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菊科入侵植物精油对红火蚁的生物活性
1
作者 周敏 刘宇琦 +3 位作者 蒋露 杨沆鑫 李军 李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48,共6页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入侵生物,已被列为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菊科入侵植物在我国入侵植物中占比最多,危害较为严重。为探究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入侵生物,已被列为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菊科入侵植物在我国入侵植物中占比最多,危害较为严重。为探究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白花鬼针草BidenSalba、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 5种菊科入侵植物精油对红火蚁的生物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精油,运用密闭熏蒸法、点滴法测定植物精油对红火蚁的熏蒸、触杀活性。结果表明:5种植物精油均对红火蚁具有熏蒸、触杀活性,通过毒力分析发现,5种植物精油的熏蒸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而处理时间的延长对触杀活性影响不大,其中飞机草精油的熏蒸活性最强,熏蒸6 h时LC_(50)为2.53μL/L,熏蒸8 h时LC_(50)为1.50μL/L;白花鬼针草和假臭草精油的触杀活性最强,12 h时LD_(50)分别为0.024、0.028μL/头,24 h时LD_(50)分别为0.022、0.025μL/头。由此可见,5种菊科入侵植物精油对红火蚁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望作为天然熏蒸剂、触杀剂用于防控红火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入侵植物 精油 红火蚁 熏蒸活性 触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矮腥黑粉菌g6843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验证及亚细胞定位
2
作者 贾玉凤 张滨 +3 位作者 郭笑维 马骏豪 刘琦 高利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0,共9页
引起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病原菌小麦矮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是一类严重危害麦类作物的真菌。为解析小麦矮腥黑粉菌与植物互作机制,本研究基于前期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筛选出候选效应蛋白g6843,并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 引起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病原菌小麦矮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是一类严重危害麦类作物的真菌。为解析小麦矮腥黑粉菌与植物互作机制,本研究基于前期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筛选出候选效应蛋白g6843,并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生物学功能。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g6843蛋白的毒性和亚细胞定位进行功能验证。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g6843基因全长为1413 bp,共编码47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9626.47 Da,氨基酸等电点为5.58;该蛋白是亲水性蛋白,包含23个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在第33~第223个氨基酸之间和第268~第466个氨基酸之间含有α/β水解酶家族蛋白功能域,属于稳定的偏酸性蛋白;其中二级结构的主要构成原件为无规卷曲,其次是α螺旋,三级结构复杂。毒性验证观察到g6843蛋白不能抑制由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凋亡蛋白引起的烟草叶片坏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g6843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g6843蛋白在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矮腥黑粉菌 效应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毒性验证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炭疽病病原新记录种(Colletotrichum liriopes)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3
作者 柳丰 祖丽皮耶·安外尔 +1 位作者 李克梅 托伦巴特·毕亚洪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0-698,共9页
【目的】从炭疽病症状的紫花苜蓿病株分离得到一种炭疽菌,与此前报道的三叶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ifolii)、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形态上略有差异,研究该菌致病性、分类地位及其生物学特性并鉴定。【方法】采用组织分离... 【目的】从炭疽病症状的紫花苜蓿病株分离得到一种炭疽菌,与此前报道的三叶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ifolii)、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形态上略有差异,研究该菌致病性、分类地位及其生物学特性并鉴定。【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炭疽菌菌株,经柯赫氏法则证明其致病性,并运用形态学观察结合多基因片段PCR扩增法鉴定病原菌种类,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值、光照对该菌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从紫花苜蓿炭疽病病部分离获得一种新的致病炭疽菌,为麦冬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iriopes)。该菌在5~35℃,pH值4~11的多数供试培养基、氮源、碳源条件下均能生长。【结论】麦冬炭疽菌(C.liriopes)可侵染紫花苜蓿引起炭疽病,其菌落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佳氮源、碳源分别是酵母和可溶性淀粉,最适pH为7,菌丝致死温度61℃,12 h光暗交替对菌落生长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炭疽病 麦冬炭疽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翅果蝇在青岛樱桃园的发生及不同诱捕技术效果比较
4
作者 罗运杰 于广威 +1 位作者 李超 谷瑞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6,161,共5页
为明确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在崂山区的发生,比较不同诱捕技术的诱杀效果,通过斑翅果蝇信息素监测崂山区斑翅果蝇的发生规律,采用4种引诱剂、诱捕器对斑翅果蝇进行诱控防效测试。结果表明:崂山区斑翅果蝇发生高峰期在5月下旬和6... 为明确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在崂山区的发生,比较不同诱捕技术的诱杀效果,通过斑翅果蝇信息素监测崂山区斑翅果蝇的发生规律,采用4种引诱剂、诱捕器对斑翅果蝇进行诱控防效测试。结果表明:崂山区斑翅果蝇发生高峰期在5月下旬和6月中旬,诱捕器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为红桶诱捕器>自制诱捕器>黄桶诱捕器>黄板;引诱剂防治效果为SWD信息素+糖醋液>SWD信息素>糖醋液>果实蝇诱剂>酵母糖;斑翅果蝇信息素相对防效达80%以上,能够有效防控斑翅果蝇。建议以红桶诱捕器+信息素+糖醋液监测和防控斑翅果蝇,以减少农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翅果蝇 防效测试 信息素 诱捕器 引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蠋蝽成虫与不同龄期若虫对马铃薯甲虫的控害效果
5
作者 胡杨 张杰波 +2 位作者 牛富帅 孙函函 李超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研究蠋蝽成虫与不同龄期若虫对马铃薯甲虫的控害效果,为马铃薯甲虫的生物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马铃薯田间搭建笼罩及田间释放,根据益害比(1∶15)释放3、4、5龄蠋蝽若虫及成虫,观察马铃薯甲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计... 【目的】研究蠋蝽成虫与不同龄期若虫对马铃薯甲虫的控害效果,为马铃薯甲虫的生物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马铃薯田间搭建笼罩及田间释放,根据益害比(1∶15)释放3、4、5龄蠋蝽若虫及成虫,观察马铃薯甲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结果】笼罩试验中,释放蠋蝽1周后,不同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均高于对照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释放1周后,成虫的防治效果达到61.26%,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P<0.05),释放6周后,蠋蝽成虫、4、5龄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100%、96.92%,97.19%,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282),但均显著优于3龄若虫的88.24%(P<0.05);释放蠋蝽后,马铃薯单株块茎数和单株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田间试验中,释放蠋蝽1 d后,田间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除对照组外均减少,21 d后,蠋蝽成虫处理组马铃薯甲虫虫口减退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蠋蝽成虫组的防治效果可达到40.25%,高于5龄若虫的30.09%,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高于3、4龄若虫处理组(P<0.05)。【结论】笼罩试验中,蠋蝽成虫与5龄若虫的控害效果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大田释放蠋蝽成虫可使马铃薯甲虫的种群数量下降至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马铃薯甲虫 生物防治 种群动态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蚜传病毒病(CMV、WMV和CABYV)发生规律分析
6
作者 阿斯亚姆·阿布都克依木 玉山江·麦麦提 +3 位作者 韩盛 曹雪萍 麦合木提江·米吉提 周婷婷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4-1241,共8页
【目的】系统调查新疆代表性甜瓜产区三种主要甜瓜蚜传病毒病发生状况,探明新疆甜瓜蚜传病毒病发生规律,为制定甜瓜病毒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鉴定喀什地区伽师县田间有翅蚜和甜瓜样本中携带病毒种类;动态监测田间有翅蚜数量以... 【目的】系统调查新疆代表性甜瓜产区三种主要甜瓜蚜传病毒病发生状况,探明新疆甜瓜蚜传病毒病发生规律,为制定甜瓜病毒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鉴定喀什地区伽师县田间有翅蚜和甜瓜样本中携带病毒种类;动态监测田间有翅蚜数量以及田间甜瓜植株发病率情况,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解析CMV、WMV和CABYV三种蚜传病毒病的田间发生规律,对田间采集到的209份甜瓜样本进行RT-PCR检测。【结果】CMV平均检出率为53.62%,WMV平均检出率为44.38%,CABYV平均检出率为35.97%;对270份有翅蚜为CMV的平均检出率为19.75%,WMV平均检出率为16.38%,CABYV平均检出率为13.95%;田间有翅蚜数量与甜瓜发病率呈正相关(P=0.40);气温与田间有翅蚜数量、甜瓜发病率呈正相关(有翅蚜数量P=0.41,发病率P=0.75);相对湿度、降水量、地面风速与甜瓜发病率呈负相关(湿度P=-0.56,降水量P=-0.72,地面风速P=-0.38)。【结论】CMV、WMV以及CABYV三种病毒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的甜瓜植株和有翅蚜体内均被检出,均以CMV检出率最高;有翅蚜数量与甜瓜发病率呈正相关,有翅蚜迁飞到甜瓜田传毒后,带毒甜瓜有个隐症过程,隐症期为7~15 d;平均气温与田间有翅蚜数量、甜瓜病毒病发病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病毒病 发病率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菌剂对小麦矮腥黑粉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盆栽防效
7
作者 马骏豪 郭笑维 +2 位作者 贾玉凤 刘琦 高利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3-368,共6页
小麦矮腥黑穗病是危害程度大、防治难度高的对外检疫性麦类黑穗病之一。为筛选出对其有效的杀菌剂,本研究通过琼脂平板孢子萌芽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原药对小麦矮腥黑粉菌的毒力,再通过盆栽拌种试验评估了5种原药对应的商品制剂对小麦矮腥... 小麦矮腥黑穗病是危害程度大、防治难度高的对外检疫性麦类黑穗病之一。为筛选出对其有效的杀菌剂,本研究通过琼脂平板孢子萌芽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原药对小麦矮腥黑粉菌的毒力,再通过盆栽拌种试验评估了5种原药对应的商品制剂对小麦矮腥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小麦矮腥黑粉菌均有毒力,其中咯菌腈和苯醚甲环唑毒力最强,EC_(50)为0.4957μg/mL和0.6529μg/mL。在盆栽拌种试验中,5种药剂均有一定防效,其中25 g/L咯菌腈SC和30 g/L苯醚甲环唑SC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药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7.00%和85.42%。本研究为小麦矮腥黑穗病的化学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矮腥黑粉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防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塔里木盆地设施番茄根腐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8
作者 李昊洋 张晓静 +4 位作者 侯少朋 徐梦遥 何伟 许建军 李克梅 《农村科技》 2025年第3期27-31,共5页
由土传真菌引发的根腐病是制约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该病菌可侵染植株根系及茎基部,造成受害组织坏死腐烂,最终导致植株死亡。本文基于环塔里木盆地设施农业现状,系统分析了该病害的流行特征、病原传播机制及环境诱因,并构建... 由土传真菌引发的根腐病是制约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该病菌可侵染植株根系及茎基部,造成受害组织坏死腐烂,最终导致植株死亡。本文基于环塔里木盆地设施农业现状,系统分析了该病害的流行特征、病原传播机制及环境诱因,并构建了融合生态调控、化学干预与生物防治的区域性综合防控方案,以期为环塔里木盆地设施番茄根腐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根腐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火疫病菌对春雷霉素敏感基线的建立及抗药性评价
9
作者 吕振豪 曲铭妤 +3 位作者 杨雨薇 周伊航 麦尔哈巴·尔肯 刘琦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4,共9页
梨火疫病是危害中国新疆香梨产业的重要检疫性病害,春雷霉素是在中国已登记防治该病害的主要药剂之一。为建立新疆地区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对春雷霉素的敏感基线,评估梨火疫病菌对春雷霉素的抗药性水平,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00... 梨火疫病是危害中国新疆香梨产业的重要检疫性病害,春雷霉素是在中国已登记防治该病害的主要药剂之一。为建立新疆地区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对春雷霉素的敏感基线,评估梨火疫病菌对春雷霉素的抗药性水平,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00株梨火疫病菌菌株对春雷霉素的敏感性,通过平板划线法和含药培养基法驯化抗药突变体,进行抗药性评价。结果显示,春雷霉素敏感菌株66个,低抗菌株34个;100株菌株对春雷霉素的敏感性频率接近正态分布,EC50平均值为(129.140±53.900)µg/mL,可作为新疆地区梨火疫病菌对春雷霉素的敏感基线;获得的5株抗药突变体,均不具有稳定遗传性;春雷霉素与噻唑锌、中生菌素均无交互抗药性。新疆地区梨火疫病菌对春雷霉素的抗性风险低,可在生产中继续作为梨火疫病主要防治药剂,但需注意药剂的科学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菌 春雷霉素 室内毒力测定 敏感基线 抗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昭苏县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
10
作者 曾明昊 田柏硕 +2 位作者 曲铭妤 刘琦 陈晶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592,共6页
新疆昭苏县年均气温低,小麦条锈菌可独立完成周年循环,同时当地可能与西邻的哈萨克斯坦存在菌源交流。为了明确该地区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构成,对2023年采自新疆昭苏县10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共监测到16个生理小... 新疆昭苏县年均气温低,小麦条锈菌可独立完成周年循环,同时当地可能与西邻的哈萨克斯坦存在菌源交流。为了明确该地区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构成,对2023年采自新疆昭苏县10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共监测到16个生理小种,其中CYR34、CYR30、贵22-13及Su11-2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21.62%、10.81%、10.81%和9.45%;贵农22类群为优势类群,出现频率高达39.19%。抗条锈病基因Yr1、YrA、Yr3、Yr6、YrVir1-4、YrSu和Yr9的毒性频率均大于70%,而抗条锈基因Yr3b+4b、YrJu1-4、Yr1,YrKy1-4、Yr10,Yr24/26和Yr5还可利用。这说明新疆昭苏县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丰富,CYR34已成为该地区的流行小种,部分抗锈基因已基本丧失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昭苏县 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毒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食梨火疫病菌黏细菌菌株的筛选及其生防潜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志铭 白欣禾 +3 位作者 窦新玉 罗明 吕文 韩剑 《果树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目的】发掘梨火疫病生防资源,探究黏细菌在梨火疫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菌苔捕食和对峙共培养从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黏细菌菌株中筛选高效捕食梨火疫病菌的黏细菌菌株,并通过喷施梨离体花序和盆栽杜梨苗测定其防病... 【目的】发掘梨火疫病生防资源,探究黏细菌在梨火疫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菌苔捕食和对峙共培养从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黏细菌菌株中筛选高效捕食梨火疫病菌的黏细菌菌株,并通过喷施梨离体花序和盆栽杜梨苗测定其防病效果。【结果】(1)46株供试黏细菌菌株对梨火疫病菌均具有捕食能力,其中菌株WCH05、FB02和WCH03对梨火疫病菌的平板捕食能力较强。(2)黏细菌菌株WCH05预处理(喷施)对预防梨花腐的效果显著,其7d平均防效为68.35%,与农用链霉素(68.20%)接近,其次是菌株FB02,防效达到63.24%,而菌株WCH03的防效相对较低,为50.36%;黏细菌菌株WCH05、FB02和WCH03预处理(喷施)能够显著降低盆栽杜梨苗嫩枝的枝枯率和病情指数(p<0.05),7~21 d的平均保护性防效分别为81.53%、76.38%和71.44%,治疗性防效分别为63.84%、51.13%和54.88%。(3)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将WCH05和FB02鉴定为橙色黏球菌(Myxococcus fulvus),WCH03鉴定为黄色黏球菌(Myxococcusxanthus)。【结论】筛选获得3株对梨火疫病菌具有高捕食能力的黏细菌菌株,室内防效显著,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 黏细菌 捕食 筛选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g4418的毒性验证及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骏豪 文智伟 +3 位作者 郭笑维 王昕 刘琦 高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5-741,共7页
为探究由小麦矮腥黑粉菌基因g4418编码的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根据小麦矮腥黑粉病菌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出由基因g4418编码的蛋白,通过提取小麦矮腥黑粉菌总RNA并合成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出g4418目的基因,对其编码蛋白进... 为探究由小麦矮腥黑粉菌基因g4418编码的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根据小麦矮腥黑粉病菌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出由基因g4418编码的蛋白,通过提取小麦矮腥黑粉菌总RNA并合成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出g4418目的基因,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构建pGR107-g4418融合载体和pBin-GFP-g4418表达载体进行毒性验证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4418基因全长432 bp,共编码143个氨基酸;烟草毒性验证表明,该蛋白无毒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效应蛋白g4418可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矮腥黑粉菌 g4418 毒性验证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G033A与3种昆虫生长调节剂混配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阿卜力孜·塔伊尔 帕提玛·乌木尔汗 +6 位作者 马召 王惠卿 芦屹 付文君 刘菲 布阿依夏木·吾斯曼 马德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0-775,共6页
为提高生物药剂使用效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将50000 IU/mg Bt-G033A WP分别与30%灭蝇胺SC、25%灭幼脲SC和20%虫酰肼SC减量联合应用。共毒因子法初步筛选结果表明,Bt-G033A:灭蝇胺75:25、Bt-G033A:灭幼脲25:75和50:50的配比处理均表现... 为提高生物药剂使用效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将50000 IU/mg Bt-G033A WP分别与30%灭蝇胺SC、25%灭幼脲SC和20%虫酰肼SC减量联合应用。共毒因子法初步筛选结果表明,Bt-G033A:灭蝇胺75:25、Bt-G033A:灭幼脲25:75和50:50的配比处理均表现为增效作用,Bt-G033A:灭蝇胺25:75和50:50、Bt-G033A:虫酰肼75:25、Bt-G033A:灭幼脲75:25处理均表现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法筛选结果表明,Bt-G033A与灭蝇胺平均共毒系数83.75,表现为相加作用;Bt-G033A与灭幼脲复配共毒系数为131.76,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50:50增效最明显,增效系数最大为203.25。最佳复配剂Bt-G033A:灭幼脲50:5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21 d对番茄潜叶蛾防治效果64.76%~89.12%,均可高于灭幼脲和Bt-G033A单剂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昆虫生长调节剂 共毒因子 共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的毒力及田间药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阿卜力孜•塔伊尔 马召 +3 位作者 帕提玛•乌木尔汗 高建诚 刘菲 马德英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目的】筛选防治番茄潜叶蛾的高效低风险药剂。【方法】选用9种以昆虫生长调节剂为主的杀虫剂进行毒力测定,并开展田间药效试验,测定9种杀虫剂的室内毒力和田间喷施后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5%甲维盐SC... 【目的】筛选防治番茄潜叶蛾的高效低风险药剂。【方法】选用9种以昆虫生长调节剂为主的杀虫剂进行毒力测定,并开展田间药效试验,测定9种杀虫剂的室内毒力和田间喷施后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5%甲维盐SC的毒力最高,48 h的LC 50值为0.061 mg•L^(-1),10%四氯虫酰胺SC也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活性,LC 50值为0.064 mg•L^(-1)。9种药剂对番茄潜叶蛾的毒力大小排序为10.5%甲维盐SC>10%四氯虫酰胺SC>5%氟铃脲EC>30%灭蝇胺SC>25%灭幼脲SC>50000 IU•mg^(-1) Bt-G033A WP>20%虫酰肼SC>22%氰氟虫腙SC>50%氟啶脲EC。田间防效结果表明,药后3~14 d防效16.67%~85.33%,其中30%灭蝇胺SC处理见效速度快、持效期长、防治效果佳,施药后14 d其田间防治效果可保持在65.00%,高于其他药剂(P<0.05)。其次是25%灭幼脲SC和20%虫酰肼SC在施药后14 d其田间防治效果仍保持60%,高于其他药剂(P<0.05)。【结论】30%灭蝇胺SC、25%灭幼脲SC和20%虫酰肼SC最适合作为防治番茄潜叶蛾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杀虫剂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火疫病菌对四霉素敏感基线的建立及抗药性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振豪 杨雨薇 +4 位作者 刘琦 于蕊 陈晓晓 周伊航 陈晶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8-1428,共11页
【目的】建立新疆库尔勒地区和阿克苏地区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对四霉素的敏感基线,监测梨火疫病菌对四霉素的抗药性水平,为四霉素防治梨火疫病田间用药、抗药性监测与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抑菌圈法测定100株... 【目的】建立新疆库尔勒地区和阿克苏地区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对四霉素的敏感基线,监测梨火疫病菌对四霉素的抗药性水平,为四霉素防治梨火疫病田间用药、抗药性监测与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抑菌圈法测定100株梨火疫病菌株对四霉素的敏感性;采用平板划线法和含药培养基法药剂驯化抗药突变体,进行抗药性评价。【结果】共监测到敏感菌株74个,低抗菌株26个。100株菌株对四霉素的敏感性频率接近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曲线(平均EC50=1.59±1.029μg·mL^(-1))作为新疆库尔勒地区和阿克苏地区梨火疫病菌对四霉素的敏感基线;共获得4株抗药突变体,均不具有稳定遗传性;四霉素与84%噻霉酮、中生菌素均会产生交互抗药性。【结论】建立了新疆梨火疫病菌分离菌株对四霉素药剂的敏感基线,仅监测到少数低抗菌株,梨火疫病菌对四霉素的抗性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菌 四霉素 室内毒力测定 敏感基线 抗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明昊 吕振豪 +4 位作者 郑明远 黄倩楠 吴伟 刘琦 陈晶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3,共7页
新疆伊犁地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其年平均发生面积超过100×10^(4)hm^(2)以上。为明确新疆伊犁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的遗传结构,2021年,从新疆伊犁地区的新源县、巩留县、察布查尔县和伊宁县共采集到32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 新疆伊犁地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其年平均发生面积超过100×10^(4)hm^(2)以上。为明确新疆伊犁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的遗传结构,2021年,从新疆伊犁地区的新源县、巩留县、察布查尔县和伊宁县共采集到32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利用16对小麦条锈菌SSR引物进行了群体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伊犁地区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12%,群体内遗传变异占88%,不同群体间存在频繁的菌源交流,其中察布查尔县与新源县群体菌源交流最为频繁(N_(m)=4.7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伊犁 小麦条锈菌 SSR 群体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蠋蝽储蓄植物筛选与适合性评价
17
作者 胡杨 张杰波 +3 位作者 何冰玉 热伊莱•喀迪尔 马辰瀚 李超 《环境昆虫学报》 2025年第4期1163-1170,共8页
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作为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广泛用于多种害虫的防控,但传统的释放方式成本高,时效性差等问题影响了天敌昆虫的使用。如何增值保护天敌,提高生物防治的技术成为关键。储蓄植物具有预防性引入天敌的特点、有助... 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作为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广泛用于多种害虫的防控,但传统的释放方式成本高,时效性差等问题影响了天敌昆虫的使用。如何增值保护天敌,提高生物防治的技术成为关键。储蓄植物具有预防性引入天敌的特点、有助于帮助天敌种群的维持,实现持续控害。本文评价了花生、大豆、豌豆、蚕豆、菜豆5种豆科植物作为蠋蝽的储蓄植物的室内适合度。结果表明:蠋蝽在不同的植株上的偏好率及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蠋蝽对花生与大豆植株的偏好率均达到20%以上,显著高于其它植株(P<0.05);在大豆植株上平均产卵量最高达到15.2粒,占所有植株上总产卵量的23.71%,其次是花生植株14粒,占总产卵量的21.84%,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大豆上的孵化率可达到93.78%,与蚕豆、花生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大豆的繁殖系数最高,与其它植株有显著差异(P<0.05)。在无猎物时,蠋蝽在花生和大豆叶片饲养下存活时间最长、存活率最高,可少量发育至成虫。综上所述,初步认为大豆与花生比较适合用来构建蠋蝽储蓄植物系统,而田间构建蠋蝽储蓄植物系统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植物 蠋蝽 豆科植物 适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