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酶协同处理在食品加工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慧 顾雪敏 +3 位作者 李芳 梅洁 王梓棚 孔令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213,共6页
酶解和发酵技术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生物处理手段,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人体的消化吸收率等,但单独酶解和发酵都有一定的劣势。菌酶协同作用是将发酵和酶解两种处理方式结合,因兼具微生物发酵和酶解优势、能够缩短反应时间、改善产... 酶解和发酵技术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生物处理手段,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人体的消化吸收率等,但单独酶解和发酵都有一定的劣势。菌酶协同作用是将发酵和酶解两种处理方式结合,因兼具微生物发酵和酶解优势、能够缩短反应时间、改善产物风味等而被广泛应用在谷物、调味料、水产品等副产物的处理上。文章综述了菌酶协同处理目前在食品加工领域常用的酶和菌种、影响菌酶协同发酵工艺的因素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了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在食品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在食品领域的推广提供新途径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协同处理 发酵工艺 食品加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芜菁冻干片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2
作者 岳丽 张英仙 +4 位作者 祖力皮牙·买买提 王佳敏 毛红艳 于明 热依拉木·海力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10,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芜菁冻干片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顶空-气相色谱... 为探究不同品种芜菁冻干片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对紫色、黄色和白色3种芜菁冻干片的VOCs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等化学计量法探究不同品种芜菁冻干片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HS-SPME-GC-MS共解析出96种VOCs,包括醛类、醇类、酮类、含硫化合物、酯类、酸类等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和酯类为芜菁冻干片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种类;HS-GC-IMS共解析出94种VOCs,包括醛类、酯类、酮类及含硫化合物等挥发性成分。HS-SPME-GC-MS和HS-GC-IMS检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共有VOCs有15种,二者结果互为补充,结合使用可以较全面系统地表征芜菁冻干片的挥发性成分。PCA和PLS-DA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够有效区分3种芜菁冻干片。通过变量投影重要度分别筛选了59种和23种差异VOCs,该结果可为芜菁冻干片VOCs的差异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冻干片 挥发性有机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变量投影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物的差异 被引量:2
3
作者 韩蓉 马燕 +4 位作者 李圣杰 孟新涛 许铭强 张婷 潘俨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富集分析对6种新疆大果沙棘样品(‘混果’、‘巨人’、‘深秋红’、‘无刺丰’、‘向阳’和‘状元黄’)进行非靶向... 为探究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富集分析对6种新疆大果沙棘样品(‘混果’、‘巨人’、‘深秋红’、‘无刺丰’、‘向阳’和‘状元黄’)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代谢组学分析共得到334种代谢产物。依据log_(2)FC绝对值≥1和错误发现率(FDR)<0.05分析,‘混果’与‘巨人’共筛选出112种差异代谢物;‘混果’与‘深秋红’间筛选出118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无刺丰’共筛选出67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向阳’共筛选出160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状元黄’共筛选出126种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不同大果沙棘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等通路上。基于VIP值>1、log_(2)FC绝对值≥1和FDR<0.05筛选标准,发现共有差异代谢物5种,且大果沙棘中脂质和类脂质分子、苯丙烷及聚酮类化合物的总体丰度较高,占比分别在38%~81%和15%~49%之间,其中芥酸酰胺、亚油酸、棕榈酸、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芦丁等可能是鉴别不同新疆大果沙棘的关键代谢物。非靶向代谢组学可从整体水平上阐明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的代谢差异,为新疆大果沙棘品种选育和加工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果沙棘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分析法综合评价新疆不同品种大果沙棘汁品质特性及加工适宜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韩蓉 马燕 +4 位作者 敖羽 张婷 孟新涛 许铭强 潘俨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32,共11页
本研究以‘深秋红’‘状元黄’‘巨人’‘无刺丰’和‘向阳’5种新疆大果沙棘汁和1种新疆混果沙棘汁为研究对象,采用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和理化分析结合相关性和主成分... 本研究以‘深秋红’‘状元黄’‘巨人’‘无刺丰’和‘向阳’5种新疆大果沙棘汁和1种新疆混果沙棘汁为研究对象,采用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和理化分析结合相关性和主成分等多元分析法对不同大果沙棘制汁的品质特性及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状元黄’沙棘汁的b^(*)、c、总酚(0.9 mg/mL)、维生素E(63.14μg/g)和维生素C(69.61 mg/100 g)及DPPH(97.13%)、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61.99%)、FRAP抗氧化能力(0.85μmol Trolox/mL)最高;‘向阳’沙棘汁的出汁率(56.43%)和总黄酮含量(8.55 mg/mL)最高。经相关性分析得到维生素C与总酚、总黄酮和FRA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共鉴定出5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深秋红’沙棘汁的挥发性成分的总峰强度最高,混果沙棘汁次之。结合主成分分析明确色泽(L^(*)、b^(*)、c、h)、总酚、总黄酮、维生素C、褐变度、ABTS+和FRAP等是影响沙棘果汁品质的关键指标,‘状元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2.12分,可作为最适宜制汁的加工品种。该研究为大果沙棘制汁加工专用品种的筛选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果沙棘 品质评价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加工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仁及其粕中油脂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国王 祁岩龙 +3 位作者 杨忠强 孙俪娜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木丽得尔·叶尔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压冷榨提取核桃仁中核桃油的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核桃粕中核桃油的工艺。比较分析了液压冷榨未脱种衣核桃仁(DPM)、液压冷榨脱种衣核桃仁(QPM)、超临界CO_(2)萃取...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压冷榨提取核桃仁中核桃油的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核桃粕中核桃油的工艺。比较分析了液压冷榨未脱种衣核桃仁(DPM)、液压冷榨脱种衣核桃仁(QPM)、超临界CO_(2)萃取脱种衣核桃粕(QPC)制取的核桃油品质。结果表明:液压冷榨最佳工艺条件为压榨压力50.0 MPa、压榨时间120 min、进料量10.0 kg,在此条件下核桃油出油率为61.53%±0.15%;超临界CO_(2)萃取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45.0℃、萃取时间5.0 h、萃取压力30.0 MPa,在此条件下核桃油萃取率为33.33%±0.25%。对比分析可知,3种处理条件下的核桃油品质均符合国家标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液压冷榨 超临界CO_(2)萃取 品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研发便携式贝贝南瓜品质无损检测仪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加龙 马坤 +3 位作者 高鹏 朱金芳 张平 黄凡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4-262,共9页
为实现贝贝南瓜内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搭建以微型光谱仪为核心部件的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采集不同发育期和贮藏期贝贝南瓜的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 为实现贝贝南瓜内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搭建以微型光谱仪为核心部件的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采集不同发育期和贮藏期贝贝南瓜的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及以上方法组合的方式进行光谱预处理,筛选最佳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分别建立贝贝南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和硬度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然后筛选出最优的SSC和硬度预测模型并导入装置,用于贝贝南瓜SSC和硬度的快速无损检测。结果显示,贝贝南瓜SSC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G+MSC,最优预测模型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p2、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残差预测偏差分别为0.895 5、0.874 4°Brix、2.809 7;贝贝南瓜硬度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G+MSC,最优预测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p2、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残差预测偏差分别为0.910 7、3.029 4 kg/cm2、3.214 4。以上结果表明,该检测装置能够较好地预测贝贝南瓜的SSC和硬度,可用于贝贝南瓜SSC和硬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贝南瓜 可见-近红外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硬度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地区奶疙瘩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汤凯 武运 +5 位作者 王雪 马文瑞 陈卫林 张珍珍 黄文书 杜木英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5,共8页
为筛选出传统发酵食品中具有优良功能特性的乳酸菌,对伊犁地区奶疙瘩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益生特性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从奶疙瘩中分离出乳酸菌菌株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耐酸、耐胆盐、自聚集、疏水性和模拟胃肠液耐受... 为筛选出传统发酵食品中具有优良功能特性的乳酸菌,对伊犁地区奶疙瘩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益生特性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从奶疙瘩中分离出乳酸菌菌株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耐酸、耐胆盐、自聚集、疏水性和模拟胃肠液耐受性等益生特性指标对菌株筛选,并测定菌株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从奶疙瘩样品中分离出的8株乳酸菌均表现出耐酸和耐胆盐能力,其中乳酸片球菌KT-7疏水率最高(77.2%),KT-7在胃液存活率最高(109.7%),副干酪乳杆菌KT-2在肠液存活率最高(103.4%);发酵上清液抗氧化实验中,KT-2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79.8%),戊糖片球菌KT-8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96.8%),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实验中,菌株KT-2、KT-7、KT-8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在20.0%以上,其中KT-8抑制率最高(34.9%)。因此,从伊犁地区奶疙瘩中筛选出的3株乳酸菌副干酪乳杆菌KT-2、乳酸片球菌KT-7、戊糖片球菌KT-8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与功能特性,可作为功能发酵食品的潜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疙瘩 乳酸菌 筛选鉴定 耐受性 益生特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麓葡萄酒苹乳发酵阶段乳酸菌的筛选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宁 王元健 +6 位作者 武运 张志东 达菊庆 马文瑞 黄文书 陈星 张文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利用改良MRS培养基和模拟葡萄酒培养基,从新疆天山北麓赤霞珠葡萄醪和自然苹乳发酵的葡萄酒中筛选出10株疑似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16S rDNA基因同源性分析等,初步确定其归属于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Streptococcu... 利用改良MRS培养基和模拟葡萄酒培养基,从新疆天山北麓赤霞珠葡萄醪和自然苹乳发酵的葡萄酒中筛选出10株疑似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16S rDNA基因同源性分析等,初步确定其归属于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Streptococcus gallolyticus、Lactococcus lactis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通过对各菌株苹果酸降酸性能比较,发现5株菌具有一定苹乳发酵能力,并对菌株酿酒耐受性分析,发现菌株MR-1在16%体积分数乙醇、17℃发酵温度和70 mg/L SO_(2)质量浓度条件下仍表现较强的耐受性,略优于商业菌株FM1。向酒精发酵结束后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添加MR-1菌株(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结果显示葡萄酒样中L-苹果酸含量下降了2.368 g/L,L-乳酸含量上升了1.08 g/L,显示出较好的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效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产区特色本土乳酸菌改善葡萄酒的酸度,提升葡萄酒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乳酸菌 苹果酸-乳酸发酵 降酸 模拟葡萄酒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2个典型甜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盘菊秀 沈琦 +4 位作者 王晓婷 康琪 勿吉斯古冷 何伟忠 王成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8,共11页
为明确新疆2个典型甜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来源,选取183份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参照《土壤重金属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B 65T3974—2017),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土壤样品中Cr、Ni、As、Cd、Pb、Cu 6种... 为明确新疆2个典型甜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来源,选取183份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参照《土壤重金属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B 65T3974—2017),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土壤样品中Cr、Ni、As、Cd、Pb、Cu 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计算土壤样品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使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样品中6种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进行评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解析了样品中6种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6种重金属中As和Cd最大值均超过了风险筛选值,污染程度相对较高。2个产区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达到了3.74、1.40,分别为重度污染和轻度污染。地累积指数方面,2个产区均以As为最高,即均以As污染程度为最高。污染重金属对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经口摄入途径的贡献率相对较高。土壤中Cr、Ni、Cu可能来源于成土母质,人为活动是样品中As、Cd、Pb的重要来源。综上,需通过多种方式降低人为活动对研究区甜瓜土壤As、Cd污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土壤 重金属 污染水平 污染来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色谱技术的Lager啤酒特征香气成分解析
10
作者 郭琪 王玉海 +5 位作者 陈明 江伟 王德良 孙志伟 葛佳伟 郝建秦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27-336,I0021-I0022,共12页
该研究采用人工感官评价、顶空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HS-GC-FID)、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 该研究采用人工感官评价、顶空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HS-GC-FID)、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及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GC-TOFMS)技术对国内6种品牌的Lager啤酒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HS-SPME-GC×GC-TOFMS技术对6种啤酒中的香气化合物进行了全面检测及半定量分析,分别测出520、520、519、522、518、513种物质,并首次在Lager啤酒中测出罗勒烯、白铃兰醇、桃醛等化合物。通过HS-GC-FID及HS-SPME-GC-MS技术共定量了61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24种、醇类14种、醛类10种、酸类6种、酮类3种、酚类2种、含S及含O杂环化合物各1种。结合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通过一维色谱发现主要差异物质为异戊醇、苯乙醇、乙酸乙酯等,通过HS-SPME-GC×GC-TOFMS的相对定量结果进一步表明,差异物质还体现在2,3-丁二醇硝酸酯等含N化合物及(E)-β-金合欢烯、罗勒烯等其他共计100种化合物上。此外,通过多元统计学、气味活性值结合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发现,啤酒麦芽香高低与菠萝酮的含量高低相关,酒花香与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的含量相关,花香、酯香与乙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等的含量相关,醇香与异丁醇的含量相关,异香与柠檬醛、壬醛的含量相关。通过二维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还发现,麦芽香还与2,3-丁二醇硝酸酯,1,2-丙二醇硝酸酯等含N化合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GC-MS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多变量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砧木嫁接对赤霞珠葡萄酿酒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于筱 张付春 +3 位作者 周晓明 钟海霞 伍新宇 陈恺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77,共7页
为了研究砧木对赤霞珠葡萄酿酒品质的影响,以自根苗赤霞珠(CS)为对照,采用两种砧木(5BB、SO4)嫁接赤霞珠葡萄(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测定干红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单体酚类、花色素单体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同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 为了研究砧木对赤霞珠葡萄酿酒品质的影响,以自根苗赤霞珠(CS)为对照,采用两种砧木(5BB、SO4)嫁接赤霞珠葡萄(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测定干红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单体酚类、花色素单体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同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CS/5BB酿造干红葡萄酒的酒精度略高于CS/SO4及CS酿造干红葡萄酒,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的残糖、总酸含量均低于CS酿造干红葡萄酒,而总酚、总原花青素、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均高于CS酿造干红葡萄酒。从干红葡萄酒中共检出22种单体酚类物质,其中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中分别有16种、17种单体酚类物质,含量高于CS酿造干红葡萄酒。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的花色素单体含量普遍高于CS酿造干红葡萄酒。从干红葡萄酒中共检出107种挥发性风味成分,CS/5BB、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分别比CS酿造干红葡萄酒高0.465 mg/L、0.648 mg/L。CS/5BB酿造干红葡萄酒的感官质量优于CS及CS/SO4酿造干红葡萄酒。综上,5BB砧木可作为嫁接赤霞珠葡萄的优选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砧木 酿酒品质 酚类物质 挥发性风味成分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酮气相熏蒸抑制葡萄采后灰霉病菌的作用机理
12
作者 黄伟 张苗苗 +7 位作者 王宁 詹发强 刘峰娟 王苏玲 吴隆源 唐琦勇 张丽娟 王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4-341,共8页
灰霉病是葡萄采后贮藏的主要病害之一,探索苯乙酮气相熏蒸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机理。当苯乙酮为最低抑菌浓度时,通过电镜观察灰葡萄孢菌丝形态和结构的变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灰葡萄孢脂质和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同时测试苯乙酮对... 灰霉病是葡萄采后贮藏的主要病害之一,探索苯乙酮气相熏蒸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机理。当苯乙酮为最低抑菌浓度时,通过电镜观察灰葡萄孢菌丝形态和结构的变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灰葡萄孢脂质和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同时测试苯乙酮对葡萄灰霉病的熏蒸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苯乙酮气相熏蒸对灰葡萄孢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MIC)为62.50μL/L。体内条件下,对照组葡萄的病斑直径为MIC苯乙酮处理组的2.58倍(P<0.05),而2×MIC苯乙酮处理组则未出现发病症状。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灰葡萄孢受苯乙酮熏蒸后,其菌丝形态表面粗糙,出现干瘪、皱缩的现象,细胞内出现空腔,细胞质基质减少,局部伴有质壁分离现象,而对照组形态和结构则正常。与对照组相比,经苯乙酮气相熏蒸后,灰葡萄孢脂质中神经酰胺类(Cer)显著上调,而磷脂类(PE、LBPA、PS、CL、PA)等显著下调。经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差异极显著的通路为AGE-RAGE信号通路和鞘脂代谢。苯乙酮气相熏蒸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脂肪酸为22个,上调和下调脂肪酸分别为10个和12个。苯乙酮气相熏蒸能够破坏灰葡萄孢的形态和结构,通过影响其鞘脂代谢和脂肪酸进而控制脂质合成,体内和体外条件下均表现出抑制灰葡萄孢的生长,本研究为研制熏蒸剂应用于葡萄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酮 葡萄 气相熏蒸 灰葡萄孢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菁超微粉对面团性质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张英仙 于明 +3 位作者 祖力皮牙·买买提 王佳敏 岳丽 毛红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利用谷物近红外分析仪、粉质仪、拉伸仪、发酵仪分析芜菁超微粉添加量(以芜菁超微粉-小麦混合粉质量计,下同)对面团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考察芜菁超微粉添加量、牛奶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芜菁超... 利用谷物近红外分析仪、粉质仪、拉伸仪、发酵仪分析芜菁超微粉添加量(以芜菁超微粉-小麦混合粉质量计,下同)对面团特性的影响,并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考察芜菁超微粉添加量、牛奶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芜菁超微粉添加量的增加,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弱化度、拉伸能量和延伸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当芜菁超微粉添加量由0%增加到25%时,面团最大膨胀高度、气体释放曲线最大高度和总产气量分别下降了64.5%、67.67%、71.93%。当芜菁超微粉添加量10%、牛奶添加量100 g、发酵时间60 min时,面包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超微粉 面团 粉质特性 面包 加权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膜明串珠菌MG12的抑菌特性及其对西梅采后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张芯语 叶艺洁 +3 位作者 木尼热·木塔力甫 楚敏 朱静 张志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82,192,共9页
西梅采后生理代谢旺盛,贮藏过程中果实易失水萎蔫、腐败变质。乳酸菌可代替化学防腐剂应用于果蔬的贮藏保鲜,既能起到抑菌作用,又能保持果蔬品质。为探明肠膜明串株菌发酵液对采后西梅贮藏保鲜效果,该研究解析了肠膜明串株菌MG12发酵液... 西梅采后生理代谢旺盛,贮藏过程中果实易失水萎蔫、腐败变质。乳酸菌可代替化学防腐剂应用于果蔬的贮藏保鲜,既能起到抑菌作用,又能保持果蔬品质。为探明肠膜明串株菌发酵液对采后西梅贮藏保鲜效果,该研究解析了肠膜明串株菌MG12发酵液的抑菌性能,并采用发酵液浸泡西梅,评价了处理后的西梅贮藏品质。结果表明,MG12发酵液能有效抑制狭卵链格孢菌(Alternaria angustiovoidea)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并且经不同温度、pH、酶和紫外辐照处理后仍保留较好的抑菌活性。使用发酵上清液处理(处理组)的西梅在放置15 d后发病率比对照组低37.03%、失重率比对照组低5.1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组高5.73%、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组高11%,处理组硬度是对照组的2.28倍。肠膜明串株菌MG12发酵液处理表现出较好的西梅采后贮藏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肠膜明串株菌 西梅贮藏 抑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叶片内生拮抗细菌的鉴定及其对无核白采后曲霉腐烂病的抑制效果
15
作者 张苗苗 杨怡中 +9 位作者 张雨晨 马杰 徐贞贞 王玮 张丽娟 王宁 范盈盈 王成 黄伟 刘峰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1-190,共10页
从葡萄叶片中筛选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内生菌株并对其生防潜力进行评估,为开发葡萄曲霉腐烂病生物防治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无核白葡萄叶片筛选出对黑曲霉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和分子生... 从葡萄叶片中筛选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内生菌株并对其生防潜力进行评估,为开发葡萄曲霉腐烂病生物防治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无核白葡萄叶片筛选出对黑曲霉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拮抗细菌鉴定至种。从拮抗菌发酵上清液中提取脂肽粗提物,利用超高效液相-离子淌度-飞行时间质谱(UPLC-Vion-IMS-QTof)检测其脂肽类型,活体条件下验证拮抗菌发酵液对葡萄果实采后曲霉腐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本研究从无核白葡萄叶片中分离获得对黑曲霉具有抑菌效果的拮抗内生细菌25株,其中,菌株TLF4-3对黑曲霉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27.27±0.05 mm,抑菌效价达18.27±0.53 cm/mL。经鉴定,拮抗内生细菌TLF4-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使用UPLC-Vion-IMS-QTof技术明确该菌株抑菌活性物质主要为杆菌霉素D2(C15 Bacillomycin)和伊枯草菌素C(C14 Iturin)。TLF4-3发酵液浸泡处理后,3 d时处理组的防治效果最佳,葡萄果实病斑直径降低了2.3 mm,抑菌率达68.26%±0.91%。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在葡萄采后曲霉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内生细菌 脂肽 黑曲霉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糊数学法优化孜然风味熏马肠休闲食品加工工艺 被引量:5
16
作者 俞琴 李芳 +2 位作者 张文 赛丽曼.艾德力汗 孔令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2,共6页
以新疆马肉为原料,通过滚揉、熏烤等工艺制作成熏马肠,通过选取色泽、质地、滋味和气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因素合理的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分体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孜然风味熏马肠休闲食品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应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获得... 以新疆马肉为原料,通过滚揉、熏烤等工艺制作成熏马肠,通过选取色泽、质地、滋味和气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因素合理的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分体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孜然风味熏马肠休闲食品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应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获得孜然风味熏马肠休闲食品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切片厚度9mm,孜然粉添加量5%,蔗糖添加量2.5%,腌制时间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肉 熏马肠 加工工艺 休闲食品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色藜麦混合粉添加量对馕品质及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7
作者 祖力皮亚·艾麦提 于明 +3 位作者 岳丽 王佳敏 祖力皮牙·买买提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1,共8页
将白、红、黑色藜麦粉按质量比1∶1∶1混合,制备藜麦混合粉。再将不同添加量的藜麦混合粉与小麦粉混合制备藜麦馕,并与普通馕(不添加藜麦混合粉)对比分析藜麦馕的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当三色藜麦混合粉添加量... 将白、红、黑色藜麦粉按质量比1∶1∶1混合,制备藜麦混合粉。再将不同添加量的藜麦混合粉与小麦粉混合制备藜麦馕,并与普通馕(不添加藜麦混合粉)对比分析藜麦馕的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当三色藜麦混合粉添加量为15%时,藜麦馕色泽均匀一致、香气浓郁,具有藜麦特有的青草味和微甜味、口感协调、软硬适中、质地细腻、气孔均匀,感官评分总分最高,为93.25±0.96。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色藜麦混合粉的添加使藜麦馕增加了坚果味、果香味、豆香味,风味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质构特性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辅助对生鲜调理肉冷冻/解冻的影响
18
作者 孙明鑫 李宛玲 +5 位作者 李倚天 李窈仪 孙思羽 王汉森 徐幸莲 王虎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1-218,共8页
为探究磁场辅助对调理肉冷冻、解冻及其耦合处理的作用效果,以生鲜调理肉饼为实验原料,分析不同强度(1.5 mT和4.5 mT)的静磁场和交变磁场处理对产品保水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磁场辅助冷冻可以缩短肉饼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加... 为探究磁场辅助对调理肉冷冻、解冻及其耦合处理的作用效果,以生鲜调理肉饼为实验原料,分析不同强度(1.5 mT和4.5 mT)的静磁场和交变磁场处理对产品保水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磁场辅助冷冻可以缩短肉饼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加快冷冻速率;解冻时降低解冻速率,减少解冻损失和蒸煮损失,降低自由水比例,提高不易流动水的比例,同时提高了肉饼的硬度、弹性、凝聚力和咀嚼性(P<0.05)。其中,4.5 mT交变磁场冷冻条件下肉饼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417 min,冷冻-解冻组中解冻损失和蒸煮损失分别降低59.62%和58.07%,硬度、弹性、凝聚力和恢复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磁场辅助在调理肉制品的冷冻和解冻等加工工艺中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辅助技术 静磁场 交变磁场 调理肉制品 食品冷冻/解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籽粕抑菌肽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机制的初探
19
作者 江峻峰 朱东亮 +6 位作者 曾琦琪 孙嘉莉 牟晓娟 吴同华 单良 王苏琪 包晓玮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分离纯化沙棘籽粕抑菌肽并对其抑菌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以沙棘籽粕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抑菌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以抑菌圈直径为评价标准,通过超滤、凝胶层析过滤(Sephadex G-25)、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LC-MS/... 目的:分离纯化沙棘籽粕抑菌肽并对其抑菌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以沙棘籽粕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抑菌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以抑菌圈直径为评价标准,通过超滤、凝胶层析过滤(Sephadex G-25)、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对沙棘籽粕抑菌肽进行分离、纯化和肽段鉴定,并通过抑菌肽数据库(APD3)筛选出潜在抑菌肽段,结合分子对接手段分析其相互作用力和作用模式。测定抑菌肽最小抑菌浓度(MIC);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和完整性等方面对其抑菌机制进行初步探索。结果:经超滤、凝胶层析分离后,F-Ⅲ-A组分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通过LC-MS/MS结合抑菌肽数据库筛选得到8条潜在抑菌活性的肽段序列,分别为AIGVDILK、ALEACVKARNEGR、ARPAADER、IGGIGTVPVGR、ILSLSPSR、VGLAETIR、VLQLETAAGAAIR、VPTVDVSVVDLTVR。分子对接结果显示8条多肽和受体结合的分子对接能量范围为-10.0265~-7.4156 kcal/mol,平均结合能为-8.3608 kcal/mol。MIC为2.5 mg/mL,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I单通道显示抑菌肽处理组较对照组红色荧光强度增强,扫描电镜显示抑菌肽处理后菌体表面毛糙不光滑,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塌陷,说明抑菌肽破坏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细胞壁的完整性。结论:对沙棘籽粕抑菌肽的分离纯化和抑菌机制的探究促进了沙棘籽粕活性肽的深度开发,并为制备抑菌肽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粕 抑菌肽 超滤 分子对接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压片糖果的制备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远萍 谢艾迪 +5 位作者 赵怡 高娟娟 王祯 于春凯 郑尹林 韩海霞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4,共8页
以红枣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红枣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 13设计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红枣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红枣切片厚度8.5 mm、料液比1∶21、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96 min,该工... 以红枣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红枣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 13设计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红枣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红枣切片厚度8.5 mm、料液比1∶21、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96 min,该工艺条件下红枣多糖得率为6.33%。鉴于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和健脾等功效,进一步研制红枣多糖压片糖果,对红枣多糖、微晶纤维素、木糖醇、树莓粉的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感官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模糊数学法与正交试验相结合优化配方,结果表明,红枣多糖压片糖果的最佳配方为红枣多糖添加量40%、微晶纤维素添加量20%、木糖醇添加量13%、树莓粉添加量7%,验证试验所制红枣多糖压片糖果的感官综合评分为8.5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多糖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压片糖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