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产健康养殖中病害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赵玲敏 左妍斐 黄力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8期18-21,52,共5页
水产健康养殖理论近年来被提出、认可、发展、完善和推广应用。水产健康养殖中,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是病害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对国内外如何从采取合理的水质管理和调控技术来进行健康管理和如何采用病害的生态防治、药物防治和免... 水产健康养殖理论近年来被提出、认可、发展、完善和推广应用。水产健康养殖中,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是病害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对国内外如何从采取合理的水质管理和调控技术来进行健康管理和如何采用病害的生态防治、药物防治和免疫防治进行病害的控制做一综述,为水产动物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健康养殖 健康管理 病害控制技术 生态防治 药物防治 免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鲎人工繁育系列装置设计和养殖效果分析
2
作者 翁朝红 何泽基 +4 位作者 钟赟民 陈志 谢仰杰 高锐 周洪磊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为提高中国鲎人工繁育养殖效率,针对中国鲎人工繁殖和幼体培育过程中的养殖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并比较了新旧装置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新型亲鲎暂养系统平均每只雌鲎产卵量为3530粒,显著高于常规亲鲎暂养系统(2320粒)(P<0.05)... 为提高中国鲎人工繁育养殖效率,针对中国鲎人工繁殖和幼体培育过程中的养殖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并比较了新旧装置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新型亲鲎暂养系统平均每只雌鲎产卵量为3530粒,显著高于常规亲鲎暂养系统(2320粒)(P<0.05),过滤桶清洗频率显著低于常规亲鲎暂养系统(P<0.05);新型幼体培育装置获得2龄幼体比率(93.33%)和3龄幼体比率(35.33%)显著高于常规幼体培育装置(2龄83.33%和3龄10.33%)(P<0.05);新型幼体培育装置1龄幼体平均死亡率(6.67%)和2龄幼体平均死亡率(6.33%)均显著低于常规幼体培育装置(16.67%和30.67%)(P<0.05);新型幼体培育装置养殖第11~12 d开始2龄蜕壳、21~30 d开始3龄蜕壳,常规幼体培育装置2、3龄蜕壳均从第31~40 d开始,新型幼体培育装置所需蜕壳时间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显示,新型亲鲎暂养系统可增强水体净化能力,提高亲鲎产卵量,显著加快2龄和3龄幼鲎蜕皮速度,降低2龄幼鲎死亡率。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大规模鲎人工繁育和幼体培育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鲎 人工繁殖 幼体培育 养殖装置 孵化率 蜕皮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系统培育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苗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继松 关瑞章 +1 位作者 陈学豪 赖晓健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7,45,共6页
采用具有气泡反冲洗型珠子过滤器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进行了苗种培育的研究。2种鳗苗的放养密度约为传统模式的8~10倍,试验期间换水量约为20%~45%。结果显示:日本鳗苗和美洲鳗苗成活率均≥96.74%,高于传统模式。投... 采用具有气泡反冲洗型珠子过滤器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进行了苗种培育的研究。2种鳗苗的放养密度约为传统模式的8~10倍,试验期间换水量约为20%~45%。结果显示:日本鳗苗和美洲鳗苗成活率均≥96.74%,高于传统模式。投喂水丝蚓阶段,日本鳗苗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7.08±0.08)%/d和4.92±0.03,美洲鳗苗分别为(4.83±0.06)%/d和4.74±0.19。投喂配合饲料阶段,日本鳗苗分别为(2.30±0.19)%/d和1.30±0.02,美洲鳗苗分别为(1.69±0.05)%/d和1.76±0.06。研究表明,该循环水养殖系统可适用于日本鳗苗和美洲鳗苗的培育,并具有节能、减排和无药残等优点,为开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鳗鲡育苗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美洲鳗鲡 循环水养殖系统 鳗苗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磊 杨淑芳 阎希柱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初步了解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养殖水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P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3年8月—2014年1月,采用黑白瓶法对莆田后海垦区2个菲律宾蛤仔养殖池的初级生产力进行逐月采样调查。结果显示,P... 为初步了解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养殖水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P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于2013年8月—2014年1月,采用黑白瓶法对莆田后海垦区2个菲律宾蛤仔养殖池的初级生产力进行逐月采样调查。结果显示,PP平均值分别为(1.17±0.31)g O2/(m2·d)、(0.76±0.21)g O2/(m2·d),夏秋季节显著高于冬季(P<0.05);PP与叶绿素a(Chl-a)的变化并不同步,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P与温度、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溶氧、氨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Chl-a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总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溶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氨氮、亚硝酸盐呈显著正相关(P<0.05)。建立了多个水质因子与Chl-a、PP的相关线性方程,并结合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透明度、溶氧、营养盐是浮游植物PP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A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钙水平对淡水养殖鲈血清渗透压和离子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宋俊英 王玲 +3 位作者 张春晓 宋凯 胡水城 张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3-659,共7页
为了研究饲料钙水平对淡水养殖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血清渗透压、离子水平以及与渗透压调节有关酶活力的影响,以体质量为(12.47±0.01)g的鲈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钙水平为0.29%(D1)、0.42%(D2)、0.65%(D3)、0.79%(D4)、... 为了研究饲料钙水平对淡水养殖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血清渗透压、离子水平以及与渗透压调节有关酶活力的影响,以体质量为(12.47±0.01)g的鲈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钙水平为0.29%(D1)、0.42%(D2)、0.65%(D3)、0.79%(D4)、1.02%(D5)、3.10%(D6)的6种等氮等能饲料,共饲养8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钙水平的提高,D1、D2组血清渗透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D3、D4和D5组(P〈0.05),与D6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Na+水平和Cl-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饲料钙水平的提高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P〈0.05),其中D1、D2和D6组血清Na+和Cl-水平均低于其他各组,血清Ca2+水平D5组最高,D6组最低,其他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钙水平的提高,鳃丝Na+/K+-ATP(NKA)酶活力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D1组酶活力最高(P〈0.05),而Ca2+-ATP(CA)酶活力总体呈降低趋势,也以D1组酶活力最高(P〈0.05),肠道中NKA酶活力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D3组酶活力最高(P〈0.05),肠道中CA酶活力D1和D3组较高,D6组最低,肾脏中NKA酶活力和CA酶活力均随着饲料中钙水平的提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NKA酶活力D1组最高,D4组最低,而CA酶活力D1、D3组较高,D4组最低。研究表明,低钙饲料(0.29%和0.42%钙水平)和高钙饲料(3.10%钙水平)均会使淡水养殖鲈处于高强度的渗透压调节状态,而含钙0.65%~1.02%的饲料有利于其渗透压平衡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钙 渗透压 血清离子 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贾圆圆 冯建军 关瑞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3期11740-11742,共3页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将目的基因克隆到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基因组中,转染宿主菌后,使目的基因编码蛋白和外壳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呈现在噬菌体表面,通过一系列的筛选获得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分子。介绍了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在水产养殖过程...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将目的基因克隆到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基因组中,转染宿主菌后,使目的基因编码蛋白和外壳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呈现在噬菌体表面,通过一系列的筛选获得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分子。介绍了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水环境监测、水产品安全控制以及与抗体芯片结合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抗体库 水产养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锯齿米虾养殖水质管理
7
作者 张元长 王国栋 +1 位作者 谢仰杰 黄世玉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2期85-86,共2页
中华锯齿米虾(Neocaridinadenticulate)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匙指虾科、新米虾属。该物种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广泛分布于亚洲淡水水域,在形态和体色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通过筛选红色突变体培育而成的樱花虾,自2003... 中华锯齿米虾(Neocaridinadenticulate)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匙指虾科、新米虾属。该物种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广泛分布于亚洲淡水水域,在形态和体色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通过筛选红色突变体培育而成的樱花虾,自2003年开始成为水族爱好者的新宠,在观赏虾中占得一席之地。此后又相继培育出极火虾、黄金米虾、香吉士、血腥玛丽虾、蓝丝绒虾和琉璃虾等十几个品系。由于其色彩靓丽,易于饲养,深受爱好者青睐。中华锯齿米虾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具有世代周期短、大型卵、成活率高等实验对象特点,是理想的科研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米虾 虾养殖 水质管理 环境适应能力 观赏价值 节肢动物门 地域差异性 匙指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锯齿新米虾室内玻璃缸养殖技术
8
作者 李朝琪 张丽莉 +1 位作者 黄世玉 王国栋 《科学养鱼》 2018年第5期84-85,共2页
锯齿新米虾,俗称樱花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匙指虾科、新米虾属,学名为Neocaridina denticulate,广泛分布于亚洲淡水水域。能够忍受较大范围的p H变化(6.5~8.0)和温度变化(4~30℃),并且性情温顺不会相互蚕食,容易... 锯齿新米虾,俗称樱花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匙指虾科、新米虾属,学名为Neocaridina denticulate,广泛分布于亚洲淡水水域。能够忍受较大范围的p H变化(6.5~8.0)和温度变化(4~30℃),并且性情温顺不会相互蚕食,容易在室内小水体养殖。笔者养殖锯齿新米虾已超过3年,现将小型玻璃缸养殖过程和经验教训总结如下,希望为锯齿新米虾爱好者提供参考。为了描述方便下文将锯齿新米虾称为米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指虾科 养殖技术 玻璃缸 锯齿 室内 节肢动物门 小水体养殖 新米虾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石斑鱼骨骼发育异常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秋荣 毕建功 +1 位作者 林利民 王志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7-421,共5页
采用二重染色法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幼鱼的脊柱、尾鳍、背鳍和臀鳍骨骼发育异常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脊柱发育异常包括脊柱前凸、脊柱后凸和脊柱侧凸以及椎骨的愈合、变形等症状;臀鳍畸形症状主要是近端支鳍骨的分叉;背鳍发育... 采用二重染色法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幼鱼的脊柱、尾鳍、背鳍和臀鳍骨骼发育异常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脊柱发育异常包括脊柱前凸、脊柱后凸和脊柱侧凸以及椎骨的愈合、变形等症状;臀鳍畸形症状主要是近端支鳍骨的分叉;背鳍发育异常除了近端支鳍骨的末端发生分叉外,还有近端支鳍骨之间有软骨片存在;尾鳍骨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尾上骨数目不等,比正常鱼少一块或两块尾上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斑鱼 骨骼 异常 脊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新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辛甜甜 郭松林 +2 位作者 王艺磊 冯建军 林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对2003~2015年间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的新进展作了综述,包括荧光共振能量转移TRFIA、酶放大TRFIA和基于纳米颗粒的TRFIA,以及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与流动注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技术联用的应用情况,并对TR... 对2003~2015年间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的新进展作了综述,包括荧光共振能量转移TRFIA、酶放大TRFIA和基于纳米颗粒的TRFIA,以及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与流动注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技术联用的应用情况,并对TRFIA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8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TRFIA 酶放大-TRFIA 纳米颗粒-TRF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冰鲜杂鱼饲料中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勇忠 徐晓津 +3 位作者 鄢庆枇 熊何健 邓霏 马英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7,共5页
为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冰鲜杂鱼饲料中细菌的多样性,用细菌通用引物构建了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选125个克隆子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得到82个不同的RFLP带型。对部分代表性克隆子进行测... 为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冰鲜杂鱼饲料中细菌的多样性,用细菌通用引物构建了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选125个克隆子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得到82个不同的RFLP带型。对部分代表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得到23条有效序列。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冰鲜杂鱼饲料中细菌主要分为3大类群,其中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细菌占据明显地优势地位,约占所分析克隆子数的84.4%;其次是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细菌,约占10.9%;还有少量的梭杆菌纲(Fusobacteria)细菌,约占4.7%。γ-变形菌纲细菌中以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最多,其次是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养殖饲料 细菌 16S RRNA 基因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E.moara)(♀)×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杂交F_1生长特征与其亲本子代的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炎璐 陈超 +6 位作者 王清印 吴雷明 宋振鑫 林利民 翟介明 奥谷亮 大田智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9,共8页
为获得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和规律,分别对10-14月龄的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及其杂交F1 3个群体的体长、体重、生长指标、肥满度、超亲优势率等主要生长参数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并对3个群体的生长模型进行方程拟合。结果显... 为获得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和规律,分别对10-14月龄的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及其杂交F1 3个群体的体长、体重、生长指标、肥满度、超亲优势率等主要生长参数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并对3个群体的生长模型进行方程拟合。结果显示,在体长和体长生长指标方面,依次为杂交F1>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10-11、13月龄时,累积体重值依次为杂交F1>七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体重和体重生长指标方面,增重依次为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F1;七带石斑鱼的肥满度始终最高,杂交F1次之。研究表明,杂交F1体长生长速度最快,且在11月龄前的体重生长速度最快;云纹石斑鱼在11月龄后体重增长速度加快并超过其他两个群体;每月体长、体重生长值的超亲优势率分析显示,杂交F1在14个月的生长中表现出杂种优势。云纹石斑鱼为等速生长类型,七带石斑鱼与杂交F1同属于异速生长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七带石斑鱼 杂交F1 养殖 生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保活运输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晓林 王秋荣 刘贤德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安全高效的保活运输是保持鱼类鲜度的有效方式,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介绍了有水运输和无水运输两种鱼类保活运输的技术方法,并对两种方法的优劣点进行了比较;阐述了鱼体体质、温度、水质(pH、溶氧、氨氮和... 安全高效的保活运输是保持鱼类鲜度的有效方式,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介绍了有水运输和无水运输两种鱼类保活运输的技术方法,并对两种方法的优劣点进行了比较;阐述了鱼体体质、温度、水质(pH、溶氧、氨氮和代谢废物浓度)以及其他因素对鱼类运输存活率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现阶段鱼类保活运输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应对措施,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根据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的分析,认为利用生态冰温法辅以二氧化碳作为麻醉剂进行无水运输将是今后鱼类保活运输研究和应用的重点。此外,开发无氧保活运输方法及相应的高效运输装备也应重点关注。这些都将有助于实现我国渔业现代化的更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影响因素 有水运输 无水运输 无氧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Arimoto灰度熵的图像阈值分割快速迭代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一全 朱丽 吴诗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7,共10页
现有的Arimoto熵阈值法仅依赖于灰度直方图分布,且计算最佳阈值时需搜索整个解空间,效率不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二维Arimoto灰度熵阈值分割的快速迭代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维Arimoto灰度熵阈值选取的快速迭代算法;然后,考虑图像目标和... 现有的Arimoto熵阈值法仅依赖于灰度直方图分布,且计算最佳阈值时需搜索整个解空间,效率不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二维Arimoto灰度熵阈值分割的快速迭代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维Arimoto灰度熵阈值选取的快速迭代算法;然后,考虑图像目标和背景的类内灰度均匀性,导出了基于灰度-平均灰度级直方图的Arimoto灰度熵阈值法,并给出了中间变量的快速递推公式;最后,提出了二维Arimoto灰度熵阈值选取的快速迭代算法,推导了相应的公式,大大减少了运算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运行速度快,分割性能优于现有的5种同类阈值分割算法,分割后图像中的目标完整,边缘纹理清晰,细节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阈值选取 二维Arimoto灰度熵 快速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导核聚类的非局部均值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一全 李海杰 宋昱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改善非局部均值(NLM)算法对不规则纹理图像的去噪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核聚类和自适应搜索窗的NLM图像去噪算法。首先使用基于引导核的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对相似窗进行预筛选,划分其类别;然后根据相似窗的类别计算每个像素点... 为改善非局部均值(NLM)算法对不规则纹理图像的去噪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核聚类和自适应搜索窗的NLM图像去噪算法。首先使用基于引导核的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对相似窗进行预筛选,划分其类别;然后根据相似窗的类别计算每个像素点对应的搜索窗大小,保证相似性较高的相似窗数量;最后分别对每一类进行自适应搜索窗的NLM图像去噪。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Zernike矩、基于主邻域字典(PND)、基于均值方差预筛选等3种NLM改进算法相比,该NLM改进算法对强噪声污染或不规则纹理的图像,其去噪效果更为有效,并更好地保持了图像的纹理、边缘,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测度(SSIM)等客观定量评价指标上优于其他NLM改进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搜索窗 模糊C均值聚类 图像去噪 非局部均值 引导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应激制剂在水产动物活体运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晓林 王秋荣 刘贤德 《渔业现代化》 2018年第3期75-80,共6页
水产动物在运输尤其是长途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颠簸、拥挤、缺氧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产生适应性或防御性的应激反应,使得体内积累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损伤肝脏和肾脏等器官,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进而诱发水产动物的疾病,甚至死亡... 水产动物在运输尤其是长途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颠簸、拥挤、缺氧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产生适应性或防御性的应激反应,使得体内积累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损伤肝脏和肾脏等器官,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进而诱发水产动物的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必须从运输前、运输中以及运输后三个环节全面预防和保护,将运输应激降至最低水平,最大程度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文章重点介绍了维生素、生物活性多糖、氨基酸、电解质和矿物元素及天然产物五类可以缓解水产动物应激的制剂或添加剂,展望了抗运输应激产品的研发方向。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分析认为:单一性的抗应激制剂无法完全消除或缓解多种运输应激,研究几种抗应激制剂共同作用后的综合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认为应综合利用维生素、活性多糖及矿物质元素开发一个合理的配方,这可能会取得较好地缓解水产动物运输应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运输应激 制剂 添加剂 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镁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磊 张春晓 叶继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690-13692,13733,共4页
镁在动物生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动物体内众多酶系的辅助因子和激活剂,也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就鱼类对镁的需要量及镁与鱼类生长、离子代谢、免疫、抗应激以及渗透压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营养 生长 渗透压 抗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饲料镉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景涛 翟少伟 阙炳根 《农学学报》 2012年第11期52-56,共5页
为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镉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3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饲料镉添加水平为0、50、100、200、400mg/kg的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养殖8周后,测定肝胰脏有关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随镉水平升高,罗非鱼肝胰脏MD... 为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镉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3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饲料镉添加水平为0、50、100、200、400mg/kg的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养殖8周后,测定肝胰脏有关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随镉水平升高,罗非鱼肝胰脏MDA水平升高,200mg/kg添加水平组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AOC水平逐渐降低,50mg/kg时即可显著降低(P<0.05);CAT和SOD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其活性分别在镉添加水平为50、200mg/kg时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镉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指标造成不同影响,饲料中添加50mg/kg镉即可显著降低罗非鱼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CAT活性最高;添加200mg/kg镉可显著提高罗非鱼肝胰脏MDA含量,SOD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镉 罗非鱼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饲料镉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景涛 翟少伟 阙炳根 《农学学报》 2012年第10期58-61,共4页
为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镉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3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饲料镉添加水平分别为0、50、100、200、400mg/kg,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镉添加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逐渐降低,200、4... 为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镉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3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饲料镉添加水平分别为0、50、100、200、400mg/kg,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镉添加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逐渐降低,200、400mg/kg添加水平组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之间摄食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镉添加水平组罗非鱼肠道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饲料中添加50mg/kg镉时,罗非鱼肠道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即可显著降低(P<0.05);罗非鱼脂肪酶活性仅在饲料镉添加水平400mg/kg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罗非鱼对饲料镉耐受程度较高,饲料中镉达到200mg/kg时,才可显著影响罗非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饲料中不同水平镉对罗非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饲料中添加50mg/kg镉时即可显著降低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肠道脂肪酶活性仅在400mg/kg时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镉 罗非鱼 生长性能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藻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世玉 王雪虹 张丽莉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1期59-60,共2页
水体中的藻类是麻痹性贝毒的主要来源,现已知海洋中有13种单细胞的甲藻类可产生麻痹性贝毒。目前在我国海区已经发现的产毒甲藻主要有3种:塔玛亚历山大藻(Akexandrium tamarense)、微小亚历山大藻(Alezandrium minudum)、链状亚... 水体中的藻类是麻痹性贝毒的主要来源,现已知海洋中有13种单细胞的甲藻类可产生麻痹性贝毒。目前在我国海区已经发现的产毒甲藻主要有3种:塔玛亚历山大藻(Akexandrium tamarense)、微小亚历山大藻(Alezandrium minudum)、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acatenella)。微小亚历山大藻在我国台湾沿海较常见。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沿海的微小亚历山大藻生理生态进行研究,以完善有毒赤潮、藻毒素监测与防治,保障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亚历山大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毒力 生长 温度 消费者健康 海水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