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东部农业区不同作物的盐碱适应性及土壤改良效果评价
1
作者 于嘉文 宋明丹 +1 位作者 韩梅 李正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6,共8页
【目的】开展青海东部盐碱区不同作物的盐碱适应性及改良效果评价,对于改善盐碱土壤生态环境和提高盐碱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探究燕麦、油菜、蚕豆、毛叶苕子、玉米、甜高粱6种作物在重度盐碱化土壤(全盐含量8.3... 【目的】开展青海东部盐碱区不同作物的盐碱适应性及改良效果评价,对于改善盐碱土壤生态环境和提高盐碱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探究燕麦、油菜、蚕豆、毛叶苕子、玉米、甜高粱6种作物在重度盐碱化土壤(全盐含量8.30 g/kg)中的生长、盐分吸收特征和根际土壤盐碱特征,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灰色关联度对盐碱改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毛叶苕子的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26012 kg/hm^(2)和26515 kg/hm^(2);②蚕豆的地上部分Na^(+)含量最高,为9.49 mg/g,甜高粱的地上部分K^(+)含量最高,为18.94 mg/g,而作物地上部分Na^(+)和K^(+)吸收量最高的作物分别为油菜(64.30 kg/hm^(2))和毛叶苕子(458.47 kg/hm^(2));③种植6种作物后根际土壤含盐量均有所减少,降低了88.87%~91.81%,种植毛叶苕子的土壤全盐含量最低,为679.51 mg/kg,种植玉米的土壤碱化度显著低于其他作物,为10%;④熵权法结果表明作物地上K^(+)吸收量权重最高,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综合评价较高的3种作物分别为毛叶苕子、油菜和燕麦。【结论】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毛叶苕子、油菜和燕麦可作为先锋作物在盐碱胁迫地区进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作物适应性 土壤改良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轻度盐碱地不同燕麦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2
作者 吴文琪 徐成体 +3 位作者 蒲小剑 赵媛媛 葛容琳 王伟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7-1509,共13页
通过比较15个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在柴达木轻度盐碱地的生产性能,为该地区饲用燕麦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本试验通过对供试燕麦的主要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供试品种的主要指标... 通过比较15个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在柴达木轻度盐碱地的生产性能,为该地区饲用燕麦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本试验通过对供试燕麦的主要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供试品种的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份供试燕麦在试验区均能完成生育期,生育期在115~146 d,生长速率符合“S”型生长曲线的趋势。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供试燕麦干草产量逐步增加并于乳熟期达到最大,其中,‘大富翁’干草产量(11666.67 kg·hm^(-2))最高(P<0.05)。‘青海甜燕麦’(124.87 cm)株高最高(P<0.05)。‘牧乐思’鲜干比(3.98)最高(P<0.05)。‘青引1号’粗脂肪(2.22%)、粗蛋白(9.12%)及植物体内总盐含量(60.67 g·kg^(-1))均最高(P<0.05)。‘牧王’酸性洗涤纤维(32.07%)最低,‘青引2号’中性洗涤纤维(57.03%)最低(P<0.05)。综合评价得出,‘青引1号’‘牧乐思’和‘青甜1号’综合表现位居前列,是柴达木轻度盐碱地理想种植的燕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 轻度盐碱地 燕麦 生产性能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苜蓿MtBMI1基因克隆及抗旱性分析
3
作者 赵媛媛 蒲小剑 +2 位作者 徐成体 王伟 傅云洁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153,共15页
干旱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繁殖,是造成农作物及饲草产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BMI1蛋白作为PcG蛋白复合体中唯一介导组蛋白泛素化的成员,在参与植物对外界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表观遗传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蒺藜苜蓿为材料,克隆... 干旱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繁殖,是造成农作物及饲草产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BMI1蛋白作为PcG蛋白复合体中唯一介导组蛋白泛素化的成员,在参与植物对外界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表观遗传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蒺藜苜蓿为材料,克隆得到PcG家族成员MtBMI1,该基因全长5386 bp,编码429个氨基酸,具有zf-C3HC4和RAWUL两个保守的功能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菜豆PvBMI1-1和大豆GmBMI1-1亲缘关系更接近。烟草表皮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上。GUS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在成熟的拟南芥花序及柱头、花茎和果柄中具有较强的MtBMI1启动子表达活性。将MtBMI1在拟南芥中过表达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H2AK119ub组蛋白含量相比野生型显著(P<0.05)升高,同时干旱处理后的转基因株系相比野生型产生明显的失水表型,且根长、根鲜重和地上鲜重显著(P<0.05)低于野生型,丙二醛含量显著(P<0.05)高于野生型。以上结果表明MtBMI1在蒺藜苜蓿干旱胁迫响应中发挥负调控作用,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蒺藜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苜蓿 MtBMI1 基因克隆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生禾本科饲草再生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加羊吉 蒲小剑 +5 位作者 赵媛媛 王伟 张海英 孙浩 薛风娟 徐成体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4期49-57,共9页
本文综述了一年生禾本科饲草机械损伤后再生的研究现状。首先,从生理生化和表型变化两个角度探讨了植株的再生机制。其次,从遗传和非遗传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植株再生的因素,品种间再生基因表达水平不同,光、热、水等环境因素影响其光合作... 本文综述了一年生禾本科饲草机械损伤后再生的研究现状。首先,从生理生化和表型变化两个角度探讨了植株的再生机制。其次,从遗传和非遗传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植株再生的因素,品种间再生基因表达水平不同,光、热、水等环境因素影响其光合作用效率、营养吸收和生长速率,进而调节再生速度和再生草量,刈割时期、留茬高度、施肥等管理措施相互关联,共同塑造一年生饲草的再生能力与生长态势。最后,进一步解析再生机制,挖掘关键再生基因,并通过遗传改良和管理措施优化,培育具有更强再生能力的饲草新品种,从而提高饲草产量和可持续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生 饲草 再生性 饲草生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