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东部农业区不同作物的盐碱适应性及土壤改良效果评价
1
作者 于嘉文 宋明丹 +1 位作者 韩梅 李正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6,共8页
【目的】开展青海东部盐碱区不同作物的盐碱适应性及改良效果评价,对于改善盐碱土壤生态环境和提高盐碱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探究燕麦、油菜、蚕豆、毛叶苕子、玉米、甜高粱6种作物在重度盐碱化土壤(全盐含量8.3... 【目的】开展青海东部盐碱区不同作物的盐碱适应性及改良效果评价,对于改善盐碱土壤生态环境和提高盐碱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探究燕麦、油菜、蚕豆、毛叶苕子、玉米、甜高粱6种作物在重度盐碱化土壤(全盐含量8.30 g/kg)中的生长、盐分吸收特征和根际土壤盐碱特征,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灰色关联度对盐碱改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毛叶苕子的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26012 kg/hm^(2)和26515 kg/hm^(2);②蚕豆的地上部分Na^(+)含量最高,为9.49 mg/g,甜高粱的地上部分K^(+)含量最高,为18.94 mg/g,而作物地上部分Na^(+)和K^(+)吸收量最高的作物分别为油菜(64.30 kg/hm^(2))和毛叶苕子(458.47 kg/hm^(2));③种植6种作物后根际土壤含盐量均有所减少,降低了88.87%~91.81%,种植毛叶苕子的土壤全盐含量最低,为679.51 mg/kg,种植玉米的土壤碱化度显著低于其他作物,为10%;④熵权法结果表明作物地上K^(+)吸收量权重最高,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综合评价较高的3种作物分别为毛叶苕子、油菜和燕麦。【结论】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毛叶苕子、油菜和燕麦可作为先锋作物在盐碱胁迫地区进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作物适应性 土壤改良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燕麦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刘欣悦 王杰 +8 位作者 张海娟 傅云洁 鲍奎 全志秀 党玉红 王伟 徐成体 芦光新 朱廷恒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57-2367,共11页
为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柴达木盆地燕麦(Avena sativa)生长的影响,以燕麦(‘青甜1号’)为材料,设置空白对照(CK)、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75 kg·hm^(-2)(B_(1))和150 kg·hm^(-2)(B_(2))三个处理,分别于拔节期、开花期和蜡熟期测... 为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柴达木盆地燕麦(Avena sativa)生长的影响,以燕麦(‘青甜1号’)为材料,设置空白对照(CK)、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75 kg·hm^(-2)(B_(1))和150 kg·hm^(-2)(B_(2))三个处理,分别于拔节期、开花期和蜡熟期测定燕麦的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及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的不同施用量对燕麦生长、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B_(1)和B_(2)处理均显著增加燕麦株高、叶绿素含量及生物量(P<0.05),B_(2)处理显著增加燕麦根系各指标(P<0.05),同时燕麦产量与鲜重和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开花期,B_(1)和B_(2)处理均显著增加燕麦株高(P<0.05),B_(1)处理显著增加生物量(P<0.05)。蜡熟期,B_(1)和B_(2)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叶绿素含量(P<0.05),B_(1)处理显著增加燕麦株高,B_(2)处理显著提高根尖数(P<0.05),同时燕麦产量与株高和根表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施用75 kg·hm^(-2)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燕麦地上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有最佳的促进效果,施用150 kg·hm^(-2)时更有利于促进燕麦地下根系发育。以上研究结果为探索柴达木盆地微生物菌肥促进牧草种植技术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柴达木盆地 燕麦生长 根系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轻度盐碱地不同燕麦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3
作者 吴文琪 徐成体 +3 位作者 蒲小剑 赵媛媛 葛容琳 王伟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7-1509,共13页
通过比较15个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在柴达木轻度盐碱地的生产性能,为该地区饲用燕麦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本试验通过对供试燕麦的主要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供试品种的主要指标... 通过比较15个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在柴达木轻度盐碱地的生产性能,为该地区饲用燕麦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本试验通过对供试燕麦的主要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供试品种的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份供试燕麦在试验区均能完成生育期,生育期在115~146 d,生长速率符合“S”型生长曲线的趋势。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供试燕麦干草产量逐步增加并于乳熟期达到最大,其中,‘大富翁’干草产量(11666.67 kg·hm^(-2))最高(P<0.05)。‘青海甜燕麦’(124.87 cm)株高最高(P<0.05)。‘牧乐思’鲜干比(3.98)最高(P<0.05)。‘青引1号’粗脂肪(2.22%)、粗蛋白(9.12%)及植物体内总盐含量(60.67 g·kg^(-1))均最高(P<0.05)。‘牧王’酸性洗涤纤维(32.07%)最低,‘青引2号’中性洗涤纤维(57.03%)最低(P<0.05)。综合评价得出,‘青引1号’‘牧乐思’和‘青甜1号’综合表现位居前列,是柴达木轻度盐碱地理想种植的燕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 轻度盐碱地 燕麦 生产性能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碱溶液处理对3个豌豆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葛容琳 徐成体 +4 位作者 蒲小剑 赵媛媛 吴文琪 魏晓丽 王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5,共7页
为探究不同豌豆种子萌发对不同类型盐胁迫的响应,以3个豌豆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NaCl、Na_(2)SO_(4)、NaHCO_(3)和复合盐碱等4种盐溶液进行胁迫处理,分析测定了盐胁迫下3个豌豆品种的发芽性状,通过对比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盐胁迫下供... 为探究不同豌豆种子萌发对不同类型盐胁迫的响应,以3个豌豆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NaCl、Na_(2)SO_(4)、NaHCO_(3)和复合盐碱等4种盐溶液进行胁迫处理,分析测定了盐胁迫下3个豌豆品种的发芽性状,通过对比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盐胁迫下供试豌豆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3个品种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3个品种的相对盐害率呈增加趋势,根长和芽长盐害率趋势明显。耐盐半致死浓度的分析结果表明,草原7号对NaCl耐受性最弱;草原23号和青建1号对NaHCO_(3)耐受性最差,3个品种对复合盐碱的耐受性最强;综合评价得出青建1号对4种盐胁迫反应最稳定,适宜在盐碱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盐胁迫 种子萌发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苜蓿MtBMI1基因克隆及抗旱性分析
5
作者 赵媛媛 蒲小剑 +2 位作者 徐成体 王伟 傅云洁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153,共15页
干旱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繁殖,是造成农作物及饲草产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BMI1蛋白作为PcG蛋白复合体中唯一介导组蛋白泛素化的成员,在参与植物对外界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表观遗传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蒺藜苜蓿为材料,克隆... 干旱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繁殖,是造成农作物及饲草产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BMI1蛋白作为PcG蛋白复合体中唯一介导组蛋白泛素化的成员,在参与植物对外界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表观遗传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蒺藜苜蓿为材料,克隆得到PcG家族成员MtBMI1,该基因全长5386 bp,编码429个氨基酸,具有zf-C3HC4和RAWUL两个保守的功能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菜豆PvBMI1-1和大豆GmBMI1-1亲缘关系更接近。烟草表皮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上。GUS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在成熟的拟南芥花序及柱头、花茎和果柄中具有较强的MtBMI1启动子表达活性。将MtBMI1在拟南芥中过表达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H2AK119ub组蛋白含量相比野生型显著(P<0.05)升高,同时干旱处理后的转基因株系相比野生型产生明显的失水表型,且根长、根鲜重和地上鲜重显著(P<0.05)低于野生型,丙二醛含量显著(P<0.05)高于野生型。以上结果表明MtBMI1在蒺藜苜蓿干旱胁迫响应中发挥负调控作用,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蒺藜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苜蓿 MtBMI1 基因克隆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和发酵时间对青稞秸秆与菊苣植株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王廷艳 王伟 +1 位作者 石凡涛 张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7-175,共9页
为低成本提升青稞秸秆发酵品质,本试验采用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的不同混合比例与发酵时间对其混合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组,按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混合时质量重设定纯青稞秸秆CK组(100%+0%)、QJ1组(90%+10%)、QJ... 为低成本提升青稞秸秆发酵品质,本试验采用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的不同混合比例与发酵时间对其混合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组,按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混合时质量重设定纯青稞秸秆CK组(100%+0%)、QJ1组(90%+10%)、QJ2组(80%+20%)、QJ3组(70%+30%)、QJ4组(60%+40%)和QJ5组(50%+50%),并在第30、50天和70天开袋检测其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菊苣植株添加比例的增加其发酵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感官评价中QJ5组最好,且在发酵第30天和50天时综合评分最高,分别为13.33分和14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评价时QJ5组最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时间段内其pH,氨态氮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乳酸、乙酸和粗蛋白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饲喂品质分析时QJ5组最好,显著高于CK组(P<0.05),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相对饲喂质量(RFQ)值70 d>30 d>50 d,且在混贮第70天时QJ4组与QJ5组间RFV值差异不显著(P>0.05);经主成分和隶属函数法分析,QJ5组(发酵30 d)>QJ5组(发酵70 d)>QJ4组(发酵70 d)。基于秸秆饲料化利用、经济效益和饲用价值综合考虑,建议青稞秸秆与菊苣植株混贮时按质量重50%+50%(发酵时间30 d/70 d)或60%+40%(发酵时间70 d)添加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菊苣植株 混合比例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青海湟中地区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刘晶 鲍海娟 +3 位作者 李佳欣 杜明川 赵明德 杜文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49,共7页
为了解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高寒贫瘠地区小黑麦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种植在青海省湟中地区的小黑麦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测定小黑麦的生产性能指标(干草产量、枝条数、株高)和营养品质指标(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 为了解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高寒贫瘠地区小黑麦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种植在青海省湟中地区的小黑麦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测定小黑麦的生产性能指标(干草产量、枝条数、株高)和营养品质指标(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糖、粗蛋白),通过多重比较、灰色关联度和响应面优化综合分析,筛选出最佳栽培条件.结果显示:①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初步判断在种植密度为400.8万基本苗/hm^(2)条件下小黑麦生产性能指标最佳,在种植密度为359.5万基本苗/hm^(2)的条件下小黑麦营养品质较好;②通过对不同施氮量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比较,氮肥施用量为240.00 kg/hm^(2)时粗蛋白含量(9.93%)最高,与氮肥施用量为264.87 kg/hm^(2)时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下的数值;③交互作用下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359.5万基本苗/hm^(2)、氮肥施用量为240.00 kg/hm^(2)的情况下,小黑麦综合表现最佳,构建的回归预测模型支持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种植密度 施氮量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响应面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份小黑麦种质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
8
作者 鲍海娟 张海萍 +4 位作者 王伟 蒲小剑 杜明川 杜文华 刘晶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42,共9页
为探究小黑麦种质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本实验采用4种盐(NaHCO_(3)、NaCl、Na_(2)SO_(4)、Na_(2)CO_(3))配置成4个浓度的盐碱溶液,测定盐碱胁迫对14份小黑麦种质萌发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黑麦的萌发指标均随盐碱浓度的升高而... 为探究小黑麦种质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本实验采用4种盐(NaHCO_(3)、NaCl、Na_(2)SO_(4)、Na_(2)CO_(3))配置成4个浓度的盐碱溶液,测定盐碱胁迫对14份小黑麦种质萌发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黑麦的萌发指标均随盐碱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甘农4号的耐盐碱能力最好,其次是甘农2号,中饲1048的耐盐碱性能力最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青饲麦5、甘农2号和甘农4号为强耐盐碱组;雷神、优能、1771、青饲麦1、青饲麦2、青饲麦4和C23为耐盐碱中间组;藏饲1号、C24、C25和中饲1048为盐碱敏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小黑麦 萌发期 萌发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卢巴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9
作者 鲍海娟 宋永莲 +2 位作者 杜明川 王伟 刘晶 《草学》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本研究以不同种质胡卢巴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干旱胁迫对加拿大胡卢巴、云南胡卢巴、甘肃胡卢巴和青海胡卢巴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浓度增加胡卢巴种子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同种质胡卢巴萌发指... 本研究以不同种质胡卢巴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干旱胁迫对加拿大胡卢巴、云南胡卢巴、甘肃胡卢巴和青海胡卢巴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浓度增加胡卢巴种子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同种质胡卢巴萌发指标对不同浓度PEG胁迫响应度不同;种质×PEG干旱胁迫综合评价结果中加拿大胡卢巴在PEG浓度10%时抗旱性最好,加拿大胡卢巴在PEG浓度为25%时抗旱性最差。结论:PEG浓度升高对胡卢巴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PEG浓度10%时,胡卢巴种子萌发指标最好;PEG浓度25%时,青海胡卢巴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胡卢巴 PEG浓度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生禾本科饲草再生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加羊吉 蒲小剑 +5 位作者 赵媛媛 王伟 张海英 孙浩 薛风娟 徐成体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4期49-57,共9页
本文综述了一年生禾本科饲草机械损伤后再生的研究现状。首先,从生理生化和表型变化两个角度探讨了植株的再生机制。其次,从遗传和非遗传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植株再生的因素,品种间再生基因表达水平不同,光、热、水等环境因素影响其光合作... 本文综述了一年生禾本科饲草机械损伤后再生的研究现状。首先,从生理生化和表型变化两个角度探讨了植株的再生机制。其次,从遗传和非遗传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植株再生的因素,品种间再生基因表达水平不同,光、热、水等环境因素影响其光合作用效率、营养吸收和生长速率,进而调节再生速度和再生草量,刈割时期、留茬高度、施肥等管理措施相互关联,共同塑造一年生饲草的再生能力与生长态势。最后,进一步解析再生机制,挖掘关键再生基因,并通过遗传改良和管理措施优化,培育具有更强再生能力的饲草新品种,从而提高饲草产量和可持续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生 饲草 再生性 饲草生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