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陆地区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生态影响因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世萍 咸玉兰 +6 位作者 韩军军 陈韩飞 热比古丽·沙吾提 米乃瓦尔·木依提 陈朋 陈牧霞 祁峰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在新疆昌吉市森淼渔业专业合作社6 667 m^(2)、水深约1.6 m池塘中,放入经12 d淡化至盐度0.8左右的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苗种,放养密度约为45 ind./m^(3)。放苗当天即采用标准方法开始第一次采样,每周采样1次,共采集12次,调... 在新疆昌吉市森淼渔业专业合作社6 667 m^(2)、水深约1.6 m池塘中,放入经12 d淡化至盐度0.8左右的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苗种,放养密度约为45 ind./m^(3)。放苗当天即采用标准方法开始第一次采样,每周采样1次,共采集12次,调查新疆昌吉地区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变化,借助多变量分析方法揭示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时空变动及其主要生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103种(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为39种(属),其次为硅藻门29种(属)和蓝藻门23种(属),其他各门种类数不多于4种(属);优势种8种(属)。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总平均密度为(2.05±2.93)×10~8ind./L,变幅为4.58×102~9.66×10~8ind./L,总平均生物量为(30.49±33.81)mg/L,变幅为0.80~101.47 mg/L。冗余分析(RDA)表明,铵态氮和活性磷与具星小环藻(Cyclotella stelligera)的相关性较低,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月牙藻(Selenastrum bibraianum)和衣藻(Chlamydomonas spp.)更易在较高的铵态氮环境中建立优势地位;活性磷含量的增加可能是促进蓝藻大量繁殖的重要因素;植食性浮游动物牧食会对浮游植物群落变动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变动更倾向于从小型可食性到较大个体或不可食性种类转变。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受生态因子的影响存在显著时空变化,掌握其变动规律对进一步开展池塘水质调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影响因子 南美白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鉴定及养殖模式对其表达、生长和肌肉质构的影响
2
作者 李晓东 焦飞 +5 位作者 李林 胡建勇 高攀 王雪 刘晶 时春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及养殖模式对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表达、生长和肌肉质构的影响。选取规格均一的易捕鲤9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易捕鲤。静水组(CK组)和流水组(EG组)均投喂鲤鱼鱼种配... 试验旨在探究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及养殖模式对易捕鲤生肌调节因子家族基因表达、生长和肌肉质构的影响。选取规格均一的易捕鲤9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易捕鲤。静水组(CK组)和流水组(EG组)均投喂鲤鱼鱼种配合饲料。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73 d。结果显示,通过NCBI BLAST比对发现易捕鲤肌肉生肌因子6 (myf6)、成肌分化因子(myoD)与鲤鱼高度同源,肌细胞生成素(myoG)在进化上明显处于一个单独的分支,使用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发现,在静水养殖模式下,易捕鲤myf6、myoD表达量显著高于流水组(P<0.05);在2种养殖模式下,myoG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2种养殖模式下,易捕鲤期的生长性能、肌肉质构和营养特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受集约化养殖成本较高的影响,应慎重选择易捕鲤作为集约化循环水养殖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捕鲤 生肌调节因子 生长 肌肉品质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阜康水库河鲈生长特征研究
3
作者 陈朋 祁峰 +4 位作者 谢春刚 韩军军 封永辉 艾克达·热合曼 马燕武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4期258-262,共5页
为了解阜康水库河鲈(Perca fluviatilis)的种群状况,对2021年在该水库采集的201尾河鲈样本的年龄组成、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河鲈的年龄组成为1^(+)~7^(+)龄,属匀速生长类型,体质量(W)与体长(L)的回归方程为W=0.0219L^(2.9648)... 为了解阜康水库河鲈(Perca fluviatilis)的种群状况,对2021年在该水库采集的201尾河鲈样本的年龄组成、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河鲈的年龄组成为1^(+)~7^(+)龄,属匀速生长类型,体质量(W)与体长(L)的回归方程为W=0.0219L^(2.9648);体长生长方程为L_(t)=71.3734[1-e^(-0.1035(t+0.0269))],生长系数为0.1035,极限体长为71.37 cm,理论生长起点年龄为-0.0269龄;体质量生长方程为W_(t)=6852.208[1-e^(-0.1035(t+0.0264))]^(2.9648),生长系数为0.1035,极限体质量为6852.2 g,理论生长起点年龄为-0.0264龄,拐点年龄为10.5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种群开发强度不高,建议调整渔具渔法,3龄起捕,加大捕捞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阜康水库 河鲈 生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荧光标记物对扁吻鱼标记效果的对比观察
4
作者 刘鸿 米乃瓦尔·木衣提 +4 位作者 胡江伟 贺疆滔 张涛 杨博文 牛建功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3期243-253,共11页
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增殖放流亟需高效标记技术支持。然而,现有研究对荧光标记物的长期效果缺乏系统性比较。为明确常用荧光标记方法在扁吻鱼标记中的实际效果,文章选取茜素红S(ARS)、钙黄绿素(CAL)... 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增殖放流亟需高效标记技术支持。然而,现有研究对荧光标记物的长期效果缺乏系统性比较。为明确常用荧光标记方法在扁吻鱼标记中的实际效果,文章选取茜素红S(ARS)、钙黄绿素(CAL)和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E)3种标记方法,通过浸泡或植入标记后暂养观察的方法开展效果评价。实验结果显示,ARS能够在扁吻鱼幼鱼的星耳石和背鳍鳍棘上形成有效标记,标记位置主要集中于上述硬组织的边缘和裂纹处,高荧光区相对随机,标记效果整体与标记溶液浓度正相关;ARS的标记保持时长超过12个月,适宜作为长期标记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和评估工作。CAL适宜作为扁吻鱼幼鱼的荧光标记材料,最佳标记浓度为50 mg/L~100 mg/L,但因其价格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应用。VIE标记法结果显示,该种标记的保持效果与鱼体的标记位置有显著关系,头部标记效果好于眼后缘(E)和鳃盖(O)处,但所有位置观测结果均表明该方法不适宜扁吻鱼成鱼3个月(90 d)以上的标记工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VIE标记色带的长度损失率与标记鱼的体长和体重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表明鱼的规格对标记效果影响相对较小。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ARS在扁吻鱼长期标记中的优势,为濒危鱼类增殖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 荧光标记 茜素红S 钙黄绿素 可见植入荧光标记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籽粕中2-羟基牛蒡子苷和罗汉松树脂苷的提取及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5
作者 王雪 王甜 +4 位作者 胡建勇 李林 李晓东 王丽 高攀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3,共5页
试验旨在通过建立红花籽粕中2-羟基牛蒡子苷和罗汉松树脂苷的提取和检测方法,探索鱼产品饲料中红花籽粕的适宜添加量。采用80%乙醇超声提取红花籽粕中2-羟基牛蒡子苷和罗汉松树脂苷,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表... 试验旨在通过建立红花籽粕中2-羟基牛蒡子苷和罗汉松树脂苷的提取和检测方法,探索鱼产品饲料中红花籽粕的适宜添加量。采用80%乙醇超声提取红花籽粕中2-羟基牛蒡子苷和罗汉松树脂苷,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羟基牛蒡子苷标准液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06885x+0.59591,在2.5~5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9;在0.5 mg/L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4.86%~104.69%,检测限为0.03 mg/L,定量限为0.10 mg/L。罗汉松树脂苷标准液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5.79781x-17.84546,在2.5~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51;在0.5 mg/L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9.31%~105.16%,检测限为0.12 mg/L,定量限为0.40 mg/L。研究表明,试验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应用于红花籽粕中2-羟基牛蒡子苷和罗汉松树脂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籽粕 2-羟基牛蒡子苷 罗汉松树脂苷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尔塔拉河冬季鱼类群落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鸿 牛建功 +5 位作者 刘春池 谢鹏 梁杰锋 蔡林钢 马徐发 张人铭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为完善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的渔业生态评估及体系养护,2016年11月在博尔塔拉河流域展开资源调查,于干流设置4个监测断面,对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本调查共采集鱼类1515尾,隶属于3目5科14属,共计15种,均为硬骨鱼类;通过相对重要性... 为完善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的渔业生态评估及体系养护,2016年11月在博尔塔拉河流域展开资源调查,于干流设置4个监测断面,对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进行研究。本调查共采集鱼类1515尾,隶属于3目5科14属,共计15种,均为硬骨鱼类;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指数)获得的博尔塔拉河干流的鱼类优势种共计3种,分别为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棒花鱼(Abbottinarivularis)和新疆高原鳅(Triplophysa strauchii)。基于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的二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60%相似水平上空间聚类,可将博尔塔拉河分为上游及下游2组,物种聚类在50%相似水平上可分为I^IV共计4组。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冬季鱼类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温度和溶氧。对照历史资料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流域的土著鱼类种类减少;外来鱼类种类逐年增加;经济鱼种减少;鱼类群落小型化明显。本研究可为该流域生态环境评估、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渔业资源养护提供基础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博尔塔拉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渭干河流域鱼类资源现状 被引量:6
7
作者 韩军军 陈朋 +6 位作者 祁峰 封永辉 阿地力 胡江伟 张钰 蔡林钢 张人铭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1,共10页
2019年5月、8月和11月,在上、中、下游共设5个采样点,采用单层刺网(网目1、2、3 cm,网长20、30、40 m)和地笼网(开口40 cm×40 cm,长8 m)调查新疆天山南麓中段塔里木河流域九大水系之一的渭干河(N 41°06′~42°42′,E 80&#... 2019年5月、8月和11月,在上、中、下游共设5个采样点,采用单层刺网(网目1、2、3 cm,网长20、30、40 m)和地笼网(开口40 cm×40 cm,长8 m)调查新疆天山南麓中段塔里木河流域九大水系之一的渭干河(N 41°06′~42°42′,E 80°40′~84°10′)的鱼类资源状况。调查共采集鱼类1864尾,总质量47869.05 g,隶属3目6科15属19种。土著鱼类1目4属8种,其中鲤科鱼类3属5种,鳅科鱼类1属3种。外来鱼类3目11属11种,其中鲤科鱼类6属6种,鳅科、鲈科、塘鳢科、虾虎鱼科、鲇科各1属1种。8月捕获鱼类种类最多,共17种。5月捕获渔获物数量和质量最大,占总渔获物数量的38.41%,占总渔获物质量的64.12%。渭干河优势种为斑重唇鱼、、河鲈和麦穗鱼。渭干河上游、下游河段鱼类种类稀少,群落多样性低。与历史数据相比,扁嘴裂腹鱼和重唇裂腹鱼未采集到,其他土著鱼类捕获量低,外来鱼类捕获量大。通过聚类分析,将5个采样点鱼类分为2类,经过单因子相似性分析得出,这2个群聚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将渭干河4种优势种和8种常见种分为2类,经过单因子相似性分析得出,这2个群聚之间差异显著(P<0.05)。外来鱼类入侵和水利工程是影响渭干河鱼类群落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 鱼类资源 土著鱼类 外来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里青河水生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8
作者 沙文军 张涛 牛建功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评价匹里青河水生生态,2017年春季对匹里青河水生生态开展调查,调查以水生生物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匹里青河现有浮游植物31种,浮游动物2种,底栖动物12种,水生植物3种,鱼类5种。匹里青河出山口以下河道形态及水域环境由于受到人类经济... 为评价匹里青河水生生态,2017年春季对匹里青河水生生态开展调查,调查以水生生物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匹里青河现有浮游植物31种,浮游动物2种,底栖动物12种,水生植物3种,鱼类5种。匹里青河出山口以下河道形态及水域环境由于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将对该河栖息的鱼类构成直接影响。饵料生物浮游植物种类较多,硅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种类较少;底栖动物12种,上游为固着卵石种类,中下游为广布种。水生植物种类较少。鱼类组成较为简单,仅5种,均为土著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里青河 水生生态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三倍体虹鳟苗种生长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牛建功 张涛 +6 位作者 蔡林钢 李春雨 余洋 刘鸿 胡江伟 米乃瓦尔·木依提 杨博文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5期555-557,共3页
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养殖密度对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苗种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0.17 g,体长2.93 cm的同批次开口苗种16800尾,试验设置200、400、600、800、1000、1200尾6个养殖密度组,分别为M1组、M2组、M3组、M4组、M5组... 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养殖密度对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苗种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0.17 g,体长2.93 cm的同批次开口苗种16800尾,试验设置200、400、600、800、1000、1200尾6个养殖密度组,分别为M1组、M2组、M3组、M4组、M5组、M6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周期2个月,其间记录幼苗体长(cm)、体重(g)及成活率。结果显示,M3组的肥满系数及成活率数值最高,与其他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试验末体重、体长、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M2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生长性能表现最佳的为M1组,但M1组的成活率仅为93.2%,与M3组成活率98.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1℃~13℃的养殖条件下,三倍体虹鳟稚鱼的最佳养殖密度为M3组(6667尾/m~3),其生长性能及存活率表现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养殖密度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支流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调查
10
作者 邢君霞 刘鸿 +2 位作者 蔡林钢 张涛 牛建功 《科学养鱼》 2024年第9期79-81,共3页
额尔齐斯河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其最上游的两支源流——库依尔特河和喀依尔特河发源于我国阿尔泰山南麓,在阿尔泰山长期间歇抬升作用下,支流主要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右岸,自北向南呈“梳状”分布,自东向西北流经阿勒泰地区7个县市(刘... 额尔齐斯河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其最上游的两支源流——库依尔特河和喀依尔特河发源于我国阿尔泰山南麓,在阿尔泰山长期间歇抬升作用下,支流主要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右岸,自北向南呈“梳状”分布,自东向西北流经阿勒泰地区7个县市(刘艳,2011)。额尔齐斯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大陆北温带寒冷区,气温低、春秋相连,无明显夏季,冬季寒冷漫长(谢从新等,2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流域 欧亚大陆 阿勒泰地区 新疆北部 阿尔泰山 支流 北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裸重唇鱼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牛建功 张涛 +3 位作者 刘鸿 米乃瓦尔.木衣提 蔡林钢 刘春池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2016年4月1日—4月19日,在水温12~14℃下采用催产、人工授精和室内孵化方式获得暂养的野生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受精卵和仔鱼,观察其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新疆裸重唇鱼成熟鱼卵为亮黄色或橙色,卵径... 2016年4月1日—4月19日,在水温12~14℃下采用催产、人工授精和室内孵化方式获得暂养的野生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受精卵和仔鱼,观察其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新疆裸重唇鱼成熟鱼卵为亮黄色或橙色,卵径(2.2±0.28)mm,受精约35min后卵周隙达到最大,卵径2.90~3.40mm,卵黄约占卵体积的3/5。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在水温(16±2)℃下,胚胎发育积温为2 359h·℃,187h仔鱼上浮。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裸重唇鱼的胚胎发育特征与新疆地区其他几种裂腹鱼类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裸重唇鱼 胚胎发育 仔鱼 裂腹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和养殖额尔齐斯河银鲫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攀 李晓东 +3 位作者 焦飞 李林 时春明 胡建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92,共5页
为研究野生和养殖额尔齐斯河银鲫肌肉的营养价值,选取4龄野生和养殖各6尾作为样本,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营养成分及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野生全鱼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显... 为研究野生和养殖额尔齐斯河银鲫肌肉的营养价值,选取4龄野生和养殖各6尾作为样本,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营养成分及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野生全鱼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肌肉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野生与养殖群体的鱼体肌肉均含1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571.13、582.11 mg/g N,野生群体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野生与养殖群体的鱼体肌肉均含脂肪酸19种,其中野生群体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饱和脂肪酸和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试验表明,野生和养殖额尔齐斯河银鲫肌肉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但肌肉氨基酸组成相对稳定,脂肪酸组成均符合人类膳食脂肪酸摄入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脂肪酸 营养成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流水养殖齐尔白鲑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钰 蔡林钢 +2 位作者 程先友 咸玉兰 王赛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3,共7页
本实验测定和分析比较了平均体质量(1740.17±133.23)g流水养殖和赛里木湖平均体质量(1152.93±126.13)g的野生齐尔白鲑Coregonus nasus(Pallas)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以及矿物元素的含量,旨在了解野生与流水养... 本实验测定和分析比较了平均体质量(1740.17±133.23)g流水养殖和赛里木湖平均体质量(1152.93±126.13)g的野生齐尔白鲑Coregonus nasus(Pallas)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以及矿物元素的含量,旨在了解野生与流水养殖的齐尔白鲑营养价值的差异,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流水养殖的齐尔白鲑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略高于野生齐尔白鲑,水分含量则略低,差异不显著(P>0.05)。流水养殖的齐尔白鲑肌肉中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野生群体,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野生齐尔白鲑肌肉中共检测到26种脂肪酸,而在养殖的齐尔白鲑肌肉中未检测到十三碳酸。养殖的齐尔白鲑肌肉中总脂肪酸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齐尔白鲑(P<0.01),而后者肌肉中EPA+DHA含量则显著高于养殖的齐尔白鲑(0.01<P<0.05)。养殖的齐尔白鲑肌肉中磷、钾、锌含量高于野生齐尔白鲑,差异显著(0.01<P<0.05)。野生和养殖的齐尔白鲑肌肉中钙、硒差异极显著(P<0.01),养殖的齐尔白鲑肌肉中钙含量丰富,而野生齐尔白鲑硒含量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尔白鲑 肌肉 营养成分 流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外来鱼类分布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春池 牛建功 +3 位作者 刘鸿 张涛 胡江伟 张人铭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3,共8页
2015—2018年在8个采样断面采用规范的方法连续四年监测了额尔齐斯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额尔齐斯河流域鱼类群落的总体多样性较高,但是,福海以及可可托海鱼类群落多样性较低。额尔齐斯河流域鱼类组成从上游到下游有明显的变化... 2015—2018年在8个采样断面采用规范的方法连续四年监测了额尔齐斯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额尔齐斯河流域鱼类群落的总体多样性较高,但是,福海以及可可托海鱼类群落多样性较低。额尔齐斯河流域鱼类组成从上游到下游有明显的变化。鱼类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显示:克兰河、布尔津以及冲乎尔三个地区的鱼类群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哈巴河和185团河段的鱼类群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调查结果显示,外来种麦穗鱼已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形成一定规模,对土著鱼类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 鱼类群落 土著鱼类 外来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养殖模式下草鱼幼鱼生长与肌肉组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建勇 李晓东 +3 位作者 李林 高攀 徐军 刘晶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2-67,共6页
试验对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和普通池塘养殖的草鱼的生长与肌肉组分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组为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对照组为普通池塘养殖。试验期132 d。结果显示,试验组草鱼增重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必需氨基酸中苏氨... 试验对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和普通池塘养殖的草鱼的生长与肌肉组分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组为池塘内循环水养殖,对照组为普通池塘养殖。试验期132 d。结果显示,试验组草鱼增重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Thr)、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呈味氨基酸中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棕榈一烯酸、α-亚麻酸、花生二烯酸、木蜡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饱和脂肪酸中仅棕榈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基酸评分(AAS)显示,缬氨酸(Val)均为两组模式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Met)+半胱氨酸(Cys)为试验组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Ile为对照组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在化学评分(CS)方面,(Met+Cys)、Ile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Ile、(Met+Cys)。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必需氨基酸指数较池塘主养模式高10.33%。研究表明,池塘内循环水养殖草鱼优于普通池塘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养殖模式 生长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淡化养殖池塘浮游细菌群落时空变化及其对理化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祁峰 热比古丽·沙吾提 +6 位作者 咸玉兰 韩军军 米乃瓦尔·木衣提 陈韩飞 孙世萍 马燕武 陈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61,共12页
浮游细菌调控是对虾养殖水体环境控制策略的核心内容,探究浮游细菌群落构建的一般规律,可进一步推动对虾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淡化养殖池塘进行了12次周际调查... 浮游细菌调控是对虾养殖水体环境控制策略的核心内容,探究浮游细菌群落构建的一般规律,可进一步推动对虾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淡化养殖池塘进行了12次周际调查。结果显示,48个样品共获得2854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97%相似性),序列比对发现古细菌2门1纲1科1属,细菌30门59纲98目199科433属,其中优势菌群25属。优势菌群在组成上有较高的相似性,但各池优势菌群在分布和相对丰度变动上有较大差异。各池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总平均值为77.57,变幅为24.39~111.65;香农多样性指数总平均值为3.96,变幅为2.64~5.06;物种丰富度指数总平均值为716,变幅为229~1054。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表明各池塘浮游细菌群落在养殖初期差异较大,中、后期差异减小,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活性磷、碱度、溶解氧和硫化物可显著影响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池塘 浮游细菌 群落多样性 群落结构 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河新疆裸重唇鱼标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涛 牛建功 +2 位作者 刘鸿 蔡林钢 焦飞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1,共5页
2019年12月—2020年9月,对1+~2+龄体质量(3.06±1.18)g、2+~3+龄体质量(51.15±8.43)g和3+~4+龄体质量(124.21±22.87)g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眼后缘的透明表皮下,采用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E)5 mm、在背鳍... 2019年12月—2020年9月,对1+~2+龄体质量(3.06±1.18)g、2+~3+龄体质量(51.15±8.43)g和3+~4+龄体质量(124.21±22.87)g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眼后缘的透明表皮下,采用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E)5 mm、在背鳍前皮下肌肉用金属线码标法(CWT)标记、用浓度100 mg/L茜素红S侵泡荧光标记法(ARS)和背鳍正下方的皮下肌肉中的被动集成应答器标记(PIT),以探究不同标记方法对新疆裸重唇鱼的适用性。标记后各组鱼单独饲养,ARS法的鱼养殖90 d,VIE、CWT和PIT标记法的鱼养殖270 d。首月后,2个月采样一次,测定各组的生长、存活率、标记保持率等。结果表明:ARS标记各组90 d的标记保持率在95%以上,但检测需解剖标记鱼;CWT组小型鱼270 d存活率为76%,存活个体主要为较大个体,对中、大型组存活率影响小;VIE组对小型鱼存活率的影响显著(P<0.05),对中、大型鱼影响小,270 d存活率在97%及以上;PIT组对小型鱼存活率影响显著(P<0.05),对中型鱼生长有一定影响。存活率、标记保持率及生长对比表明,今后大规模标记放流体质量5 g以下的新疆裸重唇鱼应选择ARS浸泡;5 g以上放流可选择CWT;40 g以上短期(150 d)标记可选择VIE;100 g以上小规模放流可选择P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裸重唇鱼 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E) 金属线码标法(CWT) 茜素红S荧光标记法(ARS) 被动集成应答器标记(P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源对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鱼种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攀 李晓东 +4 位作者 焦飞 张钰 刘晶 时春明 胡建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79-1289,共11页
为研究饲料脂肪源对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鱼种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鱼油(FO)、大豆油(SO)、菜籽油(RO)、葵花籽油(SFO)、花生油(PO)、亚麻籽油(LO)为脂肪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在21~23℃水温下饲喂额尔... 为研究饲料脂肪源对大规格额尔齐斯河银鲫鱼种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鱼油(FO)、大豆油(SO)、菜籽油(RO)、葵花籽油(SFO)、花生油(PO)、亚麻籽油(LO)为脂肪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在21~23℃水温下饲喂额尔齐斯河银鲫鱼种(52.78 g±0.10 g)8周。结果表明,对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FO组、LO组分别显著高于、低于其他组。饲料效率FO组显著高于其他组,LO组最低,与PO组无显著差异。各试验组全鱼的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及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粗脂肪含量全鱼中LO组最高,肌肉中LO组显著高于FO组和SO组。肌肉中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呈明显正相关,FO组和RO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各脂肪酸转化率中植物脂肪源(SO、RO、SFO、PO和LO)组C22∶6n-3、C20∶2n-6、C20∶4n-6高于FO组,C18∶2n-6低于FO组。各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FO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比值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结果表明,鱼油作为额尔齐斯河银鲫饲料中的脂肪源,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优势,亚麻籽油不利于额尔齐斯河银鲫生长;额尔齐斯河银鲫肌肉中脂肪酸组成一定程度上被饲料脂肪酸组成影响;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提高机体的脂代谢水平,饲料中添加豆油有利于鱼体心血管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 生长 体成分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狗鱼早期发育阶段的高温耐受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钰 海萨·艾也力汗 +2 位作者 热比古丽·沙吾提 时春明 张人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3,共8页
对白斑狗鱼早期发育阶段的高温耐受性进行分析,旨为白斑狗鱼的养殖和生态适应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高温胁迫法研究白斑狗鱼受精卵及仔鱼的高温耐受性,用24hUILT_(50)和CT_(max)进行评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和相对定量... 对白斑狗鱼早期发育阶段的高温耐受性进行分析,旨为白斑狗鱼的养殖和生态适应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高温胁迫法研究白斑狗鱼受精卵及仔鱼的高温耐受性,用24hUILT_(50)和CT_(max)进行评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和相对定量2^(-ΔΔCt)法,分别比较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高温胁迫下HSP70基因在白斑狗鱼幼鱼脑、鳃、心和肝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白斑狗鱼受精卵破膜时间随着孵化温度的上升逐渐缩短,鱼苗上浮率呈现先缓慢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随着驯化水温的提高,白斑狗鱼仔鱼在高温胁迫下的24hUILT_(50)值升高,且CT_(max)出现的时间推迟。在不同温度高温胁迫下,白斑狗鱼幼鱼脑、鳃和心脏组织HSP70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肝脏组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白斑狗鱼幼鱼脑、鳃和心脏组织在30℃高温胁迫0-24 h时,HSP70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肝脏组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白斑狗鱼幼鱼的脑、鳃、心和肝4种组织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高温胁迫下,HSP70基因的表达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变化具有时间和组织特异性,但应答幅度不尽相同。经过高温驯化后,白斑狗鱼提高了温度耐受性,可能是通过HSP70参与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狗鱼 高温耐受性 临界温度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排污时长对底排污池塘水质特征及排污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攀 李晓东 +4 位作者 李林 程先友 刘晶 胡建勇 郭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5,共9页
为了解集污和排污时长对底排污池塘水质特征及排污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集污24、48、72、120、240 h共5个时间梯度,分析评价出污口第1、2、3、5、10、15 min和0~15 min混合水样的水质特征。结果显示:底排污池塘水体中总氮、氨氮、化学需... 为了解集污和排污时长对底排污池塘水质特征及排污效果的影响,通过设计集污24、48、72、120、240 h共5个时间梯度,分析评价出污口第1、2、3、5、10、15 min和0~15 min混合水样的水质特征。结果显示:底排污池塘水体中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硫化物和总磷含量分别在养殖中后期(7月21日~9月28日)、养殖后期(8月25日~9月28日)显著低于对照池塘。底排污池塘水体中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氮、总磷、硫化物、浊度分别在集污72、240 h后显著升高。以《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评价,底排污系统集污24~72 h后排出水体综合污染指数达到二级标准,集污120~240 h后排出水体综合污染指数劣于二级标准,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化学需氧量。研究结果表明:底排污系统间隔1~3 d后排污10 min,可有效改善池塘养殖水体水质环境,但应避免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排污系统 集污时间 排污时长 水质标识指数法 营养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