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8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精准识别的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方束 张瑞婷 +7 位作者 程赞 胡广玥 马原野 岱钦 康蕊 李鑫 佘永新 王珊珊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0-343,共14页
农兽药残留的种类多样、来源广泛,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满足现场、实时检测需求,近年来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农兽药残留监测与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识别元件与检... 农兽药残留的种类多样、来源广泛,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满足现场、实时检测需求,近年来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农兽药残留监测与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识别元件与检测手段两方面梳理快速检测技术在农兽药残留检测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主要介绍抗体、核酸适配体、受体、酶、全细胞、分子印迹聚合物、金属有机框架等识别元件对农兽药的精准识别,重点阐述基于精准识别的农兽药残留光学快速检测技术、电化学传感技术、压电传感技术的最新发展。最后,展望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技术 农兽药残留 精准识别 识别元件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ECE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工作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汤晓艳 王敏 +2 位作者 钱永忠 毛雪飞 郭林宇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8-43,共6页
农产品质量标准是农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产品以质论价的重要依据,对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保证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UN/ECE农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在世界大部分国家... 农产品质量标准是农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产品以质论价的重要依据,对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保证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UN/ECE农产品质量标准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得到了成功应用。本文即通过对UN/ECE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机构、制(修)订程序、产品标准及规范性文件、标准应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在UN/ECE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工作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ECE 农产品质量 标准化工作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阳晓婷 刘浩 +6 位作者 刘楠 孙丽荣 李亚兰 郄梦洁 赵姗姗 白璐 赵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6,共10页
牛肉营养物质丰富,是受消费者青睐的肉类之一。牛肉品质的优劣影响市场价格、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满意度,因此牛肉品质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目前传统的牛肉品质检测方法存在耗时、样品损坏以及操作复杂等问题。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凭借... 牛肉营养物质丰富,是受消费者青睐的肉类之一。牛肉品质的优劣影响市场价格、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满意度,因此牛肉品质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目前传统的牛肉品质检测方法存在耗时、样品损坏以及操作复杂等问题。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凭借其快速、高效、无损、绿色无污染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牛肉品质检测。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在牛肉的品质分析(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其他品质)进展进行了总结,系统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高光谱成像、电子舌和电子鼻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详细论述了近5年内无损检测技术在牛肉品质分析的进展,提出了无损检测技术在牛肉品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牛肉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品质 无损检测 近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高光谱成像 电子舌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技术在肉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嘉词 肖斌 +1 位作者 钟轲 陈爱亮 《肉类研究》 2023年第3期51-59,共9页
我国民众的蛋白质来源是肉、蛋、乳和豆品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肉及肉制品。肉品作为高蛋白类物质,在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环节易受微生物与内源性酶的影响而腐败变质。此外,抗生素与激素滥用、重金属污染和各类肉品掺假问题时有发生... 我国民众的蛋白质来源是肉、蛋、乳和豆品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肉及肉制品。肉品作为高蛋白类物质,在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环节易受微生物与内源性酶的影响而腐败变质。此外,抗生素与激素滥用、重金属污染和各类肉品掺假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极大威胁民众人身安全,扰乱市场秩序,降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目前,传统肉品检测技术操作繁琐、样品处理时间长,无法实现快速、低廉、准确的肉品大规模筛检。近年来,新兴技术,特别是微流控技术的发展,能够很好解决传统肉品检测的弊端。本文主要从微流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未来趋势及微流控设备在肉品质量安全上的创新性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新一代肉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质量安全 肉品检测 微流控技术 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吕晓玲 佘永新 +1 位作者 王荣艳 王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5-880,共6页
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已经成为当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类除草剂。随着该类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其残留问题以及对后茬作物产生的危害已经引起关注。由于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存在,且其化... 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已经成为当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类除草剂。随着该类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其残留问题以及对后茬作物产生的危害已经引起关注。由于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存在,且其化学和热不稳定,酸性条件下易水解,以及最大残留限量值日益严格,使其残留分析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在线联用技术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该类除草剂检测中的应用及其前景,为今后分析检测各类样品基质中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残留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类除草剂 残留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佳佳 佘永新 +4 位作者 刘洪斌 金茂俊 邵华 金芬 王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40-444,448,共6页
聚醚类抗生素是禽畜养殖中广泛应用的球虫抑制药,对这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技术研究对于控制兽药残留超标,保证禽畜产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聚醚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法、免疫法、分光光度计法、色谱法,并详细介绍... 聚醚类抗生素是禽畜养殖中广泛应用的球虫抑制药,对这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技术研究对于控制兽药残留超标,保证禽畜产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聚醚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法、免疫法、分光光度计法、色谱法,并详细介绍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该类药物检测中的应用及其前景,讨论了未来聚醚类抗生素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为今后分析检测各类样品基质中聚醚类抗生素的残留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类抗生素 残留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技术的雌性激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桂兰 朱超 +2 位作者 黄亚飞 闫娇 陈爱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2-430,共9页
雌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积累并起到类似雌激素的作用,使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因此开发简单快速灵敏的雌激素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核酸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得到... 雌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积累并起到类似雌激素的作用,使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因此开发简单快速灵敏的雌激素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核酸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得到的一条寡核苷酸序列,能够与靶标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与传统抗体相比,具有靶标范围广、易合成修饰、稳定性高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分析检测领域。该文主要综述了雌激素适配体的筛选进展以及适配体技术在雌激素检测中的应用,并对核酸适配体技术在雌激素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适配体 比色法 荧光法 电化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丁志刚 王静 高红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116,共5页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残留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研究表明,动物性食品中残留抗生素是诱发儿童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1],同时抗生素的后效应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这就使得残留抗生素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文中对抗生素残留...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残留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研究表明,动物性食品中残留抗生素是诱发儿童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1],同时抗生素的后效应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这就使得残留抗生素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文中对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残留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动物性食品 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维生素E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石 王峻 +3 位作者 肖志明 王燕妮 邓涛 樊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8-33,38,共7页
天然维生素E是植物油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抗氧化剂,因其具有安全、高效、无毒等优点被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天然维生素E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逐步应用,其检测和品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研究人员根据维生素E的物理、化学... 天然维生素E是植物油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抗氧化剂,因其具有安全、高效、无毒等优点被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天然维生素E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逐步应用,其检测和品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研究人员根据维生素E的物理、化学性质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本文主要简述了色谱技术、光谱技术以及电化学分析技术等在天然维生素E检测中的应用,探讨了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优缺点,比较了各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和检测极限等指标,便于在分析实际样品时选择最合适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维生素E 生育酚 生育三烯酚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郭林宇 汤晓艳 +1 位作者 毛雪飞 万靓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4期11-14,共4页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实施存在的问题,并在总结借鉴国外农产品质量标准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和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实施存在的问题,并在总结借鉴国外农产品质量标准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和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 标准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叶酸的三酶法提取及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孟繁磊 张玲 +1 位作者 张原宇 马虹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6年第12期56-59,共4页
采用大豆品种Wmiams82为试验材料,用“一淀粉酶、蛋白酶和大鼠血清酶三种酶来提取大豆中的叶酸,并用微生物法对叶酸含量进行测定。利用优化的三酶法,对121份北方地区栽培大豆的种子进行总叶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α-淀粉酶、蛋白酶... 采用大豆品种Wmiams82为试验材料,用“一淀粉酶、蛋白酶和大鼠血清酶三种酶来提取大豆中的叶酸,并用微生物法对叶酸含量进行测定。利用优化的三酶法,对121份北方地区栽培大豆的种子进行总叶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α-淀粉酶、蛋白酶和大鼠血清的组合在8、100、10μl的条件下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取大豆种子中的叶酸;北方地区121份栽培大豆的种子中叶酸含量为143.57-309.57μg/100g。优化得到的三酶法提取大豆种子中叶酸的方法可行,为今后谷类作物叶酸含量测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酸 提取 Α-淀粉酶 蛋白酶 大鼠血清 微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青 黄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6-191,共6页
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产生的健康风险问题使人们对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更为严格,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直接影响其分析效率和分析准确度。对近年来国内应用于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中的萃取技术(如浊点萃取、超... 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产生的健康风险问题使人们对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更为严格,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直接影响其分析效率和分析准确度。对近年来国内应用于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中的萃取技术(如浊点萃取、超声波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等)、净化技术(如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等),以及萃取、净化一体化技术(如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QuEChERS法、磁性固相萃取等)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拟除虫菊酯 农药残留 样品前处理技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明明 黄宇岑 +4 位作者 吴艺婕 刘圆 胡亚波 陈洪 彭西甜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86-88,共3页
为掌握湖北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简称农检机构)的建设情况,通过对湖北省基层农检机构的基本情况、资产配置、人员结构、资质能力和检测任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制约基层农检机构发展和基层农检体系建设的原因,从出台... 为掌握湖北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简称农检机构)的建设情况,通过对湖北省基层农检机构的基本情况、资产配置、人员结构、资质能力和检测任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制约基层农检机构发展和基层农检体系建设的原因,从出台指导意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服务效能、发挥职能作用和增强科技储备5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湖北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检测机构 建设情况 发展建议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标准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钱永忠 王芳 +2 位作者 孙立城 赵然 安丽娜 《中国标准化》 2006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工作 人才培养 策略研究 “九五”计划 标准状态 世贸组织 农业生产 专业人才 人才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丙嗪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建静 杨曙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0期141-144,共4页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氯丙嗪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饲喂动物会造成大量残留,作者对现有的各种检测方法作一概述,以便研究者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关键词 氯丙嗪 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噁英类化学污染物的污染现状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婷 寇向龙 +4 位作者 李金娟 李晓蓉 徐美蓉 王青 黄铮 《南方农业》 2020年第33期185-186,202,共3页
二噁英类化学污染物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被氧化还原、水解等化学反应消耗,在自然界中也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它毒性极强,既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又能通过食物链富集,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概括二噁英... 二噁英类化学污染物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被氧化还原、水解等化学反应消耗,在自然界中也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它毒性极强,既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又能通过食物链富集,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概括二噁英类化学污染物的污染来源及途径,总结了二噁英类化学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旨在对农产品、饲料、水质、土壤等中二噁英类化学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开发建立科学依据,以保护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英 污染现状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骞 陈鑫 +3 位作者 程运斌 胡西洲 彭西甜 彭立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247-251,共5页
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作为人工合成的低热量新型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但是过量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建立准确、高效的甜蜜素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在甜蜜素检测方法方面... 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作为人工合成的低热量新型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但是过量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建立准确、高效的甜蜜素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在甜蜜素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浊度法、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及其他新型检测技术,并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已有的检测方法基本能够有效监测甜蜜素在食品中的合理使用,但仍需不断优化方法来提高检测方法的普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蜜素 检测方法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文艳 李晓蓉 郭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76-79,共4页
综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结构、原子化法分类、优越性和局限性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原子吸收 光谱法 原子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技术档案管理的要求、问题和建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静 赵明明 +3 位作者 张宁 吴凡 彭西甜 周有祥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0期53-56,74,共5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机构”)技术档案产生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各个环节,并作用于检测工作全过程,其管理水平充分反映了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结合机构技术档案管理实际情况,梳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技术档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机构”)技术档案产生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各个环节,并作用于检测工作全过程,其管理水平充分反映了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结合机构技术档案管理实际情况,梳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技术档案归档范围、移交、建档、保管、利用和销毁六方面的要求,总结了机构技术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档案管理水平,促进机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检测机构 技术档案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检测与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致玮 李梁 +3 位作者 杨小俊 次仁德吉 佘永新 张唐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82-89,共8页
游离氨基酸作为茶叶中的重要呈味物质,其不同组分的含量差异会直接影响茶叶的口感特性,是影响茶叶品质主要因素之一。因其呈味的重要性,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进行准确定性定量是茶叶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迭代,针... 游离氨基酸作为茶叶中的重要呈味物质,其不同组分的含量差异会直接影响茶叶的口感特性,是影响茶叶品质主要因素之一。因其呈味的重要性,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进行准确定性定量是茶叶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迭代,针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检测逐渐由常规的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演变到更准确高效的核磁共振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等新兴检测方法。新兴检测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对茶叶游离氨基酸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氧化、神经保护和改善睡眠等作用的深入研究,这些生物活性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综述了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检测方法以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游离氨基酸 检测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