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酶协同发酵改善玉米-豆粕型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煜 石常友 +3 位作者 王成 王凤芹 路则庆 汪以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77,共8页
本研究从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乳酸菌中筛选发酵菌株,在降解饲料抗营养因子的基础上,添加复合酶制剂,探究菌酶协同发酵对一种玉米-豆粕型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效果和仔猪饲喂效果。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BS12具有较强的抗原蛋白降... 本研究从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乳酸菌中筛选发酵菌株,在降解饲料抗营养因子的基础上,添加复合酶制剂,探究菌酶协同发酵对一种玉米-豆粕型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效果和仔猪饲喂效果。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BS12具有较强的抗原蛋白降解能力,粪肠球菌EF有较强的产酸能力;2)将芽孢杆菌BS12与乳酸菌EF按8:1比例混合,总菌量为1×10~7CFU/g,添加0.50%的复合酶制剂,37℃固态发酵72 h后,饲料中β-伴球蛋白、大豆球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分别到达80.74%(P<0.05)、86.87%(P<0.05)和39.36%(P<0.05),乳酸含量达到122.57 mmol/kg,pH降低至5.0,饲料粗蛋白体外消化率从78.46%提高(P<0.05)至85.77%,蛋氨酸、苯丙氨酸分别提高(P<0.05)15.15%和17.60%,丙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分别提高(P<0.05)了10.11%,10.05%和9.89%;3)使用发酵饲料替代10%的基础日粮后,仔猪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得到提高。综上所述,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在提高饲料养分消化率和减少饲用抗生素使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协同 生物发酵 玉米-豆粕型饲料 抗营养因子 仔猪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 N^(6)-甲基腺嘌呤修饰调控与动物脂肪沉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801-6816,共16页
脂肪组织发育和沉积与动物的生长、生产效率、繁殖以及产品品质密切相关,同时,脂肪的过度沉积也直接与人类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紧密关联。因此,如何调控脂肪沉积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和保障人类生命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脂肪组织发育和沉积与动物的生长、生产效率、繁殖以及产品品质密切相关,同时,脂肪的过度沉积也直接与人类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紧密关联。因此,如何调控脂肪沉积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和保障人类生命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在脂肪干细胞分化聚酯与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在概述了脂肪组织种类和mRNA m^(6)A修饰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mRNA m^(6)A修饰对动物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并阐述了营养素通过mRNA m^(6)A修饰调控动物脂肪沉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精准调控动物脂肪沉积进而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沉积 N^(6)-甲基腺嘌呤修饰 细胞分化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成 靳明亮 +1 位作者 单体中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185-6192,共8页
我国目前生猪养殖主要是外来品种如“杜长大”等,虽然其生长性能较高,但在肉的色香味上明显不如我国地方品种猪。如何通过饲料营养适度改善猪肉品质和风味,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美味猪肉的需求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近年研究表明,发酵饲... 我国目前生猪养殖主要是外来品种如“杜长大”等,虽然其生长性能较高,但在肉的色香味上明显不如我国地方品种猪。如何通过饲料营养适度改善猪肉品质和风味,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美味猪肉的需求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近年研究表明,发酵饲料不仅能较好地提高饲料营养品质和利用率,同时在改善肉色、提高肌内脂肪含量、调控抗氧化能力和风味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发酵饲料的现状、发酵对饲料品质的改善作用、发酵饲料对猪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及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发酵饲料的研发及其在优质猪肉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饲料营养 猪肉品质 风味 生猪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宫玉杰 邹晓庭 +3 位作者 肖英平 夏文锐 温雪婷 杨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研究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早期菌群干预实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0只初出壳的小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出壳后前2 d,连续每天给S组... 目的研究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早期菌群干预实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0只初出壳的小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出壳后前2 d,连续每天给S组小鸡灌服0.5 mL灭菌的生理盐水,C组不做处理。第3天,第7天于两组分别随机挑选8只鸡,测定其体重后屠宰取其盲肠内容物,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盲肠内容物菌群结构进行测定,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对肉鸡早期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在门的水平上,两组肉鸡盲肠菌群占比基本相似,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早期肉鸡肠道内的优势菌门。在属的水平,3日龄时S组肉鸡盲肠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蓝细菌属(Cyanobacteria_norank)的相对丰度较C组分别提高了160%和143%(P<0.05);7日龄时,两组间盲肠菌属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此外,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可极显著降低3日龄肉鸡盲肠内容物中乙酸、丁酸和异戊酸的含量(P<0.01),但7日龄时两组肉鸡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会对3日龄肉鸡盲肠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具有持续性,随着日龄的增加会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微生物 干预 生理盐水 盲肠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5
作者 郑有秀 王超 +2 位作者 邹晓庭 王丽 卢建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83-268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5±1)日龄、体重(6.24±0.32)kg的健康"杜×长×大"杂交仔猪3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猪。对照...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5±1)日龄、体重(6.24±0.32)kg的健康"杜×长×大"杂交仔猪3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丁酸梭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250和1 000 mg/kg丁酸梭菌添加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50和500 mg/kg丁酸梭菌添加组的腹泻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了40.99%和44.32%(P<0.05)。2)丁酸梭菌添加组断奶仔猪的空肠绒毛高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32.23%、35.71%、33.59%和47.36%(P<0.05),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47.24%(P<0.01)、48.03%(P<0.01)、19.69%(P<0.05)和22.83%(P<0.05)。3)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各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和补体4(C4)含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25~55日龄断奶仔猪饲粮添加250~500 mg/kg丁酸梭菌可改善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结构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郑有秀 王超 +1 位作者 姚静宜 卢建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0-198,共9页
选取(25±1)日龄体质量相近[(6.24±0.32)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 选取(25±1)日龄体质量相近[(6.24±0.32)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50、500、1 000和2 000 mg/kg丁酸梭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1)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和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清总蛋白水平分别提高了10.45%(P>0.05)、17.64%(P<0.05)、15.24%(P<0.05)和17.54%(P<0.05),血清白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0.78%(P>0.05)、3.80%(P>0.05)、3.50%(P>0.05)和5.52%(P<0.05)。2)添加1 000 mg/kg丁酸梭菌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65.87%(P<0.05),添加500 mg/kg丁酸梭菌组的肝总抗氧化能力较对照组提高了13.14%(P<0.05)。3)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盲肠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数量(P<0.05或P<0.01),试验组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25~55日龄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500 mg/kg丁酸梭菌可缓解断奶氧化应激,抑制断奶仔猪肠道有害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断奶仔猪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乳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回肠闭合小环蛋白-1、闭锁蛋白基因表达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晓汶 田勇 +7 位作者 李国勤 徐倩倩 陈晓燕 陶争荣 温积辉 崔世豪 卢立志 邹晓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34-1343,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品种乳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回肠闭合小环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基因表达的差异。试验选取1日龄深王鸽、卡奴鸽和敖峰鸽各120羽,3个品种即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乳鸽。试验期21 d。检测1、7、14、2...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品种乳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回肠闭合小环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基因表达的差异。试验选取1日龄深王鸽、卡奴鸽和敖峰鸽各120羽,3个品种即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乳鸽。试验期21 d。检测1、7、14、21日龄3个品种乳鸽的体重,十二指肠和空肠脂肪酶、蔗糖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麦芽糖酶活性以及回肠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间乳鸽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卡奴鸽的十二指肠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深王鸽(P<0.05),7日龄深王鸽、敖峰鸽的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卡奴鸽(P<0.05),14日龄敖峰鸽的十二指肠蔗糖酶活性以及深王鸽的十二指肠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卡奴鸽(P<0.05)。3)1日龄卡奴鸽的空肠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深王鸽(P<0.05),空肠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敖峰鸽(P<0.05),空肠麦芽糖酶、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深王鸽和敖峰鸽(P<0.05);14日龄深王鸽的空肠胰蛋白酶、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卡奴鸽(P<0.05);21日龄深王鸽的空肠糜蛋白酶、蔗糖酶、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卡奴鸽(P<0.05)。4)不同品种间乳鸽的回肠ZO-1、Occludin的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5)不同品种乳鸽的体重随日龄增加呈线性升高(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蔗糖酶、麦芽糖酶、脂肪酶活性随日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回肠ZO-1、Occlidin的基因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综上所述,深王鸽、敖峰鸽和卡奴鸽的体重均随日龄的增加线性增加,但相同日龄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乳鸽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消化特性。不同品种乳鸽回肠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基因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线性增加,但相同日龄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日龄 乳鸽 体重 消化酶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马晓汶 卢立志 邹晓庭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2-46,共5页
家禽肠道微生物菌群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在宿主代谢、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菌群可以发酵特定组分,产生代谢产物,刺激免疫细胞分化。免疫系统的进化也需要与肠道菌群保持恒定关系。菌群失调影响免疫器官的正... 家禽肠道微生物菌群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在宿主代谢、免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菌群可以发酵特定组分,产生代谢产物,刺激免疫细胞分化。免疫系统的进化也需要与肠道菌群保持恒定关系。菌群失调影响免疫器官的正常发育,削弱繁殖力,抑制家禽生长甚至引发疾病,因此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群对于维持动物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与失调及其与家禽肠道免疫的互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微生物 体内平衡 肠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