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斑裸鲤生物学与遗传特征及其环境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保长虹 李长忠 +8 位作者 金文杰 李昭楠 贺彩霞 王丽楠 严青春 王国杰 王振吉 简生龙 陈艳霞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8-449,共12页
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是黄河上游地区重要的土著鱼类,是黄河上游青海段水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生态适应性与演化潜力为高海拔水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关键模型。梳理了花斑裸鲤的生活习性、繁殖特性、遗传... 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是黄河上游地区重要的土著鱼类,是黄河上游青海段水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生态适应性与演化潜力为高海拔水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关键模型。梳理了花斑裸鲤的生活习性、繁殖特性、遗传特征以及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花斑裸鲤的遗传多样性和极端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性,揭示了其在高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最后对其资源养护和人工繁殖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需要开展的重点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裸鲤 生物学特征 系统发育 繁殖特性 环境适应机制 资源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添加虾青素对青海湖裸鲤响应碱度胁迫的影响
2
作者 王丽楠 李长忠 +7 位作者 祁洪芳 李瑾 杨颖 李昭楠 严青春 梁天秀 金文杰 陈艳霞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00-2611,共12页
【目的】探究饲料添加虾青素调节青海湖裸鲤响应碱度胁迫的作用机制,为虾青素在青海湖裸鲤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900尾1日龄青海湖裸鲤幼鱼,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AS0)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饲料中分别添加25 mg/kg(AS25)... 【目的】探究饲料添加虾青素调节青海湖裸鲤响应碱度胁迫的作用机制,为虾青素在青海湖裸鲤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900尾1日龄青海湖裸鲤幼鱼,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AS0)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饲料中分别添加25 mg/kg(AS25)、50 mg/kg(AS50)、100 mg/kg(AS100)和200 mg/kg(AS200)虾青素。试验结束后,探究饲料添加虾青素对青海湖裸鲤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饲喂最适添加量虾青素组的青海湖裸鲤进行碱度胁迫试验,分析饲料添加虾青素对青海湖裸鲤响应碱度胁迫的影响。【结果】饲料中添加50 mg/kg虾青素显著提高了青海湖裸鲤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肝体比(P<0.05,下同)。AS50组青海湖裸鲤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AS0、AS25和AS200组,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AS0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高于AS0、AS25、AS100和AS200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AS100组最高。青海湖裸鲤肝脏中总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在AS50组最高,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在AS100组最高。与AS0组相比,AS50组白介素-1β、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降低,白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显著升高。AS0L96 vs AS0C组中铁死亡信号通路关键基因acsl4b、acsl1b、tfr1b和gpx4a在AS0L96组显著下调表达。AS50L96 vs AS0L96组中类固醇生物合成信号通路关键基因hsd17b7在AS50L96组显著上调表达。【结论】青海湖裸鲤饲料中适宜的虾青素添加量为50~100 mg/kg,尤其以50 mg/kg的添加量抗碱度胁迫效果最佳。虾青素能通过调控青海湖裸鲤肝脏代谢和免疫响应等信号通路应对碱度胁迫,其中acsl4b、acsl1b、tfr1b、gpx4a和hsd17b7基因可能在青海湖裸鲤响应碱度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虾青素 碱度胁迫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牦牛寄生虫病防治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英 赵明川 +15 位作者 冶有义 安志兴 陈建军 仲海顺 马玉春 赵琰 康世花 吴振霞 李中余 赵荣 胡晓宇 何永彩 张勤文 高小龙 王稳 李增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9期110-114,共5页
为探讨发酵床牦牛养殖模式对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将120头体重均匀、体况良好的牦牛随机分为3个组(A、B、C),其中A组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并在试验期内进行2次驱虫,B组只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C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3个组分... 为探讨发酵床牦牛养殖模式对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将120头体重均匀、体况良好的牦牛随机分为3个组(A、B、C),其中A组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并在试验期内进行2次驱虫,B组只对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处理,C组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3个组分别在发酵处理前15 d(-15 d)、处理当天(0 d),及进牦牛后45、90、120 d,采集发酵床表层垫料及新鲜牦牛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虫卵沉淀法、麦克马斯特氏法进行寄生虫虫卵定性和定量检测,同时测定各组牦牛的体长和体高;从垫料发酵开始,每天测量3组试验牦牛发酵床垫料表层下20cm处的温度,连续测量15d。结果显示:A组、B组垫料最高温度分别达到(60.1±0.2)℃和(60.1±0.3)℃,其中A组显著高于C组(P <0.05),B组极显著高于C组(P <0.01),且发酵过程中A组和B组垫料的温度均维持在50℃以上;3组的垫料中都发现有蛔虫卵、吸虫卵、绦虫卵和球虫卵,但A组在牦牛进入后45 d时蛔虫卵和绦虫卵转阴,B组在试验期间始终能检测到虫卵,但有下降趋势,而C组在整个试验期间一直有虫卵存在,且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A组牦牛的体高与体长在进入发酵床后显著高于B组(P <0.05),极显著高于C组(P <0.01)。结果表明,发酵床养殖模式结合定期驱虫,能有效降低牦牛场寄生虫感染率,提高牦牛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牦牛 粪污资源化利用 寄生虫虫卵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较转录组学揭示青海湖裸鲤耐盐碱关键基因和潜在作用机制
4
作者 严青春 李长忠 +5 位作者 王丽楠 杨颖 李昭楠 梁天秀 金文杰 陈艳霞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4,共12页
为进一步探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对高盐碱水环境的适应调控机制,筛选青海湖裸鲤在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中可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基因。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青海湖裸鲤(体质量为90 g±5 g)和花斑裸鲤(Gymnocypr... 为进一步探究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对高盐碱水环境的适应调控机制,筛选青海湖裸鲤在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中可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基因。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青海湖裸鲤(体质量为90 g±5 g)和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体质量为110 g±5 g)肝脏(GECL、GPRL)、肾脏(GECK、GPRK)及鳃(GECG、GPRG)组织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筛选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不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18个样品共获得clean data 149.57 Gb,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了6.50 Gb以上,Q30碱基百分比在83.89%以上,De novo组装后共获得224010条Unigene;GECG-vs-GPRG、GECK-vs-GPRK、GECL-vs-GPRL组分别筛出9807、6550、5651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鳃、肾和肝脏组织中共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铁死亡(ferroptosis)、细胞凋亡(apoptosis)和糖异生/糖酵解(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等信号通路(P<0.05)。研究表明,对注释到铁死亡、细胞凋亡和糖异生/糖酵解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tfa、tfr1a、atf4b和hk2等基因可能在青海湖裸鲤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花斑裸鲤 转录组 铁死亡 细胞凋亡 糖异生/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血蜱Haemalin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转录水平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永彩 李增魁 +11 位作者 陈炳华 张连生 李中余 何顺福 陈继勇 耿鹏程 胡晓宇 蒋硕 陈强 徐璐瑶 康明 李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0-708,共9页
为构建青海血蜱Haemalin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青海血蜱不同发育阶段和雌蜱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本研究基于青海血蜱唾液腺转录组文库中检索到的一个功能注释为Haemalin的基因片段,采用cDNA末端快速... 为构建青海血蜱Haemalin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青海血蜱不同发育阶段和雌蜱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本研究基于青海血蜱唾液腺转录组文库中检索到的一个功能注释为Haemalin的基因片段,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引物设计软件设计Haemalin基因3'RACE和5'RACE特异性引物,分别经RACE扩增青海血蜱Haemalin基因的3'端和5'端序列,测序后与其中间序列拼接获得该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信号肽、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结构域、蛋白质三级结构、B细胞抗原表位以及氨基酸序列比对,采用NCBI中的BLAST及MEGA 7.0软件分别分析Haemalin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及构建其系统进化树,采用qPCR检测Haemalin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青海血蜱和雌蜱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青海血蜱Haemalin基因cDNA全长583 bp,开放阅读框(ORF)423 bp,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信号肽为N端的15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4.71,属于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域。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其存在两个典型的Kunitz/牛胰蛋白酶抑制剂(Kunitz/BPTI)结构域,两个结构域之间由单链连接,共包括3个α螺旋,2对反向平行的β折叠;在aa35~aa45、aa54~aa60、aa75~aa80、aa91~aa93、aa125~aa131等处可能存在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相似性与进化树结果显示,青海血蜱Haemalin氨基酸序列与褐黄血蜱凝血酶抑制剂Haemalin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最高达92%,并在进化树中二者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表明,青海血蜱Haemalin可能也为一种凝血酶抑制剂。qPCR结果显示,Haemalin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青海血蜱中的转录水平为:卵>半饱血蜱>若蜱>饱血蜱>幼蜱>吸血96 h的雌成蜱>游离雌成蜱,且其在青海血蜱雌蜱中肠中的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001)。表明,Haemalin基因在青海血蜱成蜱吸血阶段及其在该蜱的血液消化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Haemali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青海血蜱防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血蜱 Haemalin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转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三倍体虹鳟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丽霞 曹嵩靖 +3 位作者 孟玉琼 孙国梁 李长忠 马睿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9-1291,共13页
研究采用3×3双因素实验设计,配制3个饲料蛋白质水平(35%、40%和45%)和3个饲料脂肪水平(20%、25%和30%)的9种饲料探究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初始体重为1.5kg)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研究采用3×3双因素实验设计,配制3个饲料蛋白质水平(35%、40%和45%)和3个饲料脂肪水平(20%、25%和30%)的9种饲料探究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初始体重为1.5kg)生长性能、生理代谢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蛋白质水平为40%、脂肪水平≥25%的饲料组(P40L25和P40L30组)三倍体虹鳟增重率最高,且P40L30组饲料系数最低。在生理代谢方面,高蛋白质饲料(45%)会降低三倍体虹鳟内脏中的脂肪沉积,并促进肝脏健康;高脂肪饲料(30%)不会增加肝脏脂肪含量,同时会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然而高蛋白质高脂肪饲料(P45L30)组肠道发生氧化损伤导致消化能力下降进而影响鱼类生长和饲料利用。在感官品质方面,肌肉红色值在P45L30组最高,饲料脂肪水平对三倍体虹鳟肉质和气味无明显影响,而投喂高蛋白质饲料(45%)会导致肉质下降。综合以上结果,体重在1.5—2.5kg生长阶段的三倍体虹鳟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40%,适宜脂肪水平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能 生理代谢 感官品质 饲料营养 三倍体虹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