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圆环病毒病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振兴 李卓然 +3 位作者 周卓 何于雯 杨秋艳 宋建领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97-100,共4页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作为一种全球性猪类传染病,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该文旨在全面阐述猪圆环病毒的特性、病害影响及防控策略,并总结现有的治疗手段优缺点,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该文...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作为一种全球性猪类传染病,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该文旨在全面阐述猪圆环病毒的特性、病害影响及防控策略,并总结现有的治疗手段优缺点,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该文通过深入解析猪圆环病毒病的各个方面,为养猪业提供一套全面的防控体系,旨在提升养猪业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也为将来更多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治疗和预防手段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诊断 防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和鼻气管鸟杆菌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序列分析
2
作者 张振兴 赵孝慈 +3 位作者 胡骑 薛晓岩 杨钦鸿 宋建领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2022年10月云南省某鸡场鸡群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为探究病因,对发病鸡采集组织样品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病原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5份病鸡样品新城疫病毒、鼻气管鸟杆菌核酸均为阳性,其他病原均为... 2022年10月云南省某鸡场鸡群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为探究病因,对发病鸡采集组织样品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病原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5份病鸡样品新城疫病毒、鼻气管鸟杆菌核酸均为阳性,其他病原均为阴性。阳性样品新城疫病毒F基因与2013年国内发现的KC844235、2005年美国发现的Y18898等毒株高度同源,同源性均达100%,属于GroupⅡ分支,为弱毒株;阳性样品鼻气管鸟杆菌16S rDNA序列与2019年国内大陆地区发现的MN023015、2007年台湾地区发现的DQ195253以及2020年波兰发现的MW298723等菌株均在同一个分支上,同源性为100%,属于GroupⅠ分支。结果表明:该鸡场存在新城疫病毒和鼻气管鸟杆菌的混合感染,且病原基因变异较小,混合感染可能加重了被感染鸡群病情。本研究为新城疫病毒、鼻气管鸟杆菌混合感染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病毒 鼻气管鸟杆菌 混合感染 PCR 基因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概述及净化技术探讨
3
作者 张振兴 李卓然 +3 位作者 杨秋艳 何于雯 周卓 宋建领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也是猪场生产管理需要防护的重要疾病之一,该文对猪伪狂犬病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通过对猪伪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特征、临床症状进行全面介绍,并对猪伪狂犬病的检测方法和净化手段进行探究,以期为生猪养...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也是猪场生产管理需要防护的重要疾病之一,该文对猪伪狂犬病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通过对猪伪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特征、临床症状进行全面介绍,并对猪伪狂犬病的检测方法和净化手段进行探究,以期为生猪养殖提供科学的防治策略和理论基础,促进生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病原学 流行特征 临床症状 检测方法 净化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检测技术及疫苗研发
4
作者 张振兴 李卓然 +3 位作者 何于雯 宋建领 杨秋艳 周卓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0期47-49,共3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严重威胁全球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系统梳理了PRRS的发展演变历程,深入剖析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严重威胁全球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系统梳理了PRRS的发展演变历程,深入剖析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生物学特性,并着重对当前主流检测技术及疫苗研发进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PRRSV 养猪业 检测技术 疫苗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蓝舌病病毒对视黄酸诱导基因I信号传导的调控
5
作者 鲁丹枫 张振兴 +2 位作者 李占鸿 朱沛 李卓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648,共12页
【目的】视黄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 I,RIG-I)泛素化修饰链上第48位赖氨酸(Lysine,Lys)残基连接的多泛素链能够调控RIG-I蛋白的稳定性,以防止RIG-I信号和宿主抗病毒反应的过度激活。本研究旨在探讨蓝舌病病毒(Blueto... 【目的】视黄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 I,RIG-I)泛素化修饰链上第48位赖氨酸(Lysine,Lys)残基连接的多泛素链能够调控RIG-I蛋白的稳定性,以防止RIG-I信号和宿主抗病毒反应的过度激活。本研究旨在探讨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否也通过影响RIG-I的泛素化修饰调控其信号传导而利于自身增殖。【方法】以BTV感染永生化绵羊肺动脉血管内皮(Sheep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um,SPAE)细胞,分别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和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se,DUB)抑制剂PR-619处理细胞,通过RTqPCR分别检测环指蛋白125(Ring finger protein 125,RNF125)、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4,USP4)、RIG-I、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和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的转录水平以及BTV基因组拷贝数;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以上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检测IRF3核转移水平。【结果】BTV感染上调RNF125、RIG-I、IRF3和IFN-α的转录和表达水平,转录水平上调1.20~8.68倍,表达水平上调0.06~3.94倍;USP4的转录水平轻微上调,但表达水平下调。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显著抑制BTV诱导的RIG-I降解,并导致IRF3细胞核转移率在感染后24 h(24 hour post-infection,24 hpi)和48 hpi较未处理对应组别分别上升9.67和8.66个百分点,IFN-α表达水平在48 hpi上调至未处理对应组别的2.18倍,BTV基因组拷贝数在24和48 hpi分别降低至未处理对应组别的74%和85%。DUB抑制剂PR-619处理明显促进RIG-I降解,IRF3细胞核转移率在24和48 hpi较未处理对应组别分别下降8.00和16.67个百分点,IFN-α表达水平在24 hpi下调至未处理对应组别的56.50%,BTV基因组拷贝数在24和48 hpi分别增加至未处理对应组别的1.93和1.49倍。【结论】BTV利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调控宿主RIG-I信号传导而利于自身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视黄酸诱导基因I 泛素化修饰 蛋白酶体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感染绵羊胚胎睾丸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基因集富集分析及验证
6
作者 鲁丹枫 李占鸿 +2 位作者 张振兴 朱沛 李卓然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19-4333,共15页
【目的】从促炎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在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感染进程中将促炎细胞因子-炎症反应-凋亡三者串联起来的关键宿主细胞因子或蛋白,以期获得BTV致病机制相关宿主因子或蛋白线索... 【目的】从促炎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在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感染进程中将促炎细胞因子-炎症反应-凋亡三者串联起来的关键宿主细胞因子或蛋白,以期获得BTV致病机制相关宿主因子或蛋白线索。【方法】对BTV-1血清型毒株Y863感染的绵羊胚胎睾丸细胞(OA3.Ts)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利用R package edgeR(v 3.14.0)包统计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获得其在基因集C2:curated gene sets下的KEGG基因子集,基因集C5:GO下的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基因子集,以及基因集Hallmark下的基因富集图谱;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对关键生物过程或通路的10个领头亚集(LS)基因的表达进行验证;并通过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染色法检测被感染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GSEA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显著富集在基因集C2:curated gene sets的KEGG基因子集下的凋亡通路,基因集C5:GO的生物过程基因子集下的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反应、对白细胞介素1(IL-1)的反应、细胞对IL-1的反应、对γ-干扰素(IFN-γ)的反应、细胞对IFN-γ的反应和IL-12产生等条目,以及基因集Hallmark下的炎症反应通路。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GSEA结果中关键促炎细胞因子和蛋白中的IL-1α、IL-6、C-X-C趋化因子8(CXCL8)、半胱天冬酶7(CASP7)、CASP8、TNF受体超家族成员5(CD40)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NLRP3)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log2差异倍数(FoldChange,FC)值分别为0.34、1.03、7.42、3.98、3.61、1.00和1.74。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CXCL8、CD40、CASP7和CASP8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P<0.01)。Annexin V-FITC/PI染色结果表明,凋亡的OA3.Ts细胞由对照组的1.89%上升至感染组的12.78%。【结论】本研究分析预测高表达的CD40和CXCL8是串联促炎细胞因子-炎症反应-凋亡三者的关键因素,对BTV感染导致的多组织出血、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组织坏死等临床症状及雄性绵羊睾丸退化和无精子症具有重要潜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BTV) 转录组测序 基因集富集分析 CD40 CXC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振兴 李卓然 +3 位作者 周卓 何于雯 杨秋艳 宋建领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6期75-79,共5页
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深入剖析了PRV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特点,为理解该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现有的PRV疫苗进行了分类介绍,对比免疫效果... 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深入剖析了PRV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特点,为理解该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现有的PRV疫苗进行了分类介绍,对比免疫效果、应用现状以及分析4种疫苗的优缺点,以期为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病原学特征 流行特点 疫苗研究 疫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新型环状病毒RT-q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8
作者 杨振兴 何于雯 +1 位作者 谢佳芮 朱建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4,共7页
目前世界范围内仅分别从日本西南的与那国岛(2015年)及中国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2019年)的哨兵动物牛上分离到过新型环状病毒Yonaguni orbivirus(YONOV),但尚缺乏该病毒核酸的特异性检测方法。该研究对比我国分离的YONOV毒株JH2019C603... 目前世界范围内仅分别从日本西南的与那国岛(2015年)及中国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2019年)的哨兵动物牛上分离到过新型环状病毒Yonaguni orbivirus(YONOV),但尚缺乏该病毒核酸的特异性检测方法。该研究对比我国分离的YONOV毒株JH2019C603和日本毒株(ON-7/E/15)的基因序列,选择编码非结构蛋白3(Non-structural protein 3,NS3)的Segment-10(Seg-10)节段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分别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临床血液样品的测试,建立了牛YONOV的RT-qPCR和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能特异性扩增YONOV核酸片段,对其他环状病毒无有效扩增;RT-qPCR和RT-PCR检出YONOV核酸浓度的下限分别为11.5 copies/μL和115.0 copies/μL;两种方法均能检测出毒株或动物临床血样中的YONOV核酸,并且能在动物感染并产生中和抗体前1周检测出病毒核酸,因此更适用于病毒感染动物的早期诊断。RT-qPCR因其更高的灵敏度和实效性,能用于大量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而RT-PCR的扩增产物可以进行测序,获取待测毒株的基因信息,两种检测方法相互辅助,可以为YONOV的核酸检测及动物感染该病毒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常规RT-PCR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