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研究尺度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被引量:90
1
作者 王淑英 路苹 +3 位作者 王建立 杨柳 杨凯 于同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957-4964,共8页
在北京郊区面积为1075km^2的中尺度(平谷区)以400m×400m网格采样,共采集1076个样点,同时在平谷区内面积为28.8km^2的小尺度(马昌营镇)以100m×100m网格采样,共采集171个样点,测定其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应用... 在北京郊区面积为1075km^2的中尺度(平谷区)以400m×400m网格采样,共采集1076个样点,同时在平谷区内面积为28.8km^2的小尺度(马昌营镇)以100m×100m网格采样,共采集171个样点,测定其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两个研究尺度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31~0.40,均属中等变异强度,随着研究尺度的缩小,土壤全氮的变异系数减少。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研究尺度下,有机质和全氮均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关系,区级尺度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相关距离较大,分别为88.2km和4.9km,镇级尺度有机质和全氮的变程较小,均为0.7km,它们的空间异质性均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对未测点进行了估值,绘制了等值线图,两个研究尺度下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受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施肥等因素的影响,均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全氮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不同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谷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淑英 路苹 +3 位作者 王建立 杨柳 杨凯 于同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1-25,共5页
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合理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在北京市平谷区布设了1076个采样点,测定了其耕层(0~20cm)、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统计结果表明,两个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属中上水平,... 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合理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在北京市平谷区布设了1076个采样点,测定了其耕层(0~20cm)、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统计结果表明,两个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属中上水平,变异系数为中等程度变异,其剖面分布表现一定的表聚性;通过结构分析,耕层有机质和亚耕层全氮的理论模型采用球型模型拟合较好,耕层全氮及亚耕层有机质采用指数模型拟合较好,耕层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小,变程分别为18.32和19.0km,亚耕层有机质和全氮的变程较大,分别为131.9和51.0km,它们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采用Kriging方法对未测点进行了估值,绘制了等值线图,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主要受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全氮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路苹 王淑英 +4 位作者 杨柳 王建立 杨凯 张志刚 于同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1-76,共6页
对2005年北京市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1 g/kg,0.89 g/kg,32.80 mg/kg和136.79 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 对2005年北京市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1 g/kg,0.89 g/kg,32.80 mg/kg和136.79 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平。在集中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次数分布曲线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全氮近似于呈正态分布,速效磷和速效钾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层土壤 土壤有机质 全氮 速效磷 速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学院新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同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S2期37-40,共4页
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技术队伍管理是培养创新性人才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本文作者结合北京农学院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型人才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韩莹琰 《蔬菜》 2023年第4期57-61,共5页
为了促进北京市昌平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北京市昌平区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满足居民对绿色蔬菜的需求,对北京市蔬菜产业整体情况、昌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蔬菜产业规划方向的背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北京市... 为了促进北京市昌平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北京市昌平区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满足居民对绿色蔬菜的需求,对北京市蔬菜产业整体情况、昌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蔬菜产业规划方向的背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北京市昌平区的蔬菜产业可以在未来发展品牌蔬菜、观光蔬菜及设施蔬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产业 发展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不同生菜品种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卢蝶 褚明昕 +2 位作者 陈笑瑜 韩莹琰 尚巧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7-170,193,共5页
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生菜病害发生情况,为生菜栽培以及生菜病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必要依据。对北京市昌平区温室栽培的10个生菜品种的病害种类、病株率进行调查,并对病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形态鉴定。调查的10个生菜品种共发生3种病害,分别是... 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生菜病害发生情况,为生菜栽培以及生菜病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必要依据。对北京市昌平区温室栽培的10个生菜品种的病害种类、病株率进行调查,并对病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形态鉴定。调查的10个生菜品种共发生3种病害,分别是生菜霜霉病、生菜灰霉病和生菜软腐病。显微形态观察和鉴定结果表明,生菜霜霉病和生菜灰霉病的病原物分别为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病害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北散生2号’外,其他生菜品种上均有病害发生。‘北紫生3号’与‘红皱’品种只发生了生菜灰霉病,并且病株率较低,分别是6.8%和9.6%,表现相对抗病。所有调查的品种中,‘北散生2号’品种对以上3种病害的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品种 病害调查 病原鉴定 生菜霜霉病 生菜灰霉病 生菜软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技术优化及在草莓上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卿 邢宇 +1 位作者 曹庆芹 秦岭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1-25,共5页
【目的】为优化荧光定量PCR技术体系并在草莓研究中应用。【方法】以二倍体草莓(Fragaria vesca‘Ruegen’)为试材,草莓当中两个β-肌动蛋白基因家族成员Actin1和Actin2为内参基因,对比分析10μL和20μL反应体系条件下荧光定量PCR扩增... 【目的】为优化荧光定量PCR技术体系并在草莓研究中应用。【方法】以二倍体草莓(Fragaria vesca‘Ruegen’)为试材,草莓当中两个β-肌动蛋白基因家族成员Actin1和Actin2为内参基因,对比分析10μL和20μL反应体系条件下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结果】内参基因引物组合Actin1的扩增效率等指标优于Actin2;10μL反应体系中的扩增效率等指标优于20μL反应体系;内参基因Actin1在10μL反应体系下是草莓最优的荧光定量PCR技术体系。【结论】优化了草莓荧光定量PCR体系并应用该技术体系检测了草莓CrRLK1Ls家族成员的时空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草莓 扩增效率 CrRLK1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保花保果综合技术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史贺奎 吴秀梅 +3 位作者 关伟 张成胤 王有年 师光禄 《烟台果树》 2013年第1期34-35,共2页
枣属于花量大、落花落果严重的树种,由于枣树花期长达1~2个月,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期进行,养分竞争十分突出。一般管理条件下,坐果率只有0.5%~1%,坐果率达到2%时,单产就相当可观。近年来,由于极端农业天气频繁发生,花期高温干旱天气... 枣属于花量大、落花落果严重的树种,由于枣树花期长达1~2个月,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期进行,养分竞争十分突出。一般管理条件下,坐果率只有0.5%~1%,坐果率达到2%时,单产就相当可观。近年来,由于极端农业天气频繁发生,花期高温干旱天气造成大量焦花、干花,或花期遭遇连阴雨而不能正常开花坐果,更为严重的是多种食花害虫的发生与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花保果 枣树 应用 技术 干旱天气 落花落果 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新品种银糯一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9
作者 孙祎振 于同泉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3期111-113,共3页
银糯一号是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系和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是以XN-5自交系为母本,BN51自交系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在2000年-2001年的测交试验,2002年-2003年两年的产比试验,2004年-2005年两年的北京市... 银糯一号是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系和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是以XN-5自交系为母本,BN51自交系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在2000年-2001年的测交试验,2002年-2003年两年的产比试验,2004年-2005年两年的北京市区域试验,皆比对照中糯一号增产30.8%(鲜穗)和20.7%(鲜粒)以上,大面积生产鲜穗产量达1000kg/667m2以上。2006年3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京审玉2006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银糯一号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有机污染物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红枣 潘立刚 +1 位作者 李安 张志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2-289,共8页
随着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日趋发展完善,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compound-specific isotope analysis,CSIA)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同位素分析技术手段已逐渐受到关注。目前CSIA技术在有机污染物溯源方面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于卤代... 随着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日趋发展完善,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compound-specific isotope analysis,CSIA)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同位素分析技术手段已逐渐受到关注。目前CSIA技术在有机污染物溯源方面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于卤代烃类、多环芳烃类及甲基叔丁基醚等,其在农药溯源领域的应用尚待研究开发。文章对CSIA技术在卤代烃类、多环芳烃类及甲基叔丁基醚等有机污染物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综述,讨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在农药残留污染物溯源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CSIA技术在食品(特别是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污染溯源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稳定同位素 有机污染物 农药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基因组数据库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辉 冯一健 +7 位作者 韦上校 李华 彭海旭 吴邵元 马晓燕 李玮瑜 王森 郑轶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目的】建立古树基因组数据库存储古树名木及相关物种的基因组遗传信息数据,实现基因组数据的浏览、查询、在线分析。【方法】依据《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为古树。参照记录在册的古树品种,从相关数... 【目的】建立古树基因组数据库存储古树名木及相关物种的基因组遗传信息数据,实现基因组数据的浏览、查询、在线分析。【方法】依据《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为古树。参照记录在册的古树品种,从相关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同种古树基因组等遗传信息,同时对收集的古树基因组进行整理与校正、基因功能注释,遗传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将其标准化的数据上传到开发的古树基因组数据库。【结果】开发了古树基因组数据库并完成上线,实现了对古树基因组等遗传数据存储、查询、浏览。目前共收录了等89种古树名木及相关物种的基因组及比较基因组数据,为研究古树在复杂环境胁迫下长寿的分子机制提供数据支持。开发了在线数据挖掘工具,实现了遗传信息基于BLAST的序列比对、序列批量提取、GO和KEGG的富集分析、共线性分析等功能,为研究古树优良基因提供数据分析平台。【结论】古树及相关物种基因组遗传信息的整理归纳,古树基因组数据库的开发应用为古树科研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有效地保护古树资源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基因组 数据库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球盖菇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宇婷 王雨薇 +4 位作者 孔繁建 陈青君 张薇薇 乔莹 张国庆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2-69,共8页
【目的】筛选适宜在北京市推广种植的大球盖菇优良菌株,为大球盖菇生产和推广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以来自不同地区的红、黄两个品系共7个大球盖菇菌株为材料,实验室条件下比较母种和原种菌丝长势,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比较一、二、三潮... 【目的】筛选适宜在北京市推广种植的大球盖菇优良菌株,为大球盖菇生产和推广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以来自不同地区的红、黄两个品系共7个大球盖菇菌株为材料,实验室条件下比较母种和原种菌丝长势,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比较一、二、三潮菇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结果】红色系中的SS菌株和黄色品系中的011菌株的母种和原种菌丝生长速率最快,更为浓密均匀。田间栽培试验中,红色和黄色系中产量最高的菌株分别为SS和011,产量分别为3.10kg/m^(2)和2.64 kg/m^(2),同时菇形指数、单菇鲜重等农艺性状均优于同品系中其他菌株。营养品质方面,SS菌株一潮菇粗蛋白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红色系菌株;黄色品系中011表现出较高的粗多糖含量,其总氨基酸也最高。【结论】综合菌种长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相关指标,红色品系中的SS菌株和黄色品系中的011菌株表现最优,适宜在北京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菌丝生长速率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双孢蘑菇生产上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阿布来提.托合提热结甫 陈青君 +1 位作者 张昊琳 张文强 《食药用菌》 2018年第4期212-217,共6页
在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培养料和覆土的关键理化参数进行定期检测,采收保藏时需要对蘑菇子实体的品质进行检测评价。采用传统方法检测过程耗时长,耗费人力、财力大。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具有检... 在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培养料和覆土的关键理化参数进行定期检测,采收保藏时需要对蘑菇子实体的品质进行检测评价。采用传统方法检测过程耗时长,耗费人力、财力大。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具有检测分析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速度快、在线测定等特点。综述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双孢蘑菇培养料和覆土材料的理化性质以及双孢蘑菇子实体品质的基本检测流程、数据处理方法、建模,近年来在双孢蘑菇栽培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就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双孢蘑菇生产中的指导意义和未来发展展开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双孢蘑菇 建模 数据库 培养料 覆土 子实体 研究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PD标记检测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初探 被引量:14
14
作者 金文林 文自翔 +1 位作者 濮绍京 赵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6-691,共6页
检测野生型、半野生型及栽培型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对进一步探讨小豆的起源地、品种分化和传播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用RAPD标记方法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不丹、尼泊尔、越南等 6国 99份小豆种质资源DNA的遗传多样... 检测野生型、半野生型及栽培型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对进一步探讨小豆的起源地、品种分化和传播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用RAPD标记方法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不丹、尼泊尔、越南等 6国 99份小豆种质资源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7个引物共检测到 10 2条带 ,具有多态性的谱带 10 0条 ,其中 7条带仅存在于单个材料中。利用这些多态性谱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可明显划分出 5大类群。中国的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 ,在5个类群中都能找到 ,其次为日本的小豆种质资源。韩国、越南、不丹、尼泊尔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相对较差 ,其栽培型与野生型、半野生型的遗传亲缘关系较近。我国华北地区小豆育成品种与东北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郊区设施菜地剖面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贾月慧 郭家选 +3 位作者 刘杰 王敬贤 杜景东 高凡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82-288,共7页
以北京郊区典型的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中Cd、Cr、Cu、Zn、Pb和As 6种重金属的含量和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As外,Cd、Cr、Cu、Zn和Pb含量随着土壤垂直剖面(0~100 cm)的加深而明显下降,表层土壤中(0~20 cm)Cd、Cr、Z... 以北京郊区典型的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中Cd、Cr、Cu、Zn、Pb和As 6种重金属的含量和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As外,Cd、Cr、Cu、Zn和Pb含量随着土壤垂直剖面(0~100 cm)的加深而明显下降,表层土壤中(0~20 cm)Cd、Cr、Zn、Cu和Pb的含量,设施菜地比对照(露天菜地)分别提高了21.8%、11.3%、29.4%、27.6%和5.8%,而As的含量变化不大;在土壤80~100 cm的剖面中,Cd、Cr、Cu、Zn、Pb和As 6种重金属的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2.5%、6.7%、1.4%、1.5%、17.3%和1.3%。此外,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表层土壤中的Zn、Cr、Cd、Cu和Pb的含量也显著增加,其积累速率分别为4.584、0.933 8、0.013 3、1.243 mg·kg^-1·a^-1和0.641 7 mg·kg^-1·a^-1。6种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含量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Zn、Cr、Cd、Cu和Pb含量与全磷含量也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有机肥、化肥的施用可能是设施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 重金属 累积特征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连栋智能温室大果型番茄品种长季节栽培适应性评价
16
作者 邢慧颖 张馨苹 +7 位作者 李新旭 李树山 李常保 刘彤 陈怀勐 王绍辉 孙路路 杨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45,共10页
为了与进口大果型番茄品种Yarimaru比较,以国内3个番茄品种(502、H2106、H2103)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温室内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了不同番茄品种在连栋温室长季节栽培下各时期的农艺性状、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动态变化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为了与进口大果型番茄品种Yarimaru比较,以国内3个番茄品种(502、H2106、H2103)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温室内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了不同番茄品种在连栋温室长季节栽培下各时期的农艺性状、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动态变化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进口番茄品种Yarimaru的株高在栽培期内高达8.23 m,单果质量115~288 g,果实硬度2.10~5.2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03%~5.43%,产量较其他3个品种高,为53.44 kg·m^(-2)。国产品种H2103单果质量为101~27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为3.46%~5.30%,产量为48.50 kg·m^(-2)。国产番茄品种502与H210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3.51%~5.13%、3.05%~4.60%,产量分别为45.26 kg·m^(-2)和44.26 kg·m^(-2)。Yarimaru的VC和番茄红素平均含量也高于其他3个品种。结合植株生长量和环境因子数据分析,Yarimaru每增长1片叶片需要有效积温较国产品种低,为19.62℃·d,需要累计光合有效辐射857.82μmol·m^(-2)·s^(-1)。这表明其在产量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每增长1片叶、每增长1穗果所需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较低,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国内品种H2103存在着一定的高产潜力。研究结果为连栋智能温室番茄种植品种选择、高效育种和长季节栽培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智能温室 大果型番茄 长季节栽培 环境因子 生物学性状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飞防和采后壳聚糖处理对板栗内腐病的防治效果
17
作者 刘阳 孙海涛 +5 位作者 王振 于亚鑫 于春欣 秦岭 王凤春 邢宇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7-1076,共10页
[目的]筛选出有效的板栗内腐病的防治方法和抑制内腐病的杀菌剂,为板栗内腐病防控提供新的依据。[方法]以中国北方主栽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为主要试验材料,通过无人机在花期喷施不同药剂和采后壳聚糖处理,探究对栗仁内腐病的抑制效果和主... [目的]筛选出有效的板栗内腐病的防治方法和抑制内腐病的杀菌剂,为板栗内腐病防控提供新的依据。[方法]以中国北方主栽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为主要试验材料,通过无人机在花期喷施不同药剂和采后壳聚糖处理,探究对栗仁内腐病的抑制效果和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早熟品种燕山早丰在贮藏期的内腐发生率显著高于中晚熟品种北农冰栗,采后壳聚糖处理显著抑制板栗内腐病的发生。花期喷施3 g·L^(-1)的嘧菌酯可显著降低栗仁内腐发生率,冷库贮藏4个月时栗仁平均内腐率为2.71%,同比对照下降了70.32%,且喷施药剂后对板栗的授粉、产量指标和栗仁的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影响差异不显著;此外,采后壳聚糖保鲜处理可降低栗仁的呼吸强度和内腐率,花期喷施3 g·L^(-1)嘧菌酯后的板栗再经壳聚糖复合剂保鲜处理,在冷库贮藏4个月时栗仁平均内腐率为1.21%,与不做飞防-采后保鲜的对照相比,内腐病发生率下降了83.63%;且花期飞防和采后壳聚糖处理联合防治对栗仁的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板栗花期飞防和采后壳聚糖处理联合防治,与不做处理相比,可显著降低内腐发生率,对栗仁主要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飞防 嘧菌酯 壳聚糖 内腐率 栗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6个鲜食枣品种果实品质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路瑾瑾 李戈 +3 位作者 李翔宇 杨柳 张铁强 王建文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2-56,共5页
【目的】为了系统研究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营养组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以6个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为试材,用《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枣》(NY/T2326-2013)中的方法测定果... 【目的】为了系统研究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营养组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以6个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为试材,用《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枣》(NY/T2326-2013)中的方法测定果实外观品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含量,NaOH中和滴定法测定总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糖组分和有机酸成分。【结果】6个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果实形状、果皮颜色、果肉颜色、果形指数差异明显。红螺脆枣的果个最大,果实纵径45.15mm,横径29.55mm,单果重最高,单果重18.94g。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差异明显,蜂蜜罐枣的含糖量最高,总糖含量37.15%,糖酸比最高,糖酸比值464.38。鸡心脆枣和郎家园枣每100g果肉中Vc含量分别为618.43mg和604.36mg。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且均以蔗糖含量最高;有机酸组分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 果实 外观品质 营养组分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材料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瑞 张玲娜 +5 位作者 范敬伟 王建立 房克凤 于同泉 王绍辉 杜艳丽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3-35,64,共4页
在昆虫材料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中,组织固定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由于昆虫体壁均有一定程度的骨化,具有阻止外界物质侵入的作用,使得固定液不容易浸透昆虫体内组织器官,且昆虫体内液体含量较高,因此利用常规前固定方法(即用2%~3%的戊二... 在昆虫材料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中,组织固定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由于昆虫体壁均有一定程度的骨化,具有阻止外界物质侵入的作用,使得固定液不容易浸透昆虫体内组织器官,且昆虫体内液体含量较高,因此利用常规前固定方法(即用2%~3%的戊二醛固定)难以保持昆虫材料的原有形态.本研究通过改变固定液的配制方法,即在3%戊二醛中加入氯化钠及吐温-80,比较了桃蛀螟幼虫经过微波固定、常规固定和自然干燥标本处理后,在扫描电镜下的观察效果.结果发现:在微波和固定液共同处理下,昆虫材料扫描电镜样品皱缩程度显著降低,有益于观察昆虫体表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可为昆虫扫描电镜材料的制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扫描电镜 组织固定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的改进及不同树脂选择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瑞 范敬伟 +4 位作者 刘文可 王建立 于同泉 房克凤 王绍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针对植物细胞壁组织坚硬,透射电镜样品制备难度大的问题,笔者对样品制备程序化进行探讨;同时,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对不同树脂配方进行选择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经优化的样品处理下,不同树脂均能观察到植物样品的超微结构,结构清晰,且环氧树... 针对植物细胞壁组织坚硬,透射电镜样品制备难度大的问题,笔者对样品制备程序化进行探讨;同时,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对不同树脂配方进行选择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经优化的样品处理下,不同树脂均能观察到植物样品的超微结构,结构清晰,且环氧树脂618包埋的样品受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 样品制备 树脂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