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0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宁 安道昌 +5 位作者 李青 傅红波 徐新来 雷霆 李洪 朱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9期100-104,共5页
介绍了目前发达国家生物技术产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我国生物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即将迎接的挑战 ,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崛起的建议。生物技术产业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取得... 介绍了目前发达国家生物技术产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我国生物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即将迎接的挑战 ,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崛起的建议。生物技术产业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仅以美国为例 ,生物技术公司总市值在 1998年还只有 970亿美元 ,而在 2 0 0 0年 2月就已经增长到了 350 0亿美元 ,上市的人用药品和生物制品达到了 112种 ,农业领域生物技术产品的增长势头更快 ,并且技术和产品在全球化市场流通销售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截止到 1999年底 ,世界上最大的 8家生物技术公司均抢滩我国。因此 ,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努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已是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最为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物技术产业 发展趋势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发电厂草木灰农业利用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春梅 董玉兵 +7 位作者 纪力 陈川 章安康 钟平 邵文奇 张山泉 庄春 徐建明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2年第6期60-66,70,共8页
文章介绍了笔者近十年来关于生物质发电厂草木灰如何在农业上加以利用的研究。生物质发电厂草木灰钾素含量丰富,经过脱盐后可进行钾素的提取,提钾后的草木灰经过调酸、补充养分后可以制成以草木灰为主体材料的水稻和蔬菜育苗基质,从而... 文章介绍了笔者近十年来关于生物质发电厂草木灰如何在农业上加以利用的研究。生物质发电厂草木灰钾素含量丰富,经过脱盐后可进行钾素的提取,提钾后的草木灰经过调酸、补充养分后可以制成以草木灰为主体材料的水稻和蔬菜育苗基质,从而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生物质发电厂草木灰的提取和利用技术。该技术可显著提高生物质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生物质发电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发电厂 草木灰 提钾 水稻基质 蔬菜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碱基基因编辑技术创制OsALS抗除草剂水稻种质资源
3
作者 陈晓军 惠建 +4 位作者 马洪文 白海波 钟楠 李稼润 樊云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4,共9页
【目的】以宁夏耐盐品种宁粳56为实验材料,定点编辑乙酰乳酸合酶ALS基因,创制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耐盐水稻新种质资源。【方法】以ALS基因171和190两个位点为靶位点,利用胞嘧啶碱基编辑器BE3,构建单碱基编辑载体OsALS171-SpG-eBE3和OsALS... 【目的】以宁夏耐盐品种宁粳56为实验材料,定点编辑乙酰乳酸合酶ALS基因,创制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耐盐水稻新种质资源。【方法】以ALS基因171和190两个位点为靶位点,利用胞嘧啶碱基编辑器BE3,构建单碱基编辑载体OsALS171-SpG-eBE3和OsALS190-SpG-eBE3,通过农杆菌介导进行受体材料的基因转化获得基因编辑植株,采用靶位点测序的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建立了除草剂耐受系统并对其除草剂的耐受程度进行了快速鉴定。【结果】经T1代靶位点测序验证,获得ALSP171F 2个突变纯合株系;ALS^(E187K R190H)、ALS^(E187K)、ALS^(V188I)、ALS^(R190H)、ALS^(D201N)5种突变类型纯合株系各1株。相对野生型受体材料,ALSP171F 2个突变纯合株系对双草醚有较强的耐受力,而ALS^(E187K R190H)、ALS^(E187K)、ALS^(V188I)、ALS^(R190H)、ALS^(D201N)5种突变纯合植株虽然对双草醚有一定的耐受,但耐受程度不显著。【结论】利用SpG胞嘧啶碱基编辑器BE3获得具有抗草剂特性的基因编辑材料,且能够稳定遗传,ALSP171F位点突变对双草醚除草剂表现较强抗性,是培育抗除草剂水稻的优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碱基基因编辑 抗除草剂 乙酰乳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野生黄伞的生物学特性及出菇比较
4
作者 钟楠 朱金霞 +3 位作者 任怡莲 罗鹏征 郑国保 冯锐 《食药用菌》 2025年第3期202-210,共9页
以宁夏六盘山地区采集的2个野生黄伞(Pholiot aadiposa)子实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结合ITS序列分析进行物种鉴定,并对经组织分离获得的纯化菌株HS-5和HS-15的适宜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初步筛选,比较出菇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以马铃薯... 以宁夏六盘山地区采集的2个野生黄伞(Pholiot aadiposa)子实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结合ITS序列分析进行物种鉴定,并对经组织分离获得的纯化菌株HS-5和HS-15的适宜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初步筛选,比较出菇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以马铃薯250 g、琼脂粉15 g、水1000 mL为基础培养基,2株黄伞菌株菌丝的最适碳源均为单糖(葡萄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HS-5为蛋白胨,HS-15不需要另外添加氮源,添加6种外源硫酸盐类无机盐对2个菌株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出菇试验结果以菌株HS-5表现较优,单袋产量高(309.12 g),子实体个数多(36.89个),单个子实体干重大(2.30 g)。研究结果可为黄伞栽培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伞 生物学特性 出菇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物生物技术保护藏羚羊遗传资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丑生 李宁 赵有璋 《中国草食动物》 2002年第S1期184-187,共2页
关键词 藏羚羊 藏羚羊绒 动物生物技术 山羊绒细度 遗传资源 种质资源
全文增补中
微生物菌肥对魔芋根际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的影响
6
作者 赵兴丽 姚明勇 +3 位作者 罗林丽 刘思睿 贺圣凌 丁海兵 《农技服务》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微生物菌肥是一种低碳、无污染、无毒无害的环境友好型肥料,不仅能活化和改良土壤,还可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强其抗逆性,提高其产量与品质。为阐明微生物菌肥对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魔芋栽培管理的肥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不施基... 微生物菌肥是一种低碳、无污染、无毒无害的环境友好型肥料,不仅能活化和改良土壤,还可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强其抗逆性,提高其产量与品质。为阐明微生物菌肥对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魔芋栽培管理的肥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不施基肥处理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施用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后魔芋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真菌群落结构、数量和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基肥处理相比,施用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后,魔芋根际土壤中氮、磷、速效钾的含量均增加,其中氮含量分别增加2.23%和46.27%,磷含量分别增加9.09%和57.58%,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7.47%和517.25%;群落丰富度指数(Sobs、ACE、Chao)、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群落均一性指数(shannoneven)均表现为微生物菌肥>不施基肥>有机肥,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能有效提高魔芋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丰富度、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均一性。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样品中Saitozyma、被孢霉(Mortierella spp)的群落丰度均高于不施基肥处理,而不施基肥处理中假单胞菌(Pseudeurotium spp)和ParapHaeospHaeria的丰度高于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处理。微生物菌肥能显著提升魔芋根际土壤氮、磷、速效钾的含量,并对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微生物菌肥 根际土壤 优势菌群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7
作者 赵春江 王秋菊 李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36,共4页
论述了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遗传病诊断的途径和策略,着重介绍了人类遗传疾病基因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状况,对该领域的新成果作了介绍和总结,对发展动向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遗传病 诊断 核苷酸序列 突变 发病机理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贞丰县和松桃县农业生物资源调查及物种多样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汤翠凤 张恩来 +6 位作者 李卫芬 张斐斐 董超 阿新祥 陈丹 许明辉 戴陆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6-985,共10页
本文以调查的行政区域(县、乡镇)、民族和生物资源用途为分析单元,采用生物多样性测度指标(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评估了贵州省贞丰县、松桃县6乡(镇)不同民族管理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物种多样性。结... 本文以调查的行政区域(县、乡镇)、民族和生物资源用途为分析单元,采用生物多样性测度指标(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评估了贵州省贞丰县、松桃县6乡(镇)不同民族管理利用的农业生物资源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两县物种的多样性水平都较高且相当,但松桃县3乡(镇)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贞丰县3镇的更高;苗族管理利用的物种多样性比布依族、土家族和汉族的更高。在农业生物资源用途分析单元内,松桃县寨英镇及布依族、土家族利用的粮食作物物种、松桃县盘石镇、正大乡和苗族利用的蔬菜及一年生经济作物物种、贞丰县鲁贡镇和松桃县寨英镇以及苗族、布依族管理的果树及多年生经济作物物种、松桃县盘石镇和苗族利用的药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比其他乡镇、民族的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调查 农业生物资源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和水稻秸秆作为反刍动物饲料资源的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冯文晓 陶莲 +1 位作者 陈国顺 刁其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59-62,共4页
玉米秸、麦秸和稻草是农业生产中最为丰富的副产品,同时也是反刍动物潜在的粗饲料资源,但因其直接饲喂时难以被消化,故饲用价值较低。因此,如何对其进行降解处理来提高其饲用价值,一直是国内外农业和养殖业研究及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 玉米秸、麦秸和稻草是农业生产中最为丰富的副产品,同时也是反刍动物潜在的粗饲料资源,但因其直接饲喂时难以被消化,故饲用价值较低。因此,如何对其进行降解处理来提高其饲用价值,一直是国内外农业和养殖业研究及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综述了小麦和水稻秸秸干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它们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水稻秸秆 生物降解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氟醚菌唑与醚菌酯组合物对草莓白粉病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长效 曹丹 +1 位作者 王昊晗 张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为明确氯氟醚菌唑与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复配比,采用盆栽法测定了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及二者组合物对草莓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并基于最佳增效配比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对草莓... 为明确氯氟醚菌唑与醚菌酯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复配比,采用盆栽法测定了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及二者组合物对草莓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并基于最佳增效配比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醚菌酯单剂对草莓白粉病的LC50值分别为0.416 8、2.673 7 mg·L^(-1),二者质量比在3∶7~6∶4范围内呈现增效作用,以4∶6复配时增效最显著,共毒系数为149。基于该质量比的400 g·L^(-1)氯氟醚菌唑悬浮剂(SC)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WG)组合物,在用药量25 g·(667 m^(2))^(-1)时防效最佳,第1、2、3次施药后7 d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8.67%、87.00%、9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白粉病 氯氟醚菌唑 醚菌酯 生物活性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11
作者 卢文洁 尹桂芳 +3 位作者 隆文杰 李程鹏 孙道旺 王莉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从云南省嵩明县试验基地采集金荞麦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并与ITS、TUB2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鉴定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云南金荞麦叶斑... 从云南省嵩明县试验基地采集金荞麦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并与ITS、TUB2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鉴定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代表菌株GY3的孢子形态与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真菌相似,菌株GY3的rDNA–ITS及TUB2联合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2个菌株(ZK1–1、ZK5–5)的序列聚在同一分支,鉴定认为金荞麦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GY3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以PDA培养基培养GY3,菌丝生长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水浴10min),连续光照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小孢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NA-seq技术筛选药用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雅云 张斐斐 +5 位作者 张发美 阿新祥 董超 汤翠凤 杨春云 戴陆园 《广东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14,共14页
【目的】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属于稻属CC染色体组,在长期的自然生存过程中,积累了大量适应恶劣环境的抗性基因。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挖掘植物抗病相关基因,为开展基因功能与调控机制研究等奠定基础。【方法】对云南省6个... 【目的】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属于稻属CC染色体组,在长期的自然生存过程中,积累了大量适应恶劣环境的抗性基因。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挖掘植物抗病相关基因,为开展基因功能与调控机制研究等奠定基础。【方法】对云南省6个居群(Ⅰ~Ⅵ)的38份药用野生稻进行白叶枯病菌CX28-3和PXO99的抗性评价,以PXO99人工接种处理筛选到的药用野生稻36号(抗病)与37号(感病)植株为对象,于0、24、48 h取其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预测药用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结果】6个居群38份云南药用野生稻材料对2个菌株(CX28-3和PXO99)表现为不同的抗病性,总体为中抗至抗以上,其中抗病率最高的是Ⅴ居群、为93.50%,最低的是Ⅲ居群、为62.50%。38份药用野生稻对CX28-3菌株感病的植株有5份,感病率为13.15%;对PXO99菌株的感病率为42.10%,表明PXO99的致病力强。此外,抗2个菌株的药用野生稻材料有20份,占全部材料的66.67%,37号材料对2个菌株均表现为中感,36号材料对2个菌株都表现为抗。转录组测序共鉴定到7565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PXO99处理后共包含45个显著富集的生物进程GO类别,其中富集DEGs数量最多的集中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细胞解剖实体、绑定、催化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表明,抗病和感病野生稻材料共显著富集到19个KEGG通路,其中与抗病相关的蛋白等KEGG通路显著富集上升,进一步明确抗病药用野生稻36号的抗病性受白叶枯病菌激发显著。筛选到共同DEGs 256个,11个基因可能与野生稻白叶枯病抗性密切相关;Unigene1184、Unigene15669、CL1239、CL1421、CL4899、CL660、CL74637个基因在抗病材料中上调表达,在感病材料中下调表达;Unigene18206、CL210、CL3554、CL92485个基因在抗病材料中下调表达,在感病材料中上调表达。【结论】6个居群38份云南药用野生稻材料对CX-28和PXO99菌株表现出不同的白叶枯病抗性,总体为中抗至抗以上。利用RNA-seq技术获得与药用野生稻白叶枯病(PXO99)抗性相关基因11个,可为药用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的挖掘和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白叶枯病抗性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通路 抗病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农业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谈成 边成 +3 位作者 杨达 李宁 吴珍芳 胡晓湘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3-1045,共13页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畜禽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随着高密度SNP芯片和二代测序价格的下降,GS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猪、鸡等农业动物育种中。然而,降低全基因组SNP分型成本、提高基因组育种值(genomic estima...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畜禽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随着高密度SNP芯片和二代测序价格的下降,GS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猪、鸡等农业动物育种中。然而,降低全基因组SNP分型成本、提高基因组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估计准确性仍然是GS研究的主要难题。本文从全基因组SNP分型策略和GEBV估计模型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GS技术在主要畜禽品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以期为GS在农业动物育种中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动物育种 基因分型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发展及其在农业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田菁 王宇哲 +3 位作者 闫世雄 孙帅 贾俊静 胡晓湘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2-465,共14页
代谢组学是依赖灵敏、稳定的分析流程和数据库,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生物体内以及生物样品所有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的学科,在医学、食品科学、畜牧学、植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将代谢物种... 代谢组学是依赖灵敏、稳定的分析流程和数据库,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生物体内以及生物样品所有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的学科,在医学、食品科学、畜牧学、植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将代谢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与生物表型变化建立更直接的联系,因此代谢组学逐渐成为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后对复杂性状系统解析的新的研究手段。本文介绍了代谢组学常用分析策略、检测平台和常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代谢组学在农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代谢分子鉴定、疾病诊断、肉品质及动物制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取得的进展,并总结了利用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基因组学等多组学研究在动植物重要性状的发育、形成和解析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代谢组学与其他多组学方法整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阐述各类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有助于完善“突变–基因–表达–代谢–表型”的完整生物学过程,为复杂性状的机理解析提供新方法,为新型农业育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组检测平台 农业动物 多组学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修饰猪模型在生物医学及农业领域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菲 王煜 +5 位作者 杜嘉祥 杜旭光 赵建国 潘登科 吴森 赵要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8,共23页
猪在解剖结构、代谢、生理生化等特征方面比啮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因此在模拟某些人类疾病以及提供异种移植器官等方面具有其他动物不可替代的优势,是理想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和异种器官的供体。另外,猪作为我国畜牧业最重要的物种之一,... 猪在解剖结构、代谢、生理生化等特征方面比啮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因此在模拟某些人类疾病以及提供异种移植器官等方面具有其他动物不可替代的优势,是理想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和异种器官的供体。另外,猪作为我国畜牧业最重要的物种之一,猪的品种改良、疫病防控以及动物福利等问题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介绍了遗传修饰猪模型在分子育种、人类疾病模型以及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应用前景,希望增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对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了解,理解遗传修饰猪模型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修饰猪 分子育种 疾病模型 异种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浅析
16
作者 石丰运 李华坤 张海涛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7期45-48,共4页
市场上日本沼虾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目前日本沼虾亩产量已处于瓶颈阶段。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量,如何提高日本沼虾亩产量成了日本沼虾养殖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日本沼虾养殖的初步研究和对养殖户的随机调研等方法,研究当地的养殖... 市场上日本沼虾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目前日本沼虾亩产量已处于瓶颈阶段。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量,如何提高日本沼虾亩产量成了日本沼虾养殖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日本沼虾养殖的初步研究和对养殖户的随机调研等方法,研究当地的养殖流程及病害防治手段。结果发现,当地日本沼虾池塘养殖中存在近亲育苗从而导致种质退化严重、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缺少预防意识而盲目用药、捕捞时使用溴氰菊酯赶捕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引进优质苗种、采取套养模式、树立以防为主的意识合理用药、采用轮捕与集中捕捞相结合替代赶捕等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苗种 池塘管理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力平 罗青 彭励 《宁夏农林科技》 1999年第3期17-18,共2页
本文在介绍螺旋藻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宁夏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养殖螺旋藻的相应措施,为宁夏发展螺旋藻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螺旋藻 生物学特性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烟色离褶伞生物学特性及驯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巍镫 陈卫民 +2 位作者 马渊浩 刘萍 赵永昌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2,共7页
自云南省曲靖市采集近烟色离褶伞(Lyophyllum pallidofumosum)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菌株YAASM6292,研究其最适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和pH,并驯化,测定子实体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菌株YAASM6292的最适碳源、氮源、p... 自云南省曲靖市采集近烟色离褶伞(Lyophyllum pallidofumosum)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菌株YAASM6292,研究其最适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和pH,并驯化,测定子实体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菌株YAASM6292的最适碳源、氮源、pH分别为麦芽糖、蛋白胨、5.0,培养基中添加硫酸镁在24、26℃培养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通过覆土栽培首次获得近烟色离褶伞子实体,其重金属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研究结果可为离褶伞属物种栽培和新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褶伞 驯化栽培 培养基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W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离体再生和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玉 石磊 +7 位作者 巩檑 聂峰杰 杨江伟 刘璇 杨文静 张国辉 颉瑞霞 张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80,共11页
【目的】WUSCHE-相关同源盒(WUSCHEL-related homeobox,WOX)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干细胞分化调控、逆境胁迫响应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展马铃薯WOX基因家族鉴定与功能研究,将为马铃薯遗传改良提供优良... 【目的】WUSCHE-相关同源盒(WUSCHEL-related homeobox,WOX)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干细胞分化调控、逆境胁迫响应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展马铃薯WOX基因家族鉴定与功能研究,将为马铃薯遗传改良提供优良基因资源与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拟南芥、番茄、烟草和水稻WOX蛋白序列,利用HMMER 3.0和BLASTP鉴定马铃薯WOX基因家族成员,使用MCScanX软件分析WOX基因家族成员在马铃薯种内及种间的共线性,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利用ExPASy、GSDS等软件分析马铃薯WOX基因家族成员理化性质、基因结构、蛋白motif、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基于PGSC数据库中马铃薯转录组数据,分析StWOXs在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可能参与离体再生过程的StWOX5作为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具有不同离体再生能力的4个马铃薯品种(系)再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鉴定得到11个马铃薯WOX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分为WUS、中间和古老共3个进化分支,不同分支中StWOXs基因结构、蛋白motif组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类型和数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马铃薯WOX基因家族成员参与离体再生和非生物胁迫响应,StWOX4/5/11/13在愈伤组织中特异表达,StWUS、StWOX1/3c/4/5/13在甘露醇处理下上调表达,StWOX3a/11在NaCl处理下上调表达,StWOX4/5/13在热胁迫中上调表达,且StWOX5相对表达量与愈伤组织分化率呈正相关。【结论】不同马铃薯WOX基因具有潜在的功能多样性,StWOX5具有促进马铃薯离体再生分化的作用,参与了非生物胁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WOX基因家族 愈伤组织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白绢病病原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的生物学特性与室内毒力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欣 曾宪浩 +4 位作者 刘思睿 饶家瑞 罗林丽 赵兴丽 周玉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44-55,共12页
【目的】探明魔芋白绢病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高效杀菌剂,为魔芋白绢病田间综合防治措施的制订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和土壤稀释法,对具有典型白绢病症状的魔芋植株和附近土壤进行病原分离和纯化,通... 【目的】探明魔芋白绢病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高效杀菌剂,为魔芋白绢病田间综合防治措施的制订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和土壤稀释法,对具有典型白绢病症状的魔芋植株和附近土壤进行病原分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探究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7种药剂(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氟硅唑、戊唑醇、噻呋酰胺、烯唑醇及丙环唑)对其室内毒力。【结果】魔芋白绢病病原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其菌丝在OA和PDA培养基生长速度最快,培养3 d,菌落直径达7 cm,菌丝生长速率为2.33 cm/d;25~30℃为最适培养温度,培养3 d,菌落直径达7.2 cm,菌丝生长速率为2.48 cm/d;pH为5~7的偏弱酸环境有利于菌丝生长,生长速率最高达2.33 cm/d;氮源以蛋白胨、碳源以可溶性淀粉利于病原菌丝生长,生长速率分别为2.14 cm/d和2.43 cm/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戊唑醇、烯唑醇、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对白绢病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戊唑醇的防效最好,EC_(50)为0.101 mg/L;其后依次为烯唑醇、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EC_(50)依次为0.165 mg/L、0.185 mg/L、1.026 mg/L、1.842 mg/L和2.112 mg/L。【结论】S.rolfsii为引起土传病害魔芋白绢病的病原,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弱酸和营养丰富的环境有利于病原菌丝生长,戊唑醇可有效抑制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齐整小核菌 药剂筛选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长速率 室内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