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基甲壳素对Pb(Ⅱ)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绪兵 吴雪梅 +1 位作者 朱建发 由耀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18-3028,共11页
为了提高甲壳素对Pb^(2+)吸附性能,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TEMPO)/次氯酸钠(NaClO)/溴化钠(NaBr)氧化体系对甲壳素羧基化改性.采用FTIR、Solid^(13)C-NMR、XRD和SEM-EDX等对羧基甲壳素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NaClO用量... 为了提高甲壳素对Pb^(2+)吸附性能,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TEMPO)/次氯酸钠(NaClO)/溴化钠(NaBr)氧化体系对甲壳素羧基化改性.采用FTIR、Solid^(13)C-NMR、XRD和SEM-EDX等对羧基甲壳素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NaClO用量制备的羧基甲壳素、溶液pH值、Pb(Ⅱ)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离子强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利用XPS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氧化改性不改变甲壳素的晶型,羧基出现在甲壳素晶体表面;NaClO用量和溶液pH值对吸附量影响显著,pH值为4.0~6.0,NaClO用量为30mL制备的羧基甲壳素吸附效果好,60min达到平衡,室温下饱和吸附量达233.64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机理包括静电作用、络合配位和离子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甲壳素 Pb(Ⅱ) 吸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纸张抗水表面施胶剂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马静 陈利维 +3 位作者 汪恒 张家勇 向文静 由耀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9-175,共7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烯基琥珀酸酐(ASA)为疏水改性剂,控制ASA与SPI伯氨基的摩尔比合成了4种不同酰化度的疏水大豆分离蛋白ASAx-SPI[x=n(ASA)/n(SPI-NH2),x=0.5,1,1.5和2]。通过伯氨基含量、FTIR、UV-Vis、荧光光谱、疏水指数对A...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烯基琥珀酸酐(ASA)为疏水改性剂,控制ASA与SPI伯氨基的摩尔比合成了4种不同酰化度的疏水大豆分离蛋白ASAx-SPI[x=n(ASA)/n(SPI-NH2),x=0.5,1,1.5和2]。通过伯氨基含量、FTIR、UV-Vis、荧光光谱、疏水指数对ASAx-SPI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长链疏水基团成功引入到了SPI骨架上,ASAx-SPI的酰化度和疏水指数随着x的增加而增大,当x达到1.5后趋于稳定。ASA1.5-SPI的施胶量为0.77 g/m2时,施胶纸的初始水接触角可达132°,水滴保留时间可达53 min。XPS和SEM分析结果显示:ASA1.5-SPI在纸纤维表面形成一层粗糙的疏水薄膜。此外,纸张力学性能测试表明:ASA1.5-SPI施胶纸的抗张强度由未施胶纸的0.60 kN/m提升至0.67 k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烯基琥珀酸酐 施胶剂 抗水性 力学性能 造纸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