株+46 mg·L^(-1)2,4-D二甲胺盐对水葫芦的防治效果显著,药后10 d死亡率达到... 在室内采用水葫芦象甲与除草剂控制水葫芦的试验中发现象甲2头/株+200 mg·L^(-1)草甘膦对水葫芦的控制效果较显著,药后15 d死亡率达到100%;而象甲4头/株+46 mg·L^(-1)2,4-D二甲胺盐对水葫芦的防治效果显著,药后10 d死亡率达到90%以上,对照无死亡且有开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水葫芦象甲 草甘膦 2 4-D二甲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