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蓝根青菜薹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
作者 夏全杰 詹千缘 +7 位作者 刘志雄 朱凤娟 刘舒宁 陈镇 高长清 矫振彪 邱正明 严承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6-199,共4页
板蓝根青菜薹(菘油1号)是将菘蓝(Isatis indigotica)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的体细胞杂交,后经多代回交选育获得的具有抗病毒活性成分的药食同源新型蔬菜,自2022年投入市场以来,其因口感良好、具有抗病毒功效等优点深受大众的喜... 板蓝根青菜薹(菘油1号)是将菘蓝(Isatis indigotica)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的体细胞杂交,后经多代回交选育获得的具有抗病毒活性成分的药食同源新型蔬菜,自2022年投入市场以来,其因口感良好、具有抗病毒功效等优点深受大众的喜爱。采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1个生产周期内采摘5批菜薹,每667 m^(2)产量2000 kg以上,产值1.6万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油1号 菘蓝 板蓝根青菜薹 多代回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凤生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
作者 邱俊杰 吴金平 郭凤领 《长江蔬菜》 2025年第3期5-8,共4页
来凤县作为全国知名的生姜种植基地,生姜栽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基于来凤县生姜栽培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方法,系统总结了来凤生姜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区域及环境条件、选种催芽、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 来凤县作为全国知名的生姜种植基地,生姜栽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基于来凤县生姜栽培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方法,系统总结了来凤生姜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区域及环境条件、选种催芽、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等,旨在为生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为促进来凤生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凤生姜 绿色 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优质轻简高效栽培实用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洁 万松彤 +5 位作者 扬丹旭 李鹏程 王华 齐传东 郭凤领 吴金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魔芋大多集中种植于我国的云贵川渝地区及邻近的湖北、陕西等偏远山区,耕地单块面积小,地形情况复杂,存在栽培管理粗放、机械化应用率低、用工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集成旋耕机整地、起垄机起垄、履膜机覆膜、手动施肥器追肥等魔芋生... 魔芋大多集中种植于我国的云贵川渝地区及邻近的湖北、陕西等偏远山区,耕地单块面积小,地形情况复杂,存在栽培管理粗放、机械化应用率低、用工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集成旋耕机整地、起垄机起垄、履膜机覆膜、手动施肥器追肥等魔芋生产中主要工序机械化,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强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在厚5~10μm的地膜上覆厚度为3~5 cm的土,让魔芋从膜中自然钻出,省去破膜和后期除草工序,大幅度减少了用工成本,667 m^(2)用工量由原来的20个减至10个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覆膜 轻简化 实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白萝卜标准化栽培与机械选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晓辉 董俊明 +6 位作者 张静斌 许良洲 严承欢 甘彩霞 崔磊 矫振彪 邱正明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3期15-18,共4页
白萝卜作为南方少数几个适宜机械化规模生产的大宗蔬菜,在湖北江汉平原地区多个县市已发展为支柱性主导产业。以枝江市为例,基于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条件,对施底肥、翻耕、起垄、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收获和清... 白萝卜作为南方少数几个适宜机械化规模生产的大宗蔬菜,在湖北江汉平原地区多个县市已发展为支柱性主导产业。以枝江市为例,基于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条件,对施底肥、翻耕、起垄、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收获和清洗等农事操作环节,从农艺优化、农机选型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探讨了江汉平原白萝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以期为其他产区白萝卜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萝卜 标准化栽培 机械化 农机农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地方品种脉地湾的提纯复壮
5
作者 甘彩霞 祝花 +6 位作者 邓晓辉 崔磊 矫振彪 杨谦 於校青 邱正明 严承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20,共4页
脉地湾萝卜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因长期农户自行留种,导致其种性退化严重。通过连续5代自交优选,获得接近于标准性状的株系,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调查与测定分析。提纯复壮后,脉地湾萝卜板叶比率由提... 脉地湾萝卜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因长期农户自行留种,导致其种性退化严重。通过连续5代自交优选,获得接近于标准性状的株系,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调查与测定分析。提纯复壮后,脉地湾萝卜板叶比率由提纯前的20%提升至87%;株高、肉质根横径、单株质量、单根质量分别为31.60 c m、8.47 cm、0.89 kg和0.75 kg,均高于未提纯前,且各指标的标准偏差均较提纯前降低;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干物质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254.67μg·g^(-1)、1.36 mg·g^(-1)、59.10 mg·g^(-1)、7.9 g·kg^(-1)、60.3 g·kg^(-1)和1.21%,一致性总体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地湾萝卜 地方品种 提纯复壮 品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韭菜细胞核和组蛋白的影响
6
作者 符家平 岳梦霞 +3 位作者 矫振彪 焦忠久 严承欢 邱正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1,共6页
表观遗传调控是植物应答多变环境的调控机制之一,为探索韭菜在非生物胁迫下表观遗传发生的变化,采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蛋白杂交检测(western blotting assays)和免疫染色(immunostaining)技术,分析在42℃高温条件下... 表观遗传调控是植物应答多变环境的调控机制之一,为探索韭菜在非生物胁迫下表观遗传发生的变化,采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蛋白杂交检测(western blotting assays)和免疫染色(immunostaining)技术,分析在42℃高温条件下韭菜细胞核和组蛋白发生的改变。结果表明,经热胁迫处理后的韭菜叶片失水萎蔫,DN4756_c1_g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光合作用受到破坏,叶片中H3K9ac和H4K5ac活性显著增加,组蛋白发生乙酰化修饰,细胞核碎片化,导致植株死亡。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韭菜表观遗传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热胁迫 细胞核 组蛋白乙酰化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种质资源适应性的综合评价与筛选
7
作者 彭丹 齐传东 +4 位作者 赵晴晴 周洁 杨文杰 吴金平 郭凤领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9,共11页
为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种植的大蒜优异种质资源,对148份国内外大蒜种质资源的51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对不同抽薹类型的材料表型数据进行变异与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48份大蒜种质资源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7.48%... 为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种植的大蒜优异种质资源,对148份国内外大蒜种质资源的51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对不同抽薹类型的材料表型数据进行变异与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48份大蒜种质资源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7.48%~66.83%,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一生长阶段的性状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地上假茎粗、薹茎长、鳞茎横径等9个性状分别与各时期单产高度正相关,这些性状可作为产量预测因子;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抽薹特性的资源均可分为5大类,结合青蒜、蒜薹和鳞茎的产量排序,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种植的高产资源37份,其中适宜青蒜生产的资源10份,适宜蒜薹生产的资源6份,适宜蒜头生产的资源11份,青蒜与蒜薹兼用资源2份,青蒜与蒜头兼用资源6份,青蒜、蒜薹和蒜头兼用资源2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适应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生姜白星病病原菌鉴定与室内药剂筛选
8
作者 周洁 夏良荣 +4 位作者 邱俊杰 齐传东 徐志超 郭凤领 吴金平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1181,共11页
【目的】明确湖北省生姜白星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室内筛选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抑制效果的药剂,为生姜白星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生姜白星病病叶采集自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生姜种植基地,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生姜白星病病... 【目的】明确湖北省生姜白星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室内筛选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抑制效果的药剂,为生姜白星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生姜白星病病叶采集自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生姜种植基地,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生姜白星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特异性引物对病原菌的ITS、EF-1α、ACT、CAL、TUB2和GAPDH序列进行扩增,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分析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常用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从生姜白星病病叶中分离纯化的真菌经致病性测定后,获得形态一致的病原菌5株。选取代表性菌株23-5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其形态特征与Neoscirrhia matteucciicola一致;经比对分析后选取覆盖率和相似性均较高的参考菌株序列,按照ITS-TUB2拼接序列后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菌株23-5与Neoscirrhia matteucciicola聚于同一分支,确定生姜白星病病原菌为Neoscirrhia matteucciicola。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致死温度为54℃;菌丝生长较适宜pH为6~8,pH为7时,菌落直径最大,达6.45 cm;病原菌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适宜氮源为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牛肉浸粉。8种供试药剂中,恶醚唑对菌株23-5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中浓度(EC50)为0.05 mg/L。【结论】确定湖北省生姜白星病病原菌为Neoscirrhia matteucciicola,恶醚唑对该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作为生姜白星病田间防治的候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白星病 Neoscirrhia matteucciicola 药剂筛选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有效防治药剂筛选
9
作者 赵青华 邱俊杰 +3 位作者 赵晴晴 张宇溪 周洁 吴金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24,共7页
为了明确杂交魔芋软腐病致病菌,从湖北4个杂交魔芋主产区采集病样,利用柯赫氏法则对分离所得的菌株进行致病性检测,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探究乙蒜素乳油、四霉素水剂和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为了明确杂交魔芋软腐病致病菌,从湖北4个杂交魔芋主产区采集病样,利用柯赫氏法则对分离所得的菌株进行致病性检测,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探究乙蒜素乳油、四霉素水剂和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11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为海芋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11种杀菌剂中,80%乙蒜素乳油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1.32μg·mL^(-1)),其次是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EC50为3.45μg·mL^(-1)),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518.82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病原菌分离 菌种鉴定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软腐病病株与健株根系分泌物比较分析
10
作者 周洁 赵清华 +4 位作者 张杰 杨朝柱 齐传东 郭凤领 吴金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152,共8页
软腐病是魔芋栽培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无有效防控药剂。为了解软腐病病害发生与魔芋根系分泌物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傅里叶变换质谱(UHPLC-Q Exactive HF-X)分析魔芋健康植株(HK)与软腐病病株(DK)根系分泌物... 软腐病是魔芋栽培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无有效防控药剂。为了解软腐病病害发生与魔芋根系分泌物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傅里叶变换质谱(UHPLC-Q Exactive HF-X)分析魔芋健康植株(HK)与软腐病病株(DK)根系分泌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健康与发病植株根系分泌物显著不同,鉴定到的差异代谢物有340种。HK中特有的代谢物有9种,其中苯丙烷和聚酮化合物有助于提高植物自身抗病性;DK中特有的代谢物有7种,其中麦芽六糖、乳糖-N-岩藻糖Ⅲ有助于软腐病病菌识别、侵染魔芋根系。差异代谢通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与代谢途径相关的代谢物有212种,其中参与柠檬酸循环的柠檬酸含量在HK中上调,高于DK。研究结果为利用根系次生代谢物进行软腐病防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根系分泌物 软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阳鱼腥草花叶病病原分子鉴定
11
作者 周洁 吴方华 +3 位作者 燕飞 齐传东 郭凤领 吴金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58,共5页
明确当阳鱼腥草花叶病致病菌种类,为当阳鱼腥草花叶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采集鱼腥草花叶叶片提取当阳鱼腥草典型病样的总RNA,利用sRNA深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病原菌,利用该病毒外壳蛋白(CP)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所... 明确当阳鱼腥草花叶病致病菌种类,为当阳鱼腥草花叶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采集鱼腥草花叶叶片提取当阳鱼腥草典型病样的总RNA,利用sRNA深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病原菌,利用该病毒外壳蛋白(CP)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所得序列进行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以进一步确定病原菌种类。利用sRNA深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初步确定鱼腥草花叶病致病菌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878 bp特异性条带,经BLAST比对发现其与已发表的CMV序列高度同源,相似性最高达97.84%。通过CMV病毒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可得鱼腥草花叶病病毒属于CMV亚组Ⅱ。引起鱼腥草花叶病的病原属于黄瓜花叶病毒Ⅱ亚组,研究结果为鱼腥草花叶病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黄瓜花叶病毒 sRNA深度测序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甘蓝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金平 周洁 +4 位作者 矫振彪 齐传东 朱凤娟 邱正明 郭凤领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5-79,共5页
为明确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在湖北地区露地甘蓝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可行性,以奥奇娜甘蓝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按照减施化肥20%~30%,配施有机肥2250 kg·hm^(-2)及1次追肥和2次追肥等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甘蓝产量、品... 为明确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在湖北地区露地甘蓝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可行性,以奥奇娜甘蓝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按照减施化肥20%~30%,配施有机肥2250 kg·hm^(-2)及1次追肥和2次追肥等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甘蓝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2)相比,减施化肥20%、配施有机肥,在莲座期和包心期分别追尿素(T3)时商品产量增加24.79%;甘蓝叶球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6.55%和4.88%;减少化肥施用量30%、配施有机肥(T4),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110.24%、143.21%和95.14%。配施有机肥土壤中磷酸酶、蔗糖酶、脲酶这三种酶的活性都总体优于未施有机肥处理。综合分析可知,化肥1200 kg·hm^(-2)配施有机肥2250 kg·hm^(-2)可以有效促进甘蓝生长、增加产量、优化品质、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可作为湖北甘蓝生产的推荐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肥料减施 产量 品质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专用型细香葱新品种鄂香葱1号的选育
13
作者 郭凤领 齐传东 +3 位作者 易礼美 吴金平 周洁 周强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108,F0003,共5页
鄂香葱1号是采用系谱选育法,由德国全绿变异株经8代选择育成的加工专用型细香葱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直立性好,株高50~70 cm;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叶色深绿,有蜡粉,横径多为3~5 mm,假茎长5~8cm。香味浓郁,鲜样中硫化丙烯含... 鄂香葱1号是采用系谱选育法,由德国全绿变异株经8代选择育成的加工专用型细香葱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直立性好,株高50~70 cm;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叶色深绿,有蜡粉,横径多为3~5 mm,假茎长5~8cm。香味浓郁,鲜样中硫化丙烯含量为25.386μg·g^(-1),冻干脱水样品为32.589μg·g^(-1),可溶性蛋白含量45.02 mg·g^(-1),可溶性糖含量4.47%,适合脱水加工,鲜干比约17∶1。可一次移栽多次采收,1年收获4~6茬,每667 m^(2)年产量4500 kg左右,适宜湖北省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香葱 鄂香葱1号 加工专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蒜苗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齐传东 郭凤领 +3 位作者 吴方华 闫良 吴金平 周洁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0-165,共6页
青蒜苗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广泛,然而青蒜苗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过程用工量大、劳动强度高。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用工成本升高,青蒜苗种植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青蒜苗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成为青蒜苗种植产业发展... 青蒜苗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广泛,然而青蒜苗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过程用工量大、劳动强度高。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用工成本升高,青蒜苗种植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青蒜苗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成为青蒜苗种植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湖北省当阳市等青蒜苗主产区开展了青蒜苗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从轻简化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入手,采用机械耕整、机械播种、整头蒜播种、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技术手段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工量。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新技术可降低生产用工成本50%以上,有效带动了青蒜苗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蒜苗 轻简高效 节本增收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根状茎发育过程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洁 张俊军 +4 位作者 齐传东 郭凤领 刘德麒 田野 吴金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4期123-125,131,共4页
以清江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为材料,通过解剖学研究,揭示根状茎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根状茎是由魔芋球茎上的不定芽萌发形成,形似棒状,先端有顶芽,其皮层、顶芽结构与魔芋球茎相似,根状茎的生长终止于植株衰老倒伏。魔芋的根状... 以清江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为材料,通过解剖学研究,揭示根状茎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根状茎是由魔芋球茎上的不定芽萌发形成,形似棒状,先端有顶芽,其皮层、顶芽结构与魔芋球茎相似,根状茎的生长终止于植株衰老倒伏。魔芋的根状茎其实就是缩小版的球茎,但皮层比球茎厚,顶芽比球茎顶芽紧实。因此,根状茎在运输过程不易受损,魔芋种植新区根状茎是较好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根状茎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薹用白菜品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分子鉴定
16
作者 任志勇 聂启军 +4 位作者 董斌峰 胡志伟 张俊红 王坤 李金泉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46,共8页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在薹用白菜育种中已被广泛使用,为提高其CMS类型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探究当前薹用白菜育种中CMS类型的应用特征,首先针对已报道在薹用白菜中应用的Polima,Ogura与Hau类型的CMS开发了特异性多重PCR分子标记Brcms_M。...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在薹用白菜育种中已被广泛使用,为提高其CMS类型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探究当前薹用白菜育种中CMS类型的应用特征,首先针对已报道在薹用白菜中应用的Polima,Ogura与Hau类型的CMS开发了特异性多重PCR分子标记Brcms_M。该标记解决了现有Polima分子标记在Hau CMS材料中的假阳性问题,可同时将3种CMS类型与正常胞质类型区分开。利用Brcms_M对28个薹用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品种/组合进行鉴定,结果表明Polima是当前红菜薹育种中主要应用的CMS类型,白菜薹与菜心CMS则均以Ogura类型为主,同时发现2个存在不完全败育现象且不含恢复基因Rfo的Ogura CMS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薹用白菜 雄性不育 多重PCR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