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框架设计与构建建议
被引量:
31
1
作者
吴文斌
史云
+6 位作者
周清波
杨鹏
刘海启
王飞
刘佳
王利民
张保辉
《智慧农业》
2019年第2期64-72,共9页
数据正在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构建以天空地大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对于建设数字中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农业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围绕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任务,从农业信息技术...
数据正在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构建以天空地大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对于建设数字中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农业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围绕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任务,从农业信息技术学科出发,首先给出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其与传统数字农业的异同点,理清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在资源调查、生产调度、灾害监测、市场预警、决策服务的五大核心功能;其次,重点阐述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的关键任务,即一个观测体系(天空地一体化的数字农业观测体系)、四个数字化(农业资源权属、生产过程、灾害监测和市场预警)、一个管理平台(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平台);然后,明确提出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在标准规范研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系统集成与平台开发三方面的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最后,针对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从规划设计、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多方参与、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地一体化
数字农业
管理系统
监测
预警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耕地轮作休耕遥感核查基础信息的填报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春梅
刘跃辰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226-230,共5页
基础信息填报是开展耕地轮作休耕遥感核查的首要环节,核查范围逐年扩大,基础信息填报工作涉及省份逐年增多。针对基层单位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研究并设计适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信息填报技术方案,从而保证基础信息能...
基础信息填报是开展耕地轮作休耕遥感核查的首要环节,核查范围逐年扩大,基础信息填报工作涉及省份逐年增多。针对基层单位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研究并设计适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信息填报技术方案,从而保证基础信息能够顺利填报,满足后续遥感核查的基础数据需求。选取部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数据(以下简称土地确权数据)作为试验数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生产部门和土地确权数据管理部门的工作特点与现状,分别从首先开展轮作休耕任务分配落实信息采集工作和首先开展土地确权数据整理工作2种不同角度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设计了2套相应的基础信息填报方案。研究认为,以不同工作起点为前提设计的2种基础信息填报方案能够实现任务信息和“四至数据”的结合与对应填报,满足下一步遥感核查工作对基础信息数据的需求。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总体工作尚未结束,在此阶段,2种基础信息填报方案均需不同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反复对接,基础信息获取过程较为复杂。与农业生产部门首先开展工作的方案相比,以数据管理部门首先开展数据整理工作为基础信息填报工作起点的方法,能够减少2部门反复对接的过程,减少多环节造成的人为因素误差影响的可能性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受工作人员不足、数据信息量大、数据处理能力及效率普遍偏低等因素影响,2种方案的选用要与基层单位实际工作情况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轮作休耕
四至数据
土地确权
方案设计
遥感核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框架设计与构建建议
被引量:
31
1
作者
吴文斌
史云
周清波
杨鹏
刘海启
王飞
刘佳
王利民
张保辉
机构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资源与
农业
区划
研究
所
/农业
农村部
农业
遥感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农村部耕地利用遥感重点实验室
出处
《智慧农业》
2019年第2期64-72,共9页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任务“智慧农业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CAAS-XTCX2018023)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金科研业务费专项“智慧农业2035研究”
文摘
数据正在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构建以天空地大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对于建设数字中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农业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围绕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任务,从农业信息技术学科出发,首先给出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其与传统数字农业的异同点,理清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在资源调查、生产调度、灾害监测、市场预警、决策服务的五大核心功能;其次,重点阐述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的关键任务,即一个观测体系(天空地一体化的数字农业观测体系)、四个数字化(农业资源权属、生产过程、灾害监测和市场预警)、一个管理平台(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平台);然后,明确提出了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在标准规范研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系统集成与平台开发三方面的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最后,针对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从规划设计、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多方参与、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天空地一体化
数字农业
管理系统
监测
预警
决策
Keywords
aerial and ground integrated (SAGI)
digital agriculture
management system
monitoring
early-warning
decision
分类号
S12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耕地轮作休耕遥感核查基础信息的填报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春梅
刘跃辰
机构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农村部耕地利用遥感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226-230,共5页
文摘
基础信息填报是开展耕地轮作休耕遥感核查的首要环节,核查范围逐年扩大,基础信息填报工作涉及省份逐年增多。针对基层单位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研究并设计适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信息填报技术方案,从而保证基础信息能够顺利填报,满足后续遥感核查的基础数据需求。选取部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数据(以下简称土地确权数据)作为试验数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生产部门和土地确权数据管理部门的工作特点与现状,分别从首先开展轮作休耕任务分配落实信息采集工作和首先开展土地确权数据整理工作2种不同角度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设计了2套相应的基础信息填报方案。研究认为,以不同工作起点为前提设计的2种基础信息填报方案能够实现任务信息和“四至数据”的结合与对应填报,满足下一步遥感核查工作对基础信息数据的需求。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总体工作尚未结束,在此阶段,2种基础信息填报方案均需不同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反复对接,基础信息获取过程较为复杂。与农业生产部门首先开展工作的方案相比,以数据管理部门首先开展数据整理工作为基础信息填报工作起点的方法,能够减少2部门反复对接的过程,减少多环节造成的人为因素误差影响的可能性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受工作人员不足、数据信息量大、数据处理能力及效率普遍偏低等因素影响,2种方案的选用要与基层单位实际工作情况密切结合。
关键词
耕地
轮作休耕
四至数据
土地确权
方案设计
遥感核查
分类号
S127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344.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空地数字农业管理系统框架设计与构建建议
吴文斌
史云
周清波
杨鹏
刘海启
王飞
刘佳
王利民
张保辉
《智慧农业》
2019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耕地轮作休耕遥感核查基础信息的填报方法
赵春梅
刘跃辰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