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宁 安道昌 +5 位作者 李青 傅红波 徐新来 雷霆 李洪 朱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9期100-104,共5页
介绍了目前发达国家生物技术产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我国生物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即将迎接的挑战 ,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崛起的建议。生物技术产业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取得... 介绍了目前发达国家生物技术产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我国生物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即将迎接的挑战 ,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崛起的建议。生物技术产业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仅以美国为例 ,生物技术公司总市值在 1998年还只有 970亿美元 ,而在 2 0 0 0年 2月就已经增长到了 350 0亿美元 ,上市的人用药品和生物制品达到了 112种 ,农业领域生物技术产品的增长势头更快 ,并且技术和产品在全球化市场流通销售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截止到 1999年底 ,世界上最大的 8家生物技术公司均抢滩我国。因此 ,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努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已是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最为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物技术产业 发展趋势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物生物技术保护藏羚羊遗传资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丑生 李宁 赵有璋 《中国草食动物》 2002年第S1期184-187,共2页
关键词 藏羚羊 藏羚羊绒 动物生物技术 山羊绒细度 遗传资源 种质资源
全文增补中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3
作者 赵春江 王秋菊 李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336,共4页
论述了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遗传病诊断的途径和策略,着重介绍了人类遗传疾病基因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状况,对该领域的新成果作了介绍和总结,对发展动向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遗传病 诊断 核苷酸序列 突变 发病机理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农业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谈成 边成 +3 位作者 杨达 李宁 吴珍芳 胡晓湘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3-1045,共13页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畜禽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随着高密度SNP芯片和二代测序价格的下降,GS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猪、鸡等农业动物育种中。然而,降低全基因组SNP分型成本、提高基因组育种值(genomic estima...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畜禽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的重要方法。随着高密度SNP芯片和二代测序价格的下降,GS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奶牛、猪、鸡等农业动物育种中。然而,降低全基因组SNP分型成本、提高基因组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估计准确性仍然是GS研究的主要难题。本文从全基因组SNP分型策略和GEBV估计模型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GS技术在主要畜禽品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以期为GS在农业动物育种中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动物育种 基因分型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发展及其在农业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田菁 王宇哲 +3 位作者 闫世雄 孙帅 贾俊静 胡晓湘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2-465,共14页
代谢组学是依赖灵敏、稳定的分析流程和数据库,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生物体内以及生物样品所有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的学科,在医学、食品科学、畜牧学、植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将代谢物种... 代谢组学是依赖灵敏、稳定的分析流程和数据库,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生物体内以及生物样品所有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的学科,在医学、食品科学、畜牧学、植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将代谢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与生物表型变化建立更直接的联系,因此代谢组学逐渐成为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后对复杂性状系统解析的新的研究手段。本文介绍了代谢组学常用分析策略、检测平台和常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代谢组学在农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代谢分子鉴定、疾病诊断、肉品质及动物制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取得的进展,并总结了利用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基因组学等多组学研究在动植物重要性状的发育、形成和解析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代谢组学与其他多组学方法整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阐述各类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有助于完善“突变–基因–表达–代谢–表型”的完整生物学过程,为复杂性状的机理解析提供新方法,为新型农业育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组检测平台 农业动物 多组学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修饰猪模型在生物医学及农业领域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高菲 王煜 +5 位作者 杜嘉祥 杜旭光 赵建国 潘登科 吴森 赵要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8,共23页
猪在解剖结构、代谢、生理生化等特征方面比啮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因此在模拟某些人类疾病以及提供异种移植器官等方面具有其他动物不可替代的优势,是理想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和异种器官的供体。另外,猪作为我国畜牧业最重要的物种之一,... 猪在解剖结构、代谢、生理生化等特征方面比啮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因此在模拟某些人类疾病以及提供异种移植器官等方面具有其他动物不可替代的优势,是理想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和异种器官的供体。另外,猪作为我国畜牧业最重要的物种之一,猪的品种改良、疫病防控以及动物福利等问题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介绍了遗传修饰猪模型在分子育种、人类疾病模型以及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应用前景,希望增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对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了解,理解遗传修饰猪模型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修饰猪 分子育种 疾病模型 异种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药中的转基因动物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宁 李青 +6 位作者 刘建忠 徐新来 连正兴 傅红波 安道昌 朱炎 刘谦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回顾了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总结了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特别是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药用蛋白和营养保健蛋白、异种动物器官移植以及转基因动物疾病模型方面的产业化进程 ,同时也预测了一些转基因动... 回顾了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总结了转基因动物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特别是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药用蛋白和营养保健蛋白、异种动物器官移植以及转基因动物疾病模型方面的产业化进程 ,同时也预测了一些转基因动物产品的应用前景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药 转基因动物 药用蛋白 营养保健品 细胞培养 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褐煤产生的黄腐酸对大豆种子萌发及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栾白 高同国 +3 位作者 姜峰 李宝珍 杨金水 袁红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7-610,共4页
研究了微生物降解褐煤产生的黄腐酸(FA)对大豆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以期揭示FA促进种子萌发的机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FA可以提高大豆萌发率,显著增加种子POD、CAT及SOD的活性。FA... 研究了微生物降解褐煤产生的黄腐酸(FA)对大豆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以期揭示FA促进种子萌发的机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FA可以提高大豆萌发率,显著增加种子POD、CAT及SOD的活性。FA浓度为100 mg.kg-1时,CAT、SOD活性分别提高32.15%、24.5%;FA浓度为200 mg.kg-1时,大豆萌发率比对照提高34.6%,并且POD活性增加19.92%。而高浓度的黄腐酸对大豆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FA表现出类似生长调节剂的性质,适宜浓度的黄腐酸能提高大豆种子的萌发率,显著提高其抗氧化酶的活性,对种子萌发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褐煤黄腐酸 微生物降解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御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病基因工程 被引量:19
9
作者 付蓝宝 于嘉林 刘伟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2-519,共8页
防御素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广谱抗性,且作用机制特殊。迄今为止,国内外在防御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从各类生物体中分离出不同种类的防御素,并在基因工程和医药领域呈现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防... 防御素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广谱抗性,且作用机制特殊。迄今为止,国内外在防御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从各类生物体中分离出不同种类的防御素,并在基因工程和医药领域呈现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防御素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包括哺乳动物α-、β-、θ-防御素、昆虫以及植物防御素的分子结构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防御素的膜作用及与细胞内复合物结合的作用机制。总结和归纳了防御素基因的分离、表达研究进展及动、植物防御素基因在抗病基因工程领域的应用,并对防御素在未来的生物制药和植物抗病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抗病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沼液及其复配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邓志平 陶丽 +2 位作者 李伟群 王英 陈三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683-9686,共4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沼液及其复配对番茄、辣椒、黄瓜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各种蔬菜的不同生长时期,采用常规施肥配合追施的形式,考察蔬菜品质和产量。[结果]沼液、菌剂及其复配施用后,3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沼液及其复配对番茄、辣椒、黄瓜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各种蔬菜的不同生长时期,采用常规施肥配合追施的形式,考察蔬菜品质和产量。[结果]沼液、菌剂及其复配施用后,3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沼液和菌剂复配施肥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复配施肥对蔬菜种植的增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菌剂 复配 VC 可溶性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指标正常参考值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冯媛媛 白雪源 +2 位作者 贺津 叶建华 陈香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142,共4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专家团队培育的小型猪(命名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小型猪作为人类疾病模型提供参考依据。用全自动化生化仪测定1、3、6和12月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的... 本试验旨在建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专家团队培育的小型猪(命名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小型猪作为人类疾病模型提供参考依据。用全自动化生化仪测定1、3、6和12月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的9项生理指标和22项生化指标,对同一月龄不同性别的血液测定值进行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结果显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绝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一月龄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肌酐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指标与巴马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和五指山小型猪相比,大多数血液测定值接近。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实验用小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稳定,与人类正常参考值相比,小型猪9项血液生理指标中有4项和人类相接近,22项血液生化指标中有15项和人类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血液生理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CR-SacⅡ-RFLP技术检测绵羊IGFBP-3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敏 王文君 +6 位作者 杨永林 甘尚权 马春萍 何其宏 张永胜 李宁 刘守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9-853,共5页
【目的】将IGFBP-3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寻找与绵羊羊毛品质等经济性状相关的SNP位点。【方法】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快速筛查SNP位点;在此基础上建立PCR-RFLP检测方法,分析该位点在不同品种绵羊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通过多重比... 【目的】将IGFBP-3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寻找与绵羊羊毛品质等经济性状相关的SNP位点。【方法】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快速筛查SNP位点;在此基础上建立PCR-RFLP检测方法,分析该位点在不同品种绵羊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通过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中国美利奴羊部分羊毛性状的关联性。【结果】以绵羊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了249 bp的特异条带,PCR-SSCP及测序分析显示在该序列的140碱基处发生了G/T突变,导致SacⅡ酶切位点消失。经PCR-SacⅡ-RFLP检测,哈萨克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细毛羊得到三种基因型:TT(249 bp)、GG(139 bp/110 bp)和TG(249 bp/139 bp/110 bp);杜泊羊中出现GG和TG两种基因型;湖羊、小尾寒羊以及萨福克羊中只有GG一种基因型。关联性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与部分羊毛性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绵羊IGFBP-3基因嫩含子4区发现一个新的SNP位点,玻建立PCR-SacⅡ-RFLP检测方法;该位点不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不同绵羊品种中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基因型与中国美利奴细毛羊部分羊毛性状中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单核苷酸多态性 羊毛性状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侵染我国部分省市草莓种苗的病毒种类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佳 白莹雪 +4 位作者 祝宁 齐长红 任俊达 韩成贵 尚巧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5-232,241,共9页
随着草莓保护地栽培面积的增加和无性繁殖种苗的繁殖与调运,草莓病毒病的发生与流行日益严重。为明确侵染我国部分省市草莓种苗的病毒种类,应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进行检测,并利用RT-PCR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来自我... 随着草莓保护地栽培面积的增加和无性繁殖种苗的繁殖与调运,草莓病毒病的发生与流行日益严重。为明确侵染我国部分省市草莓种苗的病毒种类,应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进行检测,并利用RT-PCR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来自我国7省市的41株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草莓种苗样品中检测到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SMYEV)3种。SMoV、SVBV和SMYEV的检出率分别为34.1%、24.4%和2.4%。选取不同产地草莓种苗上检出的不同病毒进行部分序列测定和分析,获得了3个SMoV分离物(四川分离物schhy13、辽宁分离物lnhy23和河北分离物hbhy28)的部分RNA13′端非编码区606 bp核苷酸序列,其一致性为98.12%~99.34%。测定并获得了5个SVBV分离物(辽宁分离物lnhy15、lnhy17、lnhy24、河北分离物hbhy28和陕西分离物shaxhy35)的ORF6的部分基因及其5′端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其中部分ORF6基因序列的一致性为97.98%~99.8%。仅1个辽宁样品中检测到SMYEV,获得了辽宁分离物lnhy26,其CP基因序列与中国甘肃分离物sy02的一致性为99.02%。病毒侵染草莓植株产生的典型症状有叶片畸形、变色和植株矮化。存在2种病毒和3种病毒复合侵染的情况,占所有阳性样品的41.2%。辽宁和河北的‘红颜’种苗中检出SMoV和SVBV或SMoV、SVBV和SMYEV的复合侵染情况;四川和陕西的‘红颜’种苗仅检出SMoV或SVBV,而其他省市和品种均未检出病毒。研究结果可以为草莓病毒的检测以及草莓病毒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病毒病 小RNA深度测序技术 RT-PCR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尔贝霉素的产生菌、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秀萍 刘永宏 李季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4-320,I0001,I0002,共9页
米尔贝霉素(Milbemycins)是一系列在结构上非常类似的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由几种链霉菌产生,具有强烈的杀虫和杀螨等生物学活性。自1967年发现首个米尔贝霉素类化合物以来,大量结构类似的其他化合物被报道。国际上已有多个米尔... 米尔贝霉素(Milbemycins)是一系列在结构上非常类似的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由几种链霉菌产生,具有强烈的杀虫和杀螨等生物学活性。自1967年发现首个米尔贝霉素类化合物以来,大量结构类似的其他化合物被报道。国际上已有多个米尔贝霉素类药品实现了商业化,被广泛地用作兽医药物或作物保护农药。主要综述了米尔贝霉素的产生菌,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尔贝霉素 产生菌 理化性质 生物学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打靶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瑞国 安晓荣 +1 位作者 苟克勉 陈永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9,共4页
基因打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细胞基因组中的某一基因进行定点操作的生物技术。综述了基因打靶的筛选系统 ,影响基因打靶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解决方法 ,总结了基因打靶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基因打靶技术 应用前景 筛选系统 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4个品种菌丝体的生物酶活性测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爽 刘宇 +4 位作者 许峰 王贺祥 王守现 孟莉莉 耿晓丽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3,共2页
对本实验室保藏的4个姬松茸品种进行了菌丝发酵,以酪蛋白、PNPP和ABTS为底物测定了菌丝体细胞内的蛋白酶、磷酸酶和漆酶的活性。数据结果显示,被测定的4个姬松茸品种均具有磷酸酶的活性,其中姬松茸(巴西)的活性最高为48.1 U·g-1;... 对本实验室保藏的4个姬松茸品种进行了菌丝发酵,以酪蛋白、PNPP和ABTS为底物测定了菌丝体细胞内的蛋白酶、磷酸酶和漆酶的活性。数据结果显示,被测定的4个姬松茸品种均具有磷酸酶的活性,其中姬松茸(巴西)的活性最高为48.1 U·g-1;蛋白酶和漆酶活性的检测中发现,只有姬松茸7号和姬松茸11号具有活性,其中姬松茸7号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性(95.2 U·g-)1,姬松茸11号具有较高的漆酶活性(58.6 U·g-)1。姬松茸7号和姬松茸11号同时具有3种酶的活性,可以作为深加工的优势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蛋白酶 磷酸酶 漆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发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芳 费菁 +4 位作者 陈敏 高婧 何康信 李宁 孟庆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67,共5页
肌肉发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多个因子及各种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越来越被研究者关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 factor,HGF)是一个大的多区域蛋白质,作为重要的形态发生原和有丝分裂原在肌肉发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HGF与其受体... 肌肉发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多个因子及各种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越来越被研究者关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 factor,HGF)是一个大的多区域蛋白质,作为重要的形态发生原和有丝分裂原在肌肉发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HGF与其受体c-met结合启动一系列的信号通路在肌肉发育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行使生物学功能。针对HGF在肌肉发育过程中分子机制水平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发育 肝细胞生长因子 形态发生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指纹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兴波 李宁 吴常信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94-98,共5页
线粒体DNA指纹是指线粒体DNA控制区内的高变异区碱基突变导致的多态、重复序列数目的变异导致的异质型多态和分子长度多态。线粒体DNA指纹技术具有多态信息广泛、特异性强,对样品质量要求宽松,实验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安全,结果... 线粒体DNA指纹是指线粒体DNA控制区内的高变异区碱基突变导致的多态、重复序列数目的变异导致的异质型多态和分子长度多态。线粒体DNA指纹技术具有多态信息广泛、特异性强,对样品质量要求宽松,实验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安全,结果准确、稳定、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其在动物亲缘关系鉴定、遗传纯度分析、进化、个体及细胞的标记与识别、重要经济性状的核外基因效应研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指纹 碱基突变 分子长度多态 异质型多态 核外基因效应 个体识别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永福 苟克勉 安晓荣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综述了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着重探讨了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生产转基因动物、扩大特别优良家畜个体的数量以及作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遗传资源等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动物 体细胞 克隆 应用前景 基因工程 转基因动物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1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玳玮 邓学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4,共3页
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转录因子,这个转录因子家族具有调节干扰素表达、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并且,干扰素调节因子1还选择性的调节不同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发挥其免疫应答效应。... 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转录因子,这个转录因子家族具有调节干扰素表达、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并且,干扰素调节因子1还选择性的调节不同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发挥其免疫应答效应。作者重点综述了IRF-1基因的结构、其对干扰素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多种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干扰素调节因子-1 免疫应答 抑癌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